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首例!寶寶還沒出生就得了腫瘤,媽媽邊“生產”邊救娃'

"

在母親生產到一半,胎兒身體下半部分仍在子宮內時,就為胎兒進行手術,這聽著似乎有點不可思議。但這件事,浙大婦院和浙大兒院的專家們成功做到了。

近日,蕭山一位產婦在孕37周做檢查時發現,腹中胎兒長有"腫瘤",如不及時處理,則有窒息死亡的危險。為了能讓寶寶健康出生,浙大婦院和浙大兒院的專家進行了院間產時多學科合作手術,最終母女平安,這在浙江尚屬首例。

"

在母親生產到一半,胎兒身體下半部分仍在子宮內時,就為胎兒進行手術,這聽著似乎有點不可思議。但這件事,浙大婦院和浙大兒院的專家們成功做到了。

近日,蕭山一位產婦在孕37周做檢查時發現,腹中胎兒長有"腫瘤",如不及時處理,則有窒息死亡的危險。為了能讓寶寶健康出生,浙大婦院和浙大兒院的專家進行了院間產時多學科合作手術,最終母女平安,這在浙江尚屬首例。

浙江首例!寶寶還沒出生就得了腫瘤,媽媽邊“生產”邊救娃

在肚子裡就被查出長了“腫瘤”

不僅要守護媽媽,也要救護寶寶

小徐(化名)30出頭,是個美美的孕媽。喜歡孩子的她,一直很期待寶寶的降生。

可懷孕37周的時候,小徐產檢B超顯示,她的寶寶似乎得了腫瘤,跟身體的三分之一差不多大小了。之後,通過磁共振確診,寶寶確實長了一個囊實性的腫塊,從下頜開始長,一直貼近胸腔,尺寸也比B超顯示的要大,足足有11cm*4cm*4cm。

也就是說,小徐的寶寶患有"頜下腫瘤"。這個腫塊的性質尚不能確定,但是由於孩子太小,這個腫塊將很可能在孩子出生後壓迫呼吸道,導致孩子無法正常呼吸,從而出現窒息乃至死亡。

小徐很崩潰,這個寶寶得來不易,如果再"沒了",她擔心自己真的一輩子也無法當媽媽了。

情況複雜,浙大婦院的專家緊急聯繫了浙大兒院,不僅要守護媽媽,也要救下寶寶

經過會診,專家團討論出了一個辦法:在寶寶剛剛露頭的時候,就立刻進行手術,保證寶寶的呼吸。

邊生產邊手術?聽起來真是不可思議。

而在醫學上,這被稱為產時宮外治療(ex-utero intrapartum treatment,EXIT)。EXIT的基本原理是維持母胎循環直到胎兒氣道穩定或相關胎兒手術結束。它的最大特點是,胎兒在接受手術時,身體的下半部分仍在子宮內。因此,EXIT是一個需要高度協調、技術精湛、經驗豐富的多學科團隊合作的高級別手術。

一般情況下,當產前診斷提示胎兒氣道異常或心肺功能不穩定時,可以考慮行EXIT,在維持胎盤循環基礎上,通過外科手術使患兒完成從胎兒到新生兒的過渡,改善胎兒結局,使潛在的危險變成一個可以操控的過程,避免胎兒氣道阻塞和缺氧。

三套不同方案同時準備

各科室帶上全套"傢伙"

7月27日是一個普通的週末,但浙大兒院麻醉科胡瑤琴副主任、王東披醫生,NICU(新生兒重症監護室)副主任馬曉路,新生兒外科主任鈄金法和耳鼻喉頭頸外科主任付勇,腫瘤外科副主任王金湖,浙大婦院產科副主任羅瓊和麻醉科副主任呂昌成這8位大咖卻仍在忙碌著會診……

大家的目光,聚焦在手術方案的選擇上。因為寶寶尚未出生,只能透過前期的檢查做大致判斷,考慮到各種可能,大家一共制定了三套不同的方案。

一、氣管插管:氣管插管通過腫瘤的梗阻部位,讓氧氣可以進入寶寶的肺內。

二、開氣管:如果術中氣管插管失敗,就要考慮在腫瘤壓迫的氣管下方將氣管切開,以保證寶寶獲得氧氣。

三、腫瘤手術:若前兩套方案都無法成功施行,腫瘤外科將在分娩臺上直接為寶寶進行腫瘤切除手術,解除氣管壓迫。

必須強調的是,這一切必須在寶寶脫離母體之前完成。否則,寶寶一旦脫離母體,失去胎盤的氧氣供應,又無法獲得外界氧氣,就會窒息甚至死亡。

方案確定後,各種材料的準備也費了一番周折。為了能根據情況隨機應變,各學科都把自己的全套"傢伙"帶上了。

媽媽的肚子就是“手術檯”

生死攸關5分鐘成功救下寶寶

7月29日,是小徐生產的日子。"出來了,寶寶的頭出來了……"浙大婦院產科副主任羅瓊醫師說道。

浙大兒院麻醉科胡瑤琴醫師立刻上前,將寶寶的頭輕柔地放在媽媽左下腹,接下來的操作就要在媽媽小徐的肚子上進行。

現場情況卻讓在場專家一陣緊張——寶寶的頜下腫瘤以內生性為主,意思是腫瘤主體部分向口咽內部生長,幾乎完全覆蓋了聲門及氣管入口,可視喉鏡伸進去,視野幾乎完全被腫瘤全部擋牢,除了瘤體什麼也看不見。至於氣管插管,更是沒有絲毫空間可以插進。

"怎麼辦,難道要選擇另外兩套方案嗎?但是風險都很高"。

現場氣氛一度凝固。

"再等等,我們再努力一下"。

專家們轉換思路,換上了普通喉鏡。浙大兒院麻醉科王東披醫生小心翼翼地將寶寶的頭往後仰,胡瑤琴醫生置入喉鏡、上挑會厭,終於看到了1/3的聲門,當機立斷順利將氣管插管插入寶寶的氣管。

寶寶得救了!整個過程大約用時5分鐘,這是寶寶生死攸關的5分鐘。

"

在母親生產到一半,胎兒身體下半部分仍在子宮內時,就為胎兒進行手術,這聽著似乎有點不可思議。但這件事,浙大婦院和浙大兒院的專家們成功做到了。

近日,蕭山一位產婦在孕37周做檢查時發現,腹中胎兒長有"腫瘤",如不及時處理,則有窒息死亡的危險。為了能讓寶寶健康出生,浙大婦院和浙大兒院的專家進行了院間產時多學科合作手術,最終母女平安,這在浙江尚屬首例。

浙江首例!寶寶還沒出生就得了腫瘤,媽媽邊“生產”邊救娃

在肚子裡就被查出長了“腫瘤”

不僅要守護媽媽,也要救護寶寶

小徐(化名)30出頭,是個美美的孕媽。喜歡孩子的她,一直很期待寶寶的降生。

可懷孕37周的時候,小徐產檢B超顯示,她的寶寶似乎得了腫瘤,跟身體的三分之一差不多大小了。之後,通過磁共振確診,寶寶確實長了一個囊實性的腫塊,從下頜開始長,一直貼近胸腔,尺寸也比B超顯示的要大,足足有11cm*4cm*4cm。

也就是說,小徐的寶寶患有"頜下腫瘤"。這個腫塊的性質尚不能確定,但是由於孩子太小,這個腫塊將很可能在孩子出生後壓迫呼吸道,導致孩子無法正常呼吸,從而出現窒息乃至死亡。

小徐很崩潰,這個寶寶得來不易,如果再"沒了",她擔心自己真的一輩子也無法當媽媽了。

情況複雜,浙大婦院的專家緊急聯繫了浙大兒院,不僅要守護媽媽,也要救下寶寶

經過會診,專家團討論出了一個辦法:在寶寶剛剛露頭的時候,就立刻進行手術,保證寶寶的呼吸。

邊生產邊手術?聽起來真是不可思議。

而在醫學上,這被稱為產時宮外治療(ex-utero intrapartum treatment,EXIT)。EXIT的基本原理是維持母胎循環直到胎兒氣道穩定或相關胎兒手術結束。它的最大特點是,胎兒在接受手術時,身體的下半部分仍在子宮內。因此,EXIT是一個需要高度協調、技術精湛、經驗豐富的多學科團隊合作的高級別手術。

一般情況下,當產前診斷提示胎兒氣道異常或心肺功能不穩定時,可以考慮行EXIT,在維持胎盤循環基礎上,通過外科手術使患兒完成從胎兒到新生兒的過渡,改善胎兒結局,使潛在的危險變成一個可以操控的過程,避免胎兒氣道阻塞和缺氧。

三套不同方案同時準備

各科室帶上全套"傢伙"

7月27日是一個普通的週末,但浙大兒院麻醉科胡瑤琴副主任、王東披醫生,NICU(新生兒重症監護室)副主任馬曉路,新生兒外科主任鈄金法和耳鼻喉頭頸外科主任付勇,腫瘤外科副主任王金湖,浙大婦院產科副主任羅瓊和麻醉科副主任呂昌成這8位大咖卻仍在忙碌著會診……

大家的目光,聚焦在手術方案的選擇上。因為寶寶尚未出生,只能透過前期的檢查做大致判斷,考慮到各種可能,大家一共制定了三套不同的方案。

一、氣管插管:氣管插管通過腫瘤的梗阻部位,讓氧氣可以進入寶寶的肺內。

二、開氣管:如果術中氣管插管失敗,就要考慮在腫瘤壓迫的氣管下方將氣管切開,以保證寶寶獲得氧氣。

三、腫瘤手術:若前兩套方案都無法成功施行,腫瘤外科將在分娩臺上直接為寶寶進行腫瘤切除手術,解除氣管壓迫。

必須強調的是,這一切必須在寶寶脫離母體之前完成。否則,寶寶一旦脫離母體,失去胎盤的氧氣供應,又無法獲得外界氧氣,就會窒息甚至死亡。

方案確定後,各種材料的準備也費了一番周折。為了能根據情況隨機應變,各學科都把自己的全套"傢伙"帶上了。

媽媽的肚子就是“手術檯”

生死攸關5分鐘成功救下寶寶

7月29日,是小徐生產的日子。"出來了,寶寶的頭出來了……"浙大婦院產科副主任羅瓊醫師說道。

浙大兒院麻醉科胡瑤琴醫師立刻上前,將寶寶的頭輕柔地放在媽媽左下腹,接下來的操作就要在媽媽小徐的肚子上進行。

現場情況卻讓在場專家一陣緊張——寶寶的頜下腫瘤以內生性為主,意思是腫瘤主體部分向口咽內部生長,幾乎完全覆蓋了聲門及氣管入口,可視喉鏡伸進去,視野幾乎完全被腫瘤全部擋牢,除了瘤體什麼也看不見。至於氣管插管,更是沒有絲毫空間可以插進。

"怎麼辦,難道要選擇另外兩套方案嗎?但是風險都很高"。

現場氣氛一度凝固。

"再等等,我們再努力一下"。

專家們轉換思路,換上了普通喉鏡。浙大兒院麻醉科王東披醫生小心翼翼地將寶寶的頭往後仰,胡瑤琴醫生置入喉鏡、上挑會厭,終於看到了1/3的聲門,當機立斷順利將氣管插管插入寶寶的氣管。

寶寶得救了!整個過程大約用時5分鐘,這是寶寶生死攸關的5分鐘。

浙江首例!寶寶還沒出生就得了腫瘤,媽媽邊“生產”邊救娃

△當天參加手術的專家們,從左至右依次為:陳鳴豔(兒院NICU),黃壽獎(兒院新生兒外科),王東披(兒院麻醉科),陳揚、付勇(兒院耳鼻喉科),羅瓊(婦院產科),呂昌成(婦院麻醉科),胡瑤琴(兒院麻醉科),王金湖(兒院腫瘤外科)

產房外,浙大兒院的新生兒轉運車早已準備就緒,寶寶第一時間被送往浙大兒院,接受全方位的專業評估和治療。

另一邊,從浙大婦院,也傳來了媽媽小徐一切平安的消息。

經過進一步診斷,寶寶患了巨大淋巴管畸形,有數個較大的囊腔存在。8月1日,腫瘤外科為寶寶進行了腫瘤穿刺,抽出了25毫升的囊液,接著將硬化劑注入瘤體內,不出意外,瘤體將逐步縮小,氣道壓迫逐步解除。

8月3日凌晨,更大的好消息傳來,寶寶的氣管導管順利拔除,意味著寶寶可以脫離外界幫助,自由呼吸了。

一個尚未誕生的小生命,在她的生前生後,聚集了一群群接力守護她的人,給醫護們點個大大的贊。

(記者 柴燕宏 通訊員 王雪飛 孫美燕)

來源:浙江在線健康網、浙大兒院

責編:陳國湧

編輯:鄭照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