中醫是如何治療流感的?應對流感的四大常見誤區是什麼?

★中醫西醫分別是怎麼認識流感的?

先說一句,不管是從中醫還是西醫的角度,都反對患者一得流感就用抗生素治療。

西醫眼中的流感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感受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臨床表現為:急起高熱、乏力、頭身疼痛不適及呼吸道症狀,具有很強的傳染性。

因為是病毒感染,所以淋巴細胞增多,治療選用抗病毒藥物治療;合併細菌感染,出現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增多,方可使用抗生素。

本病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是老年人、年幼兒童、孕產婦或有慢性基礎疾病者。流感在小兒中多見,因小兒處於快速的生長階段,正氣相當不足,易受外邪侵襲。


中醫是如何治療流感的?應對流感的四大常見誤區是什麼?


中醫對流感的認識

流感在中醫學中被稱為時行感冒,屬外感病範疇,由感受四時不正之氣所致,有流行性,較一般感冒為重。

本病的發生多由氣候反常所致,正如《諸病源候論•時氣候》雲:“時行病者,是春時應暖而反寒,夏時應熱而反冷,秋時應涼而反熱,冬時應寒而反溫,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病無長少,率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

本病臨床以突然惡寒、發熱、頭痛、全身痠痛為主要特徵。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冬春兩季較為多見。本病起病急驟,傳播迅速,傳染性強,常可引起大流行。

★對這次流感的治療原則

流感既是外感病,治療就可按照外感病的相關治療原則進行。本病由外邪侵犯人體肌表而發病,疾病侵犯人體的途徑也是正氣驅邪外出的途徑,本病病位在表,治當祛邪外出,將邪氣從體表發散出去即可,所謂“其在皮者,汗而發之”。惡寒是由感受外邪所致,所謂“有一分惡寒即有一分表證”;發熱在於正邪的鬥爭,鬥爭越激烈,發熱越高;體表是正邪鬥爭的戰場,戰鬥打得越激烈,則身體疼痛得越嚴重。

外感病的發生,好比外敵侵犯邊疆,國內發兵前往邊疆禦敵,將其驅出國界即可。敵我鬥爭,雙方勢力有三種可能:

1.雙方勢均力敵,則戰鬥激烈,難捨難分,戰鬥時間長,對雙方損耗都很大;

2.我強敵弱,則敵人可被迅速消滅,戰鬥激烈程度輕,我方損失小,戰爭結束早;

3.敵強我弱,戰鬥激烈程度亦輕,我方受到的傷害大,我方被迫向後方撤退,組織第二道防線抗擊敵人,形勢已呈危急態勢。

反映於人體,若正氣足,則抗邪有力,正邪鬥爭激烈,則反應劇烈,可見:惡寒明顯,高熱,全身痠痛不適,此時體溫雖高,治療當採用汗法以祛邪外出,所謂“體若燔炭,汗出而散。”正氣藉助藥力,將邪氣以汗出的形式排出體外,此時高熱可隨汗出而愈。

若正氣不足,則惡寒較為明顯,發熱及全身疼痛程度反而不重,這種情況多見於體弱的兒童及老人,以及有消耗性疾病患者,也即是前文提到的高危人群。

因此,高熱不是壞事,正是體質好、抗邪有力的象徵,反而是熱不起來的人,看似症狀不重,實際上是正氣不足與邪氣抗爭於表,邪氣有長驅直入的趨勢,形勢反而更加嚴峻,這種正虛邪盛的情況相當危險,多預後不良,“傷寒專死下虛人”就是針對這種情況所說的。對於這種情況,治療當採用扶正祛邪的方法,相當於東吳藉助蜀漢勢力聯合對抗曹操。

★對流這次感的辨證治療

對於正氣充足的人來說,正邪鬥爭劇烈,則反應激烈,根據人體對邪氣反應,可分為數個證型。

1.如果患者出現惡寒、無汗、高熱、脈浮緊,此為寒邪束表所致,可直接採用辛溫發汗的方法,比如服用麻黃湯,中成藥可選擇風寒感冒顆粒,將寒邪散出即可,一般要趁熱喝藥,注意避風寒,喝完藥之後立即蓋個被子出出汗,疾病可迅速痊癒。正如張仲景所說:“凡傷寒之病,多從風寒得之。始表中風寒,入裡則不消矣。未有溫覆而當不消散者。”

2.如果患者出現惡風寒、汗出、發熱、脈浮緩,無口乾咽痛的表現,此為風邪侵犯體表所致,可採用解肌祛風的方法,比如服用桂枝湯,藥後亦需要避風寒,汗出即可。

3.如果患者出現發熱而不惡寒,甚至怕熱,口乾口喝,咽部紅腫疼痛,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浮數。此為風寒化熱,可採用麻杏石甘湯,或者銀翹散治療。

4.如果患者出現發熱,惡寒輕,頭暈,口苦,噁心,食慾差,脈浮弦,此為邪入少陽,可用小柴胡湯治療。

5.如果患者出現高燒,不惡寒,身上無汗,食慾差,咽痛,不怕熱,飲食二便正常,脈浮。這種情況較為多見,如果見患者不怕冷,就不可用辛溫發汗的方法,此時可採用小柴胡湯進行治療,但需根據情況加減變化方可。

以上是臨床常見的治療方案,由於患兒體質有強弱之差異,再結合夾痰夾溼夾食等不同,得病之後所表現的證候常因人而異,辨證選藥必須在專業中醫大夫指導下方可進行。

★治療流感的幾個常見誤區

誤區之一:濫用抗生素。

按西醫說法,流感為感受病毒所致,故治療當採用抗病毒藥物,合併細菌感染方可使用抗生素,但有些家長受自身醫學水平所限制,不用抗生素就心中不踏實。實際上是用了也沒有用,只是讓孩子吃了屬於自己的安慰劑。

誤區之二:強迫患兒喝水

如果患兒感受的是風寒邪氣,因風寒邪氣不傷人體津液,患兒不會出現口乾口渴的表現,此時患兒體內陽氣已被調動向外,正與寒邪交戰於體表,腹中陽氣相對不足。此時若忽然喝進大量水液,陽氣被迫撤出一部分入裡運化水液,不利於抗邪於表。

即使寒邪出現化熱情況,比如患兒出現口乾咽痛,也不可過量飲水。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有這麼一段話,頗能說明這個問題:

凡得時氣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飲水,飲不能多,不當與也。何者?以腹中熱尚少,不能消之,便更與人作病也。至七八日,大渴欲飲水者,猶當依證而與之。與之常令不足,勿極意也。言能飲一斗,與五升。若飲而腹滿,小便不利,若喘若噦,不可與之也。忽然大汗出,是為自愈也。

誤區之三:過用清熱解毒藥。

患者感受的是風寒邪氣,治療需採用辛溫發汗的方法,此類藥有升發陽氣的特點,可使高熱隨汗出而散。

若誤用清熱解毒藥,使陽氣向內向下走,不但不能祛邪外出,反而能引邪內陷,導致變證叢生。

誤區之四:過早進補。

有些家長在孩子外感期間,喜歡給孩子進補,牛奶、雞鴨魚肉,總是想著法子讓孩子多吃一點,這實際上是增加孩子的負擔,有害無益,比多喝水的危害還大。

因為孩子在外感期間是處於食慾不振的狀態,這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感受外邪,正氣抗邪於表,不能顧護於裡,所以脾胃的消化功能就會變弱。消化食物需要消耗人體很大的能量,正常人在飯後會出現短暫的睏乏感,就在於正氣入裡,幫助脾胃消化食物,其他地方正氣相對不足,自然感到睏倦了。

因此,對於患者,正確的選擇應該是飲食清淡,不宜過飽,忌食油膩甘甜和生冷水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