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編 導 讀

都說“民以食為天”,但消化系統疾病同樣常困擾我們每個人。對於反覆發作、症狀複雜的消化疾病,中醫有許多行之有效的治療經驗。經驗雖多,但必有法可循。國家級名老中醫劉文峰教授根據中藥的藥理作用,將治療消化系統疾病常用中藥分為8類。到底是哪8類中藥?它們都有哪些作用呢?且看正文~

治消化系統疾病的8大類中藥,它們都有哪些作用?


1. 制酸藥

(1)烏賊骨、煅瓦楞子主要含碳酸鈣,具有中和胃酸的作用,有制酸止痛之功效。

(2)半夏抑制腺體分泌,可抑制胃液分泌,降低胃液的遊離酸度。

(3)補氣藥之黨蔘、黃芪,可抑制胃酸分泌。

(4)活血化瘀藥之元胡、赤芍、鬱金,能抑制胃酸分泌。

(5)清熱藥之梔子,對胃酸分泌及胃蛋白酶活性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6)蒼朮、砂仁、吳茱萸抑制或降低胃酸的分泌。

2.抗潰瘍藥

(1)清熱藥之黃連、蒲公英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

(2)補氣藥之黨蔘、黃芪對胃潰瘍有預防和治療作用。

(3)活血藥之丹蔘、莪術、赤芍、延胡索、鬱金、五靈脂對黏膜有保護作用。其中丹蔘對慢性胃潰瘍和應激性胃潰瘍具有明顯促進癒合的作用;莪術與雞內金相配,具有活血消食之功效;而五靈脂、赤芍對平滑肌有解痙作用,同時具有抗潰瘍作用。

另外,白及多配伍烏賊骨、三七粉治療胃出血。白及的高度黏性能在胃、十二指腸穿孔的瘡面上形成一定厚度的膠狀膜,保護和填塞潰瘍穿孔的瘡面。

(4)溫中藥之炮姜、吳茱萸、肉桂等,對潰瘍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研究發現,蒼朮對幽門結紮性潰瘍、應激性潰瘍有較強的抑制作用,且能抑制胃酸分泌;厚朴、木香、白芍、砂仁亦均有抑制胃酸之作用。

3.胃動力藥

胃動力藥多為理氣藥,能增強胃蠕動,興奮胃運動。其中木香、陳皮、砂仁具有雙向調節作用,即既能增強胃腸運動,排氣除脹,又能解痙止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烏藥,烏藥的作用溫和且持久,配伍百合可治療各種胃痛,特別是頑固性胃痛。又如厚朴,小劑量具有收縮功能,大劑量則具有解痙止痛的作用。此外,枳殼、桂枝、雞內金、紫蘇梗、木香等均具有興奮和抑制平滑肌的雙重作用。

4.胃解痙藥

胃解痙藥主要是指抑制胃腸運動亢進的藥物,大部分為理氣藥。

(1)木香具有較強的舒張平滑肌痙攣的作用,特別是止痛效果較好。

(2)陳皮、佛手護胃之常用藥,可避免苦寒藥、養陰藥對胃之傷害。

(3)白芍小劑量可促進胃蠕動,大劑量則可解痙止痛,其解痙的成分主要是芍藥苷。另外,其亦具有抗炎、鎮痛、調節免疫、保肝等作用。

(4)吳茱萸能對抗胃痙攣性收縮,抑制胃運動,有止痛、止嘔吐作用。吳茱萸對腸道有雙向調節作用,低濃度則興奮,高濃度則抑制。

(5)高良薑能抑制胃運動,降低胃張力,減少收縮幅度,另外還具有抑制潰瘍、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對慢性胃炎、膽汁反流性胃炎、胃潰瘍有很好的療效。

另外,該類作用的藥物還有川椒、肉桂、香附等。

治消化系統疾病的8大類中藥,它們都有哪些作用?

5.抑制腺體分泌藥

該類藥多以燥溼和胃藥為主。

(1)蒼朮能抑制胃液分泌、降低胃酸,其揮發油還能抑制唾液腺、腸腺的分泌。

(2)半夏抑制腺體分泌,另外還具有鎮吐、祛痰鎮咳、鎮靜催眠、降眼壓等作用。特別是與夏枯草配伍,具有很好的降低眼壓的作用。

(3)代赭石具有鎮靜中樞、興奮腸道的作用。研究證實,代赭石既具有抑制分泌作用,還可吸附分泌液。

(4)厚朴與蒼朮均具有抑制唾液腺分泌的作用,但二者又有區別。蒼朮健脾燥溼,但不理氣,虛實皆可用之;而厚朴以破氣為主,燥溼但不健脾,不能用於虛證,陰虛少津者二藥均不可用。

另外吳茱萸、砂仁、白豆蔻亦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

6.和胃止嘔藥

(1)半夏、生薑具有鎮吐止嘔作用。

(2)連翹具有鎮吐作用,其主要是抑制延髓催吐感受器,適用於飲食積滯日久化熱者。

另外,如藿香、吳茱萸、枇杷葉、竹茹、陳皮、砂仁、佛手等均具有和胃止嘔之功效。

7.抗幽門螺桿菌藥

具有該作用的藥多為清熱藥,如黃連、黃芩、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銀花、半枝蓮、白花蛇舌草等。另外還有化瘀藥(丹蔘、赤芍、丹皮、莪術、三七),滋陰藥(烏梅、麥冬),益氣溫陽藥(黃芪、肉桂、高良薑),理氣藥(厚朴、檳榔),瀉下藥(大黃等)。

8.抗腹瀉藥

抗腹瀉藥分為解痙止瀉藥、澀腸止瀉藥、消炎止瀉藥。

(1)解痙止瀉藥:陳皮、砂仁、炮姜、肉桂、蒼朮、白朮、黨蔘、黃芪、木香、吳茱萸、高良薑、白芍、升麻、葛根、山楂、烏梅等。

(2)澀腸止瀉藥:訶子、五倍子、金櫻子、芡實、赤石脂等。赤石脂為固澀功效比較全面的中藥,其中以止瀉、止血、止帶效果最好。

(3)消炎止瀉藥:黃連、黃芩、黃柏、白頭翁、秦皮、苦蔘、敗醬草、金銀花等。從藥理研究來看,黃連既能消除炎症,又能解痙調節腸功能,抑制腸液分泌。黃連、黃芩、黃柏在使用上有所區別,黃芩以清上焦肺部溼熱為主,黃連以清中焦脾胃溼熱為主,黃柏以清下焦膀胱溼熱為主。

小 編 有 話 說

對於按照藥理研究歸類中藥、用病理學知識指導使用中藥,大家的看法不一。有人認為這樣利於更有針對性地應用中藥,有人認為這樣做失去了中醫的本質。您怎樣看待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的觀點。

理性思辨、百家爭鳴!討論要有理有據,更要有“禮”有“矩”!

如果您對文中的經驗感興趣,可以進入本書瞭解更多本文作者的學術思想——

治消化系統疾病的8大類中藥,它們都有哪些作用?

本書的特色在於將國家名老中醫劉文峰教授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有機結合並系統分類,既有廣義的內容,又有狹義的認識:廣義的方面有劉教授對中醫學、對中醫某以系統疾病總的認識、理解和論治思維;狹義的方面有某一具體病症、某一具體治法的論治或甚至某一味中藥的靈活運用等。因此,本書既有較好的系統性,又不失具體和細節的知識。(購書詳情請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版權聲明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劉文峰中醫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集》(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劉文峰 王德惠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