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何昆亮

"

作者:何昆亮

坪石街與中山大學

圖為和平街。三界廟(圍牆內)前有個稍微寬闊點的空坪,這在清末民初的坪石街十分罕有。此圖攝於2009年

"

作者:何昆亮

坪石街與中山大學

圖為和平街。三界廟(圍牆內)前有個稍微寬闊點的空坪,這在清末民初的坪石街十分罕有。此圖攝於2009年

坪石街與中山大學

圖為三界廟難得一見的面貌,攝於2012年。

古老的坪石街,在現代交通運輸手段出現以後,慢慢淡出江湖。

1936年11月1日,粵漢鐵路開行直通車,由廣州至武昌,全程45小時30分,每星期二、四、六南北兩端對開。

從此,便捷的鐵路運輸取代了艱難的瀧水船運和翻山越嶺的古道挑腳行當,坪石水陸碼頭的傳統優勢不復存在,南北貨物直接從沿線的車站轉運,湘屬之郴、衡、長、嶽各地,再不用到坪石利用船工、腳伕之販運轉運。沒有了大宗貨物在這裡集散。

鐵路通車,武江水運風光不再,坪石街貨物集散地生意一落千丈,精明的行商坐賈漸漸撤離,街上店鋪紛紛關門,也是勢所必然。只有少數本地商家小販,或者故土難離,或者本小財薄,無法走為上計,只能苦守一隅。冷落的坪石街眼睜睜地看著現代化的火車擦肩而過,只能像一個前朝遺老,固執地恪守著自己的領地。

這個時期的坪石街,只剩下一些本地人及湖廣人開的商號,還在苟延殘喘。坪石街上及周邊的鄉民將湖南叫做湖廣,沿用清代習稱。湖廣幾個縣因遠離鐵路,還是要依靠坪石街作轉口貿易,只是生意大不如前。一向人滿為患的坪石,此時人去樓空,許多店鋪須找人看管,或者廉價出租,門面稍好的,每月租金也只有3元或1元幾角。市容極度繁榮的坪石街,此時陷入沉寂衰落,一片蕭條。

“火車未通時,大小船隻,數約千艘,今日所餘不及十分之一矣。昔日坪石沿河居民,多以操舟為業,經濟充裕,船廠林立,今日多成陳跡。坪石一鎮,向為水陸交通之樞紐,粵貨至此,改循陸路,湘貨至此,改循水路,為粵湘貨轉運之地點,市容極度繁榮。火車通後,粵商北上直達長沙,湘商南下,直抵蘆苞沙坪,旅客和貨物,改乘火車,挑夫絕跡。坪石受此打擊,遂一蹶不振。交通工具改變,其影響一地之民生,有如是者。”

這是中山大學教授吳尚時先生住在坪石街時親眼目睹蕭條景象後的描述,其文寫於1942年。

抗日戰爭期間,坪石街成了廣東省戰時後方,坪石街迎來了一段迴光返照的時期。

當年在坪石出版的《建國日報》對此有過描述:

“抗戰初期,南京、上海淪陷後,大量海外貨物都由香港經廣州北運,這個扼守湘粵要衝的坪石,憑著地理的優越形勢便又被人重視而一變為工商業的安全地帶。本來,粵漢鐵路通車以後,貨物全靠火車,因坪石市鎮距車站有八里之遙,這個向來的經濟融通要鎮,於是為人所鄙棄,商業倒閉,居民他遷,街道冷落,今非昔比了。而此時的坪石,真好似覆水重收一樣,又逐漸受著寵愛。

1940年冬,國立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培正學院等院校先後遷來坪石,繼之的一些新工業、工廠遷入,加上早前長沙、韶關歷次疏散人口移至坪石者甚多,如今人口劇增,百業重興,書店、銀行、旅社、酒店等紛紛開落常貿易,應有盡有。”

1940年6月,國立中山大學從雲南澄江遷來坪石,校本部、研究院在楚南會館側邊,先修班在裴家灣。文學院在羅家頭汽車站對面一個名叫鐵嶺的山崗上。理學院設在塘口,工學院在三星坪。法學院起先在武陽司,後遷至新村、車前壩。農學院在武陽司、明星橋,後來在慄源堡。師範學院在管埠(時屬乳源縣,今屬樂昌市坪石鎮)。中山大學復設附屬中學,附屬於師範學院。

廣東鐵工廠在水牛灣梅子衝對面南嶺鐵路邊(今坪石電廠)。廣東紗廠在水牛灣靈石壩村(1965年代時為基建局所在山崗,今坪石西河新城)。國軍117後方醫院在陳家坪。《建國日報》在上街頭何家船廠(今肖家灣村八畝丘)。《工商日報》在下街高碼頭對面嶺邊橫街(今老人院址)。

筆者找到當年在坪石街的中大學生寫的兩首詩《鐵嶺絃歌》。作者之一曾理回憶,“1942年,餘與鎮湘考入坪石鐵嶺中大文學院,同賃居附近農家,朝夕相處,互相切磋。每逢農學院同學鄔懷清來訪,必大談國事,不能自已。”詩曰:

  • 蝸居斗室遠囂塵,夕照晨曦燦樹林。
  • 夜雨敲窗驚客夢,寒燈伴讀壯詩魂。
  • 縱談世事抒孤憤,痛斥倭兒破國門。
  • 但願迴天終有術,不須相對淚沾巾。

另一位名為曹菁,其詩曰:

  • 鐵憐蕭蕭困戰塵,硝煙滾滾壓寒林。
  • 水牛灣裡鵑啼血,坪石街頭人斷魂。
  • 壯士請纓空有志,書生投筆恨無門。
  • 國殤一曲愁山鬼,徒使英雄淚滿巾。

當年的中大教師彭慧回憶說,1940年,中大由雲南遷往坪石,穆木天(彭的丈夫)於當年秋天往坪石教課,不久,彭慧也接到中大的聘書,於是就帶著孩子去到坪石附近的山村管埠,那是中大師院的所在地。

在中大任教的兩年裡,彭慧先後開過文學概論、現代文學名著選、歷代文選等課程。在管埠鋪著石板的村路旁,穆老師和彭老師居住的那座小平房裡,經常聚集著一群群年青熱情的大學生。他們和兩位老師一起,熱烈地探討各種問題。彭慧當時三十出頭,比學生大不許多,她和不少人成了很好的朋友。他們什麼話都和她談,包括個人思想上的苦悶,愛情上的糾葛。她也推心置腹地和他們談自己的各種體驗和看法。

這時候坪石街上本已閒置多年的眾多店鋪,還有一些住宅屋,又派上了用場,做了中山大學等學校的宿舍。共和街64號唐家大宅後院有一棟三層磚樓,環境清靜,成了中大教授的宿舍。三官壇外的船廠舊址,是何家人的聚居地之一,住了理學院的學生。

筆者小時候聽講,共和街60號,公公屋裡也住了中大文學院的一個教授,名叫朱子範,同公公很講得來,送了一套《辭海》《辭源》給公公。1992年,何老先生的曾孫考入中山大學,後來打聽到朱教授尚健在,居住在香港。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戰爭,19日,香港淪陷。這時又有一些學校從香港遷到坪石街。

香港的私立嶺南大學農學院遷至水牛灣對門河,今基建局所在地。中華浸信會廣州私立培正中學和培道女子中學從澳門遷至坪石街,合併為培正培道聯合中學,在長尾洞山頭。

這時候坪石至連州公路通車,坪石街又有汽車往返於連縣,汽車站設在羅家頭。

1942年8月,創辦國立第二僑民師範學校,校址在坪石的武陽司;秋天,吳康博士在坪石創辦中華文化學院國文專科學校,校址在坪石街羅家頭汽車站旁邊;創建私立連勝中學,這所學校是孫中山生前為紀念1918年7月1日在援閩之役中不幸殉職的粵軍警備司令徐連勝而命名的,校址在坪石街楚南會館旁邊。

在此之前,坪石街另有幾間小學:私立二段初級小學,在上街,1929年2月開設;坪石民眾學校,在上街將軍廟,民國十八年三月開設;區立第一高級小學,在上街,1929年6月開設;私立益商小學校,在上街,1931年3月開設。

這一時期暫駐坪石的還有湘粵兩省的一些政府機關,有湘粵兩省聯合辦事處、廣東省銀行、中央銀行、交通銀行、農民銀行,更多的是從淪陷區逃難來的難民,坪石人口急劇膨脹至二、三萬。

小小坪石街,這時是機關雲集,工商畢至,學校打堆。酒店、茶樓、旅館又得以東山再起,人多店少,座無虛席。前所未有的是為知識分子和學生服務的眾多書店,除了本街的萬昌書店、又新書店,又新增了十餘家書店:匯文供應社、文化服務社、大學圖書供應社、群力書店、群星書店、文明書店、學生書屋、國光書局、又新書社、博文書店、廣華書局、進明書社。

小小坪石街,有《戰時坪石日報》,可以看到當天出版的報紙。這裡還有建國日報、大光報、工商報等報社,有幾家印刷社。

小小坪石街,這時呈現一種畸形的、表面的繁榮,似乎成了文化教育中心。

雖然時局艱難,這裡卻是一派歌舞昇平,唱大戲是街上的一大特色,街上原有的幾處戲臺已嫌不夠,又新建了戲院,叫做時代大戲院。最常來的是祁劇科班,還有漢劇、湘劇、京劇、粵劇、花鼓戲班,演出連臺本的大戲,少則幾日,多則十天半月,日夜不停。

1944年7月,在坪石出版的《建國日報》描述了當年的市井情形:

“此時坪石的生活,包含著各種類型:士、農、工、商、軍政警各界,各人有各人的苦衷。

士,即是當時流亡到坪石的一般學生與教職員。許多學生因為戰亂而得不到及時接濟,僅靠一百幾十元的貸金生活,要借打掃、敲鐘或為校方做其他工作而維持學業。教授和一般中小學教師也很苦。教授們大多希望學校早日發米津,一家數口,一元買不到一兩米。中小學教師和職員們更苦,幾十元至百餘元的待遇,還不夠吃飯。

農,即在坪石從事耕作的老百姓,坪石山地多,只有少數自耕農和佃農。通常挑土產到街上賣的都是宜章縣和鄰近的鄉人,他們一挑米或一挑花生,起碼賣得二三百塊錢,然後買了油、鹽、豬肉、布匹和一切日用品回去,街上的居民看到他們,再看自己,覺得虛有其表,不勝感嘆。

工,坪石的工人有許多種,商店的僱工,每月可得二三十塊錢;做人力車伕的,每天雖可得百數十元,但除車租、伙食外,便沒有多少積餘;做船伕的無貨可運,只有在坪石街載些趕火車的旅客到水牛灣去,每天的收入無定,而且,因為人少船多,船伕為載客互相競爭,常常打得頭破血流,後來實行輪次載運,但因開船無定時,旅客不堪等待,搭船的很少;挑夫每日持擔命運;在工廠工作的工人稍為好些,不過工薪太低,往往也沒法維持家計。

商,坪石商人發財的不少,最多的是經營酒家、茶室、旅業、鹽業和米業,其餘為經營油糖雜貨和屠宰業。戰時人口密集,消費者數倍於生產者,故無業不興,無商不利。商人的生活也比任何各界為好。

軍、政、警各界,其生活沒有兩樣,日常兼做一點生產事業,坪石警所與區署人員開闢農場、自種自給以資彌補。不過,除了伙食每人所得大都不夠個人零用,養家就更談不上了。”

1944年冬,日寇為了打通粵漢線,大舉進攻粵北。坪石也要“走日本”了,疏散到坪石的學校、機關又紛紛撤離。坪石街迴光返照式的短暫繁榮,註定不長久。。

1944年年底,國立第二僑民師範學校從武陽司遷往江西省安遠。

1945年初,私立嶺南大學農學院從水牛灣轉移到梅縣;私立中華文化學院從坪石遷至梅縣;私立培正培道聯合中學從坪石遷至湖南省桂東縣。

中山大學在坪石街時期,為本地培養了一些人才,也有人留在了坪石街。蓮塘何家有一位老人醫術精湛,就是在中大學習過醫學,90歲時仍有韶關人慕名前來看病。蓉蓉也曉得她單位有個武陽司村的人,在武陽司的中大分部讀過書。共和街禮禮的媽媽就是當年隨中大來到坪石街的學生。

當年國難當頭,中山大學被迫遷到了邊遠的坪石街及周邊鄉村,無奈地住了幾年,抗戰勝利後,中山大學回到了廣州。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本站所刊文章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