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除溼正當時:溼氣排不出,睡再久也不夠!

有句古話:“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性黏濁,如油入面。夏季不除溼,四季徒傷悲!

現代人貪涼、熬夜、不愛運動,脾胃越來越虛,由此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脾的運化功能受到傷寒,水溼聚積體內,形成內溼。凡有內溼的人,一旦遇到溼度大的環境,裡應外合,極易引發身體不適,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其實這些病都跟溼邪、痰溼有關。中醫上就有一種說法:長夏最宜養脾,長夏就是陽曆的七八月份,陰曆的六月份。

中醫所謂的“溼”,是“六淫”(風、寒、暑、溼、燥、火)之一,由溼引起的一系列病、症,統稱為“溼證”溼與寒在一起叫寒溼,與熱在一起叫溼熱,與風在一起叫風溼,與暑在一起就是暑溼。在這個季節出現的“溼氣”主要由“兩溼”相遇引起,一溼是指潮溼的天氣,另一溼,是人體內本身的溼氣,如果體內存在溼氣,會有哪些具體的表現?會對身體造成哪些影響?又有哪些良方呢?就讓我們來具體瞭解一下吧~

溼氣存在的表現

頭部:

當溼氣首先侵蝕的時候,頭部是首先會反應出來的部位。當溼邪最初侵襲身體時,你會覺得頭昏沉重地,像裹著一塊布,身體困重、四肢沉重、渾身不舒適,似乎身上附著重物。此外,還會有發熱、微微怕冷怕風,流清鼻涕等表溼證。

夏季除溼正當時:溼氣排不出,睡再久也不夠!

關節:

如果體內已經侵蝕到關節的時候,關節也會出現一定的病症,部分氣血運行不暢,會有四肢關節痠痛沉重,關節屈伸不利等表現。

夏季除溼正當時:溼氣排不出,睡再久也不夠!

消化不好:

溼邪困擾脾臟,危害其正常運作效果,會表現出胸悶腹脹、食慾欠佳、甚至不想吃東西等。而因脾虛運化不利而致使“內溼”時,還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卻不想飲水、倦怠乏力等氣虛、溼困的表現。

眼腫舌大:

早晨眼皮腫,或有下眼袋;照鏡子時發現自己舌苔厚膩;舌體胖大、或舌邊緣有明顯齒痕。舌苔厚膩是溼病的經典表現,它常在機體還沒有表現出突出病態態勢時就有所表現。看舌苔以清晨剛起床的最為準確。在春夏季,脾溼的人常常感覺口內粘膩,面色晦暗,發黃。

大便不成形:

長期便溏,體內肯定是有溼氣在侵蝕。大便後總有某些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這也是有溼的一種表現,因為溼氣有黏膩的特徵。體內有溼的人,大便後一張紙是不夠用的,得多用幾張才行。

溼氣帶來的影響:

消化道:

最明顯的影響就是沒食慾,不想吃東西,有時會出現急性腸胃炎。

夏季除溼正當時:溼氣排不出,睡再久也不夠!

泌尿系統:

體內溼氣重,且喝水較少時,小便排出不暢,易導致泌尿系統感染。

皮膚:

溼氣過大會刺激皮膚大力散熱,負擔加重,免疫力隨之降低。因此,痤瘡、皮炎、溼疹、癬都會不請自到,皮膚會黯淡粗糙,還會出現眼睛浮腫、眼袋下垂、頭髮油膩等現象。

夏季除溼正當時:溼氣排不出,睡再久也不夠!

體重:

溼氣會造成身體浮腫肥胖,一旦溼氣進入體內,就會影響皮膚細胞的新陳代謝,降低脂肪燃燒效率,從而導致肥胖。過多的溼氣滯留在體內,加重脾運化水溼的負擔,就像馬車超載一樣,有時甚至會影響腎的利尿功能,嚴重的可繼發全身浮腫。

夏季除溼正當時:溼氣排不出,睡再久也不夠!

除溼良方:

保持屋內空氣流通:

房間內的溼氣如果很重,建議多保持空氣流通,讓空氣帶走溼氣。地板溼了,立即拖幹,免得溼氣滯留。如果外界溼氣也很重,可以打開風扇、空調,藉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添加健脾除溼的食材:

平時可以煮些薏米紅豆粥、大棗、蓮子粥, 橘皮(即陳皮)在養脾方面也很有效,另外,中藥“茯苓”也具有除溼健脾的功能 ,所有帶有“瓜”字的蔬菜,如冬瓜、西瓜、苦瓜等,都具有一定的利水除溼功能,可以在夏季有意識地挑選食用。

另外姜、蔥、蒜不僅是家裡常用的調味料,它們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身體中寒氣、溼氣比較大,一碗滾燙、熱辣的姜瀾能夠快速的令身體暖和起來,用薑湯將體內的溼氣逼散出來,並且迅速發汗排除體內多餘的溼氣。

夏季除溼正當時:溼氣排不出,睡再久也不夠!

少食甜膩食物:

在溼氣如此重的環境中別吃傷脾胃的食物。比如,涼拌食品,冷飲。喜歡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因為“甜膩化溼”。

少飲酒:

酒助溼邪,酒精少碰為好。

疏通負責排水功能的經絡:

保養內臟,現在很流行的還有一種中醫方法,就是“經絡療法”。因為很多的溼是由於排洩水分的經絡不通引起的,背部及腿部分佈著膀胱經等人體最大的“水路”,疏通好這部分排水通道對除溼很重要。通經絡有個竅門,就是根據自己經絡堵塞的輕重程度來選擇“通”的方法,除了去養生會所理療,在家中也可以用一些輔助工具幫身體通經絡,如木拉背、泡腳、艾灸、刮痧、拔罐等等,當然也可以針對某個穴位進行按摩。

夏季除溼正當時:溼氣排不出,睡再久也不夠!

選擇適中微汗運動:

除了食療和有針對性的經絡療法之外,適量的運動鍛鍊是健脾除溼最好的養生保健方法。中醫認為“過逸”會使氣血行動遲緩而不暢。過逸,指很少或完全不參加勞動或體育鍛煉,會使脾胃的消化功能下降,進而引起機體整體功能的衰退。

當然,在夏季也不宜進行運動量太大導致汗流浹背的運動,運動量相對其他季節要小一點。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有點喘、會流汗”的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除了自身所在的生活環境之外,身體脾胃的運化功能才是我們祛溼的根本利器。因為脾胃虛,溼氣才能產生,所以杜絕溼氣生成之源才是關鍵,溼邪不去,吃再多的補品、藥品都如同隔靴搔癢,隔山打牛。夏天來臨溼氣重,想要除百病,那就從祛溼開始吧。

小夥伴們記住了嗎?

趕快提醒一下你的家人朋友吧!

夏季除溼正當時:溼氣排不出,睡再久也不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