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診療方案

中藥 乙肝 中醫 穴位 馬氏中醫 馬氏中醫 2017-08-26

慢性乙型肝炎診療方案

一、診斷

(一)疾病診斷

1.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醫臨床診療術語·疾病部分》(GB/T 16751.1-1997)和《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年)以及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肝膽病專業委員會制訂的診斷標準(2002年)。

本病多因人體正氣不足,感受溼熱疫毒之邪,侵入血分,內伏於肝,影響臟腑功能,損傷氣血,導致肝臟氣血鬱滯,著而不行。病情的發生發展可與飲食不潔(節)、思慮勞欲過度有關。本病病程多久,纏綿難愈。常見脅痛、乏力、納差、腰膝痠軟、目黃、尿黃等症候,部分病人可見蜘蛛痣及肝掌,脾臟一般無明顯腫大。

肝病病程超過6個月,症狀持續和肝功能異常者,即為本病。部分病例因病時日久,病史可不明確,而於檢查後發現。

2.西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聯合制訂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05年)。

有乙型肝炎或HBsAg陽性史超過6個月,現HBsAg和 (或) HBV DNA仍為陽性者,可診斷為慢性HBV感染。慢性乙型肝炎可分為(1)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HBV DNA和HBeAg陽性,抗-HBe陰性,血清ALT持續或反覆升高,或肝組織學檢查有肝炎病變。(2)HBeAg陰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和HBV DNA陽性,HBeAg持續陰性,抗-HBe陽性或陰性,血清ALT持續或反覆異常,或肝組織學檢查有肝炎病變。

(二)證候診斷

1.溼熱蘊結證:身目黃染,黃色鮮明,小便黃赤,口乾苦或口臭,脘悶,或納呆,或腹脹,噁心或嘔吐,右脅脹痛,大便祕結或粘滯不暢,舌苔黃膩,脈弦滑或滑數。

2.肝鬱氣滯證:兩脅脹痛,善太息,得噯氣稍舒,胸悶,腹脹,情志易激惹,噯氣,乳房脹痛或結塊,舌質淡紅,苔薄白或薄黃,脈弦。

3.肝鬱脾虛證:脅肋脹痛或竄痛,急躁易怒,喜太息,納差或食後胃脘脹滿,乳房脹痛或結塊,噯氣,口淡乏味,便溏,舌質淡紅,苔薄白或薄黃。脈弦。

4.肝腎陰虛證:腰痛或腰痠腿軟,脅肋隱痛,眼乾澀,五心煩熱或低燒,耳鳴、耳聾,頭暈、眼花,口乾咽燥,勞累加重,小便短赤,大便乾結,舌紅少苔,脈細或細數。

5.脾腎陽虛證:食少便溏或五更瀉,腰痛或腰痠腿軟或陽痿早洩或耳鳴耳聾等,形寒肢冷,小便清長或夜尿頻數,舌質淡胖,苔潤,脈沉細或遲。

6.瘀血阻絡證:脅痛如刺,痛處不移,硃砂掌,或蜘蛛痣色暗,或毛細血管擴張,脅下積塊,脅肋久痛,面色晦暗,舌質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脈沉。

二、治療方案

(一)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

1.溼熱蘊結證

治法:清熱利溼。

推薦方藥:茵陳蒿湯合甘露消毒丹加減。茵陳、梔子、制大黃、滑石、黃芩、虎杖、射干、連翹等。

2.肝鬱氣滯證

治法:疏肝理氣。

推薦方藥:柴胡疏肝散加減。柴胡、香附、枳殼、陳皮、白芍、蘇梗、八月札等。

3.肝鬱脾虛證

治法:疏肝健脾。

推薦方藥:逍遙散加減。柴胡、當歸、白芍、白朮、茯苓、薄荷、甘草等。

4.肝腎陰虛證

治法:滋補肝腎。

推薦方藥:一貫煎加減。北沙蔘、麥冬、生地、枸杞子、玄蔘等。

5.脾腎陽虛證

治法:溫補脾腎。

推薦方藥:附子理中湯合金匱腎氣丸加減。黨蔘、白朮、制附子、炙桂枝、菟絲子,肉蓯蓉、乾薑等。

6.瘀血阻絡證

治法:活血通絡。

推薦方藥:膈下逐瘀湯加減。當歸、桃仁、紅花、川芎、赤芍、丹蔘、鱉甲等。

(二)中成藥

清熱利溼解毒類:雙虎清肝顆粒,垂盆草沖劑,茵梔黃製劑等。

疏肝解鬱健脾類:逍遙丸,丹芩逍遙合劑、甘草酸製劑等。

滋補肝腎類:五味子製劑等。

活血化瘀類:鱉甲煎丸,大黃蟄蟲丸,扶正化瘀膠囊,複方鱉甲軟肝片等。

(三)其他療法

根據病情選擇中藥穴位注射、中藥穴位敷貼療法、生物信息紅外肝病治療儀等、直流電藥物離子導入治療等治療方法。

三、療效評價

(一)評價標準

1.中醫證候療效

顯效:中醫臨床症狀、體徵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70%。

有效:中醫臨床症狀、體徵均有好轉,證候積分減少≥30%。

無效:中醫臨床症狀、體徵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證候積分減少<30%。

2.肝功能療效評價標準(3個月療程)

顯效:ALT、AST、總膽紅素降低80%,停藥3個月ALT反跳<50%。

有效:ALT、AST、總膽紅素降低50%,停藥3個月ALT反跳<80%。

無效:ALT、AST、總膽紅素無變化。

(二)評價方法

1.中醫證候療效:

每2周評價一次,採用尼莫地平法

積分減少(%)=(療前積分-療後積分)/療前積分×100%

總有效率=(臨床痊癒+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2.肝功能療效:治療前後檢查一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