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說的寒熱指什麼?'

中醫 大寒 梔子花 中藥 黃芩 黃連 張其成 2019-08-18
"


"


中醫常說的寒熱指什麼?


寒熱是中醫“八綱辨證”中非常重要的兩綱,也是中醫臨床最關注的症狀之一。寒熱往往與陰陽並論,當論及寒熱時,熱者為陽,寒者為陰,這是中醫陰陽學說中的一個基本觀點。但中醫所謂的寒熱究竟是什麼?與溫度有何關係?是主觀感覺還是客觀指標?中醫所謂藥性的寒熱是什麼意思?藥性的寒熱與症狀的寒熱有何關係?寒熱是否可以測量?如何測量?這些問題,至關重要,而迄今為止,還缺乏系統論述。本文中,筆者將對這些問題一一進行探討。

外內寒熱與溫度

中醫所謂“外熱內寒”“外寒內熱”是溫度嗎?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先看《傷寒論》原文第 11 條:“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對於這條經文,成無己注曰: “皮膚言淺,骨髓言深;皮膚言外,骨髓言內。身熱欲近衣,表熱裡寒也。身寒不欲近衣,表寒裡熱也。”吳謙注曰: “身體為表,藏府為裡,此以內外分表裡也。皮膚為表,骨髓為裡;六府為表,五藏為裡,此以身體之淺深,藏府之陰陽分表裡也。病人,已病之人也。身大熱,謂通身內外皆熱,三陽證也。反欲得近衣者,乃是假熱雖在皮膚之淺,而真寒實在骨髓之深,陰極似陽證也。身大寒,謂通身內外皆寒,三陰證也,反不欲近衣者,乃是假寒雖在皮膚之淺,而真熱實在骨髓之深,陽極似陰證也。”此外諸家之注大抵與二家相合。

從經文及諸家註解來看,“熱在皮膚”“寒在皮膚”,無疑說的是捫而可知的體表溫度。而是否怕冷,是否“欲近衣”,則說的是病人的主觀感覺。在這裡,寒熱既包括客觀的體溫,也包括病人主觀的感受。

從臨床上可以看到,主觀感覺的冷熱與客觀體溫的寒熱,並沒有必然的相關性,二者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那麼遇到主觀感覺和客觀溫度不一致的情況,該如何處理呢?從此段經文及諸家註解看,經典中醫似乎更看重病者的主觀感受:主觀感受為寒,雖身大熱,亦可斷其內寒;主觀感受為熱,雖身大寒,亦可斷其內熱。

正因為對於病人主觀感受的重視,對於“外熱裡寒”證,中醫有時候也稱其為“真寒假熱”證,也就是說,表面看起來是熱,其本質是寒。同樣,對於“外寒裡熱”證,中醫有時候也稱其為“真熱假寒”證。

上下寒熱與溫度

中醫“上熱下寒”“上寒下熱”是溫度嗎?《傷寒論》太陽病篇的梔子乾薑湯證、黃連湯證和厥陰病篇的烏梅丸證、乾薑黃芩黃連人蔘湯證等都屬於“上熱下寒”證。其差別見表1。

"


中醫常說的寒熱指什麼?


寒熱是中醫“八綱辨證”中非常重要的兩綱,也是中醫臨床最關注的症狀之一。寒熱往往與陰陽並論,當論及寒熱時,熱者為陽,寒者為陰,這是中醫陰陽學說中的一個基本觀點。但中醫所謂的寒熱究竟是什麼?與溫度有何關係?是主觀感覺還是客觀指標?中醫所謂藥性的寒熱是什麼意思?藥性的寒熱與症狀的寒熱有何關係?寒熱是否可以測量?如何測量?這些問題,至關重要,而迄今為止,還缺乏系統論述。本文中,筆者將對這些問題一一進行探討。

外內寒熱與溫度

中醫所謂“外熱內寒”“外寒內熱”是溫度嗎?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先看《傷寒論》原文第 11 條:“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對於這條經文,成無己注曰: “皮膚言淺,骨髓言深;皮膚言外,骨髓言內。身熱欲近衣,表熱裡寒也。身寒不欲近衣,表寒裡熱也。”吳謙注曰: “身體為表,藏府為裡,此以內外分表裡也。皮膚為表,骨髓為裡;六府為表,五藏為裡,此以身體之淺深,藏府之陰陽分表裡也。病人,已病之人也。身大熱,謂通身內外皆熱,三陽證也。反欲得近衣者,乃是假熱雖在皮膚之淺,而真寒實在骨髓之深,陰極似陽證也。身大寒,謂通身內外皆寒,三陰證也,反不欲近衣者,乃是假寒雖在皮膚之淺,而真熱實在骨髓之深,陽極似陰證也。”此外諸家之注大抵與二家相合。

從經文及諸家註解來看,“熱在皮膚”“寒在皮膚”,無疑說的是捫而可知的體表溫度。而是否怕冷,是否“欲近衣”,則說的是病人的主觀感覺。在這裡,寒熱既包括客觀的體溫,也包括病人主觀的感受。

從臨床上可以看到,主觀感覺的冷熱與客觀體溫的寒熱,並沒有必然的相關性,二者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那麼遇到主觀感覺和客觀溫度不一致的情況,該如何處理呢?從此段經文及諸家註解看,經典中醫似乎更看重病者的主觀感受:主觀感受為寒,雖身大熱,亦可斷其內寒;主觀感受為熱,雖身大寒,亦可斷其內熱。

正因為對於病人主觀感受的重視,對於“外熱裡寒”證,中醫有時候也稱其為“真寒假熱”證,也就是說,表面看起來是熱,其本質是寒。同樣,對於“外寒裡熱”證,中醫有時候也稱其為“真熱假寒”證。

上下寒熱與溫度

中醫“上熱下寒”“上寒下熱”是溫度嗎?《傷寒論》太陽病篇的梔子乾薑湯證、黃連湯證和厥陰病篇的烏梅丸證、乾薑黃芩黃連人蔘湯證等都屬於“上熱下寒”證。其差別見表1。

中醫常說的寒熱指什麼?

從表1可見,所謂的“胸膈熱”“胸中熱”“胃中熱”“心包熱”以及“脾胃寒”“中焦寒”之類,都不可能是指客觀測量的溫度,而更可能是病人主觀感覺的寒熱,以及中醫大夫根據某些寒熱症狀的推理結果。

原因是:古代沒有客觀測量溫度的儀器,只能用手或者皮膚去簡單判斷寒熱;就算有儀器(或者簡單用醫者的體感溫度),也只能測量到不同區域的體表溫度。而體表溫度的高低無法確定相關臟腑溫度的高低。

這是因為,在中醫的病機裡,體表的寒熱,與內部臟腑的寒熱無必然相關性,所以才有外熱內寒、外寒內熱、經熱腑寒等不同情況。上節的討論也說明了所謂內寒、內熱,都是指病人的主觀感受,而非客觀溫度。但有時候,上熱下寒,確實可以理解為溫度。如外感風寒發熱,頭部捫之燙手,膝蓋以下則冰涼的情況亦有。在此,上熱下寒,確實說的是體表溫度。

寒熱陰陽中的悖論

前文所引《傷寒論》原文第 11 條,一直被當做中醫判定寒熱真假的依據,似乎理所當然,其實在《傷寒論》中,就有直接的反例。如麻黃湯證,常見症狀為脈浮緊,發熱(體表溫度升高,常常是高熱),無汗,身疼痛,怕冷明顯,欲得厚衣被覆而不暖。按照上述經文,明顯屬於“身大熱,反欲得衣”的症狀,當然也就應該斷為“熱在皮膚,寒在骨髓”的“表熱裡寒”證。

但熟悉《傷寒論》的人都知道,麻黃湯證的病機乃寒邪外束,人體正氣抗邪於外,故發熱惡寒而脈浮緊、無汗。此時寒邪並未入裡,如果寒已入裡,則脈當見沉遲,而或兼裡寒下利等證。換言之,麻黃湯證寒在外,熱也在外。既然存在麻黃湯證這樣的“身大熱,反欲得衣”的“外寒表熱”證,《傷寒論》第11條的絕對正確性就可以動搖了。

《素問·調經論》的一段文字:“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外為陽,陽主熱,所以陽盛者外熱,陽虛者外寒;內為陰,陰主寒,故陰盛者內寒,陰虛者內熱。這是後世醫家對此段經文比較常見的理解。

如果把此段《素問》經文和《傷寒論》第11條合參一下會發現,根據《傷寒論》第1條,外寒內熱證是寒在皮膚,熱在骨髓,治法以內熱為主;而根據此段經文,外寒為陽虛,內熱是陰虛,那此證是“陰陽兩虛”。

同樣,根據《傷寒論》第11條,外熱內寒證是熱在皮膚,寒在骨髓,治法當以內寒為主而根據此段經文,外熱為陽盛,內寒是陰盛,那此證是“陰陽兩盛”。總之,《傷寒論》第 11條與《素問·調經論》此段文字,亦有著難以調和的矛盾。

論藥性之寒熱


"


中醫常說的寒熱指什麼?


寒熱是中醫“八綱辨證”中非常重要的兩綱,也是中醫臨床最關注的症狀之一。寒熱往往與陰陽並論,當論及寒熱時,熱者為陽,寒者為陰,這是中醫陰陽學說中的一個基本觀點。但中醫所謂的寒熱究竟是什麼?與溫度有何關係?是主觀感覺還是客觀指標?中醫所謂藥性的寒熱是什麼意思?藥性的寒熱與症狀的寒熱有何關係?寒熱是否可以測量?如何測量?這些問題,至關重要,而迄今為止,還缺乏系統論述。本文中,筆者將對這些問題一一進行探討。

外內寒熱與溫度

中醫所謂“外熱內寒”“外寒內熱”是溫度嗎?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先看《傷寒論》原文第 11 條:“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對於這條經文,成無己注曰: “皮膚言淺,骨髓言深;皮膚言外,骨髓言內。身熱欲近衣,表熱裡寒也。身寒不欲近衣,表寒裡熱也。”吳謙注曰: “身體為表,藏府為裡,此以內外分表裡也。皮膚為表,骨髓為裡;六府為表,五藏為裡,此以身體之淺深,藏府之陰陽分表裡也。病人,已病之人也。身大熱,謂通身內外皆熱,三陽證也。反欲得近衣者,乃是假熱雖在皮膚之淺,而真寒實在骨髓之深,陰極似陽證也。身大寒,謂通身內外皆寒,三陰證也,反不欲近衣者,乃是假寒雖在皮膚之淺,而真熱實在骨髓之深,陽極似陰證也。”此外諸家之注大抵與二家相合。

從經文及諸家註解來看,“熱在皮膚”“寒在皮膚”,無疑說的是捫而可知的體表溫度。而是否怕冷,是否“欲近衣”,則說的是病人的主觀感覺。在這裡,寒熱既包括客觀的體溫,也包括病人主觀的感受。

從臨床上可以看到,主觀感覺的冷熱與客觀體溫的寒熱,並沒有必然的相關性,二者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那麼遇到主觀感覺和客觀溫度不一致的情況,該如何處理呢?從此段經文及諸家註解看,經典中醫似乎更看重病者的主觀感受:主觀感受為寒,雖身大熱,亦可斷其內寒;主觀感受為熱,雖身大寒,亦可斷其內熱。

正因為對於病人主觀感受的重視,對於“外熱裡寒”證,中醫有時候也稱其為“真寒假熱”證,也就是說,表面看起來是熱,其本質是寒。同樣,對於“外寒裡熱”證,中醫有時候也稱其為“真熱假寒”證。

上下寒熱與溫度

中醫“上熱下寒”“上寒下熱”是溫度嗎?《傷寒論》太陽病篇的梔子乾薑湯證、黃連湯證和厥陰病篇的烏梅丸證、乾薑黃芩黃連人蔘湯證等都屬於“上熱下寒”證。其差別見表1。

中醫常說的寒熱指什麼?

從表1可見,所謂的“胸膈熱”“胸中熱”“胃中熱”“心包熱”以及“脾胃寒”“中焦寒”之類,都不可能是指客觀測量的溫度,而更可能是病人主觀感覺的寒熱,以及中醫大夫根據某些寒熱症狀的推理結果。

原因是:古代沒有客觀測量溫度的儀器,只能用手或者皮膚去簡單判斷寒熱;就算有儀器(或者簡單用醫者的體感溫度),也只能測量到不同區域的體表溫度。而體表溫度的高低無法確定相關臟腑溫度的高低。

這是因為,在中醫的病機裡,體表的寒熱,與內部臟腑的寒熱無必然相關性,所以才有外熱內寒、外寒內熱、經熱腑寒等不同情況。上節的討論也說明了所謂內寒、內熱,都是指病人的主觀感受,而非客觀溫度。但有時候,上熱下寒,確實可以理解為溫度。如外感風寒發熱,頭部捫之燙手,膝蓋以下則冰涼的情況亦有。在此,上熱下寒,確實說的是體表溫度。

寒熱陰陽中的悖論

前文所引《傷寒論》原文第 11 條,一直被當做中醫判定寒熱真假的依據,似乎理所當然,其實在《傷寒論》中,就有直接的反例。如麻黃湯證,常見症狀為脈浮緊,發熱(體表溫度升高,常常是高熱),無汗,身疼痛,怕冷明顯,欲得厚衣被覆而不暖。按照上述經文,明顯屬於“身大熱,反欲得衣”的症狀,當然也就應該斷為“熱在皮膚,寒在骨髓”的“表熱裡寒”證。

但熟悉《傷寒論》的人都知道,麻黃湯證的病機乃寒邪外束,人體正氣抗邪於外,故發熱惡寒而脈浮緊、無汗。此時寒邪並未入裡,如果寒已入裡,則脈當見沉遲,而或兼裡寒下利等證。換言之,麻黃湯證寒在外,熱也在外。既然存在麻黃湯證這樣的“身大熱,反欲得衣”的“外寒表熱”證,《傷寒論》第11條的絕對正確性就可以動搖了。

《素問·調經論》的一段文字:“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外為陽,陽主熱,所以陽盛者外熱,陽虛者外寒;內為陰,陰主寒,故陰盛者內寒,陰虛者內熱。這是後世醫家對此段經文比較常見的理解。

如果把此段《素問》經文和《傷寒論》第11條合參一下會發現,根據《傷寒論》第1條,外寒內熱證是寒在皮膚,熱在骨髓,治法以內熱為主;而根據此段經文,外寒為陽虛,內熱是陰虛,那此證是“陰陽兩虛”。

同樣,根據《傷寒論》第11條,外熱內寒證是熱在皮膚,寒在骨髓,治法當以內寒為主而根據此段經文,外熱為陽盛,內寒是陰盛,那此證是“陰陽兩盛”。總之,《傷寒論》第 11條與《素問·調經論》此段文字,亦有著難以調和的矛盾。

論藥性之寒熱


中醫常說的寒熱指什麼?


中藥之溫、涼、寒、熱、平,謂之“氣”;酸、苦、甘辛、鹹、淡,謂之“味”;發表、攻裡、化痰、消積、軟堅散結、疏肝、理氣、利小便等,講的是藥物的“用”。前面論述過,氣候之寒熱,講的是客觀的溫度高低;症狀的寒熱,則既有病人客觀體溫之高低,又有病人主觀感覺之冷熱。那麼藥性之寒熱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先看幾個例子。

據王孟英《隨息居飲食譜》記載,鴨肉,其性“甘涼,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辣椒,其性“辛苦熱”。乾薑,其性“辛熱散風寒,溫中,去痰溼”。換言之,中醫認為,以上三物,鴨肉性涼,乾薑、辣椒性熱。

而現代營養學測定,每100 g 鴨肉(北京烤鴨),含熱量約436千卡;每100 g尖辣椒(青),含熱量約23卡;每100 g乾薑含熱量約273千卡(按,此處食物熱量出自《中國食物成分表》2010 版)。如果按食物所含熱量的多少來看,可以認為鴨肉最熱,乾薑次之,尖辣椒含熱量最低。比較以上兩個結果,顯然,中醫所謂的藥性寒熱並非藥物所含熱量的多少。

藥性之寒熱到底是什麼含義,方泰惠等《中藥藥理學》認為,“中藥的四性(四氣)是指中藥的寒熱、溫、涼4種不同的功能,它反映藥物作用於機體後產生的反應趨向……關於中藥四性的現代研究,主要從對中樞神經系統、自主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基礎代謝功能等的影響進行研究。”

古人當然不可能知道中樞神經系統、自主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基礎代謝功能之類的概念,也無法測定藥物所含的熱量他們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過觀察藥物的外觀、生長環境,以及服用藥物後身體的反應來推測藥性。

觀察藥物的外觀、生長環境等雖然有一定的作用,而最終確定藥性,還得靠服用藥物後觀察身體的反應來得到。“神農嘗百草”的傳說,也恰恰反應了這一點。總之,古人通過觀察藥物作用於人體(包括正常人體與病人身體)的反應,來認識藥性的寒熱,這應該是沒有疑問的。換言之,中藥的寒、熱、溫、涼,描述的是主觀感受,而主觀感受是受主體不同而影響的。

正因為如此,不同的醫家,才會對同一種藥物,做出不同的判斷。如細辛,有認為其性溫者,亦有認為其性寒者。《本草綱目》載:“氣味辛溫無毒。普曰: 神農、黃帝、雷公、桐君:辛,小溫;岐伯:無毒;李氏:小寒。”

又如冰片(龍腦香),有認為寒者,亦有認為辛溫大熱者。《本草綱目》載:“氣味辛苦,微寒無毒。繤曰:辛苦溫,無毒。元素曰:熱,陽中之陽。”又曰:“震亨曰:龍腦屬火,世知其寒而通利,然未達其熱而輕浮飛躍。”寒之與熱,相去千里,尚能混淆。至於溫之與熱,涼之與寒,就更易混淆,眾說紛紜了。

再考慮到久服熱藥,反而可能化寒;久服寒藥,反而可能化熱,那麼藥性的寒熱問題就更加的複雜了。所以有學者把這種現象稱之為“藥性悖論”,這實際上是傳統中醫藥性研究方法本身的主觀性所導致的。

對此,有學者感嘆:“大多數中藥作用於人體的表現迄今仍是一種模糊的概念,甚至是一種現象的感受,特別是想從複方的臨床表現去體會其中單味藥物作用的時候。沒有準確、精細甚至量化的規律,中藥藥理研究何以能在臨床發揮應當發揮的指導作用?”

藥性的寒熱與症狀寒熱


"


中醫常說的寒熱指什麼?


寒熱是中醫“八綱辨證”中非常重要的兩綱,也是中醫臨床最關注的症狀之一。寒熱往往與陰陽並論,當論及寒熱時,熱者為陽,寒者為陰,這是中醫陰陽學說中的一個基本觀點。但中醫所謂的寒熱究竟是什麼?與溫度有何關係?是主觀感覺還是客觀指標?中醫所謂藥性的寒熱是什麼意思?藥性的寒熱與症狀的寒熱有何關係?寒熱是否可以測量?如何測量?這些問題,至關重要,而迄今為止,還缺乏系統論述。本文中,筆者將對這些問題一一進行探討。

外內寒熱與溫度

中醫所謂“外熱內寒”“外寒內熱”是溫度嗎?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先看《傷寒論》原文第 11 條:“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對於這條經文,成無己注曰: “皮膚言淺,骨髓言深;皮膚言外,骨髓言內。身熱欲近衣,表熱裡寒也。身寒不欲近衣,表寒裡熱也。”吳謙注曰: “身體為表,藏府為裡,此以內外分表裡也。皮膚為表,骨髓為裡;六府為表,五藏為裡,此以身體之淺深,藏府之陰陽分表裡也。病人,已病之人也。身大熱,謂通身內外皆熱,三陽證也。反欲得近衣者,乃是假熱雖在皮膚之淺,而真寒實在骨髓之深,陰極似陽證也。身大寒,謂通身內外皆寒,三陰證也,反不欲近衣者,乃是假寒雖在皮膚之淺,而真熱實在骨髓之深,陽極似陰證也。”此外諸家之注大抵與二家相合。

從經文及諸家註解來看,“熱在皮膚”“寒在皮膚”,無疑說的是捫而可知的體表溫度。而是否怕冷,是否“欲近衣”,則說的是病人的主觀感覺。在這裡,寒熱既包括客觀的體溫,也包括病人主觀的感受。

從臨床上可以看到,主觀感覺的冷熱與客觀體溫的寒熱,並沒有必然的相關性,二者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那麼遇到主觀感覺和客觀溫度不一致的情況,該如何處理呢?從此段經文及諸家註解看,經典中醫似乎更看重病者的主觀感受:主觀感受為寒,雖身大熱,亦可斷其內寒;主觀感受為熱,雖身大寒,亦可斷其內熱。

正因為對於病人主觀感受的重視,對於“外熱裡寒”證,中醫有時候也稱其為“真寒假熱”證,也就是說,表面看起來是熱,其本質是寒。同樣,對於“外寒裡熱”證,中醫有時候也稱其為“真熱假寒”證。

上下寒熱與溫度

中醫“上熱下寒”“上寒下熱”是溫度嗎?《傷寒論》太陽病篇的梔子乾薑湯證、黃連湯證和厥陰病篇的烏梅丸證、乾薑黃芩黃連人蔘湯證等都屬於“上熱下寒”證。其差別見表1。

中醫常說的寒熱指什麼?

從表1可見,所謂的“胸膈熱”“胸中熱”“胃中熱”“心包熱”以及“脾胃寒”“中焦寒”之類,都不可能是指客觀測量的溫度,而更可能是病人主觀感覺的寒熱,以及中醫大夫根據某些寒熱症狀的推理結果。

原因是:古代沒有客觀測量溫度的儀器,只能用手或者皮膚去簡單判斷寒熱;就算有儀器(或者簡單用醫者的體感溫度),也只能測量到不同區域的體表溫度。而體表溫度的高低無法確定相關臟腑溫度的高低。

這是因為,在中醫的病機裡,體表的寒熱,與內部臟腑的寒熱無必然相關性,所以才有外熱內寒、外寒內熱、經熱腑寒等不同情況。上節的討論也說明了所謂內寒、內熱,都是指病人的主觀感受,而非客觀溫度。但有時候,上熱下寒,確實可以理解為溫度。如外感風寒發熱,頭部捫之燙手,膝蓋以下則冰涼的情況亦有。在此,上熱下寒,確實說的是體表溫度。

寒熱陰陽中的悖論

前文所引《傷寒論》原文第 11 條,一直被當做中醫判定寒熱真假的依據,似乎理所當然,其實在《傷寒論》中,就有直接的反例。如麻黃湯證,常見症狀為脈浮緊,發熱(體表溫度升高,常常是高熱),無汗,身疼痛,怕冷明顯,欲得厚衣被覆而不暖。按照上述經文,明顯屬於“身大熱,反欲得衣”的症狀,當然也就應該斷為“熱在皮膚,寒在骨髓”的“表熱裡寒”證。

但熟悉《傷寒論》的人都知道,麻黃湯證的病機乃寒邪外束,人體正氣抗邪於外,故發熱惡寒而脈浮緊、無汗。此時寒邪並未入裡,如果寒已入裡,則脈當見沉遲,而或兼裡寒下利等證。換言之,麻黃湯證寒在外,熱也在外。既然存在麻黃湯證這樣的“身大熱,反欲得衣”的“外寒表熱”證,《傷寒論》第11條的絕對正確性就可以動搖了。

《素問·調經論》的一段文字:“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外為陽,陽主熱,所以陽盛者外熱,陽虛者外寒;內為陰,陰主寒,故陰盛者內寒,陰虛者內熱。這是後世醫家對此段經文比較常見的理解。

如果把此段《素問》經文和《傷寒論》第11條合參一下會發現,根據《傷寒論》第1條,外寒內熱證是寒在皮膚,熱在骨髓,治法以內熱為主;而根據此段經文,外寒為陽虛,內熱是陰虛,那此證是“陰陽兩虛”。

同樣,根據《傷寒論》第11條,外熱內寒證是熱在皮膚,寒在骨髓,治法當以內寒為主而根據此段經文,外熱為陽盛,內寒是陰盛,那此證是“陰陽兩盛”。總之,《傷寒論》第 11條與《素問·調經論》此段文字,亦有著難以調和的矛盾。

論藥性之寒熱


中醫常說的寒熱指什麼?


中藥之溫、涼、寒、熱、平,謂之“氣”;酸、苦、甘辛、鹹、淡,謂之“味”;發表、攻裡、化痰、消積、軟堅散結、疏肝、理氣、利小便等,講的是藥物的“用”。前面論述過,氣候之寒熱,講的是客觀的溫度高低;症狀的寒熱,則既有病人客觀體溫之高低,又有病人主觀感覺之冷熱。那麼藥性之寒熱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先看幾個例子。

據王孟英《隨息居飲食譜》記載,鴨肉,其性“甘涼,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辣椒,其性“辛苦熱”。乾薑,其性“辛熱散風寒,溫中,去痰溼”。換言之,中醫認為,以上三物,鴨肉性涼,乾薑、辣椒性熱。

而現代營養學測定,每100 g 鴨肉(北京烤鴨),含熱量約436千卡;每100 g尖辣椒(青),含熱量約23卡;每100 g乾薑含熱量約273千卡(按,此處食物熱量出自《中國食物成分表》2010 版)。如果按食物所含熱量的多少來看,可以認為鴨肉最熱,乾薑次之,尖辣椒含熱量最低。比較以上兩個結果,顯然,中醫所謂的藥性寒熱並非藥物所含熱量的多少。

藥性之寒熱到底是什麼含義,方泰惠等《中藥藥理學》認為,“中藥的四性(四氣)是指中藥的寒熱、溫、涼4種不同的功能,它反映藥物作用於機體後產生的反應趨向……關於中藥四性的現代研究,主要從對中樞神經系統、自主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基礎代謝功能等的影響進行研究。”

古人當然不可能知道中樞神經系統、自主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基礎代謝功能之類的概念,也無法測定藥物所含的熱量他們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過觀察藥物的外觀、生長環境,以及服用藥物後身體的反應來推測藥性。

觀察藥物的外觀、生長環境等雖然有一定的作用,而最終確定藥性,還得靠服用藥物後觀察身體的反應來得到。“神農嘗百草”的傳說,也恰恰反應了這一點。總之,古人通過觀察藥物作用於人體(包括正常人體與病人身體)的反應,來認識藥性的寒熱,這應該是沒有疑問的。換言之,中藥的寒、熱、溫、涼,描述的是主觀感受,而主觀感受是受主體不同而影響的。

正因為如此,不同的醫家,才會對同一種藥物,做出不同的判斷。如細辛,有認為其性溫者,亦有認為其性寒者。《本草綱目》載:“氣味辛溫無毒。普曰: 神農、黃帝、雷公、桐君:辛,小溫;岐伯:無毒;李氏:小寒。”

又如冰片(龍腦香),有認為寒者,亦有認為辛溫大熱者。《本草綱目》載:“氣味辛苦,微寒無毒。繤曰:辛苦溫,無毒。元素曰:熱,陽中之陽。”又曰:“震亨曰:龍腦屬火,世知其寒而通利,然未達其熱而輕浮飛躍。”寒之與熱,相去千里,尚能混淆。至於溫之與熱,涼之與寒,就更易混淆,眾說紛紜了。

再考慮到久服熱藥,反而可能化寒;久服寒藥,反而可能化熱,那麼藥性的寒熱問題就更加的複雜了。所以有學者把這種現象稱之為“藥性悖論”,這實際上是傳統中醫藥性研究方法本身的主觀性所導致的。

對此,有學者感嘆:“大多數中藥作用於人體的表現迄今仍是一種模糊的概念,甚至是一種現象的感受,特別是想從複方的臨床表現去體會其中單味藥物作用的時候。沒有準確、精細甚至量化的規律,中藥藥理研究何以能在臨床發揮應當發揮的指導作用?”

藥性的寒熱與症狀寒熱


中醫常說的寒熱指什麼?


如前所論,中醫所論症狀寒熱,有病人的主觀感受,也有客觀的體溫高低,而中醫臨床辨證一般會更看重病人的主觀感受。

而另一方面,中醫所言的藥性寒熱,反映的是藥物作用於人體後產生的寒熱感覺。中醫治病的大法“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也就是當病人自覺怕冷的時候,給予能讓其感覺溫暖的藥物;而病人自覺怕熱的時候,給予能讓其感覺寒涼的藥物,

從而達到“以平為期”的目的。從這個角度上講,雖然中醫偏向於治療的是主觀感覺,似乎不太客觀,但邏輯是順暢的,並不存在矛盾。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