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中美關係 迪士尼 世界歷史 文章 投資 第一海外 2019-05-01


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又過去了一年,又讀了很多書,為什麼一些人願意花那麼多時間去讀書?是因為這樣能獲得現實的收益嗎?

而現實是,書中不見得有黃金屋,書中也通常沒有顏如玉,喜歡讀書的人只是因為喜歡,因為從讀書的過程中獲得了樂趣、快感,獲得了常常只有自己能體會的,甚至自己都無法體會而逐步滲透到個人思維中的改變。

或者,閱讀只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讓我更加平和。2018年,“焦慮”似乎是一個網絡的關鍵詞,突然之間,朋友圈刷屏的文字似乎都是關於人生髮展的瓶頸與困境。而閱讀的好處在於,無論虛構的還是非虛構的作品,都能讓我們看到不同的人生境遇,讓我們體會到無論怎樣的歷史發展或者個人經歷,有起有伏,冬春交替本來就是生活的真相。於是,讀著讀著,我不焦慮了,因為踏著時代的起起伏伏,我還要前進,還期待著事業、友誼、家庭中更多的美好。當然,還有每一年,一本本給我帶來更多不同愉悅與體驗的好書,接下來,就讓我分享我在2018年讀過的部分(其實也是大部分)個人感覺不錯或者有所感觸的書籍,希望有你喜歡的,希望更多人享受閱讀的快樂,平和的在2019年工作、生活和閱讀。

商業:讓我們把握商業和金融歷史的規律


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在2018年,最火的商業書籍創作者非達里奧莫屬,一部《原則》幾乎成了商業人士必讀書籍,成為刷屏的現象級讀物。


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不過對我來說,《原則》並沒有太多驚喜,這類書常有的路徑就是將“絕對正確”的成功邏輯與不同人的成功經歷結合,而這一次傳主變成了達里奧。達里奧的文章我看過很多,一直喜歡他邏輯條理清晰分明的敘事方式,他本人其實也是一個會講故事的人。但是這本書不斷的提取條條目目的“原則”,將敘事過程不斷“切割”讓這本書缺乏閱讀快感,至於對人成長和工作的價值,恐怕對大多數讀者來說還是逃不開剛讀完被打了雞血,慢慢將其遺忘的慣例。


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與《原則》相比,達里奧這本《Big debt crises》才是更值得咀嚼的作品,關於金融危機,不少人總能務虛的侃侃而談,2018年我們看到了太多這樣的咋咋呼呼卻缺乏營養的討論。而達里奧在本書中卻以紮實的數據和圖表,清晰的邏輯分析,細緻的經典案例剖析了歷史上債務危機的共性和個性,對於愛好金融危機題材讀者來說,本書不容錯過。


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而在商業傳記書籍中,這本《迪士尼戰爭》最為精彩,由於持有一些迪士尼股票,作為其“股東”正關注著迪士尼面對Netflix挑戰的流媒體改革,閱讀這本迪士尼上一次危機的書籍就很帶感了。無疑,這是一本通常給人“童話王國”印象的公司的暗黑史,邁克爾 艾斯納,一位改革者將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迪士尼帶出泥沼,卻又讓其陷入公司政治的紛爭,進而再入至暗時刻,整個過程非常精彩又令人嘆息,同時迪士尼的業務畢竟深處娛樂圈,書中披露的很多趣聞讓本書讀起來別有趣味。


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低風險,高回報》是投資領域一本很有趣的書,書名可能讓很多人拍案而起認為又有人在忽悠必賺良方。事實上,這恰恰是很多浮躁人將“低風險,高回報”理解成了“無風險,高回報”,本書的主題還是基於低波動率策略進行指數化的長期投資,強調的恰恰是要關注風險,用數理化的算法挑選低風險的股票族構成指數進一步分散風險,算是被動投資中的Smart Beta策略的一個切入。本書用了大量數據、圖表和案例論證其投資思想,而就在我讀完本書不久,美股就進入持續的波動,恰恰美國市場的低波動率ETF表現穩健,算是以現實案例論證了作者的觀點。

歷史:換一種思路看歷史

歷史題材一直是我最偏愛的閱讀領域,就如看電影可以讓你感受你一輩子無法經歷的諸多經歷和情感,好的歷史書籍也讓你穿越時空去感受人類群體記憶的點點滴滴。與電影不同的是,閱讀歷史讓你感覺很多事情在個性中常常體現共性,在你親歷的歷史過程起伏中反倒是容易心態平和。與2017年我讀了很多“大歷史”的作品相比,2018年我閱讀了很多新角度看歷史的作品,也聚焦了更多垂直角度的歷史細節。


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基辛格的這本《Diplomacy》(中文版國內早有出版《大外交》)讓我開始以為是基辛格的個人自傳,鑑於其在中美關係中的特殊地位和眾所周知的原因,我還專門找來英文版閱讀。結果讀了沒多少就大呼過癮,太對我胃口了,這本書一下子殺到了17世紀,一位位外交大師躍然紙上,一樁樁外交事件栩栩如生,作為部分歷史的局中人,基辛格站的更高,看的更遠,想的更深,讓這本書也成為國際關係史研究中的經典之作。特別是在描述17到19世紀歐洲歷史的部分,以黎塞留、梅特涅等政治人物切入的角度就令我感到耳目一新,所謂閱讀和知識快感的交織就是這種感覺吧。


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第五次開始》是一本考古學家寫的文明歷史書,這是一個有趣的視角,很多時候考古和歷史似乎被我們看作兩個領域,而作者凱利恰恰從考古實證的角度打破了這種界限,打破了我們傳統的一些歷史“斷代”視角,提出了人類歷史發展的四個階段:技術的開始、文化的開始、農業的開始、國家的開始。在此基礎上,作者展望了人類的第五次開始,在這個階段,跨越國家定義的全球化將扮演重要的力量,而這與如今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似乎顯得不那麼搭調,但是,正如作者所說,"人類現在已經擁有改造世界的能力","我們有自我教育的歷史",前者讓我們具備了沿著進化軌道繼續高速發展的可能,後者讓我們從倫理和道德上不會偏離軌道太遠,人類歷史從來不會單線前進,期間縱有波折,我對人類此前歷史積澱的技術和倫理依然充滿信心。


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一萬年的爆發》可以和《第五次開始》放在一起看,它實際上聚焦的正是《第五次開始》中農業、國家歷史階段。作者從基因突變的角度,從生物遺傳學切入,卻又聚焦其在人類發展過程中與社會結構的互動,形成了一個角度獨特的"大歷史"框架。比如農業的發展增加了人口密集度,提高了生殖的效率和存活率,更多人的交往產生更多的基因突變,也讓其中有利於人類發展的突變高效的傳承。這樣將基因、歷史等學科跨界分析的結構確實讓人耳目一新,提升視野。


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關於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歷史,我們對於結果都已經熟知,而這本《無敵艦隊》卻將敘事時間軸進一步向前延伸,整本書對最後海上大決戰描寫筆墨不多,更多介紹了這場改變歷史進程的海戰之前的歐洲大勢。作者基於史實以文學化的筆調刻畫了諸多歷史細節,讓本書可讀性很強,特別對伊麗莎白、腓力二世等人物性格的刻畫栩栩如生。


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西班牙內戰》是一本擴充我對一段歷史認知深度的好書,對於西班牙內戰,我此前的瞭解也比較單一,就是弗朗哥跟全球熱血革命青年死磕的故事。而這本書的敘事角度很特別,並非簡單的時間線敘事,而是如一部平行敘事電影一般,設置了幾位“主角”,通過他們同時期各個階段的不同經歷,形成了不同視角下的西班牙內戰真相。而這些主角大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文化名流,海明威、卡帕、塔羅。。。這也讓本書並非一本全方位的歷史讀本,更像一種文化角度的戰爭史解讀。


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哈布斯堡,是一個血統上的概念,還是一個政治譜系的傳承 ,或者是實實在在的政治力量?奧斯曼帝國是一個帝國,還是一種文明形態的現實具象?《哈布斯堡王朝》和《奧斯曼帝國的衰亡》都是帶著一種王朝末路基調的歷史反思,兩者涉及的歷史有各自的軌跡,又有交匯重疊,直到一戰退出歷史舞臺,閱讀他們的歷史,總讓人留下聲聲嘆息。


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伊斯蘭國的暴虐似乎已經成為歷史,但是關於這一比基地組織更加凶殘的恐怖組織何以快速崛起甚至成為一方諸侯,政治領域的分析和解讀仍在繼續。《黑旗》的副標題點明瞭本書的主題,即一本ISIS的前傳,剖析正是就是什麼背景下,又是哪些因素的合力,讓扎卡維命喪黃泉之後,其創立的組織依然掀起了中東的亂局。


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租界、口岸,長期被認為是中國歷史的傷疤,中國人民的屈辱,而伴隨中國的發展和開放,我們也已經有自信去坦然而全面的重新審視屈辱的歷史。吳芳思的這本《口岸》就給了我們一個更為立體的視角,這本書有大歷史,全面剖析了口岸的形成和發展,以及衰落,從這條線索我們可以看到口岸發展的內在驅動力似乎更多是一種經濟選擇,而當維持口岸已經成為低性價比的負擔之時,其被大規模的廢棄自然成為一種大勢。同時,本書也有生活日常的細節,各國人在口岸的生活,中國人在口岸的經歷,以及在全國多個這樣的主權飛地上中國與西方交往的有趣日常。


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基因傳》是一本科普讀物,更是一部極具人文思考的佳作,在本書中你不但可以一睹人類基因科學發展史的全貌,更可以逐步理解為什麼倫理思辨在基因科學中這麼重要,而讀完本書後,讓我也對此後不久發生了的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有了更全面的思考。

傳記:超越蓋棺定論,關注時代背景下的行為動機

怎樣的人物傳記是好的人物傳記?在我看來,它定不僅僅聚焦於人物本身,更放大到整個時代,超脫與對個人歷史“責任”和“功績”的探討,帶著所謂的“理解之同情”讓我們體察歷史人物的行為動機和影響。

在2018年,美國史學巨匠卡羅的林登約翰遜系列著作無疑是我全年閱讀的最大驚喜,四本大部頭我在2018年讀了前三部,其精彩讓我正在閱讀收尾的第四部時竟然帶著不捨。


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本系列首部《The path to power》正如其名,講述的是林登約翰遜成長的歲月,讓我們可以深刻體會為什麼是他快速成為當時的年輕政治明星,又如何塑造了日後倍受爭議的梟雄型政治風格。


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而《Means of ascent》則讓我們看到林登約翰遜如何從一場政治挫折中重新崛起,又如何在一場充滿爭議,過程骯髒的政治博弈中成功成為參議員。


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Master of the senate》可謂卡洛在本套叢書中最傾力的一部,原英文紙質版超過1200頁,正如書名所說,體現了林登約翰遜在議院政治中如何如魚得水,縱橫跋扈,更讓我們深入了美國一個時代的政治大觀園。

這套叢書精彩之處在於,卡洛撰寫本書的目的不僅僅是講述林登 約翰遜的一生,而是貫穿約翰遜一生的美國政治大歷史,進而進一步剖析美國議院政治運作機理的演變過程。所以,在這本書中,主線當然是約翰遜的故事,但是涉及關鍵節點你就會感覺卡洛按了暫停鍵,轉而將這個節點的美國政治背景、人物經歷詳細的闡釋,直到讓你對當時歷史的背景可能有了深刻理解後,他再重新按下播放鍵讓約翰遜繼續他的劇情,一段美國曆史的史詩自然躍然紙上。


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Team of Rivals》的中文版譯名很傳神:“仁者無敵”,是的,這本傳記是我過去一年讀到的最具人格感染力的作品,傳主是我們聽得太多的林肯。與其它林肯傳記不同之處在於,這是一本時代群像,進而又以此體現出林肯獨特的魅力,它的線索是林肯和其政治對手的博弈,但是這些“敵人”往往成為他日後的政治夥伴,與其一起經歷了美國曆史上一段刻骨銘心但是卻脫胎換骨的歲月。當然,林肯吸引的對手往往與其有相似之處,那就是堅定的廢奴立場,所以本書也是瞭解美國廢奴運動精神脈絡的作品,讓我們看到順應時代潮流的人們可以結成一種多麼堅毅的力量。


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Friends Divided》也是一部角度獨特的作品,書中的主人公是美國開國群星中的亞當斯和傑弗遜,而正如書名所述,本書揭示的是兩人政治立場上的分歧和決裂。儘管美國獨立戰爭是一場爭取自由和權益的歷史事件,但是其實此後相當長的時間,美國的政治走向也處於不斷的博弈和試錯過程中,亞當斯和傑弗遜的政治紛爭便是這個過程的縮影和焦點。而本書並不拘泥於政治主張的細節,更多對兩人思想分歧的淵源和不斷加深的過程有著生動的描寫,也讓我們看到兩人之間的紛爭儘管有政治手段上的相互擠兌,更有君子之爭的風度,也可謂美國政治史上的一段另類佳話。


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在閱讀前面提到的《大外交》的過程中,我對黎塞留這一此前無比陌生的法國紅衣主教,一個時代的外交大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這本《黎塞留傳》便構成了我的延伸閱讀,這是一位充滿雄心的時代巨人,也是一位充滿爭議和矛盾的務實政客。作為名義上的宗教人士,黎塞留卻長期致力於法國王室力量的鞏固,並深度嵌入到那個時代法國王室的諸多內鬥和醜聞之中,這些交織大時代史詩感和王室狗血細節的種種故事也讓本書別有一番閱讀趣味。


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有時候,一些問題沒人提醒就似乎處於您常識雷達的盲點,但是一旦看到個題目也會被激起強烈的好奇。所以,當我看到《教宗與墨索里尼》這個書名的時候也馬上拍了腦袋,對呀,與意大利一直有著深切聯繫的梵蒂岡當時的教宗,到底在法西斯於意大利的崛起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只是充耳不聞嗎?這本書正是我喜愛的所謂“補足盲點”之作,書中揭示了當時的庇護十一世如何與墨索里尼結成聯盟對抗共同的敵人,此後又如何同床異夢相互牽制,整個過程給我的感覺就是掙扎,當教宗被迷住雙眼助紂為虐看著墨索里尼崛起也註定了他在暴力的威脅下將如何無助,而不可一世的墨索里尼面對地位獨特的教宗也顯得進退失據。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常常發現敏銳把握時代方向的人哪怕面對艱險也能堅定的向前,而教宗和墨索里尼的吊軌關係正是兩位目光有限的實用主義者的悲劇體現。


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而說到對歷史方向的把握和意志的堅定,列寧可謂一個典型到極端的案例,而這本《Lenin》的副標題是“The Man, the Dictator, and the Master of Terror”,似乎是有一本西方“黑化”列寧之作。但是整本書的敘事過程還是客觀的,極力從列寧的成長和興起過程剖析他如何變成了後來的列寧,我們看到了一個具有苦行僧一般自律精神,又有著冷酷的功利主義態度的複雜人格。他有著極強的控制慾,但是諷刺的是在生命最後的時刻,卻無力的在病痛中任斯大林擺佈,讓一種血腥的政治風格繼續傳承。。。

文學和文化:生活的勇氣、堅韌和感傷


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在《以她之名》中,巴里科再度體現了其小說“容量”(字數)少,但是“含量”足的特點,短短的篇幅下,四個少年的人生故事竟然顯得那麼飽滿,充滿戲劇性,又令人心痛,似乎突然之間,一切都變了,四個曾經一起玩樂隊的男孩,經歷了人生的突變。而改變這一切的是她,安德雷,她是一位少女,她撞向他們的生活,整個過程光怪陸離卻又那麼真實,猶如一部阿莫多瓦的電影,這是一部帶有痛感的小說,讓你想起了自己青春時候的安德雷。


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在《聖殿春秋》中,在肯 福萊特的筆下,十二世紀的歐洲沒有田園詩,沒有騎士精神,沒有聖人,只有殘酷環境下的艱難生存。而就在王橋,菲利普矢志不移的目標就是在王橋修建一座大教堂,他信仰堅定,心地善良,但別人打了他的左臉,他絕不會伸出右臉,而是要給予堅定的回擊。他時而狡黠,時而冷酷,在他心中,王橋教堂就是最高目標,而整個過程,我們看到的是更多個性鮮明人物的曲折命運,閱讀過程很有厚重感和感染力,它不需要你靜下心來讀,因為讀它可以讓你靜下心來。


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託尼 朱特的《戰後歐洲史》是我非常喜愛的歷史著作,而在這本《事實改變之後》,朱特體現了他作為富於現實思考和批判的公共知識分子的一面。在這本書中,從後冷戰時代到猶太人話題,從後911時代到生活方式的思考,他都能以一種從歷史中尋求答案,又在現實中給予批判的角度給我一種時空穿越的獨特閱讀體驗。本書最為精彩的章節莫過於身為猶太人的朱特,以一種"破除猶太民族神話"的姿態,對猶太人諸多記憶和行為的批判,其勇氣與內省精神令人敬佩。


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娜塔莎之舞》是我2018年閱讀的另一驚喜之作,俄羅斯文化,從藝術到文學在人類文化史中的地位無需多言,而本書正是對俄羅斯文化發展歷程的回顧和致敬。本書作者費吉斯的作品我也不是第一次讀了,他被人批評的一點就是歷史寫作上有時候文學發揮過多,而這一特質卻在這本關於文化的歷史書寫中得以充分的正面發揮。要知道俄羅斯的民族史就伴隨著動盪與苦難,俄羅斯的文化中的大師們的人生本身就是跌宕起伏的文學故事,這本書讓那些我們熟悉的名字躍然紙上,讓他們的故事栩栩如生,讓他們的人生打動人心。

小說:談古論今,仰望太空

與所謂文學名著相比,很多虛構類作品似乎都可以歸於“通俗讀物”一類,但是通俗不意味著沒有深度,過去一年很多故事精彩的流行文學作品也讓我感受到精彩敘事中的情感或者思想的深度。


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在開始五本《清明上河圖密碼》的閱讀之前,我對這套早有耳聞的小說預期還是古代懸疑題材。然而,這套書給我的驚喜在於其群像式的寫作方法在流行小說中非常少見而充滿個性,當然這也帶來了一些爭議,因為一本書上來N條線索,彼此關聯,常常一條線索正精彩的時候“斷掉”掉你胃口再去寫另一條,實在考驗你的耐心和記憶力。與此同時,這本書又堪稱一本古代社會浮世繪,各個階層,各種境遇,各類人性,猛的被作者展現在你面前,儘管故事設定在宋代,卻依然充滿代入感。

在已出的五部中,我最喜歡的是第五部,首先這部的敘事技巧和結構將本書的群像敘事帶入到了一個“走火入魔”的地步,出場人物極多卻又都時間有限。看似N條線索,但是又有一條大的敘事背景讓其成為單線敘事,而且巧妙的由最底層社會引向最上層社會,更有精彩的反轉。而與作者的“炫技”相比,這一部陰鬱的氣質更讓我印象深刻,它把各個階層,特別底層生活的掙扎與互害寫的非常傳神而有代入感,細節描寫間讓你體會到人間的苦與痛,書中有些出離感的“相絕”陸青對人間罪惡的點評在最後快節奏響起,宛若一曲令人窒息的地獄神曲。


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當年柯南道爾在《最後一案》中讓福爾摩斯和對手一起掉入山谷,讀者對於心中的神探在作者筆下如此慘死表示了強烈不滿。我想如果他們看看瑞典推理小說大師尤 奈斯博筆下的哈利有多慘,可能就不會有那麼大意見了,在奈斯博筆下,他彷彿跟主人公有仇一般讓哈利倍受折磨傷痕累累,讓這位本身帶有缺陷的反英雄更添一絲悲壯色彩,讓其故事的高潮處總是節奏緊張讓人想一口氣讀出個結果。奈斯博的小說帶著北歐作品常見的蒼涼和寫實,故事懸疑重重之中既沒有歐美經典偵探小說的優雅,也沒有日式社會推理的深沉,它就是那麼冷峻的讓哈利如同美國的西部英雄,身上時刻帶著塵土,用很硬核的手段去揭示真相。


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在科幻小說領域,太空歌劇,太空史詩似乎是對一部格局宏大作品的最高讚譽,而《海伯利安》無疑是其中當之無愧的佼佼者。《海伯利安》如同一部科幻小說中的經書,以一個朝聖的故事串聯出六個篇章,而每個篇章又是一個包含豐富內容的個人史詩,這讓整部小說結構宏大耐人咀嚼。而其續作來看,《海伯利安的隕落》與首部更有相似的氣質,後續的《安迪密恩》和《安迪密恩的覺醒》則形成了另一種風格,那種宏大上帝視角突然放低姿態成為個人英雄主義傳說,整體質量也有所下降,但是貫穿始終的依然是充滿宿命論的謎題追尋,形成了這個系列很有特色的哲學(或者說玄學)氣質。


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我非常喜歡斯卡爾齊這三部曲的調調,沒錯,他也寫的宇宙,也有各種勢力的權力鬥爭,也有個人史詩,但是。。。他很不嚴肅,特別讀《來自12個星球的敵人》讓你感覺在看昆汀的電影,好叨逼叨,好粗俗,好過癮。這就是這位作家的獨特風格,他的作品非常有趣,或許可以看作“惡俗”版的道格拉斯 亞當斯,但是這無礙於他展示自己迷人的想象力和故事張力,或許,還有一些深刻。


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隨著《世紀三部曲》系列中文版這兩年被引入國內,肯 福萊特一時間成為中國讀者心中文學新經典的代表人物。事實上,福萊特早期靠諜戰小說聞名,之後哪怕已經足以寫出《中世紀三部曲》那樣的歷史厚重之作,也似乎如放不下的愛好一般,時不時寫一部諜戰題材小說。福萊特的此類作品舞臺通常在二戰時期,與冷戰背景相比可能少些對中國讀者的神祕感,而且由於寫於不同時期,質量在整體穩健中還是有起有伏,用豆瓣評分標準算是整體在“還行”水準以上,也算上佳的消遣讀物。


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金甌缺》是一部1985年的歷史小說,背景是中國歷史創作上帶著特別情節的北宋末期,這是一段中國歷史的悲愴記錄,但是也因此,當經歷了漫長時間的沉澱後,其悲壯的內核卻形成了獨特的文學美感被後世一再進行創作。這部《金甌缺》格局很高,世界觀很大,由“海上之盟”開始到北宋滅亡卻國破山河在的悲壯,作者文筆細膩但是不做作,以歷史上曾經留下眼前一亮的記錄但是卻並不那麼重要的馬擴的個人經歷為主線,逐步勾勒出那段歷史的全貌,同時故事節奏掌控很到位,既有閱讀快感,也能讓讀者感受到極具史詩感的悲愴。

特別篇:閱讀自己

是的,在2018年,我有幸在中信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自己的書《ETF全球投資指南》,這個過程要感謝長期以來陪伴我,認可我的網友,感謝中信出版社的編輯、萬門大學的朋友,當然還有支持我的家人。

儘管這是一本相對小眾領域的書,但是這背後是自己對一個領域從興趣到熱愛,進而到交流與積累的過程,很高興對一段自己在一個領域的探索過程以一本書來紀錄。

2019年,願各位都有美好的閱讀生活!

讀著讀著就不焦慮了:我的2018年私人閱讀清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