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明星”的誕生

1996,“明星”的誕生

北電96級表演班舊照

文 張文政

在世界影史上,1994年是一個神奇的年份,這一年誕生出《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低俗小說》《鋼琴師》《美麗人生》《這個殺手不太冷》等殿堂級的經典影片。

對中國演員來說,也有一個神奇的年份,1996年。這一年,中國三大藝術院校出了兩個日後的“明星班”——中戲96級表演班和北電96級表演班,上戲96級表演班雖不像前兩者那樣星光閃耀,卻也走出了郝蕾、聶遠等知名演員。

正坐陣浙江衛視《演員的誕生》的章子怡、劉燁,正是來自中戲96級表演班,這兩個當年的“學渣”,如今成了節目裡的“導師”。

1996,“明星”的誕生

中戲96級表演班舊照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陳曉雲2011年在論文中探討當代中國電影明星的生產路徑,在提及“96明星班”這一極富意味的現象時,寫道:“這一對於電影教育、創作來說都具有啟發意義的話題,卻並沒有獲得太多學理上的研究,終究是一個令人遺憾的現實。”

中戲表演系教授、96班第二任班主任常莉2010年接受《名Famous》採訪時亦感慨:“我也很想再培養一班像96級那樣的學生。可這再也不可能了。”她無法詳細論述明星96班出現的原因,只是回憶那些片段,粗略勾勒那個年代的輪廓。

北電96級表演系本科23人,名單為:陳坤、黃曉明、郭曉冬、劉牧、郭倫、國慶、高敬瑜、史光輝、許雲帆、祖峰、矛毛、趙薇、何琳、張恆、顏丹晨、許還幻、李佳、孔維、鄭澤凡、張佳蓓、吳楨、趙雅莉、白雲。

中戲96級表演系本科16人,名單為:章子怡、秦海璐、胡靜、袁泉、曾黎、張彤、李馨雨、梅婷、陳明昊、劉燁、趙會南、田徵、黨昊、秦昊、曹俊、牛青峰。其中班上的8個女生被稱為“八大金釵”。

1996,“明星”的誕生

聶遠

供職於華誼兄弟時代文化經紀公司的著名娛樂經紀人宗帥向《南方人物週刊》回憶上世紀90年代的娛樂圈:“90年代的娛樂信息哪像今天這樣膨脹?相比成氣候的港臺明星,內地演員們的生活工作比較單一。他們只是拍戲——拍好戲——然後獲獎,通過作品成為大明星。做娛樂的媒體少,大家對娛樂關注也少。”

麥特文化公司負責人陳立志當時和章子怡相識,他記得即使已經借《我的父親母親》成名的章子怡,畢業後也沒敢對未來設想太多,“她和她的同學們,乃至每一屆畢業生的想法都一樣:下一步有沒有戲可演?演什麼戲?”

2000年,中戲96級表演班學生畢業,章子怡和班上的袁泉、秦海璐、劉燁等人一樣,願望是進入國家話劇院。“絕大多數人都希望先進正式單位,生存有了保障後,再求發展。”首任班主任王麗雅說,“國營身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那時候演員和明星是兩回事,前者是份人人可以從事的職業,後者則需要天分和運氣。1997年讀大二的趙薇憑藉《還珠格格》一夜成名即被歸因於運氣,當時有教師建議趙薇應該再深刻一點,努力修養,成為更有深度的藝術家。北電教授齊士龍則迴應:“就這樣挺好,不要都成藝術家,有人就當明星挺好,有人甚至就當一部片子明星也挺好。”

1996,“明星”的誕生

秦海璐

中戲表演系85級學生田有良曾比喻明星和演員的關係像分子和分母,“分子數永遠是固定的”。有人總結,在北電、中戲、上戲等專業院校的表演系,明星班的出現6年一個週期,1978年的張豐毅、1984年的王志文、1990年的黃磊、1996年的趙薇和章子怡等被用作例證。常莉說“一撥條件好的擱在那兒,還不夠他們自己打呢”,意指市場消化能力有限,某屆明星畢業生會在未來幾年內佔據頭部影視資源的主角,自然影響後幾屆的學生。

常莉把96明星班稱作“歷史夾縫中的巧合”。1997年,國家文化產業政策放寬,以北影為首的一批國營團體開始嘗試市場化運營,民營資本涉足其中,內地影視業方興未艾,演員少,且市場了提供足夠多的機會。

像趙薇在校期間擁有相當知名度的在當時並不多,同班的黃曉明和陳坤則是在畢業幾年後慢慢熬出來的。常莉覺得96班入學時“社會上還沒形成經濟的概念”,“他們還可以好好地、安心地學習。”黃曉明、陳坤等後來成名與紮實的基本功學習亦有關係。

2000年,《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正式提出打造“文化產業”的概念;2005年,國務院發佈《關於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若干決定》,鼓勵非公有資本和外資進入文化產業領域,時代風向明晰。

近些年來,常莉感到愈來愈不被學生需要。“現在的學生不像96級的了,96級他們也想去社會上比拼,但是他們知道要先學好業務再去比拼。最基本的一條,他們在專業上離不開我。可現在不一樣了,他們完全可以離開我,可以朝那些製片人去要個什麼吧。等製片人倒了,他也倒了。”

影視產業急速膨脹,當中部分環節漸顯畸形。顏丹晨2010年受訪時說曾遇到一個女孩兒,“問我‘姐姐,我要是跟人睡了也出不來,那怎麼辦呀?’天哪,她們已經在潛意識裡覺得這是正常的事了,覺得如果不送錢不和人上床,就一定出不來,這挺可怕的。”

選秀、草根發掘、跨界等成了科班出身之外的新的製造明星的方式,演員原本可以單純依賴角色而獲得存在,明星則除演技之外,是顏值、運氣、粉絲、媒體形象以及私人生活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產物,粉絲在明星生產與消費的鏈條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這一群體的非理性也飽受詬病。

明星制的建立,以電影工業的良性發展為基礎,對明星的商業價值、娛樂價值、社會價值以及回報能力有一套相對理性、科學的評估機制。陳曉雲在論文中提出,符合現代電影工業需求的明星選拔、生產、選用機制沒有真正形成,明星選用上的盲目、隨意現象依然普遍存在。2016年底,編劇宋方金的一篇《表演,一個正在被毀掉的行當》,曝光“小鮮肉”演戲用替身、不背臺詞、遲到早退、拿天價片酬等,一度掀起輿論波瀾。

1996,“明星”的誕生

宋方金

“有太多外型演技都出色的演員至今默默無聞,”常莉感慨,“這個行業最終靠的還是命運。”言語透出無力感。

在老戲骨、“50後”楊立新的年代,“沒有名和利的問題,演出就是演出,當然這行業永遠存在誰站臺中間誰站在邊上的問題,但晚上的演出費都一樣,都是三毛”。而現在,演員成為極度抽象的高檔商品,價碼分明。“沒有成為商品,他們更可憐。”宗帥說。

‹ 火星試驗室 ›

博雅天下旗下產品

《博客天下》、《人物》等媒體鼎力支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