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厭食的始衷終

中醫 蘿蔔 粗葉榕 藿香正氣 新中醫青年編輯部 新中醫青年編輯部 2017-08-27

夏季天氣炎熱,許多人患有苦夏症(即胃口下降不思飲食進食量減少)。中醫對於夏季厭食大致分為以下四種情況:感受寒邪型、感受暑溼型、飲食所傷型、脾胃虛弱型。

1.感受寒邪型

始(原因):《素問·玉機真髒論》:“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同時,寒邪是六邪(風、寒、暑、溼、燥、火)中對胃傷害最大的,不管是外感還是內傷,都會將寒邪引入體內,從而導致胃部的不適。

衷(過程):胃部感受寒邪的臨床表現多為:腹部不適(腹痛、腹脹或腹部怕冷)、食慾不振、口淡、腹瀉或大便糜爛,得溫則緩解。

終(結果):主要的方法是“溫胃”。譬如《傷寒論》桂枝湯方後所提的將息法:“啜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生薑粥、紫蘇粥用於症狀較輕,症狀比較嚴重的可以吃藿香正氣丸,或者到醫院就診。

夏季厭食的始衷終

2.感受暑溼型

始:夏季氣候炎熱,且多雨而潮溼,熱蒸溼動,使空氣溼度增加,故暑邪為病,常兼挾溼邪以侵犯人體,中醫上稱為“暑多挾溼”。

衷:其臨床特徵除發熱,煩渴等暑熱症狀之外,常伴有溼困脾胃之象,脾胃納運失職、清陽不升、則可見噁心嘔吐、大便溏瀉不爽,肢體睏倦、沉重等。

終:輕症:荷葉粥

重症:藿香正氣丸或保濟丸

夏季厭食的始衷終

3.飲食所傷型

始:夏季容易滋生細菌,如果不注意飲食衛生,或者飲食過於辛辣、肥膩,或者暴飲暴食,飲食不定時,都會導致脾胃功能受損,出現食慾不振,噁心欲嘔等表現。

衷:若是由於暴飲暴食,飲食過於肥膩引起的腸胃積滯,則出現食慾不振、噁心欲嘔,還會伴有大便不通或大便糜臭,口氣重等症狀。

終:重症:保和丸

輕症:陳年蘿蔔乾(蘿蔔有消食,開胃的作用。但是新鮮的蘿蔔,偏於寒涼、偏於清熱,陳年蘿蔔乾,由於儲存的時間比較久,所以寒性消失了,有很好的消滯作用)。

夏季厭食的始衷終

4.脾胃虛弱型

始:有部分人素體脾胃功能較弱,在夏季遇上炎熱的天氣後,會加重脾胃的負擔,從而出現脾胃收納運化無力而出現的厭世。

衷:表現為食慾不振、不知飢餓、疲倦無力、面色萎黃、大便糜爛、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等症狀。

終:用黨蔘、五指毛桃、淮山、薏苡仁等煲湯或做菜,健脾祛溼益氣,如五指毛桃豬骨湯。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選擇食用水果或飲用檸檬水來預防暑熱。

謝謝觀閱 如有異議 歡迎評論 共同進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