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與中華絨螯蟹混養新技術

小龍蝦養殖正在多地如火如荼地開展,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全國小龍蝦養殖面積已突破 670 000 hm 2 ,總產值已超過 2 000億元。中華絨螯蟹養殖這幾年比較平穩,但在淡水養殖中佔有相當的比重。小龍蝦和河蟹的生態習性很相近,同屬甲殼類,國內自然分佈、所需生長環境高度相似。通常,具有相似生態位的品種競爭作用較強,會產生爭奪食物和空間的效應。克氏原螯蝦和河蟹現採用的養殖模式中主要生長時間有差異,形成了一定的時間區隔。

在實際養殖過程中,小龍蝦主要生長期為3—7 月,在 4—6 月就陸續出售,剩下可作為種蝦進行自繁,留存作下 1 年的親本或全部銷售,第二年重新投放蝦苗。而中華絨螯蟹主要生長期為 6—10月,出售時間基本在 10 月以後。所以兩者在生長時間上可以兼顧,比單一養殖品種生產更好地利用了水體,經濟效益也可以得到提高。

目前小龍蝦與中華絨螯蟹混養的模式很多,均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效益。現向大家推薦一種小龍蝦與中華絨螯蟹混養的新模式,供大家參考,具體做法如下。

1 池塘條件

池塘是利用養殖中華絨螯蟹扣蟹培育塘口,養殖一季扣蟹後,經過進水、抽水等措施反覆幾次捕撈扣蟹後,尚有部分扣蟹未捕淨,作為小龍蝦與中華絨螯蟹混養的蟹種,不需要另外放養扣蟹。

2 養殖前的準備

2.1 清池

扣蟹銷售結束後,進水 30 cm 深度,用清塘淨(或類似清塘藥物)對水對全池進行潑灑清野,使用量按照說明書的規定,注意池埂坡面也必須灑到。主要目的是為了清除魚類及敵害生物。

2.2 水草移植

清池後,即可進行水草的移植,移植的水草品種主要有伊樂藻、小茨藻、水花生。伊樂藻、小茨藻移植在池塘中間淺灘上,呈棋盤狀,行距、株距均為 50cm,伊樂藻佔 70%,小茨藻佔 30%。水花生移植在池塘四周水邊,呈塊狀,間距 5~6 m,用竹竿固定,並隨著水位升高而逐步上移。水草覆蓋面積佔池塘面積的 40%~60%。

2.3 投放螺螄

每 667 m 2 一次性投放活螺螄 20 kg 左右,有條件的適當投放部分地方螺品種—— — 蘿蔔螺,目的一是淨化水質,二是作為蝦蟹的活餌料。

2.4 培養水質

水草移植完成後,對水質進行培育,主要方法是每 667 m 2 施放經發酵的腐熟有機肥 200~300 kg,堆放於池塘四角水邊,使其緩緩釋放。同時可施用一些過磷酸鈣或複合肥,有利於維護水質和培植水草。

3 苗種投放

中華絨螯蟹的苗種是未捕淨的扣蟹,克氏原螯蝦苗種 3 月底至 4 月初放養,規格整齊,200 尾/kg左右,放養量 5 000 尾/667 m 2 ,一次性放足。

4 飼料投喂

小龍蝦和中華絨螯蟹食性相近。 整個養殖過程中可全部投喂小龍蝦飼料,但蛋白含量要在 36%以上,同時每隔 7 d 投喂 1 d 經攪碎加工的冰鮮小雜魚。投喂方式是 1 d 2 次,7 : 00 前和 17 : 00後,上午投日投喂量的 30%以內,下午投 70%以上,每次投喂量以投喂後 3 h 略有剩餘為佳,並根據天氣、水溫、攝食情況,及時做出調整。

5 水質調節

水質調節主要遵循“春淺夏滿、先肥後瘦、適時調節”的原則。通常憑水色判斷水質優劣,簡便、迅速,也有一定的準確性、實用性及可行性。遵循健康養殖水質必須肥、活、嫩、爽的原則,結合克氏原螯蝦養殖實際需求,由於前期氣溫、水溫均較低,水生植物比較矮小,浮游生物繁殖相對較慢,為了有利於水溫快速提高、水生植物的快速生長、加速浮游生物繁殖,前期水位控制要低,透明度控制在 30 cm 左右,此種條件下浮游生物相對較為豐富,有利於幼蝦的攝食。若透明度過小需進行換水或加水,反之則需施放追肥。隨著蝦體增大、以後逐步增加水位,至 7 月高溫季節前加至最高水位。

高溫季節深水區水位須保持在 1.5 m 以上,從有利於小龍蝦安全度夏,有利於水生植物的生長、提高商品蝦品質出發,養殖中後期透明度控制在 40 cm 以上。

6 日常管理

6.1 巡池

巡塘是水產養殖生產中的主要環節之一。要做到早晚各巡塘 1 次,早晨在太陽出來之前,晚上則應掌握在 21:00—22:00 時進行。巡塘的主要目的:①檢查攝食、活動、生長、防逃、防盜等情況;②防止浮頭;③檢查進水過濾網,撈取殘餌及腐敗的水草以及有無野雜魚。發現問題及時採取相應的對策。

6.2 及時捕撈

小龍蝦是一種“社群動物”,個體間生長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即使放養規格整齊的苗種,經過一段時間養殖,個體間也會出現差異,因此商品蝦要及時捕撈,通過地籠袖口網眼大小控制捕撈規格,捕大留小。

6.3 敵害防治

防止水蛇、老鼠、魚鳥等敵害生物進入蝦池,一旦發現需及時殺滅。

7 病害預防

病害主要採用以防為主的方式,首先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其次定期對水體進行進行藥物消毒,每 20~25 d 消毒 1 次,使用藥物為生石灰和二氧化氯固體制劑,生石灰使用劑量為 15 g/m 3 ;二氧化氯使用劑量按照說明書規定的使用量另增加 20%;使用方法是對水後全池潑灑(注意生石灰渣子不可撒入池內),既可起到對水體進行消毒,又可以起到調節水體 pH 值,促進小龍蝦生長的作用。

同時,每隔 20 d 連續投喂含 2%大蒜素的藥餌7 d,提高蝦蟹的抵抗力。藥餌投喂結束 3 d 後,使用底質改良劑 1 次。

8 捕撈上市

5 月初開始捕撈。捕撈用專用的地籠網(有專利權),螃蟹可以自由出入,龍蝦只進不出。商品蝦的規格通過地籠網袖口網目大小來控制,進入地籠的龍蝦不回池。7 月初,改用普通地籠網捕撈,螃蟹、龍蝦均只進不出,龍蝦起捕規格仍通過地籠網袖口網目大小來控制,螃蟹上市規格靠人工挑揀,此時的螃蟹稱之為“黃蟹”[吉山花瑤頭條號]。

9 二茬養殖

7 月初,龍蝦已經大部分上市,螃蟹也陸續開始上市,池塘存塘量越來越小,正好利用此時池塘的空間,進行龍蝦的二茬養殖。此時,龍蝦的苗種規格較大,一般在 100 尾/kg,為了達到龍蝦快速生長、9月初上市的目的,每 667 m 2 放養龍蝦的密度控制在 4 000 尾之內。捕撈時可以有意識的留存部分龍蝦作為翌年繁殖用親本,有利於翌年繼續從事小龍蝦的養殖或繼續從事小龍蝦與中華絨螯蟹的混養。

小龍蝦與中華絨螯蟹混養新技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