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補氣要藥——黃芪

中藥 黃芪 當歸 菟絲 贛鄱老幹部 2017-06-06

黃芪,古名黃耆,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產于山西、甘肅、黑龍江、內蒙古等地。黃芪一般生長2~3年後即可採挖,但質量以3~4年生採挖的為佳。春秋兩季可採,以秋季採者質量較好。採挖後將其根部晒乾、潤透切片,可生用或蜜制用或製成顆粒等劑型。

一、性味、歸經與功效

性味:甘、微溫、無毒。

歸經:歸脾、肺經。

功效:補氣昇陽,益衛固表,託毒生肌,利水消腫等。

二、臨床應用

1.用於肺脾氣虛或中氣下陷之證。黃芪可補脾、肺之氣,為補氣要藥,且有升舉陽氣的作用,故可用於食少便溏、氣短乏力、中氣下陷、久瀉脫肛、子宮下垂、便血、崩漏等,臨床常用補中益氣湯或歸脾湯辨證化裁運用。

2.用於衛氣虛所致的表虛自汗。臨床上的牡蠣散為代表方,本品也可用於治陰虛引起的盜汗,但須與生地、黃柏等滋陰降火藥同用,代表方為當歸六黃湯。

3.用於氣血不足所致的癰疽已潰或潰久不斂。如臨床上的透膿散(配當歸、穿山甲、皁角刺)治癰疽不潰,與當歸、人蔘、肉桂等配伍,用以生肌斂瘡,代表方為十全大補湯。

4.用於浮腫尿少。黃芪配伍防己、白朮等適用於氣虛失運、水溼停聚引起的肢體面目浮腫,小便不利之證,代表方為防己黃芪湯。

5.用於氣虛血滯導致的肢體麻木、關節痛或半身不遂,以及氣虛津虧的消渴等證。其代表方有:①治肢體麻的黃芪桂枝五物湯;②治肩臂風溼痺痛的蠲痺湯;③治中風後遺症半身不遂的補陽還五湯;④黃芪多與生地、麥冬、天花粉等養陰生津藥同用,起益氣生津功效,用於治療消渴症。

三、簡介名方配伍運用

1.黃芪配金銀花,共奏益氣解毒、斂瘡散結之效,可治療早、中、晚各期瘡瘍癰疽。在毒熱邪重或瘡瘍初表者,重用金銀花,少許黃芪;若瘡瘍後期,正氣已虛、毒邪內陷者,重用黃芪,少佐金銀花。

2.黃芪配枳實,用於治療胃下垂、脫肛、子宮下垂。黃芪有舉陷之功,枳實為破氣除痞之藥。近代藥理研究發現,枳實能收縮平滑肌,對胃下垂、子宮脫垂等有較好的療效,但久用會破氣傷正,反而對病情不利。因此在運用枳實治療胃下垂等證時,配伍補氣扶正之黃芪為妥,兩者配用相得益彰。

3.黃芪配雞血藤,可益氣養血,應用於患有肝炎或肝硬化,血清白蛋白降低或蛋白比例倒置者。黃芪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保護肝臟、防止肝糖原減少的作用。雞血藤,苦甘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血、養血、活血的作用,補而不滯。據報道,近年來臨床用此藥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治療腫瘤患者在放療過程中引起的白細胞減少,都有一定的療效。兩者配伍,強強相配,增強療效,更能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肝細胞的再生。

4.黃芪配當歸,又名當歸補血湯,其配比量為黃芪與當歸51。重用黃芪為君,以大補元氣;少佐當歸養血和營,取其陽生陰長之意,用於大失血後或婦女崩漏,以及產後失血所致的血虛證,或瘡瘍潰後膿血過多出現血虛證,或術後失血過多的血虛證。

5.黃芪配桑葉,用於氣陰兩虛的自汗、盜汗。黃芪對陽虛自汗者用之最佳。桑葉甘寒,有清輕宣散、疏風清熱的功效,其味甘,又能益陰斂汗。《本草從新》謂之能“止盜汗”。此兩藥配伍,清宣與補固並施,寒溫共調,使其補而不滯,疏而不瀉。氣陰兩虛的自汗、盜汗用之均可,無任何副作用。

6.生黃芪配菟絲子、茯苓,可補腎健脾、利水消腫,用於脾腎兩虛、水液運化失調而致的水腫。現代臨床屬特發性水腫者用之有效。因黃芪有較顯著的利尿作用(注:有專家認為一般用量為20~40克,過多或過少作用均不理想);菟絲子,具有補肝、腎之功,本品性較平和,雖溫腎壯陽而不傷陰;茯苓為益脾利水滲溼的主藥,與黃芪配伍,藥力更強。三藥配伍,可共奏溫補脾腎、利水消腫之功。

7.黃芪配菟絲子、車前子,可補脾益腎,益氣通淋,用於勞淋、氣淋,伴乏力、氣短、腰膝痠軟者。現代臨床尿道綜合徵用之有效。黃芪健脾益氣,溫陽利水,菟絲子溫腎壯陽,兩藥能助水液運化代謝正常,加之車前子的利水通淋之功(注:車前子具有利小便而不走氣之特點),三藥配伍標本兼治,通補並施,故具補脾益腎、利尿通淋之功效。

8.黃芪配伍鯽魚,用於產後乳汁少或無乳等。鯽魚為血肉有情之品,其補氣血之性最強,最能生乳、增乳。民間婦女產後多用鯽魚熬湯來增乳下乳,若配上黃芪、當歸、黨蔘、王不留行、路路通、甘草等藥,用鯽魚湯來煎服,能獲得較理想的效果。

四、注意事項

1.黃芪在各方配伍中用量有別,一般為10~15克,大劑量為30~60克,具體由中醫師酌定。

2.黃芪補氣昇陽宜炙用,此外多生用。

3.黃芪補氣昇陽,易於助火,又能止汗,故凡表實邪盛、氣滯溼阻、食積內停、陰虛陽亢、癰疽初表或潰後熱毒尚盛等證,均不宜用或慎用或配伍其他藥運用。

(作者:黃存垣 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省名中醫)

此文刊登於江西《老友》雜誌,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江西《老友》雜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