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狗的票房使命

電影《忠犬八公的故事》


截至6月3日,《一條狗的使命2》上映18天后,總票房達1.91億元人民幣。貓眼電影預測,本片最終票房為2億元。

相較前作,這一成績並不理想。

2017年,《一條狗的使命》收穫6.06億元票房,成為當年春季黑馬。這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具有標誌性意義。它推動由真人出演的寵物題材電影,在國內形成一種細化類型,投拍項目數量逐漸增多。

與此同時,寵物題材電影的直接受眾人群也呈現增長趨勢。據第二十一屆亞洲寵物展發佈的數據,2018年中國城鎮養狗、養貓者達5648萬人。相關消費市場規模達到1708億元,比2017年增長27%。

然而,即使有龐大受眾群體做支撐,寵物題材電影的市場也沒能延續熱度。2018年在內地上映的13部“狗片”,票房總和只有1.3億元。

光靠賣萌、煽情的套路,只有千篇一律的故事,寵物題材電影難以再現爆款。

“四生四世,十里麥田”

眼神清澈無邪,爪子小小的、肉肉的,當鏟屎官的“主子”還是小奶狗、小奶貓時,可愛指數爆表。


一條狗的票房使命


電影《一條狗的使命》

展現小動物的軟萌形象,是寵物題材電影的必答題。影片中,大量運用特寫鏡頭,記錄小動物的動作、眼神,能夠在這類作品中,牽動觀眾的心。

但解好這道題,只是掌握了看家本領,卻並非擁有獨門祕笈。

動畫電影不受限於真實動物表演,能塑造出更加豐富多彩的小動物卡通形象,花式賣萌。《瘋狂動物城》的樹懶,《冰河世紀》的松鼠,《穿靴子的貓》裡的靴貓……各種款式各種花色任君選擇。

寵物題材電影僅僅賣萌還不夠,仍然需要創作者回歸本真,打造一個好故事。

《一條狗的使命》導演拉斯·霍爾斯道姆的經典作品《忠犬八公的故事》,翻拍自日本電影《忠犬八公物語》,講述了秋田犬八公在主人去世後,每天堅持在車站等待主人歸來,直至終老的故事。

劇情平實動人,卻把狗狗的忠誠品格展現得淋漓盡致。

改編自暢銷小說的《一條狗的使命》,同樣展現了狗狗忠誠陪伴人類的情感。作者W.布魯斯·卡梅隆,從汪星人視角,講述了小狗貝利經過四世輪迴,回到最初主人身邊的故事。

這部具有奇幻色彩的電影上映時,儘管會被吐槽狗狗的幾次重生像是流水賬,還是憑藉劇情設置的新鮮感和親近性,拉攏了不少觀眾。許多人稱它為一條狗的“四生四世,十里麥田”。

但到了《一條狗的使命2》,滿心期待的觀眾發現,自己又看了一個復刻版,“一二三四,再來一次”。

同樣的輪迴劇情,選擇同樣的狗狗視角+擬人旁白方式處理。狗尾續貂,顯然無法再滿足觀眾。

《一條狗的使命2》票房後繼乏力,與它的口碑下滑有關,第二部豆瓣評分6.8分,與第一部的7.7分差距不小。


一條狗的票房使命

電影《忠犬八公的故事》


“抱著家裡的狗親了一天”

“又想騙我眼淚”“紙巾已經備好了”,在視頻網站上打開電影《一條狗的使命》,片頭飛來的一條條彈幕,說明了觀眾對於寵物電影的刻板印象——催淚。

在豆瓣,《忠犬八公的故事》被超過75萬網友打出9.3分,也被同時貼上感人、溫情標籤。上映10年來,這部電影已成為寵物電影經典,給許多觀眾留下了深刻記憶。

“被狗狗的一往情深擊倒,和老公哭得稀里嘩啦。今天抱著家裡的狗親了一天。”被5395位網友點“有用”的這條短評,說明了這部電影獲得高分的部分原因。

回憶起多年前觀看的一部電影,觀眾往往會記住感動落淚的觀影結果,卻不太記得清劇情和觀影過程。

《忠犬八公的故事》的可貴之處,在於它平實、剋制地凸顯了故事本身的魅力。整部電影沒有激烈矛盾和曲折情節,劇情敘述和配樂都相對平緩,電影的動物演員,包括主人公八公,都是本色出演,不加特效。

這樣的現實主義手法,在英國電影《流浪貓鮑勃》中也有所呈現。這部電影講述了正在戒毒中的街頭賣藝青年詹姆斯,在收養流浪貓鮑勃後,重新振作的故事。

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沒有煽情情節,其中的貓演員就是鮑勃本尊,完整地講了一個勵志故事。儘管在內地上映時,已經距它在國外上映相隔兩年,《流浪貓鮑勃》還是取得了豆瓣8.0分的不錯評分和5000多萬元票房。

一部好的寵物電影,能夠把寵物和人類放在平等地位,講好雙方互相陪伴的關係。在現實主義的寵物電影中,小動物沒有被賦予特殊絕技或話語權,只是在長期對人類的陪伴中相互建立起深厚情感。它們是主角,擁有自己的世界;它們也是配角,是展現人類世界的觀察者。

兩部“一條狗的使命”的劇情設置,直接造成了這裡的小狗,成為主人的附庸:小狗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幫助主人。

第一部在表現小狗的忠誠守護上,還比較自然。《一條狗的使命2》則表現出令人不適的刻意感。小狗貝利受到主人伊森囑託,守護他的孫女。貝利在完成忠誠守護這個母題中,表現出分裂的形象。


一條狗的票房使命

電影《一條狗的使命》


說它重感情,它從來不把轉世後的主人放在第一位;說它不重感情,它又始終記得守護孫女這個使命。

與此同時,電影為了推動劇情,瘋狂給電影中的人物角色加戲,將生活中的矛盾衝突加入其中,給影片增加了車禍、癌症等曲折離奇情節,雖然增強了故事的戲劇性、衝突性,卻同時讓人物情感走向變得突兀,人物之間的矛盾與和解都很生硬。


擬人的話癆,影響觀感

阻礙《一條狗的使命2》掘金之路的,還有自己的“好姐妹”。

在兩部“一條狗的使命”中間,有一部姊妹篇——《一條狗的回家路》在今年1月上映。這部電影改編自同一作者的小說作品,講述了狗狗穿越四百英里回到主人身邊的故事,劇情相對平淡,最終票房3600餘萬元。

三部電影,有個共同特點:採取擬人化方式拍攝動物,用人類配音詮釋動物內心獨白,打破觀眾與動物之間的隔閡。

這樣的處理,使動物產生類似人類的行為和思維方式,讓小動物形象更為豐富,為影片增加了娛樂氛圍。同時,演員配音的旁白,始終縈繞於觀眾耳邊。過於密集的配音,讓狗狗變得像是話癆,有時會讓觀眾齣戲,影響觀感。


一條狗的票房使命

電影《流浪貓鮑勃》



近年來湧現的國產寵物電影中,《忠愛無言》《血狼犬》等中小成本片子,都水花不大。究其根本,都通過人類視角講述了一個較為日常的故事,在電影語言上也較為普通,難以吸引觀眾。

在展開故事時,“一條狗”系列的擬人視角可以適度借鑑。

今年4月上映的《狗眼看人心》,由黃磊、閆妮主演,試圖通過寵物展現人類世界存在衝突及矛盾,觀眾卻不買賬,票房不足2000萬元。

在即將迎來的暑期檔,內地電影市場還將迎來《小Q》《忠犬流浪記》《忠愛無言2》等電影,國產寵物電影正前赴後繼。

但在利用小動物撩撥觀眾情感前,還是要講個完整故事。

圖片來源:電影截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