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草藥裡的美白仙子

中藥 白芨 枸杞 藥品 大農圈 2017-03-28

白芨為我國傳統中藥,由於用途的不斷擴大,市場對白芨的需求越來越旺盛,近年來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野生白芨遭到過度採挖,導致其野生自然資源急劇減少,瀕臨滅絕,被國家列為重點保護的野生藥用植物之一。供求矛盾和價格的逐步攀升也開始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白芨吧!

白芨:草藥裡的美白仙子

一、白芨的特徵

白芨,又名連及草、甘根、白給、箬蘭、朱蘭、紫蘭、紫蕙、百笠。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塊根),植株高18-60釐米。主要分佈在中國、日本以及緬甸北部。主要花期在春季,但依各地氣候之不同,晚冬至夏初都可能開花。花有紫紅、白、藍、黃和粉等色,可盆栽室內觀賞,亦可點綴於較為廕庇的花臺、花境或庭院一角。

白芨:草藥裡的美白仙子

二、白芨的傳說

醫藥有關白芨藥名來歷還有個傳說。大約在西漢時期有一位將官,一次跟隨皇上御駕親征,沒想到戰事失利,隊伍潰散,他只好護送皇帝急急回京。他們一路殺了十幾個番將,剛要進關時,卻突然閃出六員番將,攔住去路。這將官力保皇帝先進關,自己返身迎敵,終因連日征戰疲勞過度,寡不敵眾,被敵人砍了幾刀。但他忍痛拼殺回來,在臨近關前時,不幸又被番將一箭射中,跌落馬下,被關內的兵丁救起。百拇醫藥 皇上急命太醫搶救。最後,斷了的筋骨被接上了,其它傷口的血也止住了,就是肺被箭射穿,傷口流血,呼吸急促,吐血不止。眼看會有生命危險,太醫束手無策。皇帝急了,命人四處徵召能人醫治。很快,一位老農拿著幾株葉像棕櫚葉、根像菱角肉的草藥獻給皇帝,說:“請把這藥草烘乾,磨成粉,一半沖服,一半外敷在箭傷處。”別無良法,太醫們只好速速照辦。果然,將官用藥後,不久便肺傷癒合,也不吐血了。皇上要厚賞老農,被拒絕。老農說:“我什麼也不要,只求聖上叫太醫把這藥草編到藥書裡,公佈於天下,使更多的人能治好肺傷出血。”皇帝答應了,問這藥草叫什麼名字,老農答:“還沒名吶,就請聖上賜名吧。”皇帝想了想,問老農;“你叫什麼名字呀?”老農回答叫“白芨”。皇帝笑道:“那就給它取這個名吧!”於是,“白芨”就被載入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並一直運用至今。

白芨:草藥裡的美白仙子

三、白芨的藥用價值

中醫認為,白芨性味甘、苦、澀、寒,質粘而澀,入肺、胃、肝經,功能收斂止血,消腫生肌。藥理學研究證實,白芨含大量黏液質,其中有多種聚糖,還含揮發油、澱粉,有縮短凝血時間及抑制纖溶作用,能形成人工血栓而止血。

1、收斂止血。可治療咯血、吐血、外傷出血、便血、衄血等多種出血證,尤擅長治肺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和外傷出血。臨床體會,白芨止血以研粉調服比入湯劑效果好。一般用粉末5~10克。但對某些出血可用特殊方法,如外傷出血可用鮮品搗爛外敷或滅菌白芨粉噴霧。治療鼻出血,可用小細管吹細末入鼻腔。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可用白芨粉裝膠囊吞服;或白芨粉4克、大黃粉2克,涼開水空腹沖服,日3次;或白芨粉15克、糯米100克、蜂蜜25克、棗5枚煮粥(白芨粉後放),日2次食用。

2、消腫生肌,並修復創面。可治療瘡腫、燒燙傷、手足皸裂、肛裂、潰瘍 久不收口、及慢性潰瘍等。治瘡腫,初起者可配金銀花、皁刺、天花粉等;潰破而不收口者,可研末外用。治燒燙傷,可配虎杖製成藥膜外用。治手足皸裂、肛裂,可研末麻油調塗,或與凡士林調成軟膏外塗患處。治皮區創面及慢性潰瘍,可用白芨細粉或鮮品搗爛外敷;用白芨粉、當歸炭粉按6:4比例加少量冰片粉混合,裝瓶,消毒後加生理鹽水調成10%的糊狀,塗在紗布上,外敷於乾淨創面上,再以溫熱鹽水紗墊覆蓋。治凍瘡,可取白芨10克,配柑皮20克,磨細末,以芝麻油調敷患處,日1次。治口腔黏膜病,可研粉與白糖以2:3比例混合,外塗病損部位,棉球壓迫15分鐘,暫禁食或漱口。

3、白芨還有一個重要功能是美容消斑、減肥。 白芨自古就是美容良藥,被譽為“美白仙子”,還可治療痤瘡、體癬、癤腫、疤痕等皮膚病。《藥性論》雲其“治面上瘡,令人肌滑”。《本草綱目》雲其“洗面黑,祛斑”。常單味或配方製成面膜、洗劑、糊狀、霜劑等外用,如人蔘潤膚霜、宮廷流傳方、白芨面膜等,也煮粥內服,堅持應用有肯定效果。我國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先生,生前常食核桃粥(其中有大豆、白芨、核桃仁等),所以到老仍面容紅潤、肌膚光澤。用白芨減肥,可取120克,配瘦排骨肉塊120克、薏苡仁100克、綠豆或黑豆100克、去皮切塊冬瓜300克、枸杞10剋制作藥膳吃。先將薏苡仁和豆泡水4小時,然後將所有藥料放入滾沸水中,以中火煲燉半小時,轉小火再煲20分鐘,關火前5分鐘加少許鹽調味即可。

4、近些年來,白芨的藥用價值拓寬了不少:

1、治療食管炎。白芨粉末以及煎煮所得的膠狀液,黏合性強,服用後能覆蓋食道黏膜表面,起保護作用,加上其有良好的消腫生肌、促進局部炎性水腫和潰瘍癒合等作用,所以治療食管炎有特長。可用白芨15克,配白芍、威靈仙、甘草各12克,隨症加味煎服,也可在辨證基礎方中加白芨30克。要注意煎服法:濃煎,頻服,徐徐嚥下。最好臥床服,並左側位、平臥、右側位、俯臥各咽藥數口,最後靜臥30分鐘,使藥液均勻分佈於食道。防治放射性食道炎,可單用白芨粉3~6克沖服,或重用至20~30克,配山豆根、金銀花、天花粉等清熱解毒、養陰潤燥藥煎服。

2、治療咳嗽。對陰虛咳嗽、肺熱咳嗽、百日咳、肺結核咳嗽以及其它難治性咳嗽都有良好止咳作用。可在辨證基礎上加白芨10~20克,也可與款冬花、川貝各等份同研,製成白芨川貝散,治療小兒百日咳,總有效率達98.2%。

3、治療體表腫瘤及血管瘤。可直接用白芨粉分次外敷。也可用大劑量白芨,配山慈姑、黃藥子、莪術、青木香、寒水石、雄黃等消腫散結、行氣化瘀藥共研細末,加水、醋、酒適量調成糊狀,外敷,再覆蓋塑料紙,並用紗布包紮固定。每天換藥1次。

4、治療氣胸。閉合性氣胸肺壓縮<40%者,單用白芨粉10~15克/次,日3次沖服;肺壓縮>40%、<60%者,用生黃芪30克、升麻15克、桔梗10克煎湯代茶沖服白芨粉15~20克,日3~ 4次,或用白芨30克,與上藥同煎,日2~3次服;若肺壓縮> 60%,要配合胸穿抽氣。對張力性氣胸或慢性氣胸,可在抽氣或引流基礎上,口服白芨粉,能明顯縮短療程。

5、治療鼻竇炎。不僅能提高治療效果,還可預防復發。取白芨、黃芪各等份,研細末混勻。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也可在辨證基礎方中加白芨10~20克。

6、治療結核病。對肺結核、淋巴結核,皮膚結核以及骨結核都有肯定效果,尤宜於肺結核空洞出血患者。可單味或配合它藥用,用粉、煎煮均可。與異煙肼等抗癆西藥同用,可提高療效。

7、治療白帶多。取白芨30克,配雞冠花、白花蛇舌草各 10克、茯苓皮20克、黨蔘15克,水煎服,日l劑。

白芨:草藥裡的美白仙子

四、白芨的種植前景

1、資源產量。白芨又名甘根、白根、白烏兒頭、羊角七等,是蘭科植物,白芨的塊莖為不規則的扁圓形,有2~3個爪狀分枝,表面黃白色或灰白色,屬於稀有物種。在我國主要分佈於貴州、四川、雲南、廣西、浙江等地,主產於四川、雲南、貴州。詳細產地為:四川的西昌地區,如:木裡藏族自治州,主要集散地為四川成都荷花池藥材市場;雲南的文山、思茅、麗江、楚雄;貴州的獨山、遵義、安順等地;而湖南的懷化地區,湖北的恩施地區,陝西的商洛、漢中地以及河南的伏牛山一帶,也為市場提供貨源,但數量很少。白芨生長在氣候溫暖潮溼的山谷或山的背陰處,生長年限長。一旦過度採挖,要恢復其產量需要很長時間。近年來隨著人們的大量採挖導致了白芨分佈地銳減,已經使得白芨的資源嚴重不足,產量逐步下降。目前市場上的白芨貨源奇少,而且藥材個頭小的多,大的少,含潮大、質量差,採挖的地方也越來越遠,採挖難度增大,採挖人員正逐年減少,成本也因此在不斷地提高。追蹤產地瞭解到今年貨量遠少於去年,白芨價格的逐步上揚也是大勢所趨情理之中的事。

2、白芨的社會庫存量。上市儘管主要集中在7~10月,但實際上白芨除冬天以外,其餘時間均可採挖,致使許多人不能夠囤積此貨。即使是囤積,商家也會考慮到成本問題,因為一旦囤積倉儲,其保管費用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的增加,成本自然會隨之上漲,如若價格上漲幅度不大無從贏利,就自然不會有人願意囤積倉儲。前幾年,由於醫藥部門資金緊張,忽視了白芨的收購工作,致使白芨的庫存下降,碰上廠家需大貨時,市場上往往無貨可供,有時候市場上競然出現“有價無貨”的反常現象。就目前而言白芨的社會庫存量是比較薄弱的。隨著需求的拉昇,供求矛盾的不斷激化必然會導致白芨的價格上浮。

3、市場需求。寒,味苦幹澀,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的功能。它是治療胃病的良藥,例如比較暢銷而且普遍被患者服用的“快胃片”就是使用白芨作為原料的最大品種;單味白芨生產的“白芨顆粒沖劑”和口服液,療效顯著,上市後銷路較好,生產廠商對白芨的年需求量也相應較大。白芨除了治療胃病以外還廣泛的被用著工業生產中的粘合劑,例如在捲菸生產中,捲菸的菸頭就是用白芨作粘合劑,裝裱字畫的粘合劑也是白芨製作的。另外,白芨多糖膠還可應用於日化產品中,替代化學增稠劑,並具有減少刺激性、保護皮膚、延緩衰老等功能,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和開發利用,白芨應用的範圍越來越廣泛,也就導致了白及的需求量越來越大。

白芨:草藥裡的美白仙子

五、白芨栽培技術

1、中耕除草

每年進行4次,第1次3-4月苗出齊後,第2次5-6月生長旺盛期,第3次8-9月,第4次冬季倒苗後。每年追肥3次,前2次在中耕除草後進行,以豬糞水最好,第3次8-9月,可用過磷酸鈣與堆肥堆漚之後,撒在畦上,結合中耕,混入土中。現蕾時摘除花蕾。遇旱及時灌水。栽後第1、2年冬季,在行間可間種一季短期蔬菜。

2、施肥

6月初雨量增多,廖科、菊科、禾本科雜草生長勢較強,往往與白及爭營養,而會嚴重影響白及塊莖正常膨大,故必須在6月初及時細心用手工撥除一次,若6月中上旬上述雜草仍不能控制,則必須再次細心地手工除草一次。7月初氣候利於廖科、菊科、禾本科雜草生長,往往雜草與白及爭營養而影響白及地下部膨大,故必須在7月初撥除上述雜草一次,並同時追施白及專用肥(畝用量為30千克),若7月初仍不能控制,則再次細心地手工撥除雜草。8月初菊科、禾本科等雜草處於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雙旺階段,其生長勢較強,往往易與白及爭營養而影響白及地下部膨大,因此,8月初必須細心地手工撥除雜草一次。

白芨:草藥裡的美白仙子

六、白芨採收加工

多在8-10月採挖,除去殘莖、鬚根,洗淨,立即加工,否則易變黑。分揀大小,投入沸水中煮(或蒸)3-5分鐘至內無白心時取出,晒至半乾,去外皮後再晒至全乾。

1、採收白芨栽種後,於第4年10月當莖葉黃枯時採收。此時,地下塊莖已長成 8-12個,相當擁擠,過遲採收,生長不良。採挖時,先清除地上殘莖枯葉,然後用二齒耙小心挖取塊莖抖去泥土,運回加工。

2、加工將塊莖單個摘下,不去鬚根,先選留具老杆的塊莖作種栽。然後,剪去莖杆,放入籮筐內,置清水中浸泡1小時後,用足踩去粗皮,洗淨泥土投入沸水中煮5-10分鐘,至塊莖內無白心時,撈出晒乾。若遇陰雨天可炕幹。炕5-6小時,待表皮乾硬後,再用硫黃燻蒸12小時,每100公斤鮮塊莖,用硫黃0.2公斤,薰透心後取出炕至全乾。硫黃燻蒸後,白芨下黴變,不蟲蛀,且色澤潔白透明。然後,放入籮筐內來回撞擊,去淨粗皮與鬚根,篩去灰渣即成。

炮製:白及將原藥揀淨雜質,用水浸泡2-3日,撈起,晾至溼度適宜,切0.3cm厚橫片或順片,晒乾,又稱"白芨片"。

白及粉取淨白芨片,晒乾,研細粉,過篩。成品顯灰白色。

~END~

大農圈(微信:nydsc889)裡有躬耕農業的種養大戶,也有洞悉市場的企業家;有神通廣大的產業經紀人,也有逼格超高的品牌策劃人;有研究農業的教授,也有制定政策的官員;還有村官、投資家、電商達人……這個圈子,給你的不只是市場信息,還有一大批有價值的農業朋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