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琴何必太專業!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的心裡話

中央音樂學院 樂器 音樂 大學 藝術 小提琴公開課 2018-11-29

現在的學音樂的孩子越來越多了,但真的不是每個孩子將來都能夠走上音樂的專業道路,學習音樂是為了從中獲得快樂感受到音樂的美好。哆哆給大家推薦一篇文章,希望對各位家有琴童的家長有所啟發。

學琴何必太專業!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的心裡話


原作者:中央音樂學院副教授、音樂美學心理學博士周海宏

孩子學琴一般最好堅持到初三,有的家長可能不覺得這是件困難的事,但有些家長卻說:不要說學到初三,我們孩子學到小學二年級就堅持不下去了,“因為太苦了,受不了了”。

1.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差異呢?

我認為,在我國目前如此普及的學琴教育中,存在著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正是這個問題導致很多孩子不能夠健康地學琴,導致很多孩子不能夠把學琴堅持到初三。

這個問題就是“業餘學琴過專業化”的問題。任何一個行業如果要進行非常專業化的訓練,勢必都是非常艱苦的。我在當老師的時候也有這樣的觀念,我從大學本科二年級開始教鋼琴,當時帶著一種很自信很自得的心態跟家長說,“咱們孩子要麼就別學琴,要學,就學得正規一點,雖然我們的目標是業餘學琴,但我們的教育規格必須要達到專業的水平,我這些話,自己覺得非常有道理,也得到了家長的高度認可。”



直到有一天,我受到了一個刺激,這個刺激對我整個教育理念的形成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那時我在外交公寓教很多外國孩子學鋼琴。其中學生卡爾的姐姐剛剛從奧地利來北京過暑假,小女孩一直在學習鋼琴,不想因為一個月的假期荒廢了自己的學琴,她們的媽媽請我臨時教孩子一個月。跑一趟賺兩份錢,我很高興又收了一個學生。孩子跟我上第一次課時第一首作品彈得不錯,很流暢,我給她鼓掌,同時提出了一些問題。於是我示範,她再練,當她發現自己可以發出非常好聽的聲音時,她非常興奮。下課前留作業:第一,音樂表現要有表情、有起伏;第二,要把聲音彈出來。而且親自幫她記筆記,音樂表現的要求都給她畫出來。上完課,孩子說了一句話,“您是我所見到的最好的老師!”我當時非常有成就感。

第二個星期,孩子給我演奏,我發現和上個星期一模一樣,沒有任何變化。我說,“我們這個星期再把這個曲子練好一點好不好?”這時候孩子有點不情願了,她說,“周老師我們能不能有首新曲子”,我說,“這個曲子沒彈好,這樣通過太草率,等你彈完美以後,再學新曲子,OK!不用筆記,上個星期的要求都寫在這裡,這星期就把這兩個星期做得很好的事情通過你的練習鞏固下來。”

又過一個星期,我再來上課,還是和第一次演奏一模一樣,沒有任何進步和變化,這個時候我不高興了,“難道我所說的要求你沒有聽懂嗎?你聽懂了!難道我要求錯了嗎?沒有錯!難道你做不到嗎?能做到!那為什麼就不做呢?


學琴何必太專業!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的心裡話


這時候孩子說了一句話讓我刻骨銘心,她說:“WHO CARES?”誰在乎呢?

這個孩子不再跟我學琴,她和我上了三次課,從開始認為我是她所見到過的最好的鋼琴老師,到第三個星期一節課沒有上完就不歡而散了,怎樣會變成這樣的結果呢?

這件事對我產生了強烈的刺激,讓我徹底感覺到自己教學的失敗。是呀,她是一個業餘學琴的孩子,一輩子也不可能坐在音樂廳的舞臺上演奏,她自娛自樂彈給自己聽,彈琴的時候,她覺得高興、有成就感、很享受,對她而言這就夠了,這就是她彈琴的全部目的。她不需要那麼高的規格,沒必要讓音樂廳中最後一排聽眾聽到她演奏的聲音,她在自己彈出來的聲音中感到快樂,我們為什麼非要用那麼高的專業規格去要求一個業餘彈琴的孩子呢?

2.現在回想起來,我很幸運,在大學本科期間,我教了很多外國孩子彈鋼琴,這些外國家長和中國家長有著完全不同的學琴理念,教育觀念。這些不同的理念,刺激了我去反省,反省我自己教琴中存在的問題,也刺激我去反省中國學琴教育存在的問題。

在我們的教育理念中,孩子作為一個被教育者,他應該接受教育者的理念,孩子心情快樂不快樂,舒暢不舒暢,這都不重要。這些直接導致家長與教師們嚴重地忽略了孩子真實的情感體驗,不重視孩子表達的真實感受,當然也就不反省自己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在我受到強烈刺激後,開始意識到,學琴的孩子中,95%根本就沒有成為專業音樂工作者的可能性,實際上我後來做的調查也表明,想讓孩子從事音樂專業的家長也不足5%。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對他們進行那麼專業化的訓練呢?


3.當我們打著要專業化、規範化旗號學琴時,當我們在要求孩子要學好,就要學得專業,練得規範時,其實我們就已經偏離了業餘學琴所要達到的根本目的,其實,正是這種表面上似乎很合理的正規化、專業化學琴觀念,導致了學琴苦、學琴累、學琴難的現象,導致了很多孩子在學琴的過程中,喪失了對音樂的興趣,產生了“學了一門技術,恨了一門藝術”的結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