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的世界充滿希望,也充滿挑戰'

"

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習近平外交思想學習體會——怎麼看當今世界(3)

張來明 陶平生 張友誼

四、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

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定維護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維護國際公平正義。我們實現由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轉變,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為推動人類共同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我們積極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旗幟鮮明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不斷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一)中國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

中國將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積極發展全球夥伴關係,擴大同各國的利益交匯點,推進大國協調和合作,構建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係框架,按照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周邊外交方針深化同周邊國家關係,秉持正確義利觀和真實親誠理念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堅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使命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堅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為基礎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以深化外交佈局為依託打造全球夥伴關係;堅持以國家核心利益為底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1.與大國關係是關鍵

中國努力構建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係框架,積極同美國發展新型大國關係,同俄羅斯發展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同歐洲發展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夥伴關係。

(1)中美關係

1)總體定位:中美關係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在中國外交佈局中佔有特殊重要位置。中國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和把握中美關係,致力於發展長期健康穩定的中美關係。

2)合作領域:當前,中美關係總體保持穩定發展,各領域務實合作全面深化。第一,外交安全領域事關中美關係總體發展和兩國戰略互信水平。第二,臺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問題,也事關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第三,兩軍關係應該成為中美關係的穩定因素。第四,經貿合作是中美關係的穩定器和壓艙石。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的,雙方經貿合作給兩國和兩國人民帶來巨大利益。第五,人文交流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長期事業,事關中美關係長遠發展的基礎。第六,執法及網絡安全事關兩國人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是中美重要合作領域。第七,兩國地方交流合作有著更加廣闊的天地。

3)合作前景:中美在廣泛領域存在共同利益,雙方的共同點遠遠大於分歧。寬廣的太平洋可以容納中美兩國和其他國家。中美在促進世界和平和繁榮方面共同肩負著重要責任。一個良好的中美關係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合作是中美雙方最好的選擇。中美兩國合作好了,可以成為世界穩定的壓艙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中美衝突和對抗,對兩國和世界肯定是災難。

在看到中美存在共同利益的同時,我們也不迴避雙方之間存在的分歧。中美兩國各具特色,歷史、文化、社會制度、民眾訴求等不盡相同,雙方存在一些分歧是難以避免的。

4)發展方向:中美兩國如何判斷彼此戰略意圖,將直接影響雙方採取什麼樣的政策、發展什麼樣的關係。不能在這個根本問題上犯錯誤,否則就會一錯皆錯。世界上本無“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國之間一再發生戰略誤判,就可能自己給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

同美方一道構建新型大國關係,實現雙方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是中國外交政策優先方向。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是雙方在總結歷史經驗基礎上,從兩國國情和世界形勢出發,共同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符合兩國人民和各國人民根本利益,也體現了雙方決心打破大國衝突對抗的傳統規律、開創大國關係發展新模式的政治擔當。國際社會也期待中美關係能夠不斷改善和發展。

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是一項前無古人、後啟來者的事業,沒有現成經驗和模式可以照搬,出現一些困難甚至波折不足為怪。有問題並不可怕,關鍵是我們要共同解決問題,而不能被問題牽著鼻子走。

(2)中俄關系

1)總體定位:中俄互為最主要、最重要的戰略協作夥伴,兩國關係在各自外交全局和對外政策中都佔據優先地位,體現了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高水平和特殊性。當前,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保持積極發展勢頭,成熟、穩定、牢固。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幻,中俄始終堅定支持對方維護核心利益,深入開展各領域合作,共同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為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

2)合作領域:中俄發展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既有堅定的政治共識,也有堅實的民意基礎,還有強大的內生動力。

第一,在政治共識上,雙方政治互信達到最高水平。中俄保持密切的高層交往,體現了兩國關係的高水平和特殊性,也凸顯了兩國關係在各自外交議程中的優先地位。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兩國關係的政治優勢正在不斷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合作成果。雙方相互堅定支持對方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堅定支持對方維護自身安全和發展權益,樹立了大國、鄰國關係典範。中俄兩軍關係是兩國關係高水平和特殊性的重要標誌,是戰略合作的亮點和重要支撐。

第二,在民意基礎上,中俄世代友好、永不為敵,是兩國人民共同心願。中俄兩國都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人文交流對增進兩國人民友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俄兩國文化交流有著深厚基礎。青年是中俄友好事業的未來。

第三,在內生動力上,當前中俄各領域合作保持強勁勢頭,利益融合不斷深化,“一帶一路”建設同歐亞經濟聯盟對接取得重要早期收穫。地方合作在中俄關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中國一直是俄羅斯遠東合作的積極支持者和參與者。中俄國情不同、條件各異,彼此密切合作、取長補短可以起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3)合作前景:當前,中俄都處在國家發展振興的關鍵階段,面對空前複雜的國際環境,保持中俄關系高水平運行、鞏固中俄戰略協作的重要性更加突出。雙方堅持將彼此作為最重要戰略協作夥伴和外交優先方向,兩國各領域合作成果豐碩,在國際事務中密切協調配合,成為促進世界和平穩定的關鍵因素和建設性力量,樹立了大國和鄰國關係的典範。中俄同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主要新興市場國家,肩負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促進發展繁榮的重任。兩國共同發展,將給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提供更廣闊發展空間,將為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著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提供正能量。

(3)中歐關係

1)總體定位:中歐是發展之路上的利益共同體,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兩大力量,是促進共同發展的兩大市場,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兩大文明。中國和歐盟都處在世界最大經濟體、貿易體之列,也都是多邊貿易體制受益者、維護者。中國一貫將歐盟視為一支有利於國際格局穩定發展的重要力量。

2)合作領域: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歐關係取得了長足發展。中歐雙方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方面的共識不斷擴大、合作的深度和廣度持續發展,中歐關係戰略意義日益突出,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中歐打造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夥伴關係符合雙方人民利益,也將為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當前,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發展日趨成熟深入,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夥伴關係全面推進,中歐共同投資基金、互聯互通等五大平臺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中歐雙方都在推進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雙方對接各自發展戰略、加強利益融合,對促進中歐共同增長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和中東歐合作是中歐關係重要組成部分和有益補充,也是“一帶一路”倡議融入歐洲經濟圈的重要承接帶。

3)合作前景:中歐作為全球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完全可以深度對接各自發展戰略,深化利益融合,促進共同增長,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4)中日關係

1)總體定位: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兩國關係經歷了複雜波折和嚴峻考驗,得到長足發展,留下了不少有益經驗和啟示。

2)合作領域:中日是近鄰,兩國利益高度交融。中日兩國在雙邊領域相互依存日趨加深,在多邊層面也擁有更加廣泛多元的共同利益和共同關切。經貿合作潛力巨大,是中日關係的助推器。“一帶一路”倡議為中日深化互利合作提供了新平臺和試驗田。

3)合作前景:中日關係呈現新的氣象,面臨比以往更為有利的條件。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和有重要影響的國家,中日關係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是本地區和國際社會普遍期待。

2.與周邊關係是首要

(1)基本內涵

講信修睦、協和萬邦是中國周邊外交的基本內涵。不斷深化同周邊國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聯互通,努力使自身發展更好惠及周邊國家。

(2)戰略意義

周邊對中國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思考周邊問題、開展周邊外交要有立體、多元、跨越時空的視角。審視周邊形勢,中國同周邊國家的經貿聯繫更加緊密、互動空前密切,客觀上要求我們的周邊外交戰略和工作必須與時俱進、更加主動。

(3)周邊環境

中國周邊充滿生機活力,有明顯發展優勢和潛力。中國周邊環境總體上是穩定的,睦鄰友好、互利合作是周邊國家對華關係的主流。要充分估計中國周邊環境中的不確定性,更要看到亞太地區總體繁榮穩定的態勢不會改變。中國的發展進程得到周邊國家幫助和支持,中國發展成果也為周邊國家所分享。“一帶一路”倡議的首要合作伙伴是周邊國家,首要受益對象也是周邊國家。

(4)戰略目標

中國周邊外交的戰略目標,就是服從和服務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面發展同周邊國家的關係,鞏固睦鄰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維護和用好中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努力使周邊同中國政治關係更加友好、經濟紐帶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聯繫更加緊密。

(5)基本方針

中國周邊外交的基本方針,就是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突出體現親、誠、惠、容的理念。親,就是要堅持睦鄰友好,守望相助,多走動、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增強親和力、感召力、影響力;誠,就是要誠心誠意對待周邊國家,爭取更多朋友和夥伴;惠,就是要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同周邊國家開展合作,把雙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讓周邊國家得益於中國發展,使中國也從周邊國家共同發展中獲得裨益和助力;容,就是要倡導包容的思想,以更加開放的胸襟和更加積極的態度促進地區合作。

3.與發展中國家關係是基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同時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地位沒有變。無論將來中國怎麼發展,都永遠屬於發展中國家,都會堅定支持廣大發展中國家發展,都會繼續致力於同大家發展緊密的夥伴關係。中國堅持把發展中國家作為對外政策的基礎,堅持正確義利觀,永遠做發展中國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誠夥伴。

(1)中非關係

1)總體定位:中非早已結成休慼與共的命運共同體。中國是非洲國家天然的好朋友、好兄弟、好夥伴,中非合作是南南合作的典範。中非傳統友誼深厚,過去是並肩戰鬥的好兄弟,現在是共同發展的好夥伴。中非雙方基於相似遭遇和共同使命,在過去的歲月裡同心同向、守望相助,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合作共贏之路,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

2)合作領域:一是在合作中堅持真誠友好、平等相待。中國人民始終同非洲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始終尊重非洲、熱愛非洲、支持非洲,堅持做到“五不”,即:不干預非洲國家探索符合國情的發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內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不在對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條件,不在對非投資融資中謀取政治私利。二是在合作中堅持義利相兼、以義為先。中國相信中非合作的必由之路就是發揮各自優勢,把中國發展同助力非洲發展緊密結合,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中國主張多予少取、先予後取、只予不取,張開懷抱歡迎非洲搭乘中國發展快車。三是在合作中堅持發展為民、務實高效。中國堅持把中非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為中非人民福祉而推進合作,讓合作成果惠及中非人民。凡是答應非洲兄弟的事,就會盡心盡力辦好。面對新形勢新挑戰,中國不斷完善機制、創新理念、拓展領域,提高合作質量和水平,穩步邁向更高水平。四是在合作中堅持開放包容、兼收幷蓄。中國始終認為,非洲實現長治久安、發展振興,是非洲人民心願,也是國際社會責任。

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非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快速發展,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格局,惠及億萬民眾。中國同非洲國家加強戰略對接,密切經貿聯繫,在推動非洲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基礎設施建設、貿易和投資便利化、能力建設、減貧惠民等方面取得長足進展,中非合作成果正在造福非洲人民。非洲是共建“一帶一路”的歷史和自然延伸,是重要參與方。中非共建“一帶一路”,是造福中非人民的共同繁榮之路;是言必行、行必果的務實合作之路;是敞開胸懷擁抱世界的開放包容之路;是推動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的自由通暢之路。

3)合作前景:非洲發展不可限量,非洲未來充滿希望,中非友好合作前景廣闊,中非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發展大有可為。

(2)中阿關係

1)總體定位:中阿友誼源遠流長,歷久彌新。中阿兩大民族雖相隔遙遠,卻親如一家。歷史和實踐證明,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無論面臨怎樣的艱難險阻,中阿始終是互惠互利的好夥伴、同甘共苦的好兄弟。

2)合作領域:作為歷史上絲路文明的重要參與者和締造者之一,阿拉伯國家身處“一帶一路”交匯地帶,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一帶一路”建設全面帶動中阿關係發展,中阿全方位合作進入新階段。

3)合作前景:中阿雙方一致同意建立全面合作、共同發展、面向未來的中阿戰略伙伴關係。這是中阿友好合作新的歷史起點。

(3)中拉關係

1)總體定位:中國和拉美面積佔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占世界近三分之一,是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關鍵力量。

2)合作領域:建立中拉論壇,順應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是中拉關係史上的創舉,形成了政治上真誠互信、經貿上合作共贏、人文上互學互鑑、國際事務中密切協作、整體合作和雙邊關係相互促進的中拉關係五位一體新格局。

3)合作前景:中拉雙方對世界發展潮流認知更加一致,對中拉關係發展前景信心更加堅定,對互為發展機遇共識更加清晰,對構建中拉命運共同體願望更加強烈。這符合我們雙方的共同利益,也有利於亞洲同拉美和加勒比兩大地區乃至世界和平與發展。

(二)中國是全球發展的貢獻者

中國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堅持走共同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將自身發展經驗和機遇同世界各國分享,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順風車”,一起來實現共同發展。

1.為全球發展貢獻中國力量

(1)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貢獻者

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為全球經濟穩定和增長提供了持續強大的推動。中國同一大批國家的聯動發展,使全球經濟發展更加平衡。中國減貧事業的巨大成就,使全球經濟增長更加包容。中國改革開放持續推進,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

作為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有力帶動了亞太和全球經濟增長。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的幾年間,中國為全球經濟貢獻了接近40%的增量,對世界經濟復甦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40年來,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198倍,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增長超過147倍,累計吸引外資超過2萬億美元,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最大的旅遊市場、130多個國家的主要貿易伙伴。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使7億多人擺脫貧困,佔全球減貧人口的70%以上,為世界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2)中國發展得益於國際社會,也必將回饋國際大家庭

中國一直是國際合作的倡導者和國際多邊主義的積極參與者,將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隨著中國實力上升,將逐步承擔更多力所能及的責任,努力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和完善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中國的發展不會犧牲別國利益,只會增進共同利益。

40年來,中國人民立己達人、共謀發展,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積極支持廣大發展中國家發展,實施負責任的宏觀經濟政策,保持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較高貢獻率,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國際金融危機作出了自己的貢獻,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中國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大量無償援助、優惠貸款,提供了大量技術支持、人員支持、智力支持,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建成了大批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項。1950年至2016年,中國在自身長期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情況下,累計對外提供援款4000多億元人民幣,實施各類援外項目5000多個,其中成套項目近3000個,舉辦11000多期培訓班,為發展中國家在華培訓各類人員26萬多名。

2.為全球發展貢獻中國方案:“一帶一路”

(1)共建“一帶一路”的總體框架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目的是聚焦互聯互通,深化務實合作,攜手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風險挑戰,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原則是共商共建共享;核心內容是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對接各國政策和發展戰略,深化務實合作,促進協調聯動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理念和方向包括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

(2)共建“一帶一路”的進展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互聯互通架構基本形成,一大批合作項目落地生根,首屆高峰論壇的各項成果順利落實,1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19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聯合國、東盟、非盟、歐盟、歐亞經濟聯盟等國際和地區組織的發展和合作規劃對接,同各國發展戰略對接。

(3)共建“一帶一路”的意義

共建“一帶一路”為世界經濟增長開闢了新空間,為國際貿易和投資搭建了新平臺,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拓展了新實踐,為增進各國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貢獻,成為共同的機遇之路、繁榮之路。事實證明,共建“一帶一路”不僅為世界各國發展提供了新機遇,也為中國開放發展開闢了新天地。共建“一帶一路”,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潮流,順應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時代要求,順應各國人民過上更好日子的強烈願望。

(4)共建“一帶一路”機會和成果屬於世界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於中國,但機會和成果屬於世界。共建“一帶一路”是開放的合作平臺,沒有地緣政治目的,不針對誰也不排除誰,不會關起門來搞小圈子,不是有人說的這樣那樣的所謂“陷阱”,而是中國同世界共享機遇、共謀發展的陽光大道。“一帶一路”建設跨越不同地域、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文明,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合作平臺,是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產品。它以亞歐大陸為重點,向所有志同道合的朋友開放,不排除、也不針對任何一方。我們真誠希望金磚國家、非洲國家、廣大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加入共建“一帶一路”夥伴網絡,讓共建“一帶一路”成果惠及更多國家和人民。

需要指出的是,“一帶一路”建設是全新的事物,在合作中有些不同意見是完全正常的。“一帶一路”建設,倡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惡”,彼此要多拆牆、少築牆,把對話當作“黃金法則”用起來。 (未完待續)(作者單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