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人身上最重要的就是這2個字,弄清楚了,才算明白自己

中醫 黃帝內經 國學 星座 易瑾還 2018-12-05

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

這句話出自《黃帝內經.素問篇.陰陽應象大論》,可見,“陰陽”二字之重要,人身上最重要的就是這2個字,弄清楚了,才算明白自己。一個人只有時常保持陰陽平衡,才是最佳的狀態,反之,則容易衰老和生病。

黃帝內經:人身上最重要的就是這2個字,弄清楚了,才算明白自己

1、人體陰陽的關係:靜以養陰,動以養陽。

《黃帝內經》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我在之前一篇文章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有讀者就不理解了,問:“中醫的專家說,秋冬要補陽,你卻說要養陰,到底哪個準確?”

我說:“以《黃帝內經》為準。秋冬養陰,養陰的目的,是為了護陽。說補陽,也沒錯,只是針對陽氣虛的人群。”

黃帝內經:人身上最重要的就是這2個字,弄清楚了,才算明白自己

從這個問題,可以知道,我們很多人沒弄明白人體中陰和陽的關係。

簡單地說,陰是扶持陽的,就像熱水和水蒸氣的關係,只有熱水充足,水蒸氣才源源不斷。養陰的目的,就是為了有源源不斷的陽氣供應。

黃帝內經:人身上最重要的就是這2個字,弄清楚了,才算明白自己

很多人以為,陽氣旺就是好。不然。陽氣太旺,陰氣就會耗竭;反過來,陰氣太旺,則陰盛陽衰。最佳的狀態是,陰陽平衡。陰陽平衡,就像一對男女跳雙人舞,腳步和諧,則翩翩起舞。如果,其中一方偏頗了,兩個人跳舞就很吃力,甚至踩到對方的腳。在人的身體上,陰陽不協調了,人就會不舒服,生病。所以,身體要陰陽平衡,為最佳狀態。

靜可以養陰,聚精會神;動可以養陽,龍騰虎躍。秋冬養陰,要減少運動量;春夏養陽,可以多參加運動。

黃帝內經:人身上最重要的就是這2個字,弄清楚了,才算明白自己

2、保持情緒穩定:暴怒傷陰,暴喜傷陽。

《黃帝內經》曰:“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

對於身體,陰陽平衡,是最佳狀態。凡是破壞平衡的,都是或大或小的損。

暴怒傷陰,暴喜傷陽。

我們在工作生活中,儘量要控制情緒。暴怒,這種行為,對外容易傷人,對內則傷己。暴喜傷陽,太高興了,則傷陽,所謂喜極而泣。

我有個朋友的媽媽,本來身體就有點小毛病的,兒子結婚了,那個高興呀,開開心心地忙上忙下一兩個月,張羅婚事。婚禮舉辦完,沒多久,媽媽就突然去世了。這是“暴喜傷陽”的一個極端案例。

所以啊,人儘量要保持情緒的穩定。經常性地,情緒大起大落,都是傷身體的,只是積累著,沒有馬上發作而已

黃帝內經:人身上最重要的就是這2個字,弄清楚了,才算明白自己

3、智者察同,愚者察異;愚者不足,智者有餘。

這句話,是《黃帝內經》中的名言。

智者察同,愚者察異。意思是說,普通人總是要等到生病了,感到身體異常了,才能察覺;而智者呢,在病灶沒發作之前,就已經察覺,並及時修復,所以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愚者不足,智者有餘。是說,普通人平時不注意調養身體的陰陽平衡,經常會感到精力不足,容易勞累,疲憊。而智者呢,懂得陰陽平衡之道,相應調整飲食起居和行為習慣,則精力充沛,為有餘。

黃帝內經:人身上最重要的就是這2個字,弄清楚了,才算明白自己

通過這篇文章,希望大家建立一種“陰陽平衡”的意識,這也是《黃帝內經》的核心思想。身體,是我們生存的基礎,不是錢。請記住這點,身體,是我們生存處世的基礎。

每天學一點國學,這是解讀國學的第6篇文章。為方便讀者連貫閱讀,我儘量堅持每天更新。

PS:本文由易先生原創,從一個全新的視野,解讀人文歷史。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