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趕場:遺落在大城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重慶 文化 蔬菜 不完美媽媽 GAI 一隻快樂的姨媽精 2019-04-08

在重慶有一種情懷叫上gai(街)趕場。還記得小時候,我們掰著手指頭算趕場天嗎?便宜是對趕場的印象之一,價格誘人心動,而比價格更令人心動的是新鮮的品質。趕場這個詞,承載著許多人的童年記憶。你還記得那些年的趕場天嗎?

重慶趕場:遺落在大城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春天是屬於種植的季節,每次上街的關注點都在那一片奇異的綠上。作為一個濃縮的小花市,趕場就在這裡拉開序幕。盆栽裡的小樹苗上結著成熟的果子,密密麻麻、整整齊齊地堆放在攤前,供趕場的人挑選。買上幾盆放在屋頂,可以種植出一個自己的小果園。

重慶趕場:遺落在大城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用桿秤的小販

“走,趕場!”應該是我們接觸的最早、最有儀式感的“逛街”了吧!比起商場的來來往往的顧客,趕場更多了一份人情味。攤主和顧客積年累月已是老相識。賣東西的師傅也樂得實在,食物在手桿秤上的重量上毫不含糊。從來不會缺斤少兩,有時甚至還會多出一些。在買東西的功夫上,顧客與攤主還會開開玩笑、嘮嘮家常。

重慶趕場:遺落在大城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顧客與攤主在說笑

而趕場的魅力在於:這裡人人三頭六臂、吆五喝六、七手八腳;這裡什麼都有,什麼都新鮮,也什麼都便宜!想到菜市場買菜,跟在大媽身後,等大媽砍完價後,你就說:“我也來兩斤!”那樣買到的菜準沒錯。

重慶趕場:遺落在大城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新鮮的肉攤攤

市場上最火熱的還是當屬肉類。以前趕場總是要買點肉打牙祭,從爺爺奶奶那時期買肉要多稱肥的,現在當然是專挑瘦肉啦!還有的熟客會提前跟相識的攤主打好招呼,自己需要哪些東西,攤主便會幫顧客提前預留。

重慶趕場:遺落在大城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懂事的小朋友在幫媽媽賣菜

趕場時候的菜市場是人最多的,許多人都把自家種的蔬菜、瓜果,自家養的雞鴨鵝、土雞蛋,拿到集市上來賣,討價聲、叫賣聲此起彼伏,超級熱鬧!對於孩子來說趕場吸引力最大的,莫過於賣的各種小玩意兒還有好吃的,看著那些口水都快要流出來了。經常不給買就開始號啕大哭,免不了會被大人一頓臭罵。

重慶趕場:遺落在大城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趕場的人群

當然,趕場並不是每天都有的,要等好幾天,在固定的時間場合才有。有些地方是“258"有些地方是“369”,還有些地方是“147”。而老重慶的趕場週期一般為四天三場,也有逢單、逢雙、五天、七天一場的臨時趕場天。

重慶趕場:遺落在大城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每個人都有揹簍

我想,在趕場時,人們背上揹簍,來到市集,並不止侷限於簡單的買賣之間。透過趕場,能看到最樸實的人間煙火氣。而它,更是賦予了一群人在固定的時間,去用心享受生活。你還記得小時候趕場的情景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