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中華藥都

中藥 中醫 黃帝 朱橚 管博士有機農業 管博士有機農業 2017-09-20

禹州地處伏牛山餘脈與豫東平原過度帶,北部、西部、西南部群山環繞,山前丘崗起伏,中部和東南部平原廣闊。潁河自西向東貫穿全境,屬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雨適中。特殊的地貌特徵和自然地理氣候,形成了若干個生態類型區,孕育了得天獨厚的藥材生長環境,中藥材資源豐富,道地藥材眾多。

追溯藥都的歷史,早在遠古時代,華夏始祖軒轅黃帝曾在這裡率眾臣研究醫學,教民眾療治百病,與岐伯共創中醫“岐黃之術”;黃帝重臣雷公在此創立中藥炮製技藝,受封於今禹州方山。古代名醫扁鵲、張仲景、華佗都在此懸壺濟世,更有“藥王”孫思邈在此行醫採藥,著書立說,幾乎度過一生,不僅留下醫學百科全書《千金方》,也留下了“藥不經禹州不香,醫不見藥王不妙”的佳話。明朝周定王朱橚長期在這裡採集中藥標本,著述《救荒本草》,又編撰《普濟方》,創下醫方之最。朱橚留戀這方熱土,死後就葬於今禹州臥虎山。

禹州——中華藥都

禹州因為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盛產藥材達1000餘種,道地藥材禹南星、禹白芷、禹白附、豫西丹蔘被列入歷代本草典藉,聞名遐邇。自古至今,許多禹州人以採藥為生,代代相傳。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禹州已有區域性藥材交易市場,元朝成為藥材彙集之區,直到明朝皇帝朱元璋詔令全國藥商集結禹州,這裡才真正成為全國中醫藥文化和中醫藥經濟中心,奠定了禹州為“藥都”的歷史地位。到了清代,禹州藥材交易進入鼎盛時期,藥材交易規模越來越大。

  禹州獨特的中藥炮製技藝已於2008年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黃帝重臣雷公創立中藥炮製論以來,這一技藝不斷傳承、創新,形成了因藥制宜、技術獨特、製作精細、自成一體的中藥炮製體系。清朝時,禹州藥工就能切制中藥材800多種,創出了浸泡、悶潤、切片、磅片、剁劈等5種方法。

  歷史賦予了禹州“中華藥都”的地位,勤勞智慧的禹州人民繼續傳承中醫藥文化,在新的歷史時期,又創造了新的輝煌。

禹州——中華藥都

  1985年,禹州恢復“藥交會”,建成中藥材專業市場;2008年,“禹州藥會”躋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禹州生產的“中風回春片”、“活血壯筋丹”兩大品牌成為國家中藥保護品種,暢銷全國各地。中醫藥文化在禹州得到進一步弘揚,《禹州中藥志》、《禹州地產藥材》、《中藥傳統炮製技藝》等專著不斷問世,中醫藥文化博物館正在修建,太白山藥王文化旅遊區即將對外開放。 已建成佔地3200畝的河南唯一的藥用植物園,集科研、示範種植、品種選育、旅遊觀光等為一體。

禹州——中華藥都

  中醫藥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在人類歷史發展漫長的歲月中,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發揮了重要作用。建設40萬畝優質中藥材產業基地,效益低、週期長的藥材減少為25萬畝左右,草本藥材擴大為15萬畝左右,建成15個2000畝以上的集中連片種植區域,形成5個以上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導品種。引進3—5家中藥材加工或中醫藥生產企業,到2015年,中藥材產業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

http://tieba.baidu.com/p/4790625961?red_tag=v2621116406

禹州市要建40萬畝中藥材優產基地,農業技術,中國農業網農業科技頻道.webarchive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