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十年 | 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演繹中醫藥創新發展“深圳速度”'

"

位於龍崗中心區的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是一家“年輕”的三甲中醫院。自2012年建院以來,短短六年多時間,該院遵循現代醫院發展模式,秉承中醫藥特色,引進北京中醫藥大學落戶深圳,促進中醫藥事業南北融合發展,助力深圳市打造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以超常規跨越式發展模式演繹了新時期中醫藥創新發展的“深圳速度”。

如今,醫院已擁有臨床醫技科室50餘個,開放床位500張,日均門診量近3000人次。醫院首倡“醫生要人人成為中醫治療師,患者要個個享受傳統中醫服務”全新理念,打造了以治未病科、肝病科、鍼灸推拿康復科、婦科為龍頭的一批中醫重點和特色專科。醫院牽頭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示範區,使龍崗中醫藥治療率達40%,中醫處方數名列全市第一,打造15分鐘中醫藥服務圈,將優質的醫療服務送到了老百姓身邊。

"

位於龍崗中心區的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是一家“年輕”的三甲中醫院。自2012年建院以來,短短六年多時間,該院遵循現代醫院發展模式,秉承中醫藥特色,引進北京中醫藥大學落戶深圳,促進中醫藥事業南北融合發展,助力深圳市打造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以超常規跨越式發展模式演繹了新時期中醫藥創新發展的“深圳速度”。

如今,醫院已擁有臨床醫技科室50餘個,開放床位500張,日均門診量近3000人次。醫院首倡“醫生要人人成為中醫治療師,患者要個個享受傳統中醫服務”全新理念,打造了以治未病科、肝病科、鍼灸推拿康復科、婦科為龍頭的一批中醫重點和特色專科。醫院牽頭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示範區,使龍崗中醫藥治療率達40%,中醫處方數名列全市第一,打造15分鐘中醫藥服務圈,將優質的醫療服務送到了老百姓身邊。

醫改十年 | 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演繹中醫藥創新發展“深圳速度”

“國家級”醫療團隊落戶 專家請到家門口

優質醫療資源緊缺,是基層醫療的一大短板。龍崗遠離深圳市中心,居民去市屬大醫院看病,路途遠,成本高,轄區醫療水平的升級成為當務之急。如何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遠”問題,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大膽破題,引進吳孟超院士、王琦、唐祖宣、呂景山三名國醫大師以及10餘個國家級、省級重點專科專家團隊落戶,“國家級”專家親自坐診,頂級團隊傳幫帶,引進強援加上苦練內功,將一流的中醫診療資源帶來了龍崗居民身邊。

70多歲樑叔叔是一個退休老兵,“我患肝臟疾病多年,又不想去北上廣太麻煩,等床位至少要一個月,在得知‘中國肝膽外科疾病之父’吳孟超團隊專家長期在龍崗出診,並且很快接受了治療,卸下壓在身上的石頭感覺很好。”作為“吳孟超肝膽疾病診療中心”首席技術專家的王義教授,每月定期在龍崗出診,開展肝膽疾病多學科聯合診治,並利用5G技術開展遠程會診,為市民提供國內頂級肝膽疾病診療服務。

來自北京中醫藥大學的王濟主任醫師是“王琦國醫大師團隊”的成員,從2017年該團隊落戶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以來,幾乎每個月她都會有一週左右的時間在龍崗工作,她的過敏性疾病和婦科疾病治療,已經在當地患者中擁有廣泛的口碑。

患有嚴重哮喘的患者葉女士,是王濟醫生的老患者,每個月都會定期來複診。“我得哮喘十幾年了,以前,幾乎每天從下午一直咳到半夜,夜不能寐,用遍了所有的西藥都沒法控制,去了廣州多家醫院治療也效果不大。直到前年,經病友介紹來到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王濟主任這裡。”王濟以中醫調理其過敏體質為根本,同時兼具對症治療為她開具了藥方。“短短一個月,效果太明顯了,哮喘發作次數大大減少,痰量也下來了,整個人感覺新生了。”此後,葉女士一直在王濟這裡調理,過敏體質得到大大改善。記者看到,在王濟醫生的手機微信裡,像葉女士這樣長期隨訪的病人,就有120多位。

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腫瘤科的腫瘤物理療法,如今已受到越來越多患者的推崇。“這是我們近年來從北京中醫藥大學引進的國內新技術,通過氬氦刀將腫瘤冷凍消融,能夠針對癌症患者的症狀,明顯減輕患者的疼痛,是一套有效的腫瘤綠色治療方案。”該院腫瘤科馮醫生告訴記者,該院是目前深圳唯一可以開展這項新技術的醫院,“國醫大師團隊的到來,不僅僅是坐診看病,更重要的是將最前沿的技術和理念帶到我們這裡,留在我們這裡。如今,很多新診療技術,我們自己的醫生也學會了,能熟練地開展了,給更多患者帶來了福音。”

"

位於龍崗中心區的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是一家“年輕”的三甲中醫院。自2012年建院以來,短短六年多時間,該院遵循現代醫院發展模式,秉承中醫藥特色,引進北京中醫藥大學落戶深圳,促進中醫藥事業南北融合發展,助力深圳市打造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以超常規跨越式發展模式演繹了新時期中醫藥創新發展的“深圳速度”。

如今,醫院已擁有臨床醫技科室50餘個,開放床位500張,日均門診量近3000人次。醫院首倡“醫生要人人成為中醫治療師,患者要個個享受傳統中醫服務”全新理念,打造了以治未病科、肝病科、鍼灸推拿康復科、婦科為龍頭的一批中醫重點和特色專科。醫院牽頭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示範區,使龍崗中醫藥治療率達40%,中醫處方數名列全市第一,打造15分鐘中醫藥服務圈,將優質的醫療服務送到了老百姓身邊。

醫改十年 | 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演繹中醫藥創新發展“深圳速度”

“國家級”醫療團隊落戶 專家請到家門口

優質醫療資源緊缺,是基層醫療的一大短板。龍崗遠離深圳市中心,居民去市屬大醫院看病,路途遠,成本高,轄區醫療水平的升級成為當務之急。如何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遠”問題,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大膽破題,引進吳孟超院士、王琦、唐祖宣、呂景山三名國醫大師以及10餘個國家級、省級重點專科專家團隊落戶,“國家級”專家親自坐診,頂級團隊傳幫帶,引進強援加上苦練內功,將一流的中醫診療資源帶來了龍崗居民身邊。

70多歲樑叔叔是一個退休老兵,“我患肝臟疾病多年,又不想去北上廣太麻煩,等床位至少要一個月,在得知‘中國肝膽外科疾病之父’吳孟超團隊專家長期在龍崗出診,並且很快接受了治療,卸下壓在身上的石頭感覺很好。”作為“吳孟超肝膽疾病診療中心”首席技術專家的王義教授,每月定期在龍崗出診,開展肝膽疾病多學科聯合診治,並利用5G技術開展遠程會診,為市民提供國內頂級肝膽疾病診療服務。

來自北京中醫藥大學的王濟主任醫師是“王琦國醫大師團隊”的成員,從2017年該團隊落戶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以來,幾乎每個月她都會有一週左右的時間在龍崗工作,她的過敏性疾病和婦科疾病治療,已經在當地患者中擁有廣泛的口碑。

患有嚴重哮喘的患者葉女士,是王濟醫生的老患者,每個月都會定期來複診。“我得哮喘十幾年了,以前,幾乎每天從下午一直咳到半夜,夜不能寐,用遍了所有的西藥都沒法控制,去了廣州多家醫院治療也效果不大。直到前年,經病友介紹來到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王濟主任這裡。”王濟以中醫調理其過敏體質為根本,同時兼具對症治療為她開具了藥方。“短短一個月,效果太明顯了,哮喘發作次數大大減少,痰量也下來了,整個人感覺新生了。”此後,葉女士一直在王濟這裡調理,過敏體質得到大大改善。記者看到,在王濟醫生的手機微信裡,像葉女士這樣長期隨訪的病人,就有120多位。

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腫瘤科的腫瘤物理療法,如今已受到越來越多患者的推崇。“這是我們近年來從北京中醫藥大學引進的國內新技術,通過氬氦刀將腫瘤冷凍消融,能夠針對癌症患者的症狀,明顯減輕患者的疼痛,是一套有效的腫瘤綠色治療方案。”該院腫瘤科馮醫生告訴記者,該院是目前深圳唯一可以開展這項新技術的醫院,“國醫大師團隊的到來,不僅僅是坐診看病,更重要的是將最前沿的技術和理念帶到我們這裡,留在我們這裡。如今,很多新診療技術,我們自己的醫生也學會了,能熟練地開展了,給更多患者帶來了福音。”

醫改十年 | 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演繹中醫藥創新發展“深圳速度”

“治未病工作站”進社區 打造居民健康“加油站”

隨著醫療理念的轉變,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疾病預防的重要性,中醫“治未病”的觀念開始越來越多受到全社會的關注。近年來,國家推行“健康中國”戰略,提出打造全生命週期健康服務,進一步將健康服務的關口前移。2019年,由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領銜”的龍崗區“治未病工程”正式啟動,計劃在全區建設126箇中醫“治未病工作站”,實現基層全覆蓋,將健康“加油站”開到居民身邊。

平湖街道鵝公嶺社康“治未病工作站”,是今年4月龍崗區首批掛牌成立的20個“治未病工作站”之一。站內有2個門診、3間治療室、5位中醫師。“鵝公嶺社區內有5個大廠區,95%以上居民是外來務工人員,平時工作很忙,身體也比較勞累。我們‘治未病工作站’針對這一群體特點,有針對性為他們開展中醫診療、中醫適宜技術、健康養生科普講座、進廠區社區義診、微信健康知識傳播等等,讓這些居民能就近享受到便捷的健康服務,受到了居民們的歡迎。”鵝公嶺社康中心主任殷志堅介紹。

今年40歲的社區居民陳先生,多年來體弱多病,一颳風下雨就感冒,而且病程特別長。“雖然也沒有什麼大病,但總感覺身體很虛,三天兩頭看病吃藥。”陳先生告訴記者,自從在社康“治未病工作站”開始做中醫“三伏貼”後,感受特別明顯,生病的次數變少了,病程變短了,症狀也輕了不少,多年的老問題得到了改善。”他告訴記者。記者瞭解到,在“工作站”,像鍼灸、艾灸、推拿、刮痧等這類中醫保健適宜技術,特別受居民歡迎。“每個週末,當工廠放假休息時,來我們這裡保健的居民患者都多到爆棚,我們每週都要加班。”殷志堅告訴記者。

“我們在全區搭建治未病網絡平臺,要實現‘治未病工作站’的標準化建設,5年內達到專業培訓百分之百全覆蓋,初步形成治未病健康服務體系。”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治未病科主任李芳莉介紹。2019年,龍崗區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國家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級版示範區”,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也正式掛牌深圳市治未病質控中心。家門口的健康“加油站”,為居民帶來了全新的健康理念和健康生活。

"

位於龍崗中心區的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是一家“年輕”的三甲中醫院。自2012年建院以來,短短六年多時間,該院遵循現代醫院發展模式,秉承中醫藥特色,引進北京中醫藥大學落戶深圳,促進中醫藥事業南北融合發展,助力深圳市打造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以超常規跨越式發展模式演繹了新時期中醫藥創新發展的“深圳速度”。

如今,醫院已擁有臨床醫技科室50餘個,開放床位500張,日均門診量近3000人次。醫院首倡“醫生要人人成為中醫治療師,患者要個個享受傳統中醫服務”全新理念,打造了以治未病科、肝病科、鍼灸推拿康復科、婦科為龍頭的一批中醫重點和特色專科。醫院牽頭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示範區,使龍崗中醫藥治療率達40%,中醫處方數名列全市第一,打造15分鐘中醫藥服務圈,將優質的醫療服務送到了老百姓身邊。

醫改十年 | 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演繹中醫藥創新發展“深圳速度”

“國家級”醫療團隊落戶 專家請到家門口

優質醫療資源緊缺,是基層醫療的一大短板。龍崗遠離深圳市中心,居民去市屬大醫院看病,路途遠,成本高,轄區醫療水平的升級成為當務之急。如何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遠”問題,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大膽破題,引進吳孟超院士、王琦、唐祖宣、呂景山三名國醫大師以及10餘個國家級、省級重點專科專家團隊落戶,“國家級”專家親自坐診,頂級團隊傳幫帶,引進強援加上苦練內功,將一流的中醫診療資源帶來了龍崗居民身邊。

70多歲樑叔叔是一個退休老兵,“我患肝臟疾病多年,又不想去北上廣太麻煩,等床位至少要一個月,在得知‘中國肝膽外科疾病之父’吳孟超團隊專家長期在龍崗出診,並且很快接受了治療,卸下壓在身上的石頭感覺很好。”作為“吳孟超肝膽疾病診療中心”首席技術專家的王義教授,每月定期在龍崗出診,開展肝膽疾病多學科聯合診治,並利用5G技術開展遠程會診,為市民提供國內頂級肝膽疾病診療服務。

來自北京中醫藥大學的王濟主任醫師是“王琦國醫大師團隊”的成員,從2017年該團隊落戶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以來,幾乎每個月她都會有一週左右的時間在龍崗工作,她的過敏性疾病和婦科疾病治療,已經在當地患者中擁有廣泛的口碑。

患有嚴重哮喘的患者葉女士,是王濟醫生的老患者,每個月都會定期來複診。“我得哮喘十幾年了,以前,幾乎每天從下午一直咳到半夜,夜不能寐,用遍了所有的西藥都沒法控制,去了廣州多家醫院治療也效果不大。直到前年,經病友介紹來到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王濟主任這裡。”王濟以中醫調理其過敏體質為根本,同時兼具對症治療為她開具了藥方。“短短一個月,效果太明顯了,哮喘發作次數大大減少,痰量也下來了,整個人感覺新生了。”此後,葉女士一直在王濟這裡調理,過敏體質得到大大改善。記者看到,在王濟醫生的手機微信裡,像葉女士這樣長期隨訪的病人,就有120多位。

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腫瘤科的腫瘤物理療法,如今已受到越來越多患者的推崇。“這是我們近年來從北京中醫藥大學引進的國內新技術,通過氬氦刀將腫瘤冷凍消融,能夠針對癌症患者的症狀,明顯減輕患者的疼痛,是一套有效的腫瘤綠色治療方案。”該院腫瘤科馮醫生告訴記者,該院是目前深圳唯一可以開展這項新技術的醫院,“國醫大師團隊的到來,不僅僅是坐診看病,更重要的是將最前沿的技術和理念帶到我們這裡,留在我們這裡。如今,很多新診療技術,我們自己的醫生也學會了,能熟練地開展了,給更多患者帶來了福音。”

醫改十年 | 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演繹中醫藥創新發展“深圳速度”

“治未病工作站”進社區 打造居民健康“加油站”

隨著醫療理念的轉變,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疾病預防的重要性,中醫“治未病”的觀念開始越來越多受到全社會的關注。近年來,國家推行“健康中國”戰略,提出打造全生命週期健康服務,進一步將健康服務的關口前移。2019年,由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領銜”的龍崗區“治未病工程”正式啟動,計劃在全區建設126箇中醫“治未病工作站”,實現基層全覆蓋,將健康“加油站”開到居民身邊。

平湖街道鵝公嶺社康“治未病工作站”,是今年4月龍崗區首批掛牌成立的20個“治未病工作站”之一。站內有2個門診、3間治療室、5位中醫師。“鵝公嶺社區內有5個大廠區,95%以上居民是外來務工人員,平時工作很忙,身體也比較勞累。我們‘治未病工作站’針對這一群體特點,有針對性為他們開展中醫診療、中醫適宜技術、健康養生科普講座、進廠區社區義診、微信健康知識傳播等等,讓這些居民能就近享受到便捷的健康服務,受到了居民們的歡迎。”鵝公嶺社康中心主任殷志堅介紹。

今年40歲的社區居民陳先生,多年來體弱多病,一颳風下雨就感冒,而且病程特別長。“雖然也沒有什麼大病,但總感覺身體很虛,三天兩頭看病吃藥。”陳先生告訴記者,自從在社康“治未病工作站”開始做中醫“三伏貼”後,感受特別明顯,生病的次數變少了,病程變短了,症狀也輕了不少,多年的老問題得到了改善。”他告訴記者。記者瞭解到,在“工作站”,像鍼灸、艾灸、推拿、刮痧等這類中醫保健適宜技術,特別受居民歡迎。“每個週末,當工廠放假休息時,來我們這裡保健的居民患者都多到爆棚,我們每週都要加班。”殷志堅告訴記者。

“我們在全區搭建治未病網絡平臺,要實現‘治未病工作站’的標準化建設,5年內達到專業培訓百分之百全覆蓋,初步形成治未病健康服務體系。”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治未病科主任李芳莉介紹。2019年,龍崗區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國家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級版示範區”,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也正式掛牌深圳市治未病質控中心。家門口的健康“加油站”,為居民帶來了全新的健康理念和健康生活。

醫改十年 | 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演繹中醫藥創新發展“深圳速度”

智慧醫院3.0版 “刷臉”就能看病拿藥

在當前這個飛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智慧”程度成為衡量一家現代醫院服務水平的重要指標。近年來,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智慧醫院”建設不斷拓展,“智能化”、“物聯化”不斷升級,強力打造“智慧醫院”3.0版,智慧醫療建設在全市走在前列。

在醫院門診大廳的大門口,一字排開的十幾臺患者診療自助服務機,已經逐漸取代了傳統的掛號收費等窗口服務。就診者只需站在機器前,甚至不用掏出身份證、診療卡,僅僅靠“刷臉”就可以輕鬆完成掛號、繳費、打印報告、藥品配送、費用查詢等多項服務,輕鬆又省時。

在導診臺邊的“智能3D導航機”上,掛完號的患者只需要刷一下微信二維碼,就是可以輕鬆查到就診診室的位置以及路徑導航,甚至還可以通過聯網實現手機實時導航,即使是初次來看病,也不會在偌大的醫院裡迷路。

在住院病房,每張病床邊都配有一臺獨立的床旁智能照護電子平臺,這個智能平臺就像一臺私人電腦,患者即使躺在床上,只需“刷臉”,就可實現醫療費用實時查詢、網上購物、網上訂餐、網上娛樂等眾多服務功能;醫護人員同樣通過這一平臺,隨時查看每個患者的病情、治療情況、用藥情況等最新信息。

“我們的改革發展是要實現‘三共享、兩獲得、一滿意’的總目標,緊跟國家中醫藥事業改革發展步伐,加快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創新中醫藥服務模式,共享中醫治未病大健康服務、共享簡便驗廉的優質中醫藥服務、共享慢性疑難疾病中醫特色服務,使居民對中醫藥服務有更多獲得感、醫務人員從事中醫藥工作有更多獲得感,最終讓老百姓收穫健康,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院長鬍世平表示。

據瞭解,下一步,龍崗區還將通過成立中醫醫療集團和中醫醫聯體,構建更為完善的中醫藥服務體系,組建以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為總院,下設四家分院、一家名醫診療中心、60家中醫社康中心的“中醫醫療集團”,實現醫療資源整合與共享,發揮區域性中醫龍頭作用。

編輯 陳冬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