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

花園時光

分享花園中的生活

生活中的園藝

"

花園時光

分享花園中的生活

生活中的園藝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美,但美是潮流感很強的,久了會讓人審美疲勞,是會過時的。但只有一種美不會,那就是有故事的美。故事會吸引一類有共鳴的人,這種共鳴是不會過時的。”

採訪過程中,茹萍的這段話深深地觸動著我,她讓我對美的理解更深了一層。就像讀她的作品,不僅讓人過目難忘,還總覺得作品後面住著一個百變的、神奇的精靈,耐人追尋。我想,這也是她的作品為什麼能那麼容易捕獲人心的原因吧。

茹萍自己本身的經歷,就是一個讓很多人有共鳴的故事: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的女主角,放棄了出國,放棄了一線城市工作的機會,和她心愛的人“黑土”歸隱山林,在福建一個叫做詔安的山鎮裡,親手搭建了他們的家。300 多平方米的玻璃房子,是他們的家,也是女主角的工作室。他們把生活過成了別人眼裡的童話和詩。她的經歷也被當成 90 後理想生活模板的一種,被各種媒體爭相報導

茹萍的工作室叫做“一朵”——一個將植物和繪畫完美融合的創意工作室。擰著籃子從山澗、森林裡採擷植物、繪畫、創作……是她每天的工作日常。在她的眼裡,關於植物的意有無限可能,植物首飾、頭花、居家永生花飾品、植物畫……對植物的理解,她有著與眾不同的視角。初春,夜晚,哄睡了剛幾個月的小寶寶,關於植物,關於“一朵”,茹萍娓娓道來。

"

花園時光

分享花園中的生活

生活中的園藝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美,但美是潮流感很強的,久了會讓人審美疲勞,是會過時的。但只有一種美不會,那就是有故事的美。故事會吸引一類有共鳴的人,這種共鳴是不會過時的。”

採訪過程中,茹萍的這段話深深地觸動著我,她讓我對美的理解更深了一層。就像讀她的作品,不僅讓人過目難忘,還總覺得作品後面住著一個百變的、神奇的精靈,耐人追尋。我想,這也是她的作品為什麼能那麼容易捕獲人心的原因吧。

茹萍自己本身的經歷,就是一個讓很多人有共鳴的故事: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的女主角,放棄了出國,放棄了一線城市工作的機會,和她心愛的人“黑土”歸隱山林,在福建一個叫做詔安的山鎮裡,親手搭建了他們的家。300 多平方米的玻璃房子,是他們的家,也是女主角的工作室。他們把生活過成了別人眼裡的童話和詩。她的經歷也被當成 90 後理想生活模板的一種,被各種媒體爭相報導

茹萍的工作室叫做“一朵”——一個將植物和繪畫完美融合的創意工作室。擰著籃子從山澗、森林裡採擷植物、繪畫、創作……是她每天的工作日常。在她的眼裡,關於植物的意有無限可能,植物首飾、頭花、居家永生花飾品、植物畫……對植物的理解,她有著與眾不同的視角。初春,夜晚,哄睡了剛幾個月的小寶寶,關於植物,關於“一朵”,茹萍娓娓道來。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Q & A

Q:什麼樣的機緣,讓你放棄大城市一般人“求之不得”的機會,歸隱山林成為“一朵”的主人?

A:我是大四上學期的聖誕節做的“一朵”。一方面因為當時的客觀原因,我要畢業了嘛,但我又不想出國,不想朝九晚五地工作,不想考研,另外主觀上是因為我自己本身也有一些技能,什麼都會一點,比如說會畫畫、會手作,會攝影。有個朋友就建議,能不能把這些都結合起來,我突然間想到,可不可能做個工作室,把上面的這些都能夠串起來。

我和黑土都很喜歡田園生活,於是決定一起回到他的家鄉,把家和工作室都安放在這裡。

"

花園時光

分享花園中的生活

生活中的園藝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美,但美是潮流感很強的,久了會讓人審美疲勞,是會過時的。但只有一種美不會,那就是有故事的美。故事會吸引一類有共鳴的人,這種共鳴是不會過時的。”

採訪過程中,茹萍的這段話深深地觸動著我,她讓我對美的理解更深了一層。就像讀她的作品,不僅讓人過目難忘,還總覺得作品後面住著一個百變的、神奇的精靈,耐人追尋。我想,這也是她的作品為什麼能那麼容易捕獲人心的原因吧。

茹萍自己本身的經歷,就是一個讓很多人有共鳴的故事: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的女主角,放棄了出國,放棄了一線城市工作的機會,和她心愛的人“黑土”歸隱山林,在福建一個叫做詔安的山鎮裡,親手搭建了他們的家。300 多平方米的玻璃房子,是他們的家,也是女主角的工作室。他們把生活過成了別人眼裡的童話和詩。她的經歷也被當成 90 後理想生活模板的一種,被各種媒體爭相報導

茹萍的工作室叫做“一朵”——一個將植物和繪畫完美融合的創意工作室。擰著籃子從山澗、森林裡採擷植物、繪畫、創作……是她每天的工作日常。在她的眼裡,關於植物的意有無限可能,植物首飾、頭花、居家永生花飾品、植物畫……對植物的理解,她有著與眾不同的視角。初春,夜晚,哄睡了剛幾個月的小寶寶,關於植物,關於“一朵”,茹萍娓娓道來。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Q & A

Q:什麼樣的機緣,讓你放棄大城市一般人“求之不得”的機會,歸隱山林成為“一朵”的主人?

A:我是大四上學期的聖誕節做的“一朵”。一方面因為當時的客觀原因,我要畢業了嘛,但我又不想出國,不想朝九晚五地工作,不想考研,另外主觀上是因為我自己本身也有一些技能,什麼都會一點,比如說會畫畫、會手作,會攝影。有個朋友就建議,能不能把這些都結合起來,我突然間想到,可不可能做個工作室,把上面的這些都能夠串起來。

我和黑土都很喜歡田園生活,於是決定一起回到他的家鄉,把家和工作室都安放在這裡。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

花園時光

分享花園中的生活

生活中的園藝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美,但美是潮流感很強的,久了會讓人審美疲勞,是會過時的。但只有一種美不會,那就是有故事的美。故事會吸引一類有共鳴的人,這種共鳴是不會過時的。”

採訪過程中,茹萍的這段話深深地觸動著我,她讓我對美的理解更深了一層。就像讀她的作品,不僅讓人過目難忘,還總覺得作品後面住著一個百變的、神奇的精靈,耐人追尋。我想,這也是她的作品為什麼能那麼容易捕獲人心的原因吧。

茹萍自己本身的經歷,就是一個讓很多人有共鳴的故事: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的女主角,放棄了出國,放棄了一線城市工作的機會,和她心愛的人“黑土”歸隱山林,在福建一個叫做詔安的山鎮裡,親手搭建了他們的家。300 多平方米的玻璃房子,是他們的家,也是女主角的工作室。他們把生活過成了別人眼裡的童話和詩。她的經歷也被當成 90 後理想生活模板的一種,被各種媒體爭相報導

茹萍的工作室叫做“一朵”——一個將植物和繪畫完美融合的創意工作室。擰著籃子從山澗、森林裡採擷植物、繪畫、創作……是她每天的工作日常。在她的眼裡,關於植物的意有無限可能,植物首飾、頭花、居家永生花飾品、植物畫……對植物的理解,她有著與眾不同的視角。初春,夜晚,哄睡了剛幾個月的小寶寶,關於植物,關於“一朵”,茹萍娓娓道來。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Q & A

Q:什麼樣的機緣,讓你放棄大城市一般人“求之不得”的機會,歸隱山林成為“一朵”的主人?

A:我是大四上學期的聖誕節做的“一朵”。一方面因為當時的客觀原因,我要畢業了嘛,但我又不想出國,不想朝九晚五地工作,不想考研,另外主觀上是因為我自己本身也有一些技能,什麼都會一點,比如說會畫畫、會手作,會攝影。有個朋友就建議,能不能把這些都結合起來,我突然間想到,可不可能做個工作室,把上面的這些都能夠串起來。

我和黑土都很喜歡田園生活,於是決定一起回到他的家鄉,把家和工作室都安放在這裡。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工作室的植物與手作系列

Q:為什麼會選擇植物作為你藝術創作的素材?

A:把我的那些愛好和技能串聯起來做工作室,它需要一個媒介,我想到了植物。植物它本身很討喜,我自己也很喜歡,它也是特別隨性的一種東西,可以跟藝術、跟科技等很多領域都能聯繫。所以我就選擇了植物,也就有了現在的“一朵”工作室。

我個人把植物的性能分為三種,一種是植物的視覺性,一個是功能性,還有一個是感知性。視覺性呢,其實就是我們看著很美,它純粹就是取悅我們眼睛的,比如插花、盆栽等等;功能性,就是利用植物的某一種功效來為人類服務的,比如中藥、精油等。

感知性是我自己對植物的另一種解釋。植物的感知性不是說植物它感到了什麼,而是我們從植物那裡感到了什麼,或者是說通過植物,喚醒了我們原有的一些忘記的或者忽略的、內心深處的東西。

所以,我的一些展覽大多數都是圍繞著這個主題來的。之前做過一個展覽,叫“植愈系感官”,我把“治”變成“植”,也就是希望用植物去喚醒視、聽、嗅、觸這幾種人的感官。

"

花園時光

分享花園中的生活

生活中的園藝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美,但美是潮流感很強的,久了會讓人審美疲勞,是會過時的。但只有一種美不會,那就是有故事的美。故事會吸引一類有共鳴的人,這種共鳴是不會過時的。”

採訪過程中,茹萍的這段話深深地觸動著我,她讓我對美的理解更深了一層。就像讀她的作品,不僅讓人過目難忘,還總覺得作品後面住著一個百變的、神奇的精靈,耐人追尋。我想,這也是她的作品為什麼能那麼容易捕獲人心的原因吧。

茹萍自己本身的經歷,就是一個讓很多人有共鳴的故事: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的女主角,放棄了出國,放棄了一線城市工作的機會,和她心愛的人“黑土”歸隱山林,在福建一個叫做詔安的山鎮裡,親手搭建了他們的家。300 多平方米的玻璃房子,是他們的家,也是女主角的工作室。他們把生活過成了別人眼裡的童話和詩。她的經歷也被當成 90 後理想生活模板的一種,被各種媒體爭相報導

茹萍的工作室叫做“一朵”——一個將植物和繪畫完美融合的創意工作室。擰著籃子從山澗、森林裡採擷植物、繪畫、創作……是她每天的工作日常。在她的眼裡,關於植物的意有無限可能,植物首飾、頭花、居家永生花飾品、植物畫……對植物的理解,她有著與眾不同的視角。初春,夜晚,哄睡了剛幾個月的小寶寶,關於植物,關於“一朵”,茹萍娓娓道來。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Q & A

Q:什麼樣的機緣,讓你放棄大城市一般人“求之不得”的機會,歸隱山林成為“一朵”的主人?

A:我是大四上學期的聖誕節做的“一朵”。一方面因為當時的客觀原因,我要畢業了嘛,但我又不想出國,不想朝九晚五地工作,不想考研,另外主觀上是因為我自己本身也有一些技能,什麼都會一點,比如說會畫畫、會手作,會攝影。有個朋友就建議,能不能把這些都結合起來,我突然間想到,可不可能做個工作室,把上面的這些都能夠串起來。

我和黑土都很喜歡田園生活,於是決定一起回到他的家鄉,把家和工作室都安放在這裡。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工作室的植物與手作系列

Q:為什麼會選擇植物作為你藝術創作的素材?

A:把我的那些愛好和技能串聯起來做工作室,它需要一個媒介,我想到了植物。植物它本身很討喜,我自己也很喜歡,它也是特別隨性的一種東西,可以跟藝術、跟科技等很多領域都能聯繫。所以我就選擇了植物,也就有了現在的“一朵”工作室。

我個人把植物的性能分為三種,一種是植物的視覺性,一個是功能性,還有一個是感知性。視覺性呢,其實就是我們看著很美,它純粹就是取悅我們眼睛的,比如插花、盆栽等等;功能性,就是利用植物的某一種功效來為人類服務的,比如中藥、精油等。

感知性是我自己對植物的另一種解釋。植物的感知性不是說植物它感到了什麼,而是我們從植物那裡感到了什麼,或者是說通過植物,喚醒了我們原有的一些忘記的或者忽略的、內心深處的東西。

所以,我的一些展覽大多數都是圍繞著這個主題來的。之前做過一個展覽,叫“植愈系感官”,我把“治”變成“植”,也就是希望用植物去喚醒視、聽、嗅、觸這幾種人的感官。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

花園時光

分享花園中的生活

生活中的園藝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美,但美是潮流感很強的,久了會讓人審美疲勞,是會過時的。但只有一種美不會,那就是有故事的美。故事會吸引一類有共鳴的人,這種共鳴是不會過時的。”

採訪過程中,茹萍的這段話深深地觸動著我,她讓我對美的理解更深了一層。就像讀她的作品,不僅讓人過目難忘,還總覺得作品後面住著一個百變的、神奇的精靈,耐人追尋。我想,這也是她的作品為什麼能那麼容易捕獲人心的原因吧。

茹萍自己本身的經歷,就是一個讓很多人有共鳴的故事: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的女主角,放棄了出國,放棄了一線城市工作的機會,和她心愛的人“黑土”歸隱山林,在福建一個叫做詔安的山鎮裡,親手搭建了他們的家。300 多平方米的玻璃房子,是他們的家,也是女主角的工作室。他們把生活過成了別人眼裡的童話和詩。她的經歷也被當成 90 後理想生活模板的一種,被各種媒體爭相報導

茹萍的工作室叫做“一朵”——一個將植物和繪畫完美融合的創意工作室。擰著籃子從山澗、森林裡採擷植物、繪畫、創作……是她每天的工作日常。在她的眼裡,關於植物的意有無限可能,植物首飾、頭花、居家永生花飾品、植物畫……對植物的理解,她有著與眾不同的視角。初春,夜晚,哄睡了剛幾個月的小寶寶,關於植物,關於“一朵”,茹萍娓娓道來。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Q & A

Q:什麼樣的機緣,讓你放棄大城市一般人“求之不得”的機會,歸隱山林成為“一朵”的主人?

A:我是大四上學期的聖誕節做的“一朵”。一方面因為當時的客觀原因,我要畢業了嘛,但我又不想出國,不想朝九晚五地工作,不想考研,另外主觀上是因為我自己本身也有一些技能,什麼都會一點,比如說會畫畫、會手作,會攝影。有個朋友就建議,能不能把這些都結合起來,我突然間想到,可不可能做個工作室,把上面的這些都能夠串起來。

我和黑土都很喜歡田園生活,於是決定一起回到他的家鄉,把家和工作室都安放在這裡。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工作室的植物與手作系列

Q:為什麼會選擇植物作為你藝術創作的素材?

A:把我的那些愛好和技能串聯起來做工作室,它需要一個媒介,我想到了植物。植物它本身很討喜,我自己也很喜歡,它也是特別隨性的一種東西,可以跟藝術、跟科技等很多領域都能聯繫。所以我就選擇了植物,也就有了現在的“一朵”工作室。

我個人把植物的性能分為三種,一種是植物的視覺性,一個是功能性,還有一個是感知性。視覺性呢,其實就是我們看著很美,它純粹就是取悅我們眼睛的,比如插花、盆栽等等;功能性,就是利用植物的某一種功效來為人類服務的,比如中藥、精油等。

感知性是我自己對植物的另一種解釋。植物的感知性不是說植物它感到了什麼,而是我們從植物那裡感到了什麼,或者是說通過植物,喚醒了我們原有的一些忘記的或者忽略的、內心深處的東西。

所以,我的一些展覽大多數都是圍繞著這個主題來的。之前做過一個展覽,叫“植愈系感官”,我把“治”變成“植”,也就是希望用植物去喚醒視、聽、嗅、觸這幾種人的感官。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1.一朵工作室內的繪畫桌

2. 蕨類植物的可塑性很強,是一朵常用的創作素材

3. 植物素材和手作

Q:“一朵”工作室的植物藝術創作包括哪幾個方面,與我們的生活可以有怎樣的關係?

A: 一朵創作的作品現在分為兩個大方向。

一是可以出售的產品,二是展覽。可出售的產品就是能直接應用到大家的生活中的,我們嘗試做過花盒,還有桌面的植物裝飾、標本等,現在主要做的是我們獨創的植物手作畫。展覽方面呢,我們過去兩年內也辦過三四次主題個展,希望通過植物,能喚起人們內心深處的東西。

Q:從你學美術的角度,談談生活中的植物美學?

A:我之前對於美的追求,就是覺得一個東西好看,或者偶爾發現一個博主的圖很好,我會去擺拍,為了拍一個植物、拍一個什麼樣的產品,我可以去採風,但是當我發現我通過鏡頭、擺拍這些道具和手段就可以達到目的的時候,突然覺得這些東西都好輕薄、好蒼白,久而久之就會很累。其實,現在很多與植物相關的作品,看久了之後都會覺得審美疲勞。我也一直在研究探索。我們大學有學過很多藝術專業課程,所以也瞭解所謂的“美”,其實就是一種心理感受。但凡是想走到別人心裡的東西呢,創作者一定得走心,這樣才能夠長久,才能真正打動人。

“美”是潮流感很強的,它會過時,只有一種美它不會,就是它有故事,這個故事對應的,就是它就會吸引一類有共鳴的人,這種共鳴是不會過時的。所以,我後來做的“一朵”的產品也好,個展也好,都是從故事出發。其實我這些故事也都是源於生活,把它和植物結合起來,落實到植物手作畫,或者其他的一些裝置藝術上面,我想這也是讓大家覺得特別的地方吧。

"

花園時光

分享花園中的生活

生活中的園藝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美,但美是潮流感很強的,久了會讓人審美疲勞,是會過時的。但只有一種美不會,那就是有故事的美。故事會吸引一類有共鳴的人,這種共鳴是不會過時的。”

採訪過程中,茹萍的這段話深深地觸動著我,她讓我對美的理解更深了一層。就像讀她的作品,不僅讓人過目難忘,還總覺得作品後面住著一個百變的、神奇的精靈,耐人追尋。我想,這也是她的作品為什麼能那麼容易捕獲人心的原因吧。

茹萍自己本身的經歷,就是一個讓很多人有共鳴的故事: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的女主角,放棄了出國,放棄了一線城市工作的機會,和她心愛的人“黑土”歸隱山林,在福建一個叫做詔安的山鎮裡,親手搭建了他們的家。300 多平方米的玻璃房子,是他們的家,也是女主角的工作室。他們把生活過成了別人眼裡的童話和詩。她的經歷也被當成 90 後理想生活模板的一種,被各種媒體爭相報導

茹萍的工作室叫做“一朵”——一個將植物和繪畫完美融合的創意工作室。擰著籃子從山澗、森林裡採擷植物、繪畫、創作……是她每天的工作日常。在她的眼裡,關於植物的意有無限可能,植物首飾、頭花、居家永生花飾品、植物畫……對植物的理解,她有著與眾不同的視角。初春,夜晚,哄睡了剛幾個月的小寶寶,關於植物,關於“一朵”,茹萍娓娓道來。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Q & A

Q:什麼樣的機緣,讓你放棄大城市一般人“求之不得”的機會,歸隱山林成為“一朵”的主人?

A:我是大四上學期的聖誕節做的“一朵”。一方面因為當時的客觀原因,我要畢業了嘛,但我又不想出國,不想朝九晚五地工作,不想考研,另外主觀上是因為我自己本身也有一些技能,什麼都會一點,比如說會畫畫、會手作,會攝影。有個朋友就建議,能不能把這些都結合起來,我突然間想到,可不可能做個工作室,把上面的這些都能夠串起來。

我和黑土都很喜歡田園生活,於是決定一起回到他的家鄉,把家和工作室都安放在這裡。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工作室的植物與手作系列

Q:為什麼會選擇植物作為你藝術創作的素材?

A:把我的那些愛好和技能串聯起來做工作室,它需要一個媒介,我想到了植物。植物它本身很討喜,我自己也很喜歡,它也是特別隨性的一種東西,可以跟藝術、跟科技等很多領域都能聯繫。所以我就選擇了植物,也就有了現在的“一朵”工作室。

我個人把植物的性能分為三種,一種是植物的視覺性,一個是功能性,還有一個是感知性。視覺性呢,其實就是我們看著很美,它純粹就是取悅我們眼睛的,比如插花、盆栽等等;功能性,就是利用植物的某一種功效來為人類服務的,比如中藥、精油等。

感知性是我自己對植物的另一種解釋。植物的感知性不是說植物它感到了什麼,而是我們從植物那裡感到了什麼,或者是說通過植物,喚醒了我們原有的一些忘記的或者忽略的、內心深處的東西。

所以,我的一些展覽大多數都是圍繞著這個主題來的。之前做過一個展覽,叫“植愈系感官”,我把“治”變成“植”,也就是希望用植物去喚醒視、聽、嗅、觸這幾種人的感官。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1.一朵工作室內的繪畫桌

2. 蕨類植物的可塑性很強,是一朵常用的創作素材

3. 植物素材和手作

Q:“一朵”工作室的植物藝術創作包括哪幾個方面,與我們的生活可以有怎樣的關係?

A: 一朵創作的作品現在分為兩個大方向。

一是可以出售的產品,二是展覽。可出售的產品就是能直接應用到大家的生活中的,我們嘗試做過花盒,還有桌面的植物裝飾、標本等,現在主要做的是我們獨創的植物手作畫。展覽方面呢,我們過去兩年內也辦過三四次主題個展,希望通過植物,能喚起人們內心深處的東西。

Q:從你學美術的角度,談談生活中的植物美學?

A:我之前對於美的追求,就是覺得一個東西好看,或者偶爾發現一個博主的圖很好,我會去擺拍,為了拍一個植物、拍一個什麼樣的產品,我可以去採風,但是當我發現我通過鏡頭、擺拍這些道具和手段就可以達到目的的時候,突然覺得這些東西都好輕薄、好蒼白,久而久之就會很累。其實,現在很多與植物相關的作品,看久了之後都會覺得審美疲勞。我也一直在研究探索。我們大學有學過很多藝術專業課程,所以也瞭解所謂的“美”,其實就是一種心理感受。但凡是想走到別人心裡的東西呢,創作者一定得走心,這樣才能夠長久,才能真正打動人。

“美”是潮流感很強的,它會過時,只有一種美它不會,就是它有故事,這個故事對應的,就是它就會吸引一類有共鳴的人,這種共鳴是不會過時的。所以,我後來做的“一朵”的產品也好,個展也好,都是從故事出發。其實我這些故事也都是源於生活,把它和植物結合起來,落實到植物手作畫,或者其他的一些裝置藝術上面,我想這也是讓大家覺得特別的地方吧。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

花園時光

分享花園中的生活

生活中的園藝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美,但美是潮流感很強的,久了會讓人審美疲勞,是會過時的。但只有一種美不會,那就是有故事的美。故事會吸引一類有共鳴的人,這種共鳴是不會過時的。”

採訪過程中,茹萍的這段話深深地觸動著我,她讓我對美的理解更深了一層。就像讀她的作品,不僅讓人過目難忘,還總覺得作品後面住著一個百變的、神奇的精靈,耐人追尋。我想,這也是她的作品為什麼能那麼容易捕獲人心的原因吧。

茹萍自己本身的經歷,就是一個讓很多人有共鳴的故事: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的女主角,放棄了出國,放棄了一線城市工作的機會,和她心愛的人“黑土”歸隱山林,在福建一個叫做詔安的山鎮裡,親手搭建了他們的家。300 多平方米的玻璃房子,是他們的家,也是女主角的工作室。他們把生活過成了別人眼裡的童話和詩。她的經歷也被當成 90 後理想生活模板的一種,被各種媒體爭相報導

茹萍的工作室叫做“一朵”——一個將植物和繪畫完美融合的創意工作室。擰著籃子從山澗、森林裡採擷植物、繪畫、創作……是她每天的工作日常。在她的眼裡,關於植物的意有無限可能,植物首飾、頭花、居家永生花飾品、植物畫……對植物的理解,她有著與眾不同的視角。初春,夜晚,哄睡了剛幾個月的小寶寶,關於植物,關於“一朵”,茹萍娓娓道來。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Q & A

Q:什麼樣的機緣,讓你放棄大城市一般人“求之不得”的機會,歸隱山林成為“一朵”的主人?

A:我是大四上學期的聖誕節做的“一朵”。一方面因為當時的客觀原因,我要畢業了嘛,但我又不想出國,不想朝九晚五地工作,不想考研,另外主觀上是因為我自己本身也有一些技能,什麼都會一點,比如說會畫畫、會手作,會攝影。有個朋友就建議,能不能把這些都結合起來,我突然間想到,可不可能做個工作室,把上面的這些都能夠串起來。

我和黑土都很喜歡田園生活,於是決定一起回到他的家鄉,把家和工作室都安放在這裡。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工作室的植物與手作系列

Q:為什麼會選擇植物作為你藝術創作的素材?

A:把我的那些愛好和技能串聯起來做工作室,它需要一個媒介,我想到了植物。植物它本身很討喜,我自己也很喜歡,它也是特別隨性的一種東西,可以跟藝術、跟科技等很多領域都能聯繫。所以我就選擇了植物,也就有了現在的“一朵”工作室。

我個人把植物的性能分為三種,一種是植物的視覺性,一個是功能性,還有一個是感知性。視覺性呢,其實就是我們看著很美,它純粹就是取悅我們眼睛的,比如插花、盆栽等等;功能性,就是利用植物的某一種功效來為人類服務的,比如中藥、精油等。

感知性是我自己對植物的另一種解釋。植物的感知性不是說植物它感到了什麼,而是我們從植物那裡感到了什麼,或者是說通過植物,喚醒了我們原有的一些忘記的或者忽略的、內心深處的東西。

所以,我的一些展覽大多數都是圍繞著這個主題來的。之前做過一個展覽,叫“植愈系感官”,我把“治”變成“植”,也就是希望用植物去喚醒視、聽、嗅、觸這幾種人的感官。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1.一朵工作室內的繪畫桌

2. 蕨類植物的可塑性很強,是一朵常用的創作素材

3. 植物素材和手作

Q:“一朵”工作室的植物藝術創作包括哪幾個方面,與我們的生活可以有怎樣的關係?

A: 一朵創作的作品現在分為兩個大方向。

一是可以出售的產品,二是展覽。可出售的產品就是能直接應用到大家的生活中的,我們嘗試做過花盒,還有桌面的植物裝飾、標本等,現在主要做的是我們獨創的植物手作畫。展覽方面呢,我們過去兩年內也辦過三四次主題個展,希望通過植物,能喚起人們內心深處的東西。

Q:從你學美術的角度,談談生活中的植物美學?

A:我之前對於美的追求,就是覺得一個東西好看,或者偶爾發現一個博主的圖很好,我會去擺拍,為了拍一個植物、拍一個什麼樣的產品,我可以去採風,但是當我發現我通過鏡頭、擺拍這些道具和手段就可以達到目的的時候,突然覺得這些東西都好輕薄、好蒼白,久而久之就會很累。其實,現在很多與植物相關的作品,看久了之後都會覺得審美疲勞。我也一直在研究探索。我們大學有學過很多藝術專業課程,所以也瞭解所謂的“美”,其實就是一種心理感受。但凡是想走到別人心裡的東西呢,創作者一定得走心,這樣才能夠長久,才能真正打動人。

“美”是潮流感很強的,它會過時,只有一種美它不會,就是它有故事,這個故事對應的,就是它就會吸引一類有共鳴的人,這種共鳴是不會過時的。所以,我後來做的“一朵”的產品也好,個展也好,都是從故事出發。其實我這些故事也都是源於生活,把它和植物結合起來,落實到植物手作畫,或者其他的一些裝置藝術上面,我想這也是讓大家覺得特別的地方吧。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1.“一朵”的植物與手作——白陶項鍊

2.“一朵”的手作畫系列——森林盒子·松鼠

Q:如何發現生活中最常見的美,您能啟發一下我們嗎?

A:其實,我不太會去教大家怎麼發現好看的東西,因為美真的就是剛剛說的,是一種感受,

既然是感受,每個人的經歷不一樣,那麼他對美的體驗也是不同的。你說這幅圖是黃金比例,構圖都很標準,但是不一定就會讓人覺得美。所以說,美是沒有標準的,之前我在開課教大家植物手作搭配時,也給大家講過,你覺得舒服就好,不一定老師覺得好看,那就是好看。有人會覺得我說得太玄,沒有教乾貨,但是我個人真覺得,從一個人的成長和修煉來說,這句話是更有價值的。

"

花園時光

分享花園中的生活

生活中的園藝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美,但美是潮流感很強的,久了會讓人審美疲勞,是會過時的。但只有一種美不會,那就是有故事的美。故事會吸引一類有共鳴的人,這種共鳴是不會過時的。”

採訪過程中,茹萍的這段話深深地觸動著我,她讓我對美的理解更深了一層。就像讀她的作品,不僅讓人過目難忘,還總覺得作品後面住著一個百變的、神奇的精靈,耐人追尋。我想,這也是她的作品為什麼能那麼容易捕獲人心的原因吧。

茹萍自己本身的經歷,就是一個讓很多人有共鳴的故事: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的女主角,放棄了出國,放棄了一線城市工作的機會,和她心愛的人“黑土”歸隱山林,在福建一個叫做詔安的山鎮裡,親手搭建了他們的家。300 多平方米的玻璃房子,是他們的家,也是女主角的工作室。他們把生活過成了別人眼裡的童話和詩。她的經歷也被當成 90 後理想生活模板的一種,被各種媒體爭相報導

茹萍的工作室叫做“一朵”——一個將植物和繪畫完美融合的創意工作室。擰著籃子從山澗、森林裡採擷植物、繪畫、創作……是她每天的工作日常。在她的眼裡,關於植物的意有無限可能,植物首飾、頭花、居家永生花飾品、植物畫……對植物的理解,她有著與眾不同的視角。初春,夜晚,哄睡了剛幾個月的小寶寶,關於植物,關於“一朵”,茹萍娓娓道來。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Q & A

Q:什麼樣的機緣,讓你放棄大城市一般人“求之不得”的機會,歸隱山林成為“一朵”的主人?

A:我是大四上學期的聖誕節做的“一朵”。一方面因為當時的客觀原因,我要畢業了嘛,但我又不想出國,不想朝九晚五地工作,不想考研,另外主觀上是因為我自己本身也有一些技能,什麼都會一點,比如說會畫畫、會手作,會攝影。有個朋友就建議,能不能把這些都結合起來,我突然間想到,可不可能做個工作室,把上面的這些都能夠串起來。

我和黑土都很喜歡田園生活,於是決定一起回到他的家鄉,把家和工作室都安放在這裡。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工作室的植物與手作系列

Q:為什麼會選擇植物作為你藝術創作的素材?

A:把我的那些愛好和技能串聯起來做工作室,它需要一個媒介,我想到了植物。植物它本身很討喜,我自己也很喜歡,它也是特別隨性的一種東西,可以跟藝術、跟科技等很多領域都能聯繫。所以我就選擇了植物,也就有了現在的“一朵”工作室。

我個人把植物的性能分為三種,一種是植物的視覺性,一個是功能性,還有一個是感知性。視覺性呢,其實就是我們看著很美,它純粹就是取悅我們眼睛的,比如插花、盆栽等等;功能性,就是利用植物的某一種功效來為人類服務的,比如中藥、精油等。

感知性是我自己對植物的另一種解釋。植物的感知性不是說植物它感到了什麼,而是我們從植物那裡感到了什麼,或者是說通過植物,喚醒了我們原有的一些忘記的或者忽略的、內心深處的東西。

所以,我的一些展覽大多數都是圍繞著這個主題來的。之前做過一個展覽,叫“植愈系感官”,我把“治”變成“植”,也就是希望用植物去喚醒視、聽、嗅、觸這幾種人的感官。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1.一朵工作室內的繪畫桌

2. 蕨類植物的可塑性很強,是一朵常用的創作素材

3. 植物素材和手作

Q:“一朵”工作室的植物藝術創作包括哪幾個方面,與我們的生活可以有怎樣的關係?

A: 一朵創作的作品現在分為兩個大方向。

一是可以出售的產品,二是展覽。可出售的產品就是能直接應用到大家的生活中的,我們嘗試做過花盒,還有桌面的植物裝飾、標本等,現在主要做的是我們獨創的植物手作畫。展覽方面呢,我們過去兩年內也辦過三四次主題個展,希望通過植物,能喚起人們內心深處的東西。

Q:從你學美術的角度,談談生活中的植物美學?

A:我之前對於美的追求,就是覺得一個東西好看,或者偶爾發現一個博主的圖很好,我會去擺拍,為了拍一個植物、拍一個什麼樣的產品,我可以去採風,但是當我發現我通過鏡頭、擺拍這些道具和手段就可以達到目的的時候,突然覺得這些東西都好輕薄、好蒼白,久而久之就會很累。其實,現在很多與植物相關的作品,看久了之後都會覺得審美疲勞。我也一直在研究探索。我們大學有學過很多藝術專業課程,所以也瞭解所謂的“美”,其實就是一種心理感受。但凡是想走到別人心裡的東西呢,創作者一定得走心,這樣才能夠長久,才能真正打動人。

“美”是潮流感很強的,它會過時,只有一種美它不會,就是它有故事,這個故事對應的,就是它就會吸引一類有共鳴的人,這種共鳴是不會過時的。所以,我後來做的“一朵”的產品也好,個展也好,都是從故事出發。其實我這些故事也都是源於生活,把它和植物結合起來,落實到植物手作畫,或者其他的一些裝置藝術上面,我想這也是讓大家覺得特別的地方吧。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1.“一朵”的植物與手作——白陶項鍊

2.“一朵”的手作畫系列——森林盒子·松鼠

Q:如何發現生活中最常見的美,您能啟發一下我們嗎?

A:其實,我不太會去教大家怎麼發現好看的東西,因為美真的就是剛剛說的,是一種感受,

既然是感受,每個人的經歷不一樣,那麼他對美的體驗也是不同的。你說這幅圖是黃金比例,構圖都很標準,但是不一定就會讓人覺得美。所以說,美是沒有標準的,之前我在開課教大家植物手作搭配時,也給大家講過,你覺得舒服就好,不一定老師覺得好看,那就是好看。有人會覺得我說得太玄,沒有教乾貨,但是我個人真覺得,從一個人的成長和修煉來說,這句話是更有價值的。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

花園時光

分享花園中的生活

生活中的園藝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美,但美是潮流感很強的,久了會讓人審美疲勞,是會過時的。但只有一種美不會,那就是有故事的美。故事會吸引一類有共鳴的人,這種共鳴是不會過時的。”

採訪過程中,茹萍的這段話深深地觸動著我,她讓我對美的理解更深了一層。就像讀她的作品,不僅讓人過目難忘,還總覺得作品後面住著一個百變的、神奇的精靈,耐人追尋。我想,這也是她的作品為什麼能那麼容易捕獲人心的原因吧。

茹萍自己本身的經歷,就是一個讓很多人有共鳴的故事: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的女主角,放棄了出國,放棄了一線城市工作的機會,和她心愛的人“黑土”歸隱山林,在福建一個叫做詔安的山鎮裡,親手搭建了他們的家。300 多平方米的玻璃房子,是他們的家,也是女主角的工作室。他們把生活過成了別人眼裡的童話和詩。她的經歷也被當成 90 後理想生活模板的一種,被各種媒體爭相報導

茹萍的工作室叫做“一朵”——一個將植物和繪畫完美融合的創意工作室。擰著籃子從山澗、森林裡採擷植物、繪畫、創作……是她每天的工作日常。在她的眼裡,關於植物的意有無限可能,植物首飾、頭花、居家永生花飾品、植物畫……對植物的理解,她有著與眾不同的視角。初春,夜晚,哄睡了剛幾個月的小寶寶,關於植物,關於“一朵”,茹萍娓娓道來。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Q & A

Q:什麼樣的機緣,讓你放棄大城市一般人“求之不得”的機會,歸隱山林成為“一朵”的主人?

A:我是大四上學期的聖誕節做的“一朵”。一方面因為當時的客觀原因,我要畢業了嘛,但我又不想出國,不想朝九晚五地工作,不想考研,另外主觀上是因為我自己本身也有一些技能,什麼都會一點,比如說會畫畫、會手作,會攝影。有個朋友就建議,能不能把這些都結合起來,我突然間想到,可不可能做個工作室,把上面的這些都能夠串起來。

我和黑土都很喜歡田園生活,於是決定一起回到他的家鄉,把家和工作室都安放在這裡。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工作室的植物與手作系列

Q:為什麼會選擇植物作為你藝術創作的素材?

A:把我的那些愛好和技能串聯起來做工作室,它需要一個媒介,我想到了植物。植物它本身很討喜,我自己也很喜歡,它也是特別隨性的一種東西,可以跟藝術、跟科技等很多領域都能聯繫。所以我就選擇了植物,也就有了現在的“一朵”工作室。

我個人把植物的性能分為三種,一種是植物的視覺性,一個是功能性,還有一個是感知性。視覺性呢,其實就是我們看著很美,它純粹就是取悅我們眼睛的,比如插花、盆栽等等;功能性,就是利用植物的某一種功效來為人類服務的,比如中藥、精油等。

感知性是我自己對植物的另一種解釋。植物的感知性不是說植物它感到了什麼,而是我們從植物那裡感到了什麼,或者是說通過植物,喚醒了我們原有的一些忘記的或者忽略的、內心深處的東西。

所以,我的一些展覽大多數都是圍繞著這個主題來的。之前做過一個展覽,叫“植愈系感官”,我把“治”變成“植”,也就是希望用植物去喚醒視、聽、嗅、觸這幾種人的感官。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1.一朵工作室內的繪畫桌

2. 蕨類植物的可塑性很強,是一朵常用的創作素材

3. 植物素材和手作

Q:“一朵”工作室的植物藝術創作包括哪幾個方面,與我們的生活可以有怎樣的關係?

A: 一朵創作的作品現在分為兩個大方向。

一是可以出售的產品,二是展覽。可出售的產品就是能直接應用到大家的生活中的,我們嘗試做過花盒,還有桌面的植物裝飾、標本等,現在主要做的是我們獨創的植物手作畫。展覽方面呢,我們過去兩年內也辦過三四次主題個展,希望通過植物,能喚起人們內心深處的東西。

Q:從你學美術的角度,談談生活中的植物美學?

A:我之前對於美的追求,就是覺得一個東西好看,或者偶爾發現一個博主的圖很好,我會去擺拍,為了拍一個植物、拍一個什麼樣的產品,我可以去採風,但是當我發現我通過鏡頭、擺拍這些道具和手段就可以達到目的的時候,突然覺得這些東西都好輕薄、好蒼白,久而久之就會很累。其實,現在很多與植物相關的作品,看久了之後都會覺得審美疲勞。我也一直在研究探索。我們大學有學過很多藝術專業課程,所以也瞭解所謂的“美”,其實就是一種心理感受。但凡是想走到別人心裡的東西呢,創作者一定得走心,這樣才能夠長久,才能真正打動人。

“美”是潮流感很強的,它會過時,只有一種美它不會,就是它有故事,這個故事對應的,就是它就會吸引一類有共鳴的人,這種共鳴是不會過時的。所以,我後來做的“一朵”的產品也好,個展也好,都是從故事出發。其實我這些故事也都是源於生活,把它和植物結合起來,落實到植物手作畫,或者其他的一些裝置藝術上面,我想這也是讓大家覺得特別的地方吧。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1.“一朵”的植物與手作——白陶項鍊

2.“一朵”的手作畫系列——森林盒子·松鼠

Q:如何發現生活中最常見的美,您能啟發一下我們嗎?

A:其實,我不太會去教大家怎麼發現好看的東西,因為美真的就是剛剛說的,是一種感受,

既然是感受,每個人的經歷不一樣,那麼他對美的體驗也是不同的。你說這幅圖是黃金比例,構圖都很標準,但是不一定就會讓人覺得美。所以說,美是沒有標準的,之前我在開課教大家植物手作搭配時,也給大家講過,你覺得舒服就好,不一定老師覺得好看,那就是好看。有人會覺得我說得太玄,沒有教乾貨,但是我個人真覺得,從一個人的成長和修煉來說,這句話是更有價值的。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1. 用來做作品的各種植物素材

2. 一朵的抽象植物畫

3. 植物與手作——玻璃罩手作

4. 工作室一角

不如 做植物。

一本植物“手賬”帶你觸摸自然:

"

花園時光

分享花園中的生活

生活中的園藝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美,但美是潮流感很強的,久了會讓人審美疲勞,是會過時的。但只有一種美不會,那就是有故事的美。故事會吸引一類有共鳴的人,這種共鳴是不會過時的。”

採訪過程中,茹萍的這段話深深地觸動著我,她讓我對美的理解更深了一層。就像讀她的作品,不僅讓人過目難忘,還總覺得作品後面住著一個百變的、神奇的精靈,耐人追尋。我想,這也是她的作品為什麼能那麼容易捕獲人心的原因吧。

茹萍自己本身的經歷,就是一個讓很多人有共鳴的故事: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的女主角,放棄了出國,放棄了一線城市工作的機會,和她心愛的人“黑土”歸隱山林,在福建一個叫做詔安的山鎮裡,親手搭建了他們的家。300 多平方米的玻璃房子,是他們的家,也是女主角的工作室。他們把生活過成了別人眼裡的童話和詩。她的經歷也被當成 90 後理想生活模板的一種,被各種媒體爭相報導

茹萍的工作室叫做“一朵”——一個將植物和繪畫完美融合的創意工作室。擰著籃子從山澗、森林裡採擷植物、繪畫、創作……是她每天的工作日常。在她的眼裡,關於植物的意有無限可能,植物首飾、頭花、居家永生花飾品、植物畫……對植物的理解,她有著與眾不同的視角。初春,夜晚,哄睡了剛幾個月的小寶寶,關於植物,關於“一朵”,茹萍娓娓道來。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Q & A

Q:什麼樣的機緣,讓你放棄大城市一般人“求之不得”的機會,歸隱山林成為“一朵”的主人?

A:我是大四上學期的聖誕節做的“一朵”。一方面因為當時的客觀原因,我要畢業了嘛,但我又不想出國,不想朝九晚五地工作,不想考研,另外主觀上是因為我自己本身也有一些技能,什麼都會一點,比如說會畫畫、會手作,會攝影。有個朋友就建議,能不能把這些都結合起來,我突然間想到,可不可能做個工作室,把上面的這些都能夠串起來。

我和黑土都很喜歡田園生活,於是決定一起回到他的家鄉,把家和工作室都安放在這裡。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工作室的植物與手作系列

Q:為什麼會選擇植物作為你藝術創作的素材?

A:把我的那些愛好和技能串聯起來做工作室,它需要一個媒介,我想到了植物。植物它本身很討喜,我自己也很喜歡,它也是特別隨性的一種東西,可以跟藝術、跟科技等很多領域都能聯繫。所以我就選擇了植物,也就有了現在的“一朵”工作室。

我個人把植物的性能分為三種,一種是植物的視覺性,一個是功能性,還有一個是感知性。視覺性呢,其實就是我們看著很美,它純粹就是取悅我們眼睛的,比如插花、盆栽等等;功能性,就是利用植物的某一種功效來為人類服務的,比如中藥、精油等。

感知性是我自己對植物的另一種解釋。植物的感知性不是說植物它感到了什麼,而是我們從植物那裡感到了什麼,或者是說通過植物,喚醒了我們原有的一些忘記的或者忽略的、內心深處的東西。

所以,我的一些展覽大多數都是圍繞著這個主題來的。之前做過一個展覽,叫“植愈系感官”,我把“治”變成“植”,也就是希望用植物去喚醒視、聽、嗅、觸這幾種人的感官。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1.一朵工作室內的繪畫桌

2. 蕨類植物的可塑性很強,是一朵常用的創作素材

3. 植物素材和手作

Q:“一朵”工作室的植物藝術創作包括哪幾個方面,與我們的生活可以有怎樣的關係?

A: 一朵創作的作品現在分為兩個大方向。

一是可以出售的產品,二是展覽。可出售的產品就是能直接應用到大家的生活中的,我們嘗試做過花盒,還有桌面的植物裝飾、標本等,現在主要做的是我們獨創的植物手作畫。展覽方面呢,我們過去兩年內也辦過三四次主題個展,希望通過植物,能喚起人們內心深處的東西。

Q:從你學美術的角度,談談生活中的植物美學?

A:我之前對於美的追求,就是覺得一個東西好看,或者偶爾發現一個博主的圖很好,我會去擺拍,為了拍一個植物、拍一個什麼樣的產品,我可以去採風,但是當我發現我通過鏡頭、擺拍這些道具和手段就可以達到目的的時候,突然覺得這些東西都好輕薄、好蒼白,久而久之就會很累。其實,現在很多與植物相關的作品,看久了之後都會覺得審美疲勞。我也一直在研究探索。我們大學有學過很多藝術專業課程,所以也瞭解所謂的“美”,其實就是一種心理感受。但凡是想走到別人心裡的東西呢,創作者一定得走心,這樣才能夠長久,才能真正打動人。

“美”是潮流感很強的,它會過時,只有一種美它不會,就是它有故事,這個故事對應的,就是它就會吸引一類有共鳴的人,這種共鳴是不會過時的。所以,我後來做的“一朵”的產品也好,個展也好,都是從故事出發。其實我這些故事也都是源於生活,把它和植物結合起來,落實到植物手作畫,或者其他的一些裝置藝術上面,我想這也是讓大家覺得特別的地方吧。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1.“一朵”的植物與手作——白陶項鍊

2.“一朵”的手作畫系列——森林盒子·松鼠

Q:如何發現生活中最常見的美,您能啟發一下我們嗎?

A:其實,我不太會去教大家怎麼發現好看的東西,因為美真的就是剛剛說的,是一種感受,

既然是感受,每個人的經歷不一樣,那麼他對美的體驗也是不同的。你說這幅圖是黃金比例,構圖都很標準,但是不一定就會讓人覺得美。所以說,美是沒有標準的,之前我在開課教大家植物手作搭配時,也給大家講過,你覺得舒服就好,不一定老師覺得好看,那就是好看。有人會覺得我說得太玄,沒有教乾貨,但是我個人真覺得,從一個人的成長和修煉來說,這句話是更有價值的。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1. 用來做作品的各種植物素材

2. 一朵的抽象植物畫

3. 植物與手作——玻璃罩手作

4. 工作室一角

不如 做植物。

一本植物“手賬”帶你觸摸自然: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

花園時光

分享花園中的生活

生活中的園藝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美,但美是潮流感很強的,久了會讓人審美疲勞,是會過時的。但只有一種美不會,那就是有故事的美。故事會吸引一類有共鳴的人,這種共鳴是不會過時的。”

採訪過程中,茹萍的這段話深深地觸動著我,她讓我對美的理解更深了一層。就像讀她的作品,不僅讓人過目難忘,還總覺得作品後面住著一個百變的、神奇的精靈,耐人追尋。我想,這也是她的作品為什麼能那麼容易捕獲人心的原因吧。

茹萍自己本身的經歷,就是一個讓很多人有共鳴的故事: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的女主角,放棄了出國,放棄了一線城市工作的機會,和她心愛的人“黑土”歸隱山林,在福建一個叫做詔安的山鎮裡,親手搭建了他們的家。300 多平方米的玻璃房子,是他們的家,也是女主角的工作室。他們把生活過成了別人眼裡的童話和詩。她的經歷也被當成 90 後理想生活模板的一種,被各種媒體爭相報導

茹萍的工作室叫做“一朵”——一個將植物和繪畫完美融合的創意工作室。擰著籃子從山澗、森林裡採擷植物、繪畫、創作……是她每天的工作日常。在她的眼裡,關於植物的意有無限可能,植物首飾、頭花、居家永生花飾品、植物畫……對植物的理解,她有著與眾不同的視角。初春,夜晚,哄睡了剛幾個月的小寶寶,關於植物,關於“一朵”,茹萍娓娓道來。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Q & A

Q:什麼樣的機緣,讓你放棄大城市一般人“求之不得”的機會,歸隱山林成為“一朵”的主人?

A:我是大四上學期的聖誕節做的“一朵”。一方面因為當時的客觀原因,我要畢業了嘛,但我又不想出國,不想朝九晚五地工作,不想考研,另外主觀上是因為我自己本身也有一些技能,什麼都會一點,比如說會畫畫、會手作,會攝影。有個朋友就建議,能不能把這些都結合起來,我突然間想到,可不可能做個工作室,把上面的這些都能夠串起來。

我和黑土都很喜歡田園生活,於是決定一起回到他的家鄉,把家和工作室都安放在這裡。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工作室的植物與手作系列

Q:為什麼會選擇植物作為你藝術創作的素材?

A:把我的那些愛好和技能串聯起來做工作室,它需要一個媒介,我想到了植物。植物它本身很討喜,我自己也很喜歡,它也是特別隨性的一種東西,可以跟藝術、跟科技等很多領域都能聯繫。所以我就選擇了植物,也就有了現在的“一朵”工作室。

我個人把植物的性能分為三種,一種是植物的視覺性,一個是功能性,還有一個是感知性。視覺性呢,其實就是我們看著很美,它純粹就是取悅我們眼睛的,比如插花、盆栽等等;功能性,就是利用植物的某一種功效來為人類服務的,比如中藥、精油等。

感知性是我自己對植物的另一種解釋。植物的感知性不是說植物它感到了什麼,而是我們從植物那裡感到了什麼,或者是說通過植物,喚醒了我們原有的一些忘記的或者忽略的、內心深處的東西。

所以,我的一些展覽大多數都是圍繞著這個主題來的。之前做過一個展覽,叫“植愈系感官”,我把“治”變成“植”,也就是希望用植物去喚醒視、聽、嗅、觸這幾種人的感官。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1.一朵工作室內的繪畫桌

2. 蕨類植物的可塑性很強,是一朵常用的創作素材

3. 植物素材和手作

Q:“一朵”工作室的植物藝術創作包括哪幾個方面,與我們的生活可以有怎樣的關係?

A: 一朵創作的作品現在分為兩個大方向。

一是可以出售的產品,二是展覽。可出售的產品就是能直接應用到大家的生活中的,我們嘗試做過花盒,還有桌面的植物裝飾、標本等,現在主要做的是我們獨創的植物手作畫。展覽方面呢,我們過去兩年內也辦過三四次主題個展,希望通過植物,能喚起人們內心深處的東西。

Q:從你學美術的角度,談談生活中的植物美學?

A:我之前對於美的追求,就是覺得一個東西好看,或者偶爾發現一個博主的圖很好,我會去擺拍,為了拍一個植物、拍一個什麼樣的產品,我可以去採風,但是當我發現我通過鏡頭、擺拍這些道具和手段就可以達到目的的時候,突然覺得這些東西都好輕薄、好蒼白,久而久之就會很累。其實,現在很多與植物相關的作品,看久了之後都會覺得審美疲勞。我也一直在研究探索。我們大學有學過很多藝術專業課程,所以也瞭解所謂的“美”,其實就是一種心理感受。但凡是想走到別人心裡的東西呢,創作者一定得走心,這樣才能夠長久,才能真正打動人。

“美”是潮流感很強的,它會過時,只有一種美它不會,就是它有故事,這個故事對應的,就是它就會吸引一類有共鳴的人,這種共鳴是不會過時的。所以,我後來做的“一朵”的產品也好,個展也好,都是從故事出發。其實我這些故事也都是源於生活,把它和植物結合起來,落實到植物手作畫,或者其他的一些裝置藝術上面,我想這也是讓大家覺得特別的地方吧。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1.“一朵”的植物與手作——白陶項鍊

2.“一朵”的手作畫系列——森林盒子·松鼠

Q:如何發現生活中最常見的美,您能啟發一下我們嗎?

A:其實,我不太會去教大家怎麼發現好看的東西,因為美真的就是剛剛說的,是一種感受,

既然是感受,每個人的經歷不一樣,那麼他對美的體驗也是不同的。你說這幅圖是黃金比例,構圖都很標準,但是不一定就會讓人覺得美。所以說,美是沒有標準的,之前我在開課教大家植物手作搭配時,也給大家講過,你覺得舒服就好,不一定老師覺得好看,那就是好看。有人會覺得我說得太玄,沒有教乾貨,但是我個人真覺得,從一個人的成長和修煉來說,這句話是更有價值的。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1. 用來做作品的各種植物素材

2. 一朵的抽象植物畫

3. 植物與手作——玻璃罩手作

4. 工作室一角

不如 做植物。

一本植物“手賬”帶你觸摸自然: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植物,我們身邊最司空見慣的存在,它們不言不語,靜悄悄地生長,然後寂靜地凋落……

茹萍,90後植物藝術家,她和植物的相遇,幫我們打開認識植物和世界的另一扇窗——靜夜,月光灑進來,我們聽到“一葉成林,在心底發芽”的悸動,看到了叢林中“花仙子”的優雅夢幻,感受到“帶不走的才是最本質的”光陰流轉;“羚羊”和“斑馬”在嬉戲,眾多的“小確幸”閃爍著瑩潤的光……在茹萍的手中,心有多少種跳動,植物就能構成多少幅畫面。

愛植物,就將自己真心融於植物之中,她和她的“黑土”先生和“土豆”寶貝,衝破我等紅塵中凡夫俗子“身不由己”之束縛,遠離喧鬧塵囂隱於鄉村森林,將平凡日常,過成了別人眼中的童話和詩。

《不如做植物》,桃源不在世外,就藏在你我平凡的生活中。

印芳

《花藝目客》主編

中國林業出版社 圖書編輯

THE END

感謝閱讀 THE END

喜歡請關注我們

歡迎點贊轉發

"

花園時光

分享花園中的生活

生活中的園藝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美,但美是潮流感很強的,久了會讓人審美疲勞,是會過時的。但只有一種美不會,那就是有故事的美。故事會吸引一類有共鳴的人,這種共鳴是不會過時的。”

採訪過程中,茹萍的這段話深深地觸動著我,她讓我對美的理解更深了一層。就像讀她的作品,不僅讓人過目難忘,還總覺得作品後面住著一個百變的、神奇的精靈,耐人追尋。我想,這也是她的作品為什麼能那麼容易捕獲人心的原因吧。

茹萍自己本身的經歷,就是一個讓很多人有共鳴的故事: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的女主角,放棄了出國,放棄了一線城市工作的機會,和她心愛的人“黑土”歸隱山林,在福建一個叫做詔安的山鎮裡,親手搭建了他們的家。300 多平方米的玻璃房子,是他們的家,也是女主角的工作室。他們把生活過成了別人眼裡的童話和詩。她的經歷也被當成 90 後理想生活模板的一種,被各種媒體爭相報導

茹萍的工作室叫做“一朵”——一個將植物和繪畫完美融合的創意工作室。擰著籃子從山澗、森林裡採擷植物、繪畫、創作……是她每天的工作日常。在她的眼裡,關於植物的意有無限可能,植物首飾、頭花、居家永生花飾品、植物畫……對植物的理解,她有著與眾不同的視角。初春,夜晚,哄睡了剛幾個月的小寶寶,關於植物,關於“一朵”,茹萍娓娓道來。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Q & A

Q:什麼樣的機緣,讓你放棄大城市一般人“求之不得”的機會,歸隱山林成為“一朵”的主人?

A:我是大四上學期的聖誕節做的“一朵”。一方面因為當時的客觀原因,我要畢業了嘛,但我又不想出國,不想朝九晚五地工作,不想考研,另外主觀上是因為我自己本身也有一些技能,什麼都會一點,比如說會畫畫、會手作,會攝影。有個朋友就建議,能不能把這些都結合起來,我突然間想到,可不可能做個工作室,把上面的這些都能夠串起來。

我和黑土都很喜歡田園生活,於是決定一起回到他的家鄉,把家和工作室都安放在這裡。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工作室的植物與手作系列

Q:為什麼會選擇植物作為你藝術創作的素材?

A:把我的那些愛好和技能串聯起來做工作室,它需要一個媒介,我想到了植物。植物它本身很討喜,我自己也很喜歡,它也是特別隨性的一種東西,可以跟藝術、跟科技等很多領域都能聯繫。所以我就選擇了植物,也就有了現在的“一朵”工作室。

我個人把植物的性能分為三種,一種是植物的視覺性,一個是功能性,還有一個是感知性。視覺性呢,其實就是我們看著很美,它純粹就是取悅我們眼睛的,比如插花、盆栽等等;功能性,就是利用植物的某一種功效來為人類服務的,比如中藥、精油等。

感知性是我自己對植物的另一種解釋。植物的感知性不是說植物它感到了什麼,而是我們從植物那裡感到了什麼,或者是說通過植物,喚醒了我們原有的一些忘記的或者忽略的、內心深處的東西。

所以,我的一些展覽大多數都是圍繞著這個主題來的。之前做過一個展覽,叫“植愈系感官”,我把“治”變成“植”,也就是希望用植物去喚醒視、聽、嗅、觸這幾種人的感官。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1.一朵工作室內的繪畫桌

2. 蕨類植物的可塑性很強,是一朵常用的創作素材

3. 植物素材和手作

Q:“一朵”工作室的植物藝術創作包括哪幾個方面,與我們的生活可以有怎樣的關係?

A: 一朵創作的作品現在分為兩個大方向。

一是可以出售的產品,二是展覽。可出售的產品就是能直接應用到大家的生活中的,我們嘗試做過花盒,還有桌面的植物裝飾、標本等,現在主要做的是我們獨創的植物手作畫。展覽方面呢,我們過去兩年內也辦過三四次主題個展,希望通過植物,能喚起人們內心深處的東西。

Q:從你學美術的角度,談談生活中的植物美學?

A:我之前對於美的追求,就是覺得一個東西好看,或者偶爾發現一個博主的圖很好,我會去擺拍,為了拍一個植物、拍一個什麼樣的產品,我可以去採風,但是當我發現我通過鏡頭、擺拍這些道具和手段就可以達到目的的時候,突然覺得這些東西都好輕薄、好蒼白,久而久之就會很累。其實,現在很多與植物相關的作品,看久了之後都會覺得審美疲勞。我也一直在研究探索。我們大學有學過很多藝術專業課程,所以也瞭解所謂的“美”,其實就是一種心理感受。但凡是想走到別人心裡的東西呢,創作者一定得走心,這樣才能夠長久,才能真正打動人。

“美”是潮流感很強的,它會過時,只有一種美它不會,就是它有故事,這個故事對應的,就是它就會吸引一類有共鳴的人,這種共鳴是不會過時的。所以,我後來做的“一朵”的產品也好,個展也好,都是從故事出發。其實我這些故事也都是源於生活,把它和植物結合起來,落實到植物手作畫,或者其他的一些裝置藝術上面,我想這也是讓大家覺得特別的地方吧。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1.“一朵”的植物與手作——白陶項鍊

2.“一朵”的手作畫系列——森林盒子·松鼠

Q:如何發現生活中最常見的美,您能啟發一下我們嗎?

A:其實,我不太會去教大家怎麼發現好看的東西,因為美真的就是剛剛說的,是一種感受,

既然是感受,每個人的經歷不一樣,那麼他對美的體驗也是不同的。你說這幅圖是黃金比例,構圖都很標準,但是不一定就會讓人覺得美。所以說,美是沒有標準的,之前我在開課教大家植物手作搭配時,也給大家講過,你覺得舒服就好,不一定老師覺得好看,那就是好看。有人會覺得我說得太玄,沒有教乾貨,但是我個人真覺得,從一個人的成長和修煉來說,這句話是更有價值的。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1. 用來做作品的各種植物素材

2. 一朵的抽象植物畫

3. 植物與手作——玻璃罩手作

4. 工作室一角

不如 做植物。

一本植物“手賬”帶你觸摸自然: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植物,我們身邊最司空見慣的存在,它們不言不語,靜悄悄地生長,然後寂靜地凋落……

茹萍,90後植物藝術家,她和植物的相遇,幫我們打開認識植物和世界的另一扇窗——靜夜,月光灑進來,我們聽到“一葉成林,在心底發芽”的悸動,看到了叢林中“花仙子”的優雅夢幻,感受到“帶不走的才是最本質的”光陰流轉;“羚羊”和“斑馬”在嬉戲,眾多的“小確幸”閃爍著瑩潤的光……在茹萍的手中,心有多少種跳動,植物就能構成多少幅畫面。

愛植物,就將自己真心融於植物之中,她和她的“黑土”先生和“土豆”寶貝,衝破我等紅塵中凡夫俗子“身不由己”之束縛,遠離喧鬧塵囂隱於鄉村森林,將平凡日常,過成了別人眼中的童話和詩。

《不如做植物》,桃源不在世外,就藏在你我平凡的生活中。

印芳

《花藝目客》主編

中國林業出版社 圖書編輯

THE END

感謝閱讀 THE END

喜歡請關注我們

歡迎點贊轉發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

花園時光

分享花園中的生活

生活中的園藝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美,但美是潮流感很強的,久了會讓人審美疲勞,是會過時的。但只有一種美不會,那就是有故事的美。故事會吸引一類有共鳴的人,這種共鳴是不會過時的。”

採訪過程中,茹萍的這段話深深地觸動著我,她讓我對美的理解更深了一層。就像讀她的作品,不僅讓人過目難忘,還總覺得作品後面住著一個百變的、神奇的精靈,耐人追尋。我想,這也是她的作品為什麼能那麼容易捕獲人心的原因吧。

茹萍自己本身的經歷,就是一個讓很多人有共鳴的故事: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的女主角,放棄了出國,放棄了一線城市工作的機會,和她心愛的人“黑土”歸隱山林,在福建一個叫做詔安的山鎮裡,親手搭建了他們的家。300 多平方米的玻璃房子,是他們的家,也是女主角的工作室。他們把生活過成了別人眼裡的童話和詩。她的經歷也被當成 90 後理想生活模板的一種,被各種媒體爭相報導

茹萍的工作室叫做“一朵”——一個將植物和繪畫完美融合的創意工作室。擰著籃子從山澗、森林裡採擷植物、繪畫、創作……是她每天的工作日常。在她的眼裡,關於植物的意有無限可能,植物首飾、頭花、居家永生花飾品、植物畫……對植物的理解,她有著與眾不同的視角。初春,夜晚,哄睡了剛幾個月的小寶寶,關於植物,關於“一朵”,茹萍娓娓道來。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Q & A

Q:什麼樣的機緣,讓你放棄大城市一般人“求之不得”的機會,歸隱山林成為“一朵”的主人?

A:我是大四上學期的聖誕節做的“一朵”。一方面因為當時的客觀原因,我要畢業了嘛,但我又不想出國,不想朝九晚五地工作,不想考研,另外主觀上是因為我自己本身也有一些技能,什麼都會一點,比如說會畫畫、會手作,會攝影。有個朋友就建議,能不能把這些都結合起來,我突然間想到,可不可能做個工作室,把上面的這些都能夠串起來。

我和黑土都很喜歡田園生活,於是決定一起回到他的家鄉,把家和工作室都安放在這裡。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工作室的植物與手作系列

Q:為什麼會選擇植物作為你藝術創作的素材?

A:把我的那些愛好和技能串聯起來做工作室,它需要一個媒介,我想到了植物。植物它本身很討喜,我自己也很喜歡,它也是特別隨性的一種東西,可以跟藝術、跟科技等很多領域都能聯繫。所以我就選擇了植物,也就有了現在的“一朵”工作室。

我個人把植物的性能分為三種,一種是植物的視覺性,一個是功能性,還有一個是感知性。視覺性呢,其實就是我們看著很美,它純粹就是取悅我們眼睛的,比如插花、盆栽等等;功能性,就是利用植物的某一種功效來為人類服務的,比如中藥、精油等。

感知性是我自己對植物的另一種解釋。植物的感知性不是說植物它感到了什麼,而是我們從植物那裡感到了什麼,或者是說通過植物,喚醒了我們原有的一些忘記的或者忽略的、內心深處的東西。

所以,我的一些展覽大多數都是圍繞著這個主題來的。之前做過一個展覽,叫“植愈系感官”,我把“治”變成“植”,也就是希望用植物去喚醒視、聽、嗅、觸這幾種人的感官。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1.一朵工作室內的繪畫桌

2. 蕨類植物的可塑性很強,是一朵常用的創作素材

3. 植物素材和手作

Q:“一朵”工作室的植物藝術創作包括哪幾個方面,與我們的生活可以有怎樣的關係?

A: 一朵創作的作品現在分為兩個大方向。

一是可以出售的產品,二是展覽。可出售的產品就是能直接應用到大家的生活中的,我們嘗試做過花盒,還有桌面的植物裝飾、標本等,現在主要做的是我們獨創的植物手作畫。展覽方面呢,我們過去兩年內也辦過三四次主題個展,希望通過植物,能喚起人們內心深處的東西。

Q:從你學美術的角度,談談生活中的植物美學?

A:我之前對於美的追求,就是覺得一個東西好看,或者偶爾發現一個博主的圖很好,我會去擺拍,為了拍一個植物、拍一個什麼樣的產品,我可以去採風,但是當我發現我通過鏡頭、擺拍這些道具和手段就可以達到目的的時候,突然覺得這些東西都好輕薄、好蒼白,久而久之就會很累。其實,現在很多與植物相關的作品,看久了之後都會覺得審美疲勞。我也一直在研究探索。我們大學有學過很多藝術專業課程,所以也瞭解所謂的“美”,其實就是一種心理感受。但凡是想走到別人心裡的東西呢,創作者一定得走心,這樣才能夠長久,才能真正打動人。

“美”是潮流感很強的,它會過時,只有一種美它不會,就是它有故事,這個故事對應的,就是它就會吸引一類有共鳴的人,這種共鳴是不會過時的。所以,我後來做的“一朵”的產品也好,個展也好,都是從故事出發。其實我這些故事也都是源於生活,把它和植物結合起來,落實到植物手作畫,或者其他的一些裝置藝術上面,我想這也是讓大家覺得特別的地方吧。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1.“一朵”的植物與手作——白陶項鍊

2.“一朵”的手作畫系列——森林盒子·松鼠

Q:如何發現生活中最常見的美,您能啟發一下我們嗎?

A:其實,我不太會去教大家怎麼發現好看的東西,因為美真的就是剛剛說的,是一種感受,

既然是感受,每個人的經歷不一樣,那麼他對美的體驗也是不同的。你說這幅圖是黃金比例,構圖都很標準,但是不一定就會讓人覺得美。所以說,美是沒有標準的,之前我在開課教大家植物手作搭配時,也給大家講過,你覺得舒服就好,不一定老師覺得好看,那就是好看。有人會覺得我說得太玄,沒有教乾貨,但是我個人真覺得,從一個人的成長和修煉來說,這句話是更有價值的。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1. 用來做作品的各種植物素材

2. 一朵的抽象植物畫

3. 植物與手作——玻璃罩手作

4. 工作室一角

不如 做植物。

一本植物“手賬”帶你觸摸自然: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植物,我們身邊最司空見慣的存在,它們不言不語,靜悄悄地生長,然後寂靜地凋落……

茹萍,90後植物藝術家,她和植物的相遇,幫我們打開認識植物和世界的另一扇窗——靜夜,月光灑進來,我們聽到“一葉成林,在心底發芽”的悸動,看到了叢林中“花仙子”的優雅夢幻,感受到“帶不走的才是最本質的”光陰流轉;“羚羊”和“斑馬”在嬉戲,眾多的“小確幸”閃爍著瑩潤的光……在茹萍的手中,心有多少種跳動,植物就能構成多少幅畫面。

愛植物,就將自己真心融於植物之中,她和她的“黑土”先生和“土豆”寶貝,衝破我等紅塵中凡夫俗子“身不由己”之束縛,遠離喧鬧塵囂隱於鄉村森林,將平凡日常,過成了別人眼中的童話和詩。

《不如做植物》,桃源不在世外,就藏在你我平凡的生活中。

印芳

《花藝目客》主編

中國林業出版社 圖書編輯

THE END

感謝閱讀 THE END

喜歡請關注我們

歡迎點贊轉發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90後央美畢業生,歸隱山林,繪畫、植物、手作,過理想田園生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