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又稱月夕、祭月節、八月半、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的習俗演變而來,人們在月圓這天舉行拜祭月神的儀式,祈求豐收和幸福,同時因月圓有團圓的美好寓意,這天也被人們寄予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但因秋分之日不一定有圓月,所以在延續發展過程中由“秋分”調至農曆八月十五日。

"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又稱月夕、祭月節、八月半、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的習俗演變而來,人們在月圓這天舉行拜祭月神的儀式,祈求豐收和幸福,同時因月圓有團圓的美好寓意,這天也被人們寄予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但因秋分之日不一定有圓月,所以在延續發展過程中由“秋分”調至農曆八月十五日。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現在更是流行於中國及世界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

除了吃月餅、賞月亮這種全國普遍的風俗,在這個圓月之夜的節日,其實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延續至今的民俗,它們和當地的地理環境、文化背景都有著緊密聯繫,並有著悠久的歷史。

"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又稱月夕、祭月節、八月半、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的習俗演變而來,人們在月圓這天舉行拜祭月神的儀式,祈求豐收和幸福,同時因月圓有團圓的美好寓意,這天也被人們寄予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但因秋分之日不一定有圓月,所以在延續發展過程中由“秋分”調至農曆八月十五日。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現在更是流行於中國及世界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

除了吃月餅、賞月亮這種全國普遍的風俗,在這個圓月之夜的節日,其實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延續至今的民俗,它們和當地的地理環境、文化背景都有著緊密聯繫,並有著悠久的歷史。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祭月

廣東部分地區

古人素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日屬陽之精,月屬陰之精。祭月習俗,就是來源於古人對月的崇拜,人們甚至把月亮人格化,皇家稱月神為夜明之神,道教興起後稱月神為太陰星君。而民間多把月神和女性聯繫在一起,比如嫦娥奔月的傳說。

"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又稱月夕、祭月節、八月半、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的習俗演變而來,人們在月圓這天舉行拜祭月神的儀式,祈求豐收和幸福,同時因月圓有團圓的美好寓意,這天也被人們寄予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但因秋分之日不一定有圓月,所以在延續發展過程中由“秋分”調至農曆八月十五日。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現在更是流行於中國及世界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

除了吃月餅、賞月亮這種全國普遍的風俗,在這個圓月之夜的節日,其實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延續至今的民俗,它們和當地的地理環境、文化背景都有著緊密聯繫,並有著悠久的歷史。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祭月

廣東部分地區

古人素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日屬陽之精,月屬陰之精。祭月習俗,就是來源於古人對月的崇拜,人們甚至把月亮人格化,皇家稱月神為夜明之神,道教興起後稱月神為太陰星君。而民間多把月神和女性聯繫在一起,比如嫦娥奔月的傳說。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明清時期,拜月風俗十分普及,每逢中秋,各家都要設“月光位”,準備瓜果月餅,向月拜祭,焚燒印有月神和玉兔搗藥等圖案的“月光紙”。

"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又稱月夕、祭月節、八月半、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的習俗演變而來,人們在月圓這天舉行拜祭月神的儀式,祈求豐收和幸福,同時因月圓有團圓的美好寓意,這天也被人們寄予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但因秋分之日不一定有圓月,所以在延續發展過程中由“秋分”調至農曆八月十五日。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現在更是流行於中國及世界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

除了吃月餅、賞月亮這種全國普遍的風俗,在這個圓月之夜的節日,其實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延續至今的民俗,它們和當地的地理環境、文化背景都有著緊密聯繫,並有著悠久的歷史。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祭月

廣東部分地區

古人素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日屬陽之精,月屬陰之精。祭月習俗,就是來源於古人對月的崇拜,人們甚至把月亮人格化,皇家稱月神為夜明之神,道教興起後稱月神為太陰星君。而民間多把月神和女性聯繫在一起,比如嫦娥奔月的傳說。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明清時期,拜月風俗十分普及,每逢中秋,各家都要設“月光位”,準備瓜果月餅,向月拜祭,焚燒印有月神和玉兔搗藥等圖案的“月光紙”。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到了現在,中秋拜月風俗保留和延續相對完整的在廣東部分地區。各家各戶在中秋之夜,在自家院子或陽臺朝著月亮支一張桌子,把豐盛的蔬果、月餅等祭品擺到桌子上。接著會點燃紅蠟燭和三柱香拜祭,燒紙許願,祈求平安如意。祭月儀式結束後,全家人圍著桌子聊天賞月,分吃祭品,其熱鬧氣氛一點也不亞於春節,寄託思情,感受團圓,傳承著古老的文化。

"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又稱月夕、祭月節、八月半、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的習俗演變而來,人們在月圓這天舉行拜祭月神的儀式,祈求豐收和幸福,同時因月圓有團圓的美好寓意,這天也被人們寄予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但因秋分之日不一定有圓月,所以在延續發展過程中由“秋分”調至農曆八月十五日。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現在更是流行於中國及世界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

除了吃月餅、賞月亮這種全國普遍的風俗,在這個圓月之夜的節日,其實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延續至今的民俗,它們和當地的地理環境、文化背景都有著緊密聯繫,並有著悠久的歷史。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祭月

廣東部分地區

古人素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日屬陽之精,月屬陰之精。祭月習俗,就是來源於古人對月的崇拜,人們甚至把月亮人格化,皇家稱月神為夜明之神,道教興起後稱月神為太陰星君。而民間多把月神和女性聯繫在一起,比如嫦娥奔月的傳說。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明清時期,拜月風俗十分普及,每逢中秋,各家都要設“月光位”,準備瓜果月餅,向月拜祭,焚燒印有月神和玉兔搗藥等圖案的“月光紙”。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到了現在,中秋拜月風俗保留和延續相對完整的在廣東部分地區。各家各戶在中秋之夜,在自家院子或陽臺朝著月亮支一張桌子,把豐盛的蔬果、月餅等祭品擺到桌子上。接著會點燃紅蠟燭和三柱香拜祭,燒紙許願,祈求平安如意。祭月儀式結束後,全家人圍著桌子聊天賞月,分吃祭品,其熱鬧氣氛一點也不亞於春節,寄託思情,感受團圓,傳承著古老的文化。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燒斗香

江浙滬一帶

斗香是一種特製的佛香,由若干股線香捆綁成的寶塔狀組合香品,四方,上大下小,形似量鬥,放置於地上燃燒。焚燒起來煙火旺盛,有些地方的鬥還會在其四周糊紗絹,繪有月宮亭臺樓閣或寫有“月圓人壽”之類的剪紙金字,有的還會插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斗香最高的達一人多高,形似寶塔的香斗。據說唐、宋時已有斗香,在北宋初陶谷所著的《清異錄•薰燎•斗香》中有記載:“中宗朝,宗紀韋武間,為雅會,各攜名香,比試優劣,名曰斗香。”清潘宗鼎《金陵歲時記》也有“中秋焚斗香”的說法。

"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又稱月夕、祭月節、八月半、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的習俗演變而來,人們在月圓這天舉行拜祭月神的儀式,祈求豐收和幸福,同時因月圓有團圓的美好寓意,這天也被人們寄予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但因秋分之日不一定有圓月,所以在延續發展過程中由“秋分”調至農曆八月十五日。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現在更是流行於中國及世界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

除了吃月餅、賞月亮這種全國普遍的風俗,在這個圓月之夜的節日,其實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延續至今的民俗,它們和當地的地理環境、文化背景都有著緊密聯繫,並有著悠久的歷史。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祭月

廣東部分地區

古人素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日屬陽之精,月屬陰之精。祭月習俗,就是來源於古人對月的崇拜,人們甚至把月亮人格化,皇家稱月神為夜明之神,道教興起後稱月神為太陰星君。而民間多把月神和女性聯繫在一起,比如嫦娥奔月的傳說。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明清時期,拜月風俗十分普及,每逢中秋,各家都要設“月光位”,準備瓜果月餅,向月拜祭,焚燒印有月神和玉兔搗藥等圖案的“月光紙”。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到了現在,中秋拜月風俗保留和延續相對完整的在廣東部分地區。各家各戶在中秋之夜,在自家院子或陽臺朝著月亮支一張桌子,把豐盛的蔬果、月餅等祭品擺到桌子上。接著會點燃紅蠟燭和三柱香拜祭,燒紙許願,祈求平安如意。祭月儀式結束後,全家人圍著桌子聊天賞月,分吃祭品,其熱鬧氣氛一點也不亞於春節,寄託思情,感受團圓,傳承著古老的文化。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燒斗香

江浙滬一帶

斗香是一種特製的佛香,由若干股線香捆綁成的寶塔狀組合香品,四方,上大下小,形似量鬥,放置於地上燃燒。焚燒起來煙火旺盛,有些地方的鬥還會在其四周糊紗絹,繪有月宮亭臺樓閣或寫有“月圓人壽”之類的剪紙金字,有的還會插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斗香最高的達一人多高,形似寶塔的香斗。據說唐、宋時已有斗香,在北宋初陶谷所著的《清異錄•薰燎•斗香》中有記載:“中宗朝,宗紀韋武間,為雅會,各攜名香,比試優劣,名曰斗香。”清潘宗鼎《金陵歲時記》也有“中秋焚斗香”的說法。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現在,在江浙滬的很多農村或城郊地區,都有保留“燒斗香”的習俗:中秋晚上,將斗香放在庭院裡的供桌上,可連續燒幾個時辰。《海虞風俗竹枝詞》有說到:“方形香斗供庭前,三角旗兒色倍鮮。檀木香排書吉語,閤家羅拜慶團圓。”

"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又稱月夕、祭月節、八月半、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的習俗演變而來,人們在月圓這天舉行拜祭月神的儀式,祈求豐收和幸福,同時因月圓有團圓的美好寓意,這天也被人們寄予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但因秋分之日不一定有圓月,所以在延續發展過程中由“秋分”調至農曆八月十五日。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現在更是流行於中國及世界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

除了吃月餅、賞月亮這種全國普遍的風俗,在這個圓月之夜的節日,其實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延續至今的民俗,它們和當地的地理環境、文化背景都有著緊密聯繫,並有著悠久的歷史。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祭月

廣東部分地區

古人素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日屬陽之精,月屬陰之精。祭月習俗,就是來源於古人對月的崇拜,人們甚至把月亮人格化,皇家稱月神為夜明之神,道教興起後稱月神為太陰星君。而民間多把月神和女性聯繫在一起,比如嫦娥奔月的傳說。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明清時期,拜月風俗十分普及,每逢中秋,各家都要設“月光位”,準備瓜果月餅,向月拜祭,焚燒印有月神和玉兔搗藥等圖案的“月光紙”。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到了現在,中秋拜月風俗保留和延續相對完整的在廣東部分地區。各家各戶在中秋之夜,在自家院子或陽臺朝著月亮支一張桌子,把豐盛的蔬果、月餅等祭品擺到桌子上。接著會點燃紅蠟燭和三柱香拜祭,燒紙許願,祈求平安如意。祭月儀式結束後,全家人圍著桌子聊天賞月,分吃祭品,其熱鬧氣氛一點也不亞於春節,寄託思情,感受團圓,傳承著古老的文化。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燒斗香

江浙滬一帶

斗香是一種特製的佛香,由若干股線香捆綁成的寶塔狀組合香品,四方,上大下小,形似量鬥,放置於地上燃燒。焚燒起來煙火旺盛,有些地方的鬥還會在其四周糊紗絹,繪有月宮亭臺樓閣或寫有“月圓人壽”之類的剪紙金字,有的還會插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斗香最高的達一人多高,形似寶塔的香斗。據說唐、宋時已有斗香,在北宋初陶谷所著的《清異錄•薰燎•斗香》中有記載:“中宗朝,宗紀韋武間,為雅會,各攜名香,比試優劣,名曰斗香。”清潘宗鼎《金陵歲時記》也有“中秋焚斗香”的說法。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現在,在江浙滬的很多農村或城郊地區,都有保留“燒斗香”的習俗:中秋晚上,將斗香放在庭院裡的供桌上,可連續燒幾個時辰。《海虞風俗竹枝詞》有說到:“方形香斗供庭前,三角旗兒色倍鮮。檀木香排書吉語,閤家羅拜慶團圓。”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玩花燈

兩廣、香港地區

中秋花燈是以紙竹扎各式花燈,甚至會做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等,這種習俗在廣州、香港、廣西南寧一帶都各自流傳至今。北宋《武林舊事》中對中秋夜節的記載,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

"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又稱月夕、祭月節、八月半、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的習俗演變而來,人們在月圓這天舉行拜祭月神的儀式,祈求豐收和幸福,同時因月圓有團圓的美好寓意,這天也被人們寄予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但因秋分之日不一定有圓月,所以在延續發展過程中由“秋分”調至農曆八月十五日。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現在更是流行於中國及世界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

除了吃月餅、賞月亮這種全國普遍的風俗,在這個圓月之夜的節日,其實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延續至今的民俗,它們和當地的地理環境、文化背景都有著緊密聯繫,並有著悠久的歷史。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祭月

廣東部分地區

古人素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日屬陽之精,月屬陰之精。祭月習俗,就是來源於古人對月的崇拜,人們甚至把月亮人格化,皇家稱月神為夜明之神,道教興起後稱月神為太陰星君。而民間多把月神和女性聯繫在一起,比如嫦娥奔月的傳說。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明清時期,拜月風俗十分普及,每逢中秋,各家都要設“月光位”,準備瓜果月餅,向月拜祭,焚燒印有月神和玉兔搗藥等圖案的“月光紙”。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到了現在,中秋拜月風俗保留和延續相對完整的在廣東部分地區。各家各戶在中秋之夜,在自家院子或陽臺朝著月亮支一張桌子,把豐盛的蔬果、月餅等祭品擺到桌子上。接著會點燃紅蠟燭和三柱香拜祭,燒紙許願,祈求平安如意。祭月儀式結束後,全家人圍著桌子聊天賞月,分吃祭品,其熱鬧氣氛一點也不亞於春節,寄託思情,感受團圓,傳承著古老的文化。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燒斗香

江浙滬一帶

斗香是一種特製的佛香,由若干股線香捆綁成的寶塔狀組合香品,四方,上大下小,形似量鬥,放置於地上燃燒。焚燒起來煙火旺盛,有些地方的鬥還會在其四周糊紗絹,繪有月宮亭臺樓閣或寫有“月圓人壽”之類的剪紙金字,有的還會插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斗香最高的達一人多高,形似寶塔的香斗。據說唐、宋時已有斗香,在北宋初陶谷所著的《清異錄•薰燎•斗香》中有記載:“中宗朝,宗紀韋武間,為雅會,各攜名香,比試優劣,名曰斗香。”清潘宗鼎《金陵歲時記》也有“中秋焚斗香”的說法。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現在,在江浙滬的很多農村或城郊地區,都有保留“燒斗香”的習俗:中秋晚上,將斗香放在庭院裡的供桌上,可連續燒幾個時辰。《海虞風俗竹枝詞》有說到:“方形香斗供庭前,三角旗兒色倍鮮。檀木香排書吉語,閤家羅拜慶團圓。”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玩花燈

兩廣、香港地區

中秋花燈是以紙竹扎各式花燈,甚至會做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等,這種習俗在廣州、香港、廣西南寧一帶都各自流傳至今。北宋《武林舊事》中對中秋夜節的記載,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現在仍存的廣東佛山秋色會,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綵高豎起來之意,將花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杆上撐起來,彩光閃耀,寓意美好向上。在廣西南寧一帶,除了紙竹扎各式花燈,用水果皮做的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等,還有簡單的戶秋燈,以六個竹篾圓圈紮成燈,外糊白紗紙,內插蠟燭即成,掛於祭月桌旁祭月用,也供孩子們玩耍。

"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又稱月夕、祭月節、八月半、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的習俗演變而來,人們在月圓這天舉行拜祭月神的儀式,祈求豐收和幸福,同時因月圓有團圓的美好寓意,這天也被人們寄予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但因秋分之日不一定有圓月,所以在延續發展過程中由“秋分”調至農曆八月十五日。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現在更是流行於中國及世界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

除了吃月餅、賞月亮這種全國普遍的風俗,在這個圓月之夜的節日,其實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延續至今的民俗,它們和當地的地理環境、文化背景都有著緊密聯繫,並有著悠久的歷史。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祭月

廣東部分地區

古人素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日屬陽之精,月屬陰之精。祭月習俗,就是來源於古人對月的崇拜,人們甚至把月亮人格化,皇家稱月神為夜明之神,道教興起後稱月神為太陰星君。而民間多把月神和女性聯繫在一起,比如嫦娥奔月的傳說。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明清時期,拜月風俗十分普及,每逢中秋,各家都要設“月光位”,準備瓜果月餅,向月拜祭,焚燒印有月神和玉兔搗藥等圖案的“月光紙”。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到了現在,中秋拜月風俗保留和延續相對完整的在廣東部分地區。各家各戶在中秋之夜,在自家院子或陽臺朝著月亮支一張桌子,把豐盛的蔬果、月餅等祭品擺到桌子上。接著會點燃紅蠟燭和三柱香拜祭,燒紙許願,祈求平安如意。祭月儀式結束後,全家人圍著桌子聊天賞月,分吃祭品,其熱鬧氣氛一點也不亞於春節,寄託思情,感受團圓,傳承著古老的文化。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燒斗香

江浙滬一帶

斗香是一種特製的佛香,由若干股線香捆綁成的寶塔狀組合香品,四方,上大下小,形似量鬥,放置於地上燃燒。焚燒起來煙火旺盛,有些地方的鬥還會在其四周糊紗絹,繪有月宮亭臺樓閣或寫有“月圓人壽”之類的剪紙金字,有的還會插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斗香最高的達一人多高,形似寶塔的香斗。據說唐、宋時已有斗香,在北宋初陶谷所著的《清異錄•薰燎•斗香》中有記載:“中宗朝,宗紀韋武間,為雅會,各攜名香,比試優劣,名曰斗香。”清潘宗鼎《金陵歲時記》也有“中秋焚斗香”的說法。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現在,在江浙滬的很多農村或城郊地區,都有保留“燒斗香”的習俗:中秋晚上,將斗香放在庭院裡的供桌上,可連續燒幾個時辰。《海虞風俗竹枝詞》有說到:“方形香斗供庭前,三角旗兒色倍鮮。檀木香排書吉語,閤家羅拜慶團圓。”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玩花燈

兩廣、香港地區

中秋花燈是以紙竹扎各式花燈,甚至會做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等,這種習俗在廣州、香港、廣西南寧一帶都各自流傳至今。北宋《武林舊事》中對中秋夜節的記載,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現在仍存的廣東佛山秋色會,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綵高豎起來之意,將花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杆上撐起來,彩光閃耀,寓意美好向上。在廣西南寧一帶,除了紙竹扎各式花燈,用水果皮做的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等,還有簡單的戶秋燈,以六個竹篾圓圈紮成燈,外糊白紗紙,內插蠟燭即成,掛於祭月桌旁祭月用,也供孩子們玩耍。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舞火龍

香港

香港大坑舞火龍是中秋節富有傳統特色的習俗,已經超過百年曆史,源於19世紀居民為求消除瘟疫而起,2011年更被列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又稱月夕、祭月節、八月半、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的習俗演變而來,人們在月圓這天舉行拜祭月神的儀式,祈求豐收和幸福,同時因月圓有團圓的美好寓意,這天也被人們寄予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但因秋分之日不一定有圓月,所以在延續發展過程中由“秋分”調至農曆八月十五日。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現在更是流行於中國及世界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

除了吃月餅、賞月亮這種全國普遍的風俗,在這個圓月之夜的節日,其實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延續至今的民俗,它們和當地的地理環境、文化背景都有著緊密聯繫,並有著悠久的歷史。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祭月

廣東部分地區

古人素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日屬陽之精,月屬陰之精。祭月習俗,就是來源於古人對月的崇拜,人們甚至把月亮人格化,皇家稱月神為夜明之神,道教興起後稱月神為太陰星君。而民間多把月神和女性聯繫在一起,比如嫦娥奔月的傳說。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明清時期,拜月風俗十分普及,每逢中秋,各家都要設“月光位”,準備瓜果月餅,向月拜祭,焚燒印有月神和玉兔搗藥等圖案的“月光紙”。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到了現在,中秋拜月風俗保留和延續相對完整的在廣東部分地區。各家各戶在中秋之夜,在自家院子或陽臺朝著月亮支一張桌子,把豐盛的蔬果、月餅等祭品擺到桌子上。接著會點燃紅蠟燭和三柱香拜祭,燒紙許願,祈求平安如意。祭月儀式結束後,全家人圍著桌子聊天賞月,分吃祭品,其熱鬧氣氛一點也不亞於春節,寄託思情,感受團圓,傳承著古老的文化。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燒斗香

江浙滬一帶

斗香是一種特製的佛香,由若干股線香捆綁成的寶塔狀組合香品,四方,上大下小,形似量鬥,放置於地上燃燒。焚燒起來煙火旺盛,有些地方的鬥還會在其四周糊紗絹,繪有月宮亭臺樓閣或寫有“月圓人壽”之類的剪紙金字,有的還會插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斗香最高的達一人多高,形似寶塔的香斗。據說唐、宋時已有斗香,在北宋初陶谷所著的《清異錄•薰燎•斗香》中有記載:“中宗朝,宗紀韋武間,為雅會,各攜名香,比試優劣,名曰斗香。”清潘宗鼎《金陵歲時記》也有“中秋焚斗香”的說法。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現在,在江浙滬的很多農村或城郊地區,都有保留“燒斗香”的習俗:中秋晚上,將斗香放在庭院裡的供桌上,可連續燒幾個時辰。《海虞風俗竹枝詞》有說到:“方形香斗供庭前,三角旗兒色倍鮮。檀木香排書吉語,閤家羅拜慶團圓。”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玩花燈

兩廣、香港地區

中秋花燈是以紙竹扎各式花燈,甚至會做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等,這種習俗在廣州、香港、廣西南寧一帶都各自流傳至今。北宋《武林舊事》中對中秋夜節的記載,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現在仍存的廣東佛山秋色會,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綵高豎起來之意,將花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杆上撐起來,彩光閃耀,寓意美好向上。在廣西南寧一帶,除了紙竹扎各式花燈,用水果皮做的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等,還有簡單的戶秋燈,以六個竹篾圓圈紮成燈,外糊白紗紙,內插蠟燭即成,掛於祭月桌旁祭月用,也供孩子們玩耍。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舞火龍

香港

香港大坑舞火龍是中秋節富有傳統特色的習俗,已經超過百年曆史,源於19世紀居民為求消除瘟疫而起,2011年更被列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火龍製作講究:龍身全長220尺(67米),分成32節,先以粗麻繩紮成龍骨,再用稻草紮成(現改用珍珠草)龍身,龍頭由藤條屈曲為骨架,龍牙以鋸齒的鐵片造成,雙眼是手電筒,舌頭是漆紅的木片,帶引舞龍的珠球是個插滿線香的沙田柚,一共兩個。舞龍時,全條龍身都插上火紅的長壽香,在夜間舞動,點點星火,居民或外來觀眾均可參與舞龍。火龍起舞前都要經過嚴謹的參拜儀式,舞龍的過程可以分為“火龍過橋”、“火龍纏雙柱”、“彩燈火龍結團圓”三部分。自2010年起,火龍更在中秋正日舞至鄰近的維多利亞公園中秋彩燈會,充滿濃厚的節日傳統氣氛。

"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又稱月夕、祭月節、八月半、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的習俗演變而來,人們在月圓這天舉行拜祭月神的儀式,祈求豐收和幸福,同時因月圓有團圓的美好寓意,這天也被人們寄予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但因秋分之日不一定有圓月,所以在延續發展過程中由“秋分”調至農曆八月十五日。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現在更是流行於中國及世界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

除了吃月餅、賞月亮這種全國普遍的風俗,在這個圓月之夜的節日,其實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延續至今的民俗,它們和當地的地理環境、文化背景都有著緊密聯繫,並有著悠久的歷史。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祭月

廣東部分地區

古人素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日屬陽之精,月屬陰之精。祭月習俗,就是來源於古人對月的崇拜,人們甚至把月亮人格化,皇家稱月神為夜明之神,道教興起後稱月神為太陰星君。而民間多把月神和女性聯繫在一起,比如嫦娥奔月的傳說。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明清時期,拜月風俗十分普及,每逢中秋,各家都要設“月光位”,準備瓜果月餅,向月拜祭,焚燒印有月神和玉兔搗藥等圖案的“月光紙”。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到了現在,中秋拜月風俗保留和延續相對完整的在廣東部分地區。各家各戶在中秋之夜,在自家院子或陽臺朝著月亮支一張桌子,把豐盛的蔬果、月餅等祭品擺到桌子上。接著會點燃紅蠟燭和三柱香拜祭,燒紙許願,祈求平安如意。祭月儀式結束後,全家人圍著桌子聊天賞月,分吃祭品,其熱鬧氣氛一點也不亞於春節,寄託思情,感受團圓,傳承著古老的文化。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燒斗香

江浙滬一帶

斗香是一種特製的佛香,由若干股線香捆綁成的寶塔狀組合香品,四方,上大下小,形似量鬥,放置於地上燃燒。焚燒起來煙火旺盛,有些地方的鬥還會在其四周糊紗絹,繪有月宮亭臺樓閣或寫有“月圓人壽”之類的剪紙金字,有的還會插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斗香最高的達一人多高,形似寶塔的香斗。據說唐、宋時已有斗香,在北宋初陶谷所著的《清異錄•薰燎•斗香》中有記載:“中宗朝,宗紀韋武間,為雅會,各攜名香,比試優劣,名曰斗香。”清潘宗鼎《金陵歲時記》也有“中秋焚斗香”的說法。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現在,在江浙滬的很多農村或城郊地區,都有保留“燒斗香”的習俗:中秋晚上,將斗香放在庭院裡的供桌上,可連續燒幾個時辰。《海虞風俗竹枝詞》有說到:“方形香斗供庭前,三角旗兒色倍鮮。檀木香排書吉語,閤家羅拜慶團圓。”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玩花燈

兩廣、香港地區

中秋花燈是以紙竹扎各式花燈,甚至會做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等,這種習俗在廣州、香港、廣西南寧一帶都各自流傳至今。北宋《武林舊事》中對中秋夜節的記載,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現在仍存的廣東佛山秋色會,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綵高豎起來之意,將花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杆上撐起來,彩光閃耀,寓意美好向上。在廣西南寧一帶,除了紙竹扎各式花燈,用水果皮做的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等,還有簡單的戶秋燈,以六個竹篾圓圈紮成燈,外糊白紗紙,內插蠟燭即成,掛於祭月桌旁祭月用,也供孩子們玩耍。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舞火龍

香港

香港大坑舞火龍是中秋節富有傳統特色的習俗,已經超過百年曆史,源於19世紀居民為求消除瘟疫而起,2011年更被列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火龍製作講究:龍身全長220尺(67米),分成32節,先以粗麻繩紮成龍骨,再用稻草紮成(現改用珍珠草)龍身,龍頭由藤條屈曲為骨架,龍牙以鋸齒的鐵片造成,雙眼是手電筒,舌頭是漆紅的木片,帶引舞龍的珠球是個插滿線香的沙田柚,一共兩個。舞龍時,全條龍身都插上火紅的長壽香,在夜間舞動,點點星火,居民或外來觀眾均可參與舞龍。火龍起舞前都要經過嚴謹的參拜儀式,舞龍的過程可以分為“火龍過橋”、“火龍纏雙柱”、“彩燈火龍結團圓”三部分。自2010年起,火龍更在中秋正日舞至鄰近的維多利亞公園中秋彩燈會,充滿濃厚的節日傳統氣氛。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玩兔爺

北京一帶

玩兔爺的起源大約在明末,流行於北京一帶。“兔兒爺”是北京市的地方傳統手工藝品,屬於中秋應節應令的兒童泥塑玩具。其形狀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頭上豎兩隻長耳朵,嘴是三瓣的兔子嘴,有的仿照戲曲人物,把兔兒爺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騎著獅、象,有的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形態各異,生動可愛。

"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又稱月夕、祭月節、八月半、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的習俗演變而來,人們在月圓這天舉行拜祭月神的儀式,祈求豐收和幸福,同時因月圓有團圓的美好寓意,這天也被人們寄予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但因秋分之日不一定有圓月,所以在延續發展過程中由“秋分”調至農曆八月十五日。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現在更是流行於中國及世界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

除了吃月餅、賞月亮這種全國普遍的風俗,在這個圓月之夜的節日,其實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延續至今的民俗,它們和當地的地理環境、文化背景都有著緊密聯繫,並有著悠久的歷史。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祭月

廣東部分地區

古人素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日屬陽之精,月屬陰之精。祭月習俗,就是來源於古人對月的崇拜,人們甚至把月亮人格化,皇家稱月神為夜明之神,道教興起後稱月神為太陰星君。而民間多把月神和女性聯繫在一起,比如嫦娥奔月的傳說。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明清時期,拜月風俗十分普及,每逢中秋,各家都要設“月光位”,準備瓜果月餅,向月拜祭,焚燒印有月神和玉兔搗藥等圖案的“月光紙”。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到了現在,中秋拜月風俗保留和延續相對完整的在廣東部分地區。各家各戶在中秋之夜,在自家院子或陽臺朝著月亮支一張桌子,把豐盛的蔬果、月餅等祭品擺到桌子上。接著會點燃紅蠟燭和三柱香拜祭,燒紙許願,祈求平安如意。祭月儀式結束後,全家人圍著桌子聊天賞月,分吃祭品,其熱鬧氣氛一點也不亞於春節,寄託思情,感受團圓,傳承著古老的文化。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燒斗香

江浙滬一帶

斗香是一種特製的佛香,由若干股線香捆綁成的寶塔狀組合香品,四方,上大下小,形似量鬥,放置於地上燃燒。焚燒起來煙火旺盛,有些地方的鬥還會在其四周糊紗絹,繪有月宮亭臺樓閣或寫有“月圓人壽”之類的剪紙金字,有的還會插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斗香最高的達一人多高,形似寶塔的香斗。據說唐、宋時已有斗香,在北宋初陶谷所著的《清異錄•薰燎•斗香》中有記載:“中宗朝,宗紀韋武間,為雅會,各攜名香,比試優劣,名曰斗香。”清潘宗鼎《金陵歲時記》也有“中秋焚斗香”的說法。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現在,在江浙滬的很多農村或城郊地區,都有保留“燒斗香”的習俗:中秋晚上,將斗香放在庭院裡的供桌上,可連續燒幾個時辰。《海虞風俗竹枝詞》有說到:“方形香斗供庭前,三角旗兒色倍鮮。檀木香排書吉語,閤家羅拜慶團圓。”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玩花燈

兩廣、香港地區

中秋花燈是以紙竹扎各式花燈,甚至會做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等,這種習俗在廣州、香港、廣西南寧一帶都各自流傳至今。北宋《武林舊事》中對中秋夜節的記載,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現在仍存的廣東佛山秋色會,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綵高豎起來之意,將花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杆上撐起來,彩光閃耀,寓意美好向上。在廣西南寧一帶,除了紙竹扎各式花燈,用水果皮做的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等,還有簡單的戶秋燈,以六個竹篾圓圈紮成燈,外糊白紗紙,內插蠟燭即成,掛於祭月桌旁祭月用,也供孩子們玩耍。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舞火龍

香港

香港大坑舞火龍是中秋節富有傳統特色的習俗,已經超過百年曆史,源於19世紀居民為求消除瘟疫而起,2011年更被列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火龍製作講究:龍身全長220尺(67米),分成32節,先以粗麻繩紮成龍骨,再用稻草紮成(現改用珍珠草)龍身,龍頭由藤條屈曲為骨架,龍牙以鋸齒的鐵片造成,雙眼是手電筒,舌頭是漆紅的木片,帶引舞龍的珠球是個插滿線香的沙田柚,一共兩個。舞龍時,全條龍身都插上火紅的長壽香,在夜間舞動,點點星火,居民或外來觀眾均可參與舞龍。火龍起舞前都要經過嚴謹的參拜儀式,舞龍的過程可以分為“火龍過橋”、“火龍纏雙柱”、“彩燈火龍結團圓”三部分。自2010年起,火龍更在中秋正日舞至鄰近的維多利亞公園中秋彩燈會,充滿濃厚的節日傳統氣氛。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玩兔爺

北京一帶

玩兔爺的起源大約在明末,流行於北京一帶。“兔兒爺”是北京市的地方傳統手工藝品,屬於中秋應節應令的兒童泥塑玩具。其形狀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頭上豎兩隻長耳朵,嘴是三瓣的兔子嘴,有的仿照戲曲人物,把兔兒爺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騎著獅、象,有的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形態各異,生動可愛。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人們按照月宮裡有嫦娥玉兔的傳說,把玉兔進一步人格化和神化之後而成了兔兒爺的原型。明人紀坤的《花王閣剩稿》記載:“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流傳至今,兔兒爺已經成為具代表性的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又稱月夕、祭月節、八月半、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的習俗演變而來,人們在月圓這天舉行拜祭月神的儀式,祈求豐收和幸福,同時因月圓有團圓的美好寓意,這天也被人們寄予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但因秋分之日不一定有圓月,所以在延續發展過程中由“秋分”調至農曆八月十五日。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現在更是流行於中國及世界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

除了吃月餅、賞月亮這種全國普遍的風俗,在這個圓月之夜的節日,其實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延續至今的民俗,它們和當地的地理環境、文化背景都有著緊密聯繫,並有著悠久的歷史。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祭月

廣東部分地區

古人素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日屬陽之精,月屬陰之精。祭月習俗,就是來源於古人對月的崇拜,人們甚至把月亮人格化,皇家稱月神為夜明之神,道教興起後稱月神為太陰星君。而民間多把月神和女性聯繫在一起,比如嫦娥奔月的傳說。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明清時期,拜月風俗十分普及,每逢中秋,各家都要設“月光位”,準備瓜果月餅,向月拜祭,焚燒印有月神和玉兔搗藥等圖案的“月光紙”。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到了現在,中秋拜月風俗保留和延續相對完整的在廣東部分地區。各家各戶在中秋之夜,在自家院子或陽臺朝著月亮支一張桌子,把豐盛的蔬果、月餅等祭品擺到桌子上。接著會點燃紅蠟燭和三柱香拜祭,燒紙許願,祈求平安如意。祭月儀式結束後,全家人圍著桌子聊天賞月,分吃祭品,其熱鬧氣氛一點也不亞於春節,寄託思情,感受團圓,傳承著古老的文化。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燒斗香

江浙滬一帶

斗香是一種特製的佛香,由若干股線香捆綁成的寶塔狀組合香品,四方,上大下小,形似量鬥,放置於地上燃燒。焚燒起來煙火旺盛,有些地方的鬥還會在其四周糊紗絹,繪有月宮亭臺樓閣或寫有“月圓人壽”之類的剪紙金字,有的還會插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斗香最高的達一人多高,形似寶塔的香斗。據說唐、宋時已有斗香,在北宋初陶谷所著的《清異錄•薰燎•斗香》中有記載:“中宗朝,宗紀韋武間,為雅會,各攜名香,比試優劣,名曰斗香。”清潘宗鼎《金陵歲時記》也有“中秋焚斗香”的說法。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現在,在江浙滬的很多農村或城郊地區,都有保留“燒斗香”的習俗:中秋晚上,將斗香放在庭院裡的供桌上,可連續燒幾個時辰。《海虞風俗竹枝詞》有說到:“方形香斗供庭前,三角旗兒色倍鮮。檀木香排書吉語,閤家羅拜慶團圓。”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玩花燈

兩廣、香港地區

中秋花燈是以紙竹扎各式花燈,甚至會做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等,這種習俗在廣州、香港、廣西南寧一帶都各自流傳至今。北宋《武林舊事》中對中秋夜節的記載,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現在仍存的廣東佛山秋色會,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綵高豎起來之意,將花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杆上撐起來,彩光閃耀,寓意美好向上。在廣西南寧一帶,除了紙竹扎各式花燈,用水果皮做的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等,還有簡單的戶秋燈,以六個竹篾圓圈紮成燈,外糊白紗紙,內插蠟燭即成,掛於祭月桌旁祭月用,也供孩子們玩耍。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舞火龍

香港

香港大坑舞火龍是中秋節富有傳統特色的習俗,已經超過百年曆史,源於19世紀居民為求消除瘟疫而起,2011年更被列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火龍製作講究:龍身全長220尺(67米),分成32節,先以粗麻繩紮成龍骨,再用稻草紮成(現改用珍珠草)龍身,龍頭由藤條屈曲為骨架,龍牙以鋸齒的鐵片造成,雙眼是手電筒,舌頭是漆紅的木片,帶引舞龍的珠球是個插滿線香的沙田柚,一共兩個。舞龍時,全條龍身都插上火紅的長壽香,在夜間舞動,點點星火,居民或外來觀眾均可參與舞龍。火龍起舞前都要經過嚴謹的參拜儀式,舞龍的過程可以分為“火龍過橋”、“火龍纏雙柱”、“彩燈火龍結團圓”三部分。自2010年起,火龍更在中秋正日舞至鄰近的維多利亞公園中秋彩燈會,充滿濃厚的節日傳統氣氛。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玩兔爺

北京一帶

玩兔爺的起源大約在明末,流行於北京一帶。“兔兒爺”是北京市的地方傳統手工藝品,屬於中秋應節應令的兒童泥塑玩具。其形狀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頭上豎兩隻長耳朵,嘴是三瓣的兔子嘴,有的仿照戲曲人物,把兔兒爺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騎著獅、象,有的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形態各異,生動可愛。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人們按照月宮裡有嫦娥玉兔的傳說,把玉兔進一步人格化和神化之後而成了兔兒爺的原型。明人紀坤的《花王閣剩稿》記載:“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流傳至今,兔兒爺已經成為具代表性的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燃寶塔燈

南方眾多地區

寶塔燈,是指由撿拾來的瓦礫搭成寶塔形狀的燈,中秋之夜將其點燃,紅紅火火,熱鬧非凡。燃寶塔燈這個民俗在南方眾多地區都各自有流傳。

"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又稱月夕、祭月節、八月半、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的習俗演變而來,人們在月圓這天舉行拜祭月神的儀式,祈求豐收和幸福,同時因月圓有團圓的美好寓意,這天也被人們寄予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但因秋分之日不一定有圓月,所以在延續發展過程中由“秋分”調至農曆八月十五日。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現在更是流行於中國及世界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

除了吃月餅、賞月亮這種全國普遍的風俗,在這個圓月之夜的節日,其實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延續至今的民俗,它們和當地的地理環境、文化背景都有著緊密聯繫,並有著悠久的歷史。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祭月

廣東部分地區

古人素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日屬陽之精,月屬陰之精。祭月習俗,就是來源於古人對月的崇拜,人們甚至把月亮人格化,皇家稱月神為夜明之神,道教興起後稱月神為太陰星君。而民間多把月神和女性聯繫在一起,比如嫦娥奔月的傳說。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明清時期,拜月風俗十分普及,每逢中秋,各家都要設“月光位”,準備瓜果月餅,向月拜祭,焚燒印有月神和玉兔搗藥等圖案的“月光紙”。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到了現在,中秋拜月風俗保留和延續相對完整的在廣東部分地區。各家各戶在中秋之夜,在自家院子或陽臺朝著月亮支一張桌子,把豐盛的蔬果、月餅等祭品擺到桌子上。接著會點燃紅蠟燭和三柱香拜祭,燒紙許願,祈求平安如意。祭月儀式結束後,全家人圍著桌子聊天賞月,分吃祭品,其熱鬧氣氛一點也不亞於春節,寄託思情,感受團圓,傳承著古老的文化。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燒斗香

江浙滬一帶

斗香是一種特製的佛香,由若干股線香捆綁成的寶塔狀組合香品,四方,上大下小,形似量鬥,放置於地上燃燒。焚燒起來煙火旺盛,有些地方的鬥還會在其四周糊紗絹,繪有月宮亭臺樓閣或寫有“月圓人壽”之類的剪紙金字,有的還會插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斗香最高的達一人多高,形似寶塔的香斗。據說唐、宋時已有斗香,在北宋初陶谷所著的《清異錄•薰燎•斗香》中有記載:“中宗朝,宗紀韋武間,為雅會,各攜名香,比試優劣,名曰斗香。”清潘宗鼎《金陵歲時記》也有“中秋焚斗香”的說法。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現在,在江浙滬的很多農村或城郊地區,都有保留“燒斗香”的習俗:中秋晚上,將斗香放在庭院裡的供桌上,可連續燒幾個時辰。《海虞風俗竹枝詞》有說到:“方形香斗供庭前,三角旗兒色倍鮮。檀木香排書吉語,閤家羅拜慶團圓。”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玩花燈

兩廣、香港地區

中秋花燈是以紙竹扎各式花燈,甚至會做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等,這種習俗在廣州、香港、廣西南寧一帶都各自流傳至今。北宋《武林舊事》中對中秋夜節的記載,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現在仍存的廣東佛山秋色會,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綵高豎起來之意,將花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杆上撐起來,彩光閃耀,寓意美好向上。在廣西南寧一帶,除了紙竹扎各式花燈,用水果皮做的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等,還有簡單的戶秋燈,以六個竹篾圓圈紮成燈,外糊白紗紙,內插蠟燭即成,掛於祭月桌旁祭月用,也供孩子們玩耍。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舞火龍

香港

香港大坑舞火龍是中秋節富有傳統特色的習俗,已經超過百年曆史,源於19世紀居民為求消除瘟疫而起,2011年更被列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火龍製作講究:龍身全長220尺(67米),分成32節,先以粗麻繩紮成龍骨,再用稻草紮成(現改用珍珠草)龍身,龍頭由藤條屈曲為骨架,龍牙以鋸齒的鐵片造成,雙眼是手電筒,舌頭是漆紅的木片,帶引舞龍的珠球是個插滿線香的沙田柚,一共兩個。舞龍時,全條龍身都插上火紅的長壽香,在夜間舞動,點點星火,居民或外來觀眾均可參與舞龍。火龍起舞前都要經過嚴謹的參拜儀式,舞龍的過程可以分為“火龍過橋”、“火龍纏雙柱”、“彩燈火龍結團圓”三部分。自2010年起,火龍更在中秋正日舞至鄰近的維多利亞公園中秋彩燈會,充滿濃厚的節日傳統氣氛。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玩兔爺

北京一帶

玩兔爺的起源大約在明末,流行於北京一帶。“兔兒爺”是北京市的地方傳統手工藝品,屬於中秋應節應令的兒童泥塑玩具。其形狀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頭上豎兩隻長耳朵,嘴是三瓣的兔子嘴,有的仿照戲曲人物,把兔兒爺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騎著獅、象,有的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形態各異,生動可愛。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人們按照月宮裡有嫦娥玉兔的傳說,把玉兔進一步人格化和神化之後而成了兔兒爺的原型。明人紀坤的《花王閣剩稿》記載:“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流傳至今,兔兒爺已經成為具代表性的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燃寶塔燈

南方眾多地區

寶塔燈,是指由撿拾來的瓦礫搭成寶塔形狀的燈,中秋之夜將其點燃,紅紅火火,熱鬧非凡。燃寶塔燈這個民俗在南方眾多地區都各自有流傳。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相關書籍有清晰記載,清代蘇州村民在曠野用瓦疊成七級寶塔,中間供地藏王,四周燃燈,稱為“塔燈”。廣州也有記載兒童用碎瓦堆砌點燃的“番塔燈”。《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五記載江西的燒瓦子燈“中秋夜,一般孩子於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黃昏時於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燒之。俟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廣東潮州的燒瓦塔,也是以磚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樹枝燒起火來,同時還燃煙堆,就是將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結束後燒燃。福建晉江亦有“燒塔仔”的活動。可見,很多南方農村或城郊仍保留延續著燃寶塔燈這類中秋活動。

"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又稱月夕、祭月節、八月半、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的習俗演變而來,人們在月圓這天舉行拜祭月神的儀式,祈求豐收和幸福,同時因月圓有團圓的美好寓意,這天也被人們寄予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但因秋分之日不一定有圓月,所以在延續發展過程中由“秋分”調至農曆八月十五日。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現在更是流行於中國及世界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

除了吃月餅、賞月亮這種全國普遍的風俗,在這個圓月之夜的節日,其實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延續至今的民俗,它們和當地的地理環境、文化背景都有著緊密聯繫,並有著悠久的歷史。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祭月

廣東部分地區

古人素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日屬陽之精,月屬陰之精。祭月習俗,就是來源於古人對月的崇拜,人們甚至把月亮人格化,皇家稱月神為夜明之神,道教興起後稱月神為太陰星君。而民間多把月神和女性聯繫在一起,比如嫦娥奔月的傳說。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明清時期,拜月風俗十分普及,每逢中秋,各家都要設“月光位”,準備瓜果月餅,向月拜祭,焚燒印有月神和玉兔搗藥等圖案的“月光紙”。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到了現在,中秋拜月風俗保留和延續相對完整的在廣東部分地區。各家各戶在中秋之夜,在自家院子或陽臺朝著月亮支一張桌子,把豐盛的蔬果、月餅等祭品擺到桌子上。接著會點燃紅蠟燭和三柱香拜祭,燒紙許願,祈求平安如意。祭月儀式結束後,全家人圍著桌子聊天賞月,分吃祭品,其熱鬧氣氛一點也不亞於春節,寄託思情,感受團圓,傳承著古老的文化。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燒斗香

江浙滬一帶

斗香是一種特製的佛香,由若干股線香捆綁成的寶塔狀組合香品,四方,上大下小,形似量鬥,放置於地上燃燒。焚燒起來煙火旺盛,有些地方的鬥還會在其四周糊紗絹,繪有月宮亭臺樓閣或寫有“月圓人壽”之類的剪紙金字,有的還會插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斗香最高的達一人多高,形似寶塔的香斗。據說唐、宋時已有斗香,在北宋初陶谷所著的《清異錄•薰燎•斗香》中有記載:“中宗朝,宗紀韋武間,為雅會,各攜名香,比試優劣,名曰斗香。”清潘宗鼎《金陵歲時記》也有“中秋焚斗香”的說法。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現在,在江浙滬的很多農村或城郊地區,都有保留“燒斗香”的習俗:中秋晚上,將斗香放在庭院裡的供桌上,可連續燒幾個時辰。《海虞風俗竹枝詞》有說到:“方形香斗供庭前,三角旗兒色倍鮮。檀木香排書吉語,閤家羅拜慶團圓。”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玩花燈

兩廣、香港地區

中秋花燈是以紙竹扎各式花燈,甚至會做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等,這種習俗在廣州、香港、廣西南寧一帶都各自流傳至今。北宋《武林舊事》中對中秋夜節的記載,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現在仍存的廣東佛山秋色會,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綵高豎起來之意,將花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杆上撐起來,彩光閃耀,寓意美好向上。在廣西南寧一帶,除了紙竹扎各式花燈,用水果皮做的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等,還有簡單的戶秋燈,以六個竹篾圓圈紮成燈,外糊白紗紙,內插蠟燭即成,掛於祭月桌旁祭月用,也供孩子們玩耍。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舞火龍

香港

香港大坑舞火龍是中秋節富有傳統特色的習俗,已經超過百年曆史,源於19世紀居民為求消除瘟疫而起,2011年更被列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火龍製作講究:龍身全長220尺(67米),分成32節,先以粗麻繩紮成龍骨,再用稻草紮成(現改用珍珠草)龍身,龍頭由藤條屈曲為骨架,龍牙以鋸齒的鐵片造成,雙眼是手電筒,舌頭是漆紅的木片,帶引舞龍的珠球是個插滿線香的沙田柚,一共兩個。舞龍時,全條龍身都插上火紅的長壽香,在夜間舞動,點點星火,居民或外來觀眾均可參與舞龍。火龍起舞前都要經過嚴謹的參拜儀式,舞龍的過程可以分為“火龍過橋”、“火龍纏雙柱”、“彩燈火龍結團圓”三部分。自2010年起,火龍更在中秋正日舞至鄰近的維多利亞公園中秋彩燈會,充滿濃厚的節日傳統氣氛。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玩兔爺

北京一帶

玩兔爺的起源大約在明末,流行於北京一帶。“兔兒爺”是北京市的地方傳統手工藝品,屬於中秋應節應令的兒童泥塑玩具。其形狀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頭上豎兩隻長耳朵,嘴是三瓣的兔子嘴,有的仿照戲曲人物,把兔兒爺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騎著獅、象,有的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形態各異,生動可愛。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人們按照月宮裡有嫦娥玉兔的傳說,把玉兔進一步人格化和神化之後而成了兔兒爺的原型。明人紀坤的《花王閣剩稿》記載:“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流傳至今,兔兒爺已經成為具代表性的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燃寶塔燈

南方眾多地區

寶塔燈,是指由撿拾來的瓦礫搭成寶塔形狀的燈,中秋之夜將其點燃,紅紅火火,熱鬧非凡。燃寶塔燈這個民俗在南方眾多地區都各自有流傳。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相關書籍有清晰記載,清代蘇州村民在曠野用瓦疊成七級寶塔,中間供地藏王,四周燃燈,稱為“塔燈”。廣州也有記載兒童用碎瓦堆砌點燃的“番塔燈”。《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五記載江西的燒瓦子燈“中秋夜,一般孩子於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黃昏時於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燒之。俟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廣東潮州的燒瓦塔,也是以磚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樹枝燒起火來,同時還燃煙堆,就是將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結束後燒燃。福建晉江亦有“燒塔仔”的活動。可見,很多南方農村或城郊仍保留延續著燃寶塔燈這類中秋活動。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你所在的地區或家鄉也許也有自己獨特的中秋民俗,除了吃月餅賞月亮,不妨瞭解更多不同地方的中秋文化喲。


  • 圖片來自網絡如涉版權,請與我們聯繫。
"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又稱月夕、祭月節、八月半、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的習俗演變而來,人們在月圓這天舉行拜祭月神的儀式,祈求豐收和幸福,同時因月圓有團圓的美好寓意,這天也被人們寄予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但因秋分之日不一定有圓月,所以在延續發展過程中由“秋分”調至農曆八月十五日。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現在更是流行於中國及世界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

除了吃月餅、賞月亮這種全國普遍的風俗,在這個圓月之夜的節日,其實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延續至今的民俗,它們和當地的地理環境、文化背景都有著緊密聯繫,並有著悠久的歷史。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祭月

廣東部分地區

古人素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日屬陽之精,月屬陰之精。祭月習俗,就是來源於古人對月的崇拜,人們甚至把月亮人格化,皇家稱月神為夜明之神,道教興起後稱月神為太陰星君。而民間多把月神和女性聯繫在一起,比如嫦娥奔月的傳說。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明清時期,拜月風俗十分普及,每逢中秋,各家都要設“月光位”,準備瓜果月餅,向月拜祭,焚燒印有月神和玉兔搗藥等圖案的“月光紙”。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到了現在,中秋拜月風俗保留和延續相對完整的在廣東部分地區。各家各戶在中秋之夜,在自家院子或陽臺朝著月亮支一張桌子,把豐盛的蔬果、月餅等祭品擺到桌子上。接著會點燃紅蠟燭和三柱香拜祭,燒紙許願,祈求平安如意。祭月儀式結束後,全家人圍著桌子聊天賞月,分吃祭品,其熱鬧氣氛一點也不亞於春節,寄託思情,感受團圓,傳承著古老的文化。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燒斗香

江浙滬一帶

斗香是一種特製的佛香,由若干股線香捆綁成的寶塔狀組合香品,四方,上大下小,形似量鬥,放置於地上燃燒。焚燒起來煙火旺盛,有些地方的鬥還會在其四周糊紗絹,繪有月宮亭臺樓閣或寫有“月圓人壽”之類的剪紙金字,有的還會插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斗香最高的達一人多高,形似寶塔的香斗。據說唐、宋時已有斗香,在北宋初陶谷所著的《清異錄•薰燎•斗香》中有記載:“中宗朝,宗紀韋武間,為雅會,各攜名香,比試優劣,名曰斗香。”清潘宗鼎《金陵歲時記》也有“中秋焚斗香”的說法。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現在,在江浙滬的很多農村或城郊地區,都有保留“燒斗香”的習俗:中秋晚上,將斗香放在庭院裡的供桌上,可連續燒幾個時辰。《海虞風俗竹枝詞》有說到:“方形香斗供庭前,三角旗兒色倍鮮。檀木香排書吉語,閤家羅拜慶團圓。”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玩花燈

兩廣、香港地區

中秋花燈是以紙竹扎各式花燈,甚至會做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等,這種習俗在廣州、香港、廣西南寧一帶都各自流傳至今。北宋《武林舊事》中對中秋夜節的記載,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現在仍存的廣東佛山秋色會,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綵高豎起來之意,將花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杆上撐起來,彩光閃耀,寓意美好向上。在廣西南寧一帶,除了紙竹扎各式花燈,用水果皮做的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等,還有簡單的戶秋燈,以六個竹篾圓圈紮成燈,外糊白紗紙,內插蠟燭即成,掛於祭月桌旁祭月用,也供孩子們玩耍。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舞火龍

香港

香港大坑舞火龍是中秋節富有傳統特色的習俗,已經超過百年曆史,源於19世紀居民為求消除瘟疫而起,2011年更被列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火龍製作講究:龍身全長220尺(67米),分成32節,先以粗麻繩紮成龍骨,再用稻草紮成(現改用珍珠草)龍身,龍頭由藤條屈曲為骨架,龍牙以鋸齒的鐵片造成,雙眼是手電筒,舌頭是漆紅的木片,帶引舞龍的珠球是個插滿線香的沙田柚,一共兩個。舞龍時,全條龍身都插上火紅的長壽香,在夜間舞動,點點星火,居民或外來觀眾均可參與舞龍。火龍起舞前都要經過嚴謹的參拜儀式,舞龍的過程可以分為“火龍過橋”、“火龍纏雙柱”、“彩燈火龍結團圓”三部分。自2010年起,火龍更在中秋正日舞至鄰近的維多利亞公園中秋彩燈會,充滿濃厚的節日傳統氣氛。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玩兔爺

北京一帶

玩兔爺的起源大約在明末,流行於北京一帶。“兔兒爺”是北京市的地方傳統手工藝品,屬於中秋應節應令的兒童泥塑玩具。其形狀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頭上豎兩隻長耳朵,嘴是三瓣的兔子嘴,有的仿照戲曲人物,把兔兒爺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騎著獅、象,有的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形態各異,生動可愛。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人們按照月宮裡有嫦娥玉兔的傳說,把玉兔進一步人格化和神化之後而成了兔兒爺的原型。明人紀坤的《花王閣剩稿》記載:“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流傳至今,兔兒爺已經成為具代表性的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燃寶塔燈

南方眾多地區

寶塔燈,是指由撿拾來的瓦礫搭成寶塔形狀的燈,中秋之夜將其點燃,紅紅火火,熱鬧非凡。燃寶塔燈這個民俗在南方眾多地區都各自有流傳。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相關書籍有清晰記載,清代蘇州村民在曠野用瓦疊成七級寶塔,中間供地藏王,四周燃燈,稱為“塔燈”。廣州也有記載兒童用碎瓦堆砌點燃的“番塔燈”。《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五記載江西的燒瓦子燈“中秋夜,一般孩子於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黃昏時於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燒之。俟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廣東潮州的燒瓦塔,也是以磚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樹枝燒起火來,同時還燃煙堆,就是將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結束後燒燃。福建晉江亦有“燒塔仔”的活動。可見,很多南方農村或城郊仍保留延續著燃寶塔燈這類中秋活動。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你所在的地區或家鄉也許也有自己獨特的中秋民俗,除了吃月餅賞月亮,不妨瞭解更多不同地方的中秋文化喲。


  • 圖片來自網絡如涉版權,請與我們聯繫。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又稱月夕、祭月節、八月半、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的習俗演變而來,人們在月圓這天舉行拜祭月神的儀式,祈求豐收和幸福,同時因月圓有團圓的美好寓意,這天也被人們寄予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但因秋分之日不一定有圓月,所以在延續發展過程中由“秋分”調至農曆八月十五日。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現在更是流行於中國及世界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

除了吃月餅、賞月亮這種全國普遍的風俗,在這個圓月之夜的節日,其實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延續至今的民俗,它們和當地的地理環境、文化背景都有著緊密聯繫,並有著悠久的歷史。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祭月

廣東部分地區

古人素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日屬陽之精,月屬陰之精。祭月習俗,就是來源於古人對月的崇拜,人們甚至把月亮人格化,皇家稱月神為夜明之神,道教興起後稱月神為太陰星君。而民間多把月神和女性聯繫在一起,比如嫦娥奔月的傳說。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明清時期,拜月風俗十分普及,每逢中秋,各家都要設“月光位”,準備瓜果月餅,向月拜祭,焚燒印有月神和玉兔搗藥等圖案的“月光紙”。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到了現在,中秋拜月風俗保留和延續相對完整的在廣東部分地區。各家各戶在中秋之夜,在自家院子或陽臺朝著月亮支一張桌子,把豐盛的蔬果、月餅等祭品擺到桌子上。接著會點燃紅蠟燭和三柱香拜祭,燒紙許願,祈求平安如意。祭月儀式結束後,全家人圍著桌子聊天賞月,分吃祭品,其熱鬧氣氛一點也不亞於春節,寄託思情,感受團圓,傳承著古老的文化。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燒斗香

江浙滬一帶

斗香是一種特製的佛香,由若干股線香捆綁成的寶塔狀組合香品,四方,上大下小,形似量鬥,放置於地上燃燒。焚燒起來煙火旺盛,有些地方的鬥還會在其四周糊紗絹,繪有月宮亭臺樓閣或寫有“月圓人壽”之類的剪紙金字,有的還會插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斗香最高的達一人多高,形似寶塔的香斗。據說唐、宋時已有斗香,在北宋初陶谷所著的《清異錄•薰燎•斗香》中有記載:“中宗朝,宗紀韋武間,為雅會,各攜名香,比試優劣,名曰斗香。”清潘宗鼎《金陵歲時記》也有“中秋焚斗香”的說法。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現在,在江浙滬的很多農村或城郊地區,都有保留“燒斗香”的習俗:中秋晚上,將斗香放在庭院裡的供桌上,可連續燒幾個時辰。《海虞風俗竹枝詞》有說到:“方形香斗供庭前,三角旗兒色倍鮮。檀木香排書吉語,閤家羅拜慶團圓。”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玩花燈

兩廣、香港地區

中秋花燈是以紙竹扎各式花燈,甚至會做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等,這種習俗在廣州、香港、廣西南寧一帶都各自流傳至今。北宋《武林舊事》中對中秋夜節的記載,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現在仍存的廣東佛山秋色會,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綵高豎起來之意,將花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杆上撐起來,彩光閃耀,寓意美好向上。在廣西南寧一帶,除了紙竹扎各式花燈,用水果皮做的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等,還有簡單的戶秋燈,以六個竹篾圓圈紮成燈,外糊白紗紙,內插蠟燭即成,掛於祭月桌旁祭月用,也供孩子們玩耍。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舞火龍

香港

香港大坑舞火龍是中秋節富有傳統特色的習俗,已經超過百年曆史,源於19世紀居民為求消除瘟疫而起,2011年更被列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火龍製作講究:龍身全長220尺(67米),分成32節,先以粗麻繩紮成龍骨,再用稻草紮成(現改用珍珠草)龍身,龍頭由藤條屈曲為骨架,龍牙以鋸齒的鐵片造成,雙眼是手電筒,舌頭是漆紅的木片,帶引舞龍的珠球是個插滿線香的沙田柚,一共兩個。舞龍時,全條龍身都插上火紅的長壽香,在夜間舞動,點點星火,居民或外來觀眾均可參與舞龍。火龍起舞前都要經過嚴謹的參拜儀式,舞龍的過程可以分為“火龍過橋”、“火龍纏雙柱”、“彩燈火龍結團圓”三部分。自2010年起,火龍更在中秋正日舞至鄰近的維多利亞公園中秋彩燈會,充滿濃厚的節日傳統氣氛。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玩兔爺

北京一帶

玩兔爺的起源大約在明末,流行於北京一帶。“兔兒爺”是北京市的地方傳統手工藝品,屬於中秋應節應令的兒童泥塑玩具。其形狀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頭上豎兩隻長耳朵,嘴是三瓣的兔子嘴,有的仿照戲曲人物,把兔兒爺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騎著獅、象,有的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形態各異,生動可愛。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人們按照月宮裡有嫦娥玉兔的傳說,把玉兔進一步人格化和神化之後而成了兔兒爺的原型。明人紀坤的《花王閣剩稿》記載:“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流傳至今,兔兒爺已經成為具代表性的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燃寶塔燈

南方眾多地區

寶塔燈,是指由撿拾來的瓦礫搭成寶塔形狀的燈,中秋之夜將其點燃,紅紅火火,熱鬧非凡。燃寶塔燈這個民俗在南方眾多地區都各自有流傳。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相關書籍有清晰記載,清代蘇州村民在曠野用瓦疊成七級寶塔,中間供地藏王,四周燃燈,稱為“塔燈”。廣州也有記載兒童用碎瓦堆砌點燃的“番塔燈”。《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五記載江西的燒瓦子燈“中秋夜,一般孩子於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黃昏時於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燒之。俟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廣東潮州的燒瓦塔,也是以磚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樹枝燒起火來,同時還燃煙堆,就是將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結束後燒燃。福建晉江亦有“燒塔仔”的活動。可見,很多南方農村或城郊仍保留延續著燃寶塔燈這類中秋活動。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你所在的地區或家鄉也許也有自己獨特的中秋民俗,除了吃月餅賞月亮,不妨瞭解更多不同地方的中秋文化喲。


  • 圖片來自網絡如涉版權,請與我們聯繫。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 相關雜誌推薦
"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又稱月夕、祭月節、八月半、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的習俗演變而來,人們在月圓這天舉行拜祭月神的儀式,祈求豐收和幸福,同時因月圓有團圓的美好寓意,這天也被人們寄予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但因秋分之日不一定有圓月,所以在延續發展過程中由“秋分”調至農曆八月十五日。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現在更是流行於中國及世界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

除了吃月餅、賞月亮這種全國普遍的風俗,在這個圓月之夜的節日,其實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延續至今的民俗,它們和當地的地理環境、文化背景都有著緊密聯繫,並有著悠久的歷史。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祭月

廣東部分地區

古人素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日屬陽之精,月屬陰之精。祭月習俗,就是來源於古人對月的崇拜,人們甚至把月亮人格化,皇家稱月神為夜明之神,道教興起後稱月神為太陰星君。而民間多把月神和女性聯繫在一起,比如嫦娥奔月的傳說。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明清時期,拜月風俗十分普及,每逢中秋,各家都要設“月光位”,準備瓜果月餅,向月拜祭,焚燒印有月神和玉兔搗藥等圖案的“月光紙”。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到了現在,中秋拜月風俗保留和延續相對完整的在廣東部分地區。各家各戶在中秋之夜,在自家院子或陽臺朝著月亮支一張桌子,把豐盛的蔬果、月餅等祭品擺到桌子上。接著會點燃紅蠟燭和三柱香拜祭,燒紙許願,祈求平安如意。祭月儀式結束後,全家人圍著桌子聊天賞月,分吃祭品,其熱鬧氣氛一點也不亞於春節,寄託思情,感受團圓,傳承著古老的文化。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燒斗香

江浙滬一帶

斗香是一種特製的佛香,由若干股線香捆綁成的寶塔狀組合香品,四方,上大下小,形似量鬥,放置於地上燃燒。焚燒起來煙火旺盛,有些地方的鬥還會在其四周糊紗絹,繪有月宮亭臺樓閣或寫有“月圓人壽”之類的剪紙金字,有的還會插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斗香最高的達一人多高,形似寶塔的香斗。據說唐、宋時已有斗香,在北宋初陶谷所著的《清異錄•薰燎•斗香》中有記載:“中宗朝,宗紀韋武間,為雅會,各攜名香,比試優劣,名曰斗香。”清潘宗鼎《金陵歲時記》也有“中秋焚斗香”的說法。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現在,在江浙滬的很多農村或城郊地區,都有保留“燒斗香”的習俗:中秋晚上,將斗香放在庭院裡的供桌上,可連續燒幾個時辰。《海虞風俗竹枝詞》有說到:“方形香斗供庭前,三角旗兒色倍鮮。檀木香排書吉語,閤家羅拜慶團圓。”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玩花燈

兩廣、香港地區

中秋花燈是以紙竹扎各式花燈,甚至會做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等,這種習俗在廣州、香港、廣西南寧一帶都各自流傳至今。北宋《武林舊事》中對中秋夜節的記載,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現在仍存的廣東佛山秋色會,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綵高豎起來之意,將花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杆上撐起來,彩光閃耀,寓意美好向上。在廣西南寧一帶,除了紙竹扎各式花燈,用水果皮做的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等,還有簡單的戶秋燈,以六個竹篾圓圈紮成燈,外糊白紗紙,內插蠟燭即成,掛於祭月桌旁祭月用,也供孩子們玩耍。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舞火龍

香港

香港大坑舞火龍是中秋節富有傳統特色的習俗,已經超過百年曆史,源於19世紀居民為求消除瘟疫而起,2011年更被列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火龍製作講究:龍身全長220尺(67米),分成32節,先以粗麻繩紮成龍骨,再用稻草紮成(現改用珍珠草)龍身,龍頭由藤條屈曲為骨架,龍牙以鋸齒的鐵片造成,雙眼是手電筒,舌頭是漆紅的木片,帶引舞龍的珠球是個插滿線香的沙田柚,一共兩個。舞龍時,全條龍身都插上火紅的長壽香,在夜間舞動,點點星火,居民或外來觀眾均可參與舞龍。火龍起舞前都要經過嚴謹的參拜儀式,舞龍的過程可以分為“火龍過橋”、“火龍纏雙柱”、“彩燈火龍結團圓”三部分。自2010年起,火龍更在中秋正日舞至鄰近的維多利亞公園中秋彩燈會,充滿濃厚的節日傳統氣氛。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玩兔爺

北京一帶

玩兔爺的起源大約在明末,流行於北京一帶。“兔兒爺”是北京市的地方傳統手工藝品,屬於中秋應節應令的兒童泥塑玩具。其形狀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頭上豎兩隻長耳朵,嘴是三瓣的兔子嘴,有的仿照戲曲人物,把兔兒爺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騎著獅、象,有的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形態各異,生動可愛。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人們按照月宮裡有嫦娥玉兔的傳說,把玉兔進一步人格化和神化之後而成了兔兒爺的原型。明人紀坤的《花王閣剩稿》記載:“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流傳至今,兔兒爺已經成為具代表性的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燃寶塔燈

南方眾多地區

寶塔燈,是指由撿拾來的瓦礫搭成寶塔形狀的燈,中秋之夜將其點燃,紅紅火火,熱鬧非凡。燃寶塔燈這個民俗在南方眾多地區都各自有流傳。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相關書籍有清晰記載,清代蘇州村民在曠野用瓦疊成七級寶塔,中間供地藏王,四周燃燈,稱為“塔燈”。廣州也有記載兒童用碎瓦堆砌點燃的“番塔燈”。《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五記載江西的燒瓦子燈“中秋夜,一般孩子於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黃昏時於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燒之。俟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廣東潮州的燒瓦塔,也是以磚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樹枝燒起火來,同時還燃煙堆,就是將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結束後燒燃。福建晉江亦有“燒塔仔”的活動。可見,很多南方農村或城郊仍保留延續著燃寶塔燈這類中秋活動。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你所在的地區或家鄉也許也有自己獨特的中秋民俗,除了吃月餅賞月亮,不妨瞭解更多不同地方的中秋文化喲。


  • 圖片來自網絡如涉版權,請與我們聯繫。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 相關雜誌推薦
中秋不只有吃月餅

【2019年7月刊:西部地區高原湖泊】,椱ァ製這段描述₳E6u7Y7lTp22₳後到◇綯℡寳

複製以上內容,打開淘寶APP即可購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