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忠縣----紀念古代忠烈之士得名'

"
"
重慶忠縣----紀念古代忠烈之士得名

忠縣位於重慶市中部,總面積2187平方公里,總人口101萬人。忠縣縣城依山傍水,獨具島城風貌,是三峽庫區唯一留存的“半淹縣城”。先後成功創建為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全國文明城市。

一、歷史沿革

1、西漢置臨江縣,屬巴郡。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年)於縣置臨江郡,為郡治。西魏廢帝二年(553年)於郡置臨州。

2、唐貞觀八年(634年)改臨州為忠州,臨江縣遂屬忠州。南宋鹹淳元年(1265年)升忠州為鹹淳府,臨江縣為府治。元複名忠州。

3、明洪武中省臨江縣入忠州,屬重慶府。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忠州為直隸州。

4、1913年裁州留縣,改名忠縣,屬川東道。1914年屬東川道,1928年直屬四川省。

5、1950年屬川東行署區萬縣專區,1952年改屬四川省萬縣專區。1968年屬萬縣地區。1992年屬萬縣市。1997年隨萬縣市劃入重慶市。由萬縣移民開發區代管。2000年萬縣移民開發區撤銷,直屬重慶市。

二、地名來歷

《元和郡縣誌》:“以地邊巴徼、意懷忠信為名”。《太平寰宇記》:“以巴臣蔓子,及巴郡守嚴顏,並著忠烈而名。”

唐貞觀八年(634年),唐太宗李世民感念巴曼子、嚴顏之忠義,特賜名忠州,改臨江為忠州。1913年裁州留縣,改名忠縣。

三、風景名勝編輯

"
重慶忠縣----紀念古代忠烈之士得名

忠縣位於重慶市中部,總面積2187平方公里,總人口101萬人。忠縣縣城依山傍水,獨具島城風貌,是三峽庫區唯一留存的“半淹縣城”。先後成功創建為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全國文明城市。

一、歷史沿革

1、西漢置臨江縣,屬巴郡。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年)於縣置臨江郡,為郡治。西魏廢帝二年(553年)於郡置臨州。

2、唐貞觀八年(634年)改臨州為忠州,臨江縣遂屬忠州。南宋鹹淳元年(1265年)升忠州為鹹淳府,臨江縣為府治。元複名忠州。

3、明洪武中省臨江縣入忠州,屬重慶府。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忠州為直隸州。

4、1913年裁州留縣,改名忠縣,屬川東道。1914年屬東川道,1928年直屬四川省。

5、1950年屬川東行署區萬縣專區,1952年改屬四川省萬縣專區。1968年屬萬縣地區。1992年屬萬縣市。1997年隨萬縣市劃入重慶市。由萬縣移民開發區代管。2000年萬縣移民開發區撤銷,直屬重慶市。

二、地名來歷

《元和郡縣誌》:“以地邊巴徼、意懷忠信為名”。《太平寰宇記》:“以巴臣蔓子,及巴郡守嚴顏,並著忠烈而名。”

唐貞觀八年(634年),唐太宗李世民感念巴曼子、嚴顏之忠義,特賜名忠州,改臨江為忠州。1913年裁州留縣,改名忠縣。

三、風景名勝編輯

重慶忠縣----紀念古代忠烈之士得名

1、甘井溝。位於重慶忠縣城西4公里處的黃金鎮,是峽谷型自然風景區。由三峽水庫蓄水而成。為重慶市級風景名勝區。

"
重慶忠縣----紀念古代忠烈之士得名

忠縣位於重慶市中部,總面積2187平方公里,總人口101萬人。忠縣縣城依山傍水,獨具島城風貌,是三峽庫區唯一留存的“半淹縣城”。先後成功創建為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全國文明城市。

一、歷史沿革

1、西漢置臨江縣,屬巴郡。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年)於縣置臨江郡,為郡治。西魏廢帝二年(553年)於郡置臨州。

2、唐貞觀八年(634年)改臨州為忠州,臨江縣遂屬忠州。南宋鹹淳元年(1265年)升忠州為鹹淳府,臨江縣為府治。元複名忠州。

3、明洪武中省臨江縣入忠州,屬重慶府。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忠州為直隸州。

4、1913年裁州留縣,改名忠縣,屬川東道。1914年屬東川道,1928年直屬四川省。

5、1950年屬川東行署區萬縣專區,1952年改屬四川省萬縣專區。1968年屬萬縣地區。1992年屬萬縣市。1997年隨萬縣市劃入重慶市。由萬縣移民開發區代管。2000年萬縣移民開發區撤銷,直屬重慶市。

二、地名來歷

《元和郡縣誌》:“以地邊巴徼、意懷忠信為名”。《太平寰宇記》:“以巴臣蔓子,及巴郡守嚴顏,並著忠烈而名。”

唐貞觀八年(634年),唐太宗李世民感念巴曼子、嚴顏之忠義,特賜名忠州,改臨江為忠州。1913年裁州留縣,改名忠縣。

三、風景名勝編輯

重慶忠縣----紀念古代忠烈之士得名

1、甘井溝。位於重慶忠縣城西4公里處的黃金鎮,是峽谷型自然風景區。由三峽水庫蓄水而成。為重慶市級風景名勝區。

重慶忠縣----紀念古代忠烈之士得名

2、中國柑橘城。位於重慶忠縣新立鎮,是忠縣實施旅遊精品戰略的重要項目之一,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
重慶忠縣----紀念古代忠烈之士得名

忠縣位於重慶市中部,總面積2187平方公里,總人口101萬人。忠縣縣城依山傍水,獨具島城風貌,是三峽庫區唯一留存的“半淹縣城”。先後成功創建為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全國文明城市。

一、歷史沿革

1、西漢置臨江縣,屬巴郡。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年)於縣置臨江郡,為郡治。西魏廢帝二年(553年)於郡置臨州。

2、唐貞觀八年(634年)改臨州為忠州,臨江縣遂屬忠州。南宋鹹淳元年(1265年)升忠州為鹹淳府,臨江縣為府治。元複名忠州。

3、明洪武中省臨江縣入忠州,屬重慶府。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忠州為直隸州。

4、1913年裁州留縣,改名忠縣,屬川東道。1914年屬東川道,1928年直屬四川省。

5、1950年屬川東行署區萬縣專區,1952年改屬四川省萬縣專區。1968年屬萬縣地區。1992年屬萬縣市。1997年隨萬縣市劃入重慶市。由萬縣移民開發區代管。2000年萬縣移民開發區撤銷,直屬重慶市。

二、地名來歷

《元和郡縣誌》:“以地邊巴徼、意懷忠信為名”。《太平寰宇記》:“以巴臣蔓子,及巴郡守嚴顏,並著忠烈而名。”

唐貞觀八年(634年),唐太宗李世民感念巴曼子、嚴顏之忠義,特賜名忠州,改臨江為忠州。1913年裁州留縣,改名忠縣。

三、風景名勝編輯

重慶忠縣----紀念古代忠烈之士得名

1、甘井溝。位於重慶忠縣城西4公里處的黃金鎮,是峽谷型自然風景區。由三峽水庫蓄水而成。為重慶市級風景名勝區。

重慶忠縣----紀念古代忠烈之士得名

2、中國柑橘城。位於重慶忠縣新立鎮,是忠縣實施旅遊精品戰略的重要項目之一,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重慶忠縣----紀念古代忠烈之士得名

3、石寶寨。位於重慶忠縣城東30公里處的長江北岸,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巴渝新十二景”之一。

"
重慶忠縣----紀念古代忠烈之士得名

忠縣位於重慶市中部,總面積2187平方公里,總人口101萬人。忠縣縣城依山傍水,獨具島城風貌,是三峽庫區唯一留存的“半淹縣城”。先後成功創建為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全國文明城市。

一、歷史沿革

1、西漢置臨江縣,屬巴郡。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年)於縣置臨江郡,為郡治。西魏廢帝二年(553年)於郡置臨州。

2、唐貞觀八年(634年)改臨州為忠州,臨江縣遂屬忠州。南宋鹹淳元年(1265年)升忠州為鹹淳府,臨江縣為府治。元複名忠州。

3、明洪武中省臨江縣入忠州,屬重慶府。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忠州為直隸州。

4、1913年裁州留縣,改名忠縣,屬川東道。1914年屬東川道,1928年直屬四川省。

5、1950年屬川東行署區萬縣專區,1952年改屬四川省萬縣專區。1968年屬萬縣地區。1992年屬萬縣市。1997年隨萬縣市劃入重慶市。由萬縣移民開發區代管。2000年萬縣移民開發區撤銷,直屬重慶市。

二、地名來歷

《元和郡縣誌》:“以地邊巴徼、意懷忠信為名”。《太平寰宇記》:“以巴臣蔓子,及巴郡守嚴顏,並著忠烈而名。”

唐貞觀八年(634年),唐太宗李世民感念巴曼子、嚴顏之忠義,特賜名忠州,改臨江為忠州。1913年裁州留縣,改名忠縣。

三、風景名勝編輯

重慶忠縣----紀念古代忠烈之士得名

1、甘井溝。位於重慶忠縣城西4公里處的黃金鎮,是峽谷型自然風景區。由三峽水庫蓄水而成。為重慶市級風景名勝區。

重慶忠縣----紀念古代忠烈之士得名

2、中國柑橘城。位於重慶忠縣新立鎮,是忠縣實施旅遊精品戰略的重要項目之一,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重慶忠縣----紀念古代忠烈之士得名

3、石寶寨。位於重慶忠縣城東30公里處的長江北岸,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巴渝新十二景”之一。

重慶忠縣----紀念古代忠烈之士得名

4、白公祠。位於重慶忠州鎮城西,始建於明崇禎三年,清道光十年加以擴建,是為紀念忠州刺史、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而建的祠堂(公元818年白居易任忠州刺史),是與洛陽香山“唐少傳白公墓祠”齊名的兩座白居易祠之一。

"
重慶忠縣----紀念古代忠烈之士得名

忠縣位於重慶市中部,總面積2187平方公里,總人口101萬人。忠縣縣城依山傍水,獨具島城風貌,是三峽庫區唯一留存的“半淹縣城”。先後成功創建為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全國文明城市。

一、歷史沿革

1、西漢置臨江縣,屬巴郡。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年)於縣置臨江郡,為郡治。西魏廢帝二年(553年)於郡置臨州。

2、唐貞觀八年(634年)改臨州為忠州,臨江縣遂屬忠州。南宋鹹淳元年(1265年)升忠州為鹹淳府,臨江縣為府治。元複名忠州。

3、明洪武中省臨江縣入忠州,屬重慶府。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忠州為直隸州。

4、1913年裁州留縣,改名忠縣,屬川東道。1914年屬東川道,1928年直屬四川省。

5、1950年屬川東行署區萬縣專區,1952年改屬四川省萬縣專區。1968年屬萬縣地區。1992年屬萬縣市。1997年隨萬縣市劃入重慶市。由萬縣移民開發區代管。2000年萬縣移民開發區撤銷,直屬重慶市。

二、地名來歷

《元和郡縣誌》:“以地邊巴徼、意懷忠信為名”。《太平寰宇記》:“以巴臣蔓子,及巴郡守嚴顏,並著忠烈而名。”

唐貞觀八年(634年),唐太宗李世民感念巴曼子、嚴顏之忠義,特賜名忠州,改臨江為忠州。1913年裁州留縣,改名忠縣。

三、風景名勝編輯

重慶忠縣----紀念古代忠烈之士得名

1、甘井溝。位於重慶忠縣城西4公里處的黃金鎮,是峽谷型自然風景區。由三峽水庫蓄水而成。為重慶市級風景名勝區。

重慶忠縣----紀念古代忠烈之士得名

2、中國柑橘城。位於重慶忠縣新立鎮,是忠縣實施旅遊精品戰略的重要項目之一,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重慶忠縣----紀念古代忠烈之士得名

3、石寶寨。位於重慶忠縣城東30公里處的長江北岸,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巴渝新十二景”之一。

重慶忠縣----紀念古代忠烈之士得名

4、白公祠。位於重慶忠州鎮城西,始建於明崇禎三年,清道光十年加以擴建,是為紀念忠州刺史、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而建的祠堂(公元818年白居易任忠州刺史),是與洛陽香山“唐少傳白公墓祠”齊名的兩座白居易祠之一。

重慶忠縣----紀念古代忠烈之士得名

5、無銘闕及丁房闕。無銘闕是我國僅存的重簷式仿木結構石闕,丁房闕是我國目前已發現的漢闕中最高的雙簷漢闕。始建於東漢,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現已遷至白公祠內。

"
重慶忠縣----紀念古代忠烈之士得名

忠縣位於重慶市中部,總面積2187平方公里,總人口101萬人。忠縣縣城依山傍水,獨具島城風貌,是三峽庫區唯一留存的“半淹縣城”。先後成功創建為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全國文明城市。

一、歷史沿革

1、西漢置臨江縣,屬巴郡。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年)於縣置臨江郡,為郡治。西魏廢帝二年(553年)於郡置臨州。

2、唐貞觀八年(634年)改臨州為忠州,臨江縣遂屬忠州。南宋鹹淳元年(1265年)升忠州為鹹淳府,臨江縣為府治。元複名忠州。

3、明洪武中省臨江縣入忠州,屬重慶府。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忠州為直隸州。

4、1913年裁州留縣,改名忠縣,屬川東道。1914年屬東川道,1928年直屬四川省。

5、1950年屬川東行署區萬縣專區,1952年改屬四川省萬縣專區。1968年屬萬縣地區。1992年屬萬縣市。1997年隨萬縣市劃入重慶市。由萬縣移民開發區代管。2000年萬縣移民開發區撤銷,直屬重慶市。

二、地名來歷

《元和郡縣誌》:“以地邊巴徼、意懷忠信為名”。《太平寰宇記》:“以巴臣蔓子,及巴郡守嚴顏,並著忠烈而名。”

唐貞觀八年(634年),唐太宗李世民感念巴曼子、嚴顏之忠義,特賜名忠州,改臨江為忠州。1913年裁州留縣,改名忠縣。

三、風景名勝編輯

重慶忠縣----紀念古代忠烈之士得名

1、甘井溝。位於重慶忠縣城西4公里處的黃金鎮,是峽谷型自然風景區。由三峽水庫蓄水而成。為重慶市級風景名勝區。

重慶忠縣----紀念古代忠烈之士得名

2、中國柑橘城。位於重慶忠縣新立鎮,是忠縣實施旅遊精品戰略的重要項目之一,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重慶忠縣----紀念古代忠烈之士得名

3、石寶寨。位於重慶忠縣城東30公里處的長江北岸,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巴渝新十二景”之一。

重慶忠縣----紀念古代忠烈之士得名

4、白公祠。位於重慶忠州鎮城西,始建於明崇禎三年,清道光十年加以擴建,是為紀念忠州刺史、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而建的祠堂(公元818年白居易任忠州刺史),是與洛陽香山“唐少傳白公墓祠”齊名的兩座白居易祠之一。

重慶忠縣----紀念古代忠烈之士得名

5、無銘闕及丁房闕。無銘闕是我國僅存的重簷式仿木結構石闕,丁房闕是我國目前已發現的漢闕中最高的雙簷漢闕。始建於東漢,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現已遷至白公祠內。

重慶忠縣----紀念古代忠烈之士得名

6、天池山。天池山面積808.9公頃, 因地殼運動在山頂形成了兩個天然湖泊得名。2008年1月7日,國家林業局批准設立天池山國家級森林公園。

圖文丨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