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的服法

中藥 中醫 藥品 瘧疾 新泰市中醫院 2017-05-03

中藥的服法

湯劑,古稱湯液,是中藥最為古老的劑型之一,在中醫臨床應用中也最為廣泛,歷經幾千年不衰。湯劑服用方法是否正確,直接影響著藥物在人體中的吸收和治療效果。

一、服藥時間

湯劑一般每日1劑,煎2次分服,兩次間隔時間為4-6小時。臨床用藥時可根據病情增減,如急性病、熱性病可1日2劑。至於飯前還是飯後服則主要取決於病變部位和性質。一般來講,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暈、頭痛、目疾、咽痛等,宜飯後服;如病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腎等臟腑疾患,則宜飯前服。某些對腸胃有刺激性的藥物宜飯後服;補益藥多滋膩礙胃,宜空腹服;治瘧藥宜在瘧疾發作前兩小時服用;安神藥宜睡前服;慢性病定時服;急性病、嘔吐、驚厥及石淋、咽喉病須煎湯代茶飲者,均可不定時服。

二、服藥方法

(1)湯劑:一般宜溫服。但解表藥要偏熱服,服後還需溫覆蓋好衣被,或進熱粥,以助汗出。寒證用熱藥宜熱服,熱證用寒藥宜冷服,以防格拒於外。如出現真熱假寒當寒藥溫服,真寒假熱者則當熱藥冷服,此即《內經》所謂“治熱以寒,溫以行之;治寒以熱,涼以行之”的服藥方法。

(2)丸劑;顆粒較小者,可直接用溫開水送服;大蜜丸者,可分成小粒吞服;若水丸質硬者,可用開水溶化後服。

(3)散劑、粉劑;可用蜂蜜加以調和送服,或裝入膠囊中吞服,避免直接吞服,刺激咽喉。

(4)膏劑;宜用開水沖服,避免直接導入口中吞嚥,以免粘喉引起嘔吐。

(5)沖劑、糖漿劑;沖劑宜用開水沖服,糖漿劑可以直接吞服。

此外,危重病人宜少量頻服;嘔吐患者可以濃煎藥汁,少量頻服,對於神志不清或其他原因不能口服的,可採用鼻飼給藥法。在應用發汗、瀉下、清熱藥時,若藥力較強,要注意患者個體差異,一般得汗、瀉下、熱降即可停藥,適可而止,不必盡劑,以免汗下、清熱太過,損傷人體的正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