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不勝病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中藥 中醫 附子 黃芪 中醫出版 中醫出版 2017-08-29

導讀:餘聽鴻(1847—1907),名景和,江蘇宜興人。 童年在孟河當藥店學徒,而後入孟河名醫費蘭泉門下,業成後懸壺家鄉, 中年後寓居常熟,時有“餘仙人”之美譽。餘氏十分強調《傷寒論》辨證論治的精神實質。他說:“餘讀仲景原序曰勤求古訓, 博採眾方,知非仲聖杜撰,是集上古經方也。又云為《傷寒雜病論》一十六卷,雖未能盡愈諸疾,庶可見症知源,若能尋餘所集,思過半矣。知非是拘經、拘法、拘方之書,即傷寒雜病可概而變化治之矣”。下面是餘聽鴻先生醫案三則。

1.戴陽證案

(店主胞弟)素有咯血,10月忽起寒熱,以桂枝葛根湯汗之,寒熱已退。忽然汗出如珠,至晚,汗出更甚,面紅,脈浮無力。熟地黃、黨蔘、黃芪各120g,附子、肉桂各9g,煎汁,加童便90mL分三服。先進一服,待半時,無所變。再服亦然,三服已盡,汗仍不收,面赤不退,不寐,不煩,不脹。再濃煎高麗蔘60g,服之,又不脹。再以紫河車一具,東洋蔘60g,煎濃汁服之。約一時許,汗收,面紅漸退而安寐,明日愈。

2.吐瀉脫陽案

12歲,吐瀉止後,汗如珠下,肢厥,煩躁不休,目赤面紅,要飲井雪水,脈伏。乾薑、附片、豬膽汁各3g,肉桂2.5g,童便,前三味先煎,將汁濾清,和入膽汁、童便,沸一二次,冷服。藥後汗、渴、面目紅赤皆止,脈細。即進四逆加人蔘、人尿,一劑愈。

3.下利陽脫案

下利三四日,舌面白,舌心、舌邊剝而紅燥,脈澀。進胃苓湯一劑後,溲澀後重俱爽。猝然遍體汗出如珠,額與指尖均冷。自戌至寅,煩躁,撮空,囈語,自寅至酉,瀉二三次,並不後重。附子理中湯加味:牡蠣30g,白朮12g,人蔘、龍骨各9g,桂枝6g,乾薑4.5g,附子、炙甘草、白芍各3g,大棗5枚,服之,入夜,仍拈衣摸床,囈語汗出。明日,原方加重三成,加五味子1.5g,一服後,汗收神清,陽回痢止,飲食漸進。

賞析

1是聽鴻年輕時候在孟河用大劑治危重證的案例。病人神志淡漠,出汗不止,脈浮乏力,瀕危,辨為少陰戴陽證,急改用附桂引火歸原。店主顧慮胞弟素有吐血癥,最忌陽藥,不敢採納,景和指出“陽無陰不斂,當陰陽並顧,救人要緊”,用大劑量的熟地黃、黨蔘、黃芪、高麗蔘、東洋蔘、紫河車補益法,竟轉危為安,豁然痊癒。此事傳出,當時孟河名醫費伯雄、丁雨亭兩位先生皆讚譽“實出乎醫理之外,非自己為醫不可”。古今中醫文獻雖有類似的成功記載,但用如此重劑卻是少見,尤其是參一次用60g,真正體現了中醫高手的深厚功底,亦很好地反映了餘公“遇危險之症,斷不敢以平淡之方,邀功避罪,若懼招怨尤,袖手旁觀,巧避嫌疑,而開一平淡之方以塞責,不徒無以對病者”的為醫之道。藥本可除病,而往往服之不效,間有激動其病癒加重者,此無他,藥不勝病故也

2乃兒科案,因吐瀉過甚引起汗如珠下、肢厥的脫陽症,即進四逆加人蔘童便,藥後汗、渴、面目紅赤皆止,一劑愈。

32類同,為瀉痢之後,所導致的陽脫之候,類似毒素引起的中毒性休克(冷休克),平素體質虛弱(氣虛)患者,所以猝然遍體汗出如珠,額與指尖均冷,甚而撮空、囈語,自寅至酉,瀉二三次,並不後重。用附子理中湯加味服之,汗收神清,陽回痢止。亡陽證是患者陰陽即將離決,安危繫於頃刻的危重證,對其進行準確診斷對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義。

編著者簡介

李夏亭,主任中醫師,江蘇省名中醫。世界中醫藥聯合會中醫膏方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世界中醫藥聯合會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專業委員會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流派專家委員會委員、江蘇重點專科中醫肝病學科帶頭人,孟河醫派研究會會長,曾任常州市中醫院副院長、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常州市中醫藥學會常務副會長等職。現在3家民營中醫和中西醫結合醫療機構擔任首席和特約專家。

本文來源於《孟河醫派三十八家——臨床特色及驗案評析》。

知識就是力量

願明天的你依然會相信

點擊「寫留言」參與討論

猜你喜歡

  • 一個由國外人編寫的中醫流派書——《孟河醫學源流論》

  • 孟河醫派:費伯雄傳奇

  • 三品御醫——馬培之驗案賞析(上)

  • 三品御醫——馬培之驗案賞析(中)

  • 三品御醫——馬培之驗案賞析(下)

  • 【經方論壇】極其罕見的亡陰亡陽證交替醫案(防止誤治)

……以下是廣告時間……

給大家推薦《孟河醫派三十八家——臨床特色及驗案評析》,點擊閱讀原文可直接購買

藥不勝病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內容推薦

書中整理收集醫案180多則,大部分為臨床疑難病、危重病,涉及70多個相關病症,每案均附有評析按語。這些醫案真實地呈現了每位醫家的臨床思辨特點和處方用藥經驗,是孟河醫派不斷傳承與發展的見證,是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和發展的最好教材。

書中還收入良驗效方多則。

END

本文由中醫出版公眾號原創發表,本文來源於《孟河醫派三十八家——臨床特色及驗案評析》,最終解釋權歸本文原作者所有。圖片來源於網絡。商業轉載請與我刊聯繫授權事宜。如有內容合作,請後臺留言,歡迎廣大讀者原創投稿。

投稿及諮詢郵箱[email protected]

藥不勝病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藥不勝病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藥不勝病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