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北京時間 8 月 1 日,中超夏季轉會窗口正式關閉,這個夏窗雖然沒有貝爾這樣驚天動地的世界級重磅轉會發生,但中超也在轉會市場投入了近 1.16 億歐元,這也是繼 2016賽季夏窗的 1.28 億歐元后,中超投入第二高的夏窗。值得注意的是,從 2017 年夏窗開始,中國足協推出了旨在抑制職業俱樂部非理性消費的引援調節費政策,儘管這一政策在出臺初期,的確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是這一政策執行到現在,對於中超的約束力已經相當有限了,甚至其中一些條例已形同虛設,這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重視和反思。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北京時間 8 月 1 日,中超夏季轉會窗口正式關閉,這個夏窗雖然沒有貝爾這樣驚天動地的世界級重磅轉會發生,但中超也在轉會市場投入了近 1.16 億歐元,這也是繼 2016賽季夏窗的 1.28 億歐元后,中超投入第二高的夏窗。值得注意的是,從 2017 年夏窗開始,中國足協推出了旨在抑制職業俱樂部非理性消費的引援調節費政策,儘管這一政策在出臺初期,的確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是這一政策執行到現在,對於中超的約束力已經相當有限了,甚至其中一些條例已形同虛設,這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重視和反思。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2017 年夏窗,中國職業聯賽開始執行引援調節費政策,按照規定,中超、中甲俱樂部註冊轉會期內引入外籍球員資金支出超過 4500 萬元人民幣/人、引入國內球員資金支出超過 2000 萬元人民幣/人的相關俱樂部,應等額繳納引援調節費用。從實際效果來看,2017 年夏窗,中超 16 隊投入只有 5545 萬歐元,2018 年夏窗總支出則為 5520 萬歐元,與 2016 年夏窗中超投入達到驚人的 1.28 億歐元相比,顯然 “奢侈稅” 發揮了非常明顯的抑制作用。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北京時間 8 月 1 日,中超夏季轉會窗口正式關閉,這個夏窗雖然沒有貝爾這樣驚天動地的世界級重磅轉會發生,但中超也在轉會市場投入了近 1.16 億歐元,這也是繼 2016賽季夏窗的 1.28 億歐元后,中超投入第二高的夏窗。值得注意的是,從 2017 年夏窗開始,中國足協推出了旨在抑制職業俱樂部非理性消費的引援調節費政策,儘管這一政策在出臺初期,的確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是這一政策執行到現在,對於中超的約束力已經相當有限了,甚至其中一些條例已形同虛設,這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重視和反思。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2017 年夏窗,中國職業聯賽開始執行引援調節費政策,按照規定,中超、中甲俱樂部註冊轉會期內引入外籍球員資金支出超過 4500 萬元人民幣/人、引入國內球員資金支出超過 2000 萬元人民幣/人的相關俱樂部,應等額繳納引援調節費用。從實際效果來看,2017 年夏窗,中超 16 隊投入只有 5545 萬歐元,2018 年夏窗總支出則為 5520 萬歐元,與 2016 年夏窗中超投入達到驚人的 1.28 億歐元相比,顯然 “奢侈稅” 發揮了非常明顯的抑制作用。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去年年底,中國足協在召開 2018 賽季職業聯賽總結會時,不僅確認 2019 賽季繼續實施引援調節費政策,同時還推出了薪酬帽、支出帽和注資帽,當時外界普遍認為,這套又快又狠的 “四大帽” 組合拳,2019 年中超轉會掀不起多大的浪來。但誰都沒有想到,今年中超夏窗接連出現 4 筆 “超標” 引援,而總支出 1.16 億歐元的花費已超過 2017 和 2018 兩個賽季夏窗投入的總和,中超夏季轉會如此豪氣,還是 2016 年胡爾克( 5580 萬歐元)和佩萊( 1525 萬歐元)登陸中超之時。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北京時間 8 月 1 日,中超夏季轉會窗口正式關閉,這個夏窗雖然沒有貝爾這樣驚天動地的世界級重磅轉會發生,但中超也在轉會市場投入了近 1.16 億歐元,這也是繼 2016賽季夏窗的 1.28 億歐元后,中超投入第二高的夏窗。值得注意的是,從 2017 年夏窗開始,中國足協推出了旨在抑制職業俱樂部非理性消費的引援調節費政策,儘管這一政策在出臺初期,的確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是這一政策執行到現在,對於中超的約束力已經相當有限了,甚至其中一些條例已形同虛設,這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重視和反思。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2017 年夏窗,中國職業聯賽開始執行引援調節費政策,按照規定,中超、中甲俱樂部註冊轉會期內引入外籍球員資金支出超過 4500 萬元人民幣/人、引入國內球員資金支出超過 2000 萬元人民幣/人的相關俱樂部,應等額繳納引援調節費用。從實際效果來看,2017 年夏窗,中超 16 隊投入只有 5545 萬歐元,2018 年夏窗總支出則為 5520 萬歐元,與 2016 年夏窗中超投入達到驚人的 1.28 億歐元相比,顯然 “奢侈稅” 發揮了非常明顯的抑制作用。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去年年底,中國足協在召開 2018 賽季職業聯賽總結會時,不僅確認 2019 賽季繼續實施引援調節費政策,同時還推出了薪酬帽、支出帽和注資帽,當時外界普遍認為,這套又快又狠的 “四大帽” 組合拳,2019 年中超轉會掀不起多大的浪來。但誰都沒有想到,今年中超夏窗接連出現 4 筆 “超標” 引援,而總支出 1.16 億歐元的花費已超過 2017 和 2018 兩個賽季夏窗投入的總和,中超夏季轉會如此豪氣,還是 2016 年胡爾克( 5580 萬歐元)和佩萊( 1525 萬歐元)登陸中超之時。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那麼,究竟是什麼讓中超各隊“無視”引援調節費政策,又開始大肆砸錢了呢?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人們有必要搞清楚這一政策出臺的背景。2017 年夏天,中超多隊爭相競價德甲金靴奧巴梅揚,加蓬神射手的身價已被炒到 8000 萬歐元,如果那時“美羊羊”真的登陸中超,那麼冬窗剛以 6000 萬歐元加盟上港,成為中超歷史標王的奧斯卡,不到半年就要讓出這個位置,顯然,當時的中超已經瘋狂到了失控和無序的地步。傳說中的競購奧巴梅楊也驚動了中國足協,尤其是更高一級的管理部門,也正是在這種特殊的背景下,引援調節費政策出臺。當然,相比於阻止奧巴梅揚登陸中超,引援調節費政策更大的意義在於,它對中超各俱樂部形成了極大的震懾作用,畢竟頂風、抗命就等於向足協,乃至更高層叫板,因此幾乎沒有人願觸碰這條紅線。於是,當時那些想要引進 “超標” 大牌外援的俱樂部,多是採用租借或者先租後買的方式來規避政策,能拖一陣是一陣。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北京時間 8 月 1 日,中超夏季轉會窗口正式關閉,這個夏窗雖然沒有貝爾這樣驚天動地的世界級重磅轉會發生,但中超也在轉會市場投入了近 1.16 億歐元,這也是繼 2016賽季夏窗的 1.28 億歐元后,中超投入第二高的夏窗。值得注意的是,從 2017 年夏窗開始,中國足協推出了旨在抑制職業俱樂部非理性消費的引援調節費政策,儘管這一政策在出臺初期,的確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是這一政策執行到現在,對於中超的約束力已經相當有限了,甚至其中一些條例已形同虛設,這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重視和反思。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2017 年夏窗,中國職業聯賽開始執行引援調節費政策,按照規定,中超、中甲俱樂部註冊轉會期內引入外籍球員資金支出超過 4500 萬元人民幣/人、引入國內球員資金支出超過 2000 萬元人民幣/人的相關俱樂部,應等額繳納引援調節費用。從實際效果來看,2017 年夏窗,中超 16 隊投入只有 5545 萬歐元,2018 年夏窗總支出則為 5520 萬歐元,與 2016 年夏窗中超投入達到驚人的 1.28 億歐元相比,顯然 “奢侈稅” 發揮了非常明顯的抑制作用。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去年年底,中國足協在召開 2018 賽季職業聯賽總結會時,不僅確認 2019 賽季繼續實施引援調節費政策,同時還推出了薪酬帽、支出帽和注資帽,當時外界普遍認為,這套又快又狠的 “四大帽” 組合拳,2019 年中超轉會掀不起多大的浪來。但誰都沒有想到,今年中超夏窗接連出現 4 筆 “超標” 引援,而總支出 1.16 億歐元的花費已超過 2017 和 2018 兩個賽季夏窗投入的總和,中超夏季轉會如此豪氣,還是 2016 年胡爾克( 5580 萬歐元)和佩萊( 1525 萬歐元)登陸中超之時。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那麼,究竟是什麼讓中超各隊“無視”引援調節費政策,又開始大肆砸錢了呢?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人們有必要搞清楚這一政策出臺的背景。2017 年夏天,中超多隊爭相競價德甲金靴奧巴梅揚,加蓬神射手的身價已被炒到 8000 萬歐元,如果那時“美羊羊”真的登陸中超,那麼冬窗剛以 6000 萬歐元加盟上港,成為中超歷史標王的奧斯卡,不到半年就要讓出這個位置,顯然,當時的中超已經瘋狂到了失控和無序的地步。傳說中的競購奧巴梅楊也驚動了中國足協,尤其是更高一級的管理部門,也正是在這種特殊的背景下,引援調節費政策出臺。當然,相比於阻止奧巴梅揚登陸中超,引援調節費政策更大的意義在於,它對中超各俱樂部形成了極大的震懾作用,畢竟頂風、抗命就等於向足協,乃至更高層叫板,因此幾乎沒有人願觸碰這條紅線。於是,當時那些想要引進 “超標” 大牌外援的俱樂部,多是採用租借或者先租後買的方式來規避政策,能拖一陣是一陣。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不過,隨著 2018 賽季北京國安(巴坎布、比埃拉)、大連一方(卡拉斯科),以及天津權健(莫德斯特)先後向足協繳納引援調節費,投資人們發現,除了多花點錢之外,沒有其他不良的後果,於是對於那些不差錢的俱樂部來說,調節費政策的約束力就開始變得很有限了。今年 3 月份,足協的一份公示表明,山東魯能(費萊尼)、廣州恆大(保利尼奧、塔利斯卡)和大連一方(哈姆西克),也都按時繳納了今年冬窗的引援調節費。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北京時間 8 月 1 日,中超夏季轉會窗口正式關閉,這個夏窗雖然沒有貝爾這樣驚天動地的世界級重磅轉會發生,但中超也在轉會市場投入了近 1.16 億歐元,這也是繼 2016賽季夏窗的 1.28 億歐元后,中超投入第二高的夏窗。值得注意的是,從 2017 年夏窗開始,中國足協推出了旨在抑制職業俱樂部非理性消費的引援調節費政策,儘管這一政策在出臺初期,的確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是這一政策執行到現在,對於中超的約束力已經相當有限了,甚至其中一些條例已形同虛設,這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重視和反思。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2017 年夏窗,中國職業聯賽開始執行引援調節費政策,按照規定,中超、中甲俱樂部註冊轉會期內引入外籍球員資金支出超過 4500 萬元人民幣/人、引入國內球員資金支出超過 2000 萬元人民幣/人的相關俱樂部,應等額繳納引援調節費用。從實際效果來看,2017 年夏窗,中超 16 隊投入只有 5545 萬歐元,2018 年夏窗總支出則為 5520 萬歐元,與 2016 年夏窗中超投入達到驚人的 1.28 億歐元相比,顯然 “奢侈稅” 發揮了非常明顯的抑制作用。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去年年底,中國足協在召開 2018 賽季職業聯賽總結會時,不僅確認 2019 賽季繼續實施引援調節費政策,同時還推出了薪酬帽、支出帽和注資帽,當時外界普遍認為,這套又快又狠的 “四大帽” 組合拳,2019 年中超轉會掀不起多大的浪來。但誰都沒有想到,今年中超夏窗接連出現 4 筆 “超標” 引援,而總支出 1.16 億歐元的花費已超過 2017 和 2018 兩個賽季夏窗投入的總和,中超夏季轉會如此豪氣,還是 2016 年胡爾克( 5580 萬歐元)和佩萊( 1525 萬歐元)登陸中超之時。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那麼,究竟是什麼讓中超各隊“無視”引援調節費政策,又開始大肆砸錢了呢?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人們有必要搞清楚這一政策出臺的背景。2017 年夏天,中超多隊爭相競價德甲金靴奧巴梅揚,加蓬神射手的身價已被炒到 8000 萬歐元,如果那時“美羊羊”真的登陸中超,那麼冬窗剛以 6000 萬歐元加盟上港,成為中超歷史標王的奧斯卡,不到半年就要讓出這個位置,顯然,當時的中超已經瘋狂到了失控和無序的地步。傳說中的競購奧巴梅楊也驚動了中國足協,尤其是更高一級的管理部門,也正是在這種特殊的背景下,引援調節費政策出臺。當然,相比於阻止奧巴梅揚登陸中超,引援調節費政策更大的意義在於,它對中超各俱樂部形成了極大的震懾作用,畢竟頂風、抗命就等於向足協,乃至更高層叫板,因此幾乎沒有人願觸碰這條紅線。於是,當時那些想要引進 “超標” 大牌外援的俱樂部,多是採用租借或者先租後買的方式來規避政策,能拖一陣是一陣。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不過,隨著 2018 賽季北京國安(巴坎布、比埃拉)、大連一方(卡拉斯科),以及天津權健(莫德斯特)先後向足協繳納引援調節費,投資人們發現,除了多花點錢之外,沒有其他不良的後果,於是對於那些不差錢的俱樂部來說,調節費政策的約束力就開始變得很有限了。今年 3 月份,足協的一份公示表明,山東魯能(費萊尼)、廣州恆大(保利尼奧、塔利斯卡)和大連一方(哈姆西克),也都按時繳納了今年冬窗的引援調節費。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足協收到的第一筆引援調節費為北京國安為巴坎布支付的 4000 萬歐元。

從《德國轉會市場》最新的數據來看,今年夏窗中超有 4 筆引援“超標”,分別為:阿瑙托維奇(上海上港 2500 萬歐元)、龍東(大連一方 1827 萬歐元)、沙拉維(上海申花 1600 萬歐元)和費爾南多(北京國安 1500 萬歐 先租借但必須買斷),其中阿瑙托維奇為今夏中超轉會標王。有意思的是,上海上港與北京國安是爭冠球隊,大連一方和上海申花之前均為保級而戰,同時這兩支老牌中超球隊承載著王朝復興的使命,在剛性的需求下,多花點錢並不是太大問題。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北京時間 8 月 1 日,中超夏季轉會窗口正式關閉,這個夏窗雖然沒有貝爾這樣驚天動地的世界級重磅轉會發生,但中超也在轉會市場投入了近 1.16 億歐元,這也是繼 2016賽季夏窗的 1.28 億歐元后,中超投入第二高的夏窗。值得注意的是,從 2017 年夏窗開始,中國足協推出了旨在抑制職業俱樂部非理性消費的引援調節費政策,儘管這一政策在出臺初期,的確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是這一政策執行到現在,對於中超的約束力已經相當有限了,甚至其中一些條例已形同虛設,這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重視和反思。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2017 年夏窗,中國職業聯賽開始執行引援調節費政策,按照規定,中超、中甲俱樂部註冊轉會期內引入外籍球員資金支出超過 4500 萬元人民幣/人、引入國內球員資金支出超過 2000 萬元人民幣/人的相關俱樂部,應等額繳納引援調節費用。從實際效果來看,2017 年夏窗,中超 16 隊投入只有 5545 萬歐元,2018 年夏窗總支出則為 5520 萬歐元,與 2016 年夏窗中超投入達到驚人的 1.28 億歐元相比,顯然 “奢侈稅” 發揮了非常明顯的抑制作用。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去年年底,中國足協在召開 2018 賽季職業聯賽總結會時,不僅確認 2019 賽季繼續實施引援調節費政策,同時還推出了薪酬帽、支出帽和注資帽,當時外界普遍認為,這套又快又狠的 “四大帽” 組合拳,2019 年中超轉會掀不起多大的浪來。但誰都沒有想到,今年中超夏窗接連出現 4 筆 “超標” 引援,而總支出 1.16 億歐元的花費已超過 2017 和 2018 兩個賽季夏窗投入的總和,中超夏季轉會如此豪氣,還是 2016 年胡爾克( 5580 萬歐元)和佩萊( 1525 萬歐元)登陸中超之時。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那麼,究竟是什麼讓中超各隊“無視”引援調節費政策,又開始大肆砸錢了呢?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人們有必要搞清楚這一政策出臺的背景。2017 年夏天,中超多隊爭相競價德甲金靴奧巴梅揚,加蓬神射手的身價已被炒到 8000 萬歐元,如果那時“美羊羊”真的登陸中超,那麼冬窗剛以 6000 萬歐元加盟上港,成為中超歷史標王的奧斯卡,不到半年就要讓出這個位置,顯然,當時的中超已經瘋狂到了失控和無序的地步。傳說中的競購奧巴梅楊也驚動了中國足協,尤其是更高一級的管理部門,也正是在這種特殊的背景下,引援調節費政策出臺。當然,相比於阻止奧巴梅揚登陸中超,引援調節費政策更大的意義在於,它對中超各俱樂部形成了極大的震懾作用,畢竟頂風、抗命就等於向足協,乃至更高層叫板,因此幾乎沒有人願觸碰這條紅線。於是,當時那些想要引進 “超標” 大牌外援的俱樂部,多是採用租借或者先租後買的方式來規避政策,能拖一陣是一陣。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不過,隨著 2018 賽季北京國安(巴坎布、比埃拉)、大連一方(卡拉斯科),以及天津權健(莫德斯特)先後向足協繳納引援調節費,投資人們發現,除了多花點錢之外,沒有其他不良的後果,於是對於那些不差錢的俱樂部來說,調節費政策的約束力就開始變得很有限了。今年 3 月份,足協的一份公示表明,山東魯能(費萊尼)、廣州恆大(保利尼奧、塔利斯卡)和大連一方(哈姆西克),也都按時繳納了今年冬窗的引援調節費。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足協收到的第一筆引援調節費為北京國安為巴坎布支付的 4000 萬歐元。

從《德國轉會市場》最新的數據來看,今年夏窗中超有 4 筆引援“超標”,分別為:阿瑙托維奇(上海上港 2500 萬歐元)、龍東(大連一方 1827 萬歐元)、沙拉維(上海申花 1600 萬歐元)和費爾南多(北京國安 1500 萬歐 先租借但必須買斷),其中阿瑙托維奇為今夏中超轉會標王。有意思的是,上海上港與北京國安是爭冠球隊,大連一方和上海申花之前均為保級而戰,同時這兩支老牌中超球隊承載著王朝復興的使命,在剛性的需求下,多花點錢並不是太大問題。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就在中超各俱樂部為引進外援而繳納調節費,面不改色心不跳時,在內援引進這個問題上,大家似乎有著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今年夏窗,三大國腳級球員彭欣力、鄭龍和王永珀,轉會費竟然都是 261 萬歐元(摺合 2000 萬人民幣),再加上今年年初廣州恆大以統一 260 萬歐元的價格簽下韋世豪、張修維、劉奕鳴、高準翼和何超( 260 萬和 261 萬的區別,來自於匯率的變動,約合人民幣都是 2000 萬),2000 萬人民幣似乎已經成為中國本土球員國內轉會的一道死槓,被戲稱為 “統一零售價”。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北京時間 8 月 1 日,中超夏季轉會窗口正式關閉,這個夏窗雖然沒有貝爾這樣驚天動地的世界級重磅轉會發生,但中超也在轉會市場投入了近 1.16 億歐元,這也是繼 2016賽季夏窗的 1.28 億歐元后,中超投入第二高的夏窗。值得注意的是,從 2017 年夏窗開始,中國足協推出了旨在抑制職業俱樂部非理性消費的引援調節費政策,儘管這一政策在出臺初期,的確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是這一政策執行到現在,對於中超的約束力已經相當有限了,甚至其中一些條例已形同虛設,這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重視和反思。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2017 年夏窗,中國職業聯賽開始執行引援調節費政策,按照規定,中超、中甲俱樂部註冊轉會期內引入外籍球員資金支出超過 4500 萬元人民幣/人、引入國內球員資金支出超過 2000 萬元人民幣/人的相關俱樂部,應等額繳納引援調節費用。從實際效果來看,2017 年夏窗,中超 16 隊投入只有 5545 萬歐元,2018 年夏窗總支出則為 5520 萬歐元,與 2016 年夏窗中超投入達到驚人的 1.28 億歐元相比,顯然 “奢侈稅” 發揮了非常明顯的抑制作用。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去年年底,中國足協在召開 2018 賽季職業聯賽總結會時,不僅確認 2019 賽季繼續實施引援調節費政策,同時還推出了薪酬帽、支出帽和注資帽,當時外界普遍認為,這套又快又狠的 “四大帽” 組合拳,2019 年中超轉會掀不起多大的浪來。但誰都沒有想到,今年中超夏窗接連出現 4 筆 “超標” 引援,而總支出 1.16 億歐元的花費已超過 2017 和 2018 兩個賽季夏窗投入的總和,中超夏季轉會如此豪氣,還是 2016 年胡爾克( 5580 萬歐元)和佩萊( 1525 萬歐元)登陸中超之時。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那麼,究竟是什麼讓中超各隊“無視”引援調節費政策,又開始大肆砸錢了呢?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人們有必要搞清楚這一政策出臺的背景。2017 年夏天,中超多隊爭相競價德甲金靴奧巴梅揚,加蓬神射手的身價已被炒到 8000 萬歐元,如果那時“美羊羊”真的登陸中超,那麼冬窗剛以 6000 萬歐元加盟上港,成為中超歷史標王的奧斯卡,不到半年就要讓出這個位置,顯然,當時的中超已經瘋狂到了失控和無序的地步。傳說中的競購奧巴梅楊也驚動了中國足協,尤其是更高一級的管理部門,也正是在這種特殊的背景下,引援調節費政策出臺。當然,相比於阻止奧巴梅揚登陸中超,引援調節費政策更大的意義在於,它對中超各俱樂部形成了極大的震懾作用,畢竟頂風、抗命就等於向足協,乃至更高層叫板,因此幾乎沒有人願觸碰這條紅線。於是,當時那些想要引進 “超標” 大牌外援的俱樂部,多是採用租借或者先租後買的方式來規避政策,能拖一陣是一陣。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不過,隨著 2018 賽季北京國安(巴坎布、比埃拉)、大連一方(卡拉斯科),以及天津權健(莫德斯特)先後向足協繳納引援調節費,投資人們發現,除了多花點錢之外,沒有其他不良的後果,於是對於那些不差錢的俱樂部來說,調節費政策的約束力就開始變得很有限了。今年 3 月份,足協的一份公示表明,山東魯能(費萊尼)、廣州恆大(保利尼奧、塔利斯卡)和大連一方(哈姆西克),也都按時繳納了今年冬窗的引援調節費。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足協收到的第一筆引援調節費為北京國安為巴坎布支付的 4000 萬歐元。

從《德國轉會市場》最新的數據來看,今年夏窗中超有 4 筆引援“超標”,分別為:阿瑙托維奇(上海上港 2500 萬歐元)、龍東(大連一方 1827 萬歐元)、沙拉維(上海申花 1600 萬歐元)和費爾南多(北京國安 1500 萬歐 先租借但必須買斷),其中阿瑙托維奇為今夏中超轉會標王。有意思的是,上海上港與北京國安是爭冠球隊,大連一方和上海申花之前均為保級而戰,同時這兩支老牌中超球隊承載著王朝復興的使命,在剛性的需求下,多花點錢並不是太大問題。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就在中超各俱樂部為引進外援而繳納調節費,面不改色心不跳時,在內援引進這個問題上,大家似乎有著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今年夏窗,三大國腳級球員彭欣力、鄭龍和王永珀,轉會費竟然都是 261 萬歐元(摺合 2000 萬人民幣),再加上今年年初廣州恆大以統一 260 萬歐元的價格簽下韋世豪、張修維、劉奕鳴、高準翼和何超( 260 萬和 261 萬的區別,來自於匯率的變動,約合人民幣都是 2000 萬),2000 萬人民幣似乎已經成為中國本土球員國內轉會的一道死槓,被戲稱為 “統一零售價”。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過往,國內球員轉會費動輒上億人民幣的情況並不少見:2016 年張成林從北京人和轉會廣州恆大,轉會費高達 1.2 億人民幣;2017 年王永珀、楊善平轉會天津,轉會費也都在億元左右,從蘇寧轉會華夏幸福的任航也有一個 “任八千” 的綽號,如果以當時的市場行情來看,本賽季進入轉會市場的 8 名國腳級球員每人身價至少 1 億才比較合理。顯然,引援調節費政策的存在,令市場價格無法反映現實存在的供求關係。然而,所有人又都明白,這種供求關係本就是畸形的,因為中國會踢球的人少、踢得好的人更少!以王永珀為例,2017 年初他從山東魯轉會天津權健,當時他的預估身價為 40 萬歐元,轉會費為 1244 萬歐元,轉會費是身價的 31 倍,這也是為什麼天津球迷覺得上海綠地申花只掏了 2000 萬人民幣(261 萬歐元)就把小胖帶走這筆買賣虧大了,可就算是虧本買賣,261 萬歐元的交易價格也是目前王永珀 27.5 萬歐元身價的 9 倍多!當然,這其中有《德國轉會市場》對在本土效力的中國球員估值不高的因素在裡面,可眼下的“留洋旗手”武磊在走出國門之後身價也不過 350 萬歐元,他如果進入轉會市場身價能翻接近四倍,賣到 1300 萬歐元(一億元人民幣)嗎?恐怕很難!武磊尚且無法成為億元先生,其他人又何德何能?此時,我們再去理解中國足協國內球員轉會費 2000 萬元人民幣的 “紅線”,或許能得到一個共識 —— 國內球員最多值這個價,不能再多了。然而,眼下中超轉會市場的供求關係和 2016、2017 年時相比有根本性變化了嗎?這恐怕又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北京時間 8 月 1 日,中超夏季轉會窗口正式關閉,這個夏窗雖然沒有貝爾這樣驚天動地的世界級重磅轉會發生,但中超也在轉會市場投入了近 1.16 億歐元,這也是繼 2016賽季夏窗的 1.28 億歐元后,中超投入第二高的夏窗。值得注意的是,從 2017 年夏窗開始,中國足協推出了旨在抑制職業俱樂部非理性消費的引援調節費政策,儘管這一政策在出臺初期,的確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是這一政策執行到現在,對於中超的約束力已經相當有限了,甚至其中一些條例已形同虛設,這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重視和反思。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2017 年夏窗,中國職業聯賽開始執行引援調節費政策,按照規定,中超、中甲俱樂部註冊轉會期內引入外籍球員資金支出超過 4500 萬元人民幣/人、引入國內球員資金支出超過 2000 萬元人民幣/人的相關俱樂部,應等額繳納引援調節費用。從實際效果來看,2017 年夏窗,中超 16 隊投入只有 5545 萬歐元,2018 年夏窗總支出則為 5520 萬歐元,與 2016 年夏窗中超投入達到驚人的 1.28 億歐元相比,顯然 “奢侈稅” 發揮了非常明顯的抑制作用。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去年年底,中國足協在召開 2018 賽季職業聯賽總結會時,不僅確認 2019 賽季繼續實施引援調節費政策,同時還推出了薪酬帽、支出帽和注資帽,當時外界普遍認為,這套又快又狠的 “四大帽” 組合拳,2019 年中超轉會掀不起多大的浪來。但誰都沒有想到,今年中超夏窗接連出現 4 筆 “超標” 引援,而總支出 1.16 億歐元的花費已超過 2017 和 2018 兩個賽季夏窗投入的總和,中超夏季轉會如此豪氣,還是 2016 年胡爾克( 5580 萬歐元)和佩萊( 1525 萬歐元)登陸中超之時。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那麼,究竟是什麼讓中超各隊“無視”引援調節費政策,又開始大肆砸錢了呢?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人們有必要搞清楚這一政策出臺的背景。2017 年夏天,中超多隊爭相競價德甲金靴奧巴梅揚,加蓬神射手的身價已被炒到 8000 萬歐元,如果那時“美羊羊”真的登陸中超,那麼冬窗剛以 6000 萬歐元加盟上港,成為中超歷史標王的奧斯卡,不到半年就要讓出這個位置,顯然,當時的中超已經瘋狂到了失控和無序的地步。傳說中的競購奧巴梅楊也驚動了中國足協,尤其是更高一級的管理部門,也正是在這種特殊的背景下,引援調節費政策出臺。當然,相比於阻止奧巴梅揚登陸中超,引援調節費政策更大的意義在於,它對中超各俱樂部形成了極大的震懾作用,畢竟頂風、抗命就等於向足協,乃至更高層叫板,因此幾乎沒有人願觸碰這條紅線。於是,當時那些想要引進 “超標” 大牌外援的俱樂部,多是採用租借或者先租後買的方式來規避政策,能拖一陣是一陣。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不過,隨著 2018 賽季北京國安(巴坎布、比埃拉)、大連一方(卡拉斯科),以及天津權健(莫德斯特)先後向足協繳納引援調節費,投資人們發現,除了多花點錢之外,沒有其他不良的後果,於是對於那些不差錢的俱樂部來說,調節費政策的約束力就開始變得很有限了。今年 3 月份,足協的一份公示表明,山東魯能(費萊尼)、廣州恆大(保利尼奧、塔利斯卡)和大連一方(哈姆西克),也都按時繳納了今年冬窗的引援調節費。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足協收到的第一筆引援調節費為北京國安為巴坎布支付的 4000 萬歐元。

從《德國轉會市場》最新的數據來看,今年夏窗中超有 4 筆引援“超標”,分別為:阿瑙托維奇(上海上港 2500 萬歐元)、龍東(大連一方 1827 萬歐元)、沙拉維(上海申花 1600 萬歐元)和費爾南多(北京國安 1500 萬歐 先租借但必須買斷),其中阿瑙托維奇為今夏中超轉會標王。有意思的是,上海上港與北京國安是爭冠球隊,大連一方和上海申花之前均為保級而戰,同時這兩支老牌中超球隊承載著王朝復興的使命,在剛性的需求下,多花點錢並不是太大問題。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就在中超各俱樂部為引進外援而繳納調節費,面不改色心不跳時,在內援引進這個問題上,大家似乎有著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今年夏窗,三大國腳級球員彭欣力、鄭龍和王永珀,轉會費竟然都是 261 萬歐元(摺合 2000 萬人民幣),再加上今年年初廣州恆大以統一 260 萬歐元的價格簽下韋世豪、張修維、劉奕鳴、高準翼和何超( 260 萬和 261 萬的區別,來自於匯率的變動,約合人民幣都是 2000 萬),2000 萬人民幣似乎已經成為中國本土球員國內轉會的一道死槓,被戲稱為 “統一零售價”。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過往,國內球員轉會費動輒上億人民幣的情況並不少見:2016 年張成林從北京人和轉會廣州恆大,轉會費高達 1.2 億人民幣;2017 年王永珀、楊善平轉會天津,轉會費也都在億元左右,從蘇寧轉會華夏幸福的任航也有一個 “任八千” 的綽號,如果以當時的市場行情來看,本賽季進入轉會市場的 8 名國腳級球員每人身價至少 1 億才比較合理。顯然,引援調節費政策的存在,令市場價格無法反映現實存在的供求關係。然而,所有人又都明白,這種供求關係本就是畸形的,因為中國會踢球的人少、踢得好的人更少!以王永珀為例,2017 年初他從山東魯轉會天津權健,當時他的預估身價為 40 萬歐元,轉會費為 1244 萬歐元,轉會費是身價的 31 倍,這也是為什麼天津球迷覺得上海綠地申花只掏了 2000 萬人民幣(261 萬歐元)就把小胖帶走這筆買賣虧大了,可就算是虧本買賣,261 萬歐元的交易價格也是目前王永珀 27.5 萬歐元身價的 9 倍多!當然,這其中有《德國轉會市場》對在本土效力的中國球員估值不高的因素在裡面,可眼下的“留洋旗手”武磊在走出國門之後身價也不過 350 萬歐元,他如果進入轉會市場身價能翻接近四倍,賣到 1300 萬歐元(一億元人民幣)嗎?恐怕很難!武磊尚且無法成為億元先生,其他人又何德何能?此時,我們再去理解中國足協國內球員轉會費 2000 萬元人民幣的 “紅線”,或許能得到一個共識 —— 國內球員最多值這個價,不能再多了。然而,眼下中超轉會市場的供求關係和 2016、2017 年時相比有根本性變化了嗎?這恐怕又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現在,大家都很關心,不管 260 萬歐元還是 261 萬歐元,明碼標價的背後是否還有其他不為人知的隱情?其實,對於有意逃避轉會調節費的行為,中國足協曾鼓勵相關單位和個人對此類違規行為進行舉報,一經查實,當事俱樂部將按照轉會調節費數目的不同,面臨扣除 1 分至 15 分聯賽積分的處罰。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北京時間 8 月 1 日,中超夏季轉會窗口正式關閉,這個夏窗雖然沒有貝爾這樣驚天動地的世界級重磅轉會發生,但中超也在轉會市場投入了近 1.16 億歐元,這也是繼 2016賽季夏窗的 1.28 億歐元后,中超投入第二高的夏窗。值得注意的是,從 2017 年夏窗開始,中國足協推出了旨在抑制職業俱樂部非理性消費的引援調節費政策,儘管這一政策在出臺初期,的確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是這一政策執行到現在,對於中超的約束力已經相當有限了,甚至其中一些條例已形同虛設,這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重視和反思。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2017 年夏窗,中國職業聯賽開始執行引援調節費政策,按照規定,中超、中甲俱樂部註冊轉會期內引入外籍球員資金支出超過 4500 萬元人民幣/人、引入國內球員資金支出超過 2000 萬元人民幣/人的相關俱樂部,應等額繳納引援調節費用。從實際效果來看,2017 年夏窗,中超 16 隊投入只有 5545 萬歐元,2018 年夏窗總支出則為 5520 萬歐元,與 2016 年夏窗中超投入達到驚人的 1.28 億歐元相比,顯然 “奢侈稅” 發揮了非常明顯的抑制作用。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去年年底,中國足協在召開 2018 賽季職業聯賽總結會時,不僅確認 2019 賽季繼續實施引援調節費政策,同時還推出了薪酬帽、支出帽和注資帽,當時外界普遍認為,這套又快又狠的 “四大帽” 組合拳,2019 年中超轉會掀不起多大的浪來。但誰都沒有想到,今年中超夏窗接連出現 4 筆 “超標” 引援,而總支出 1.16 億歐元的花費已超過 2017 和 2018 兩個賽季夏窗投入的總和,中超夏季轉會如此豪氣,還是 2016 年胡爾克( 5580 萬歐元)和佩萊( 1525 萬歐元)登陸中超之時。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那麼,究竟是什麼讓中超各隊“無視”引援調節費政策,又開始大肆砸錢了呢?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人們有必要搞清楚這一政策出臺的背景。2017 年夏天,中超多隊爭相競價德甲金靴奧巴梅揚,加蓬神射手的身價已被炒到 8000 萬歐元,如果那時“美羊羊”真的登陸中超,那麼冬窗剛以 6000 萬歐元加盟上港,成為中超歷史標王的奧斯卡,不到半年就要讓出這個位置,顯然,當時的中超已經瘋狂到了失控和無序的地步。傳說中的競購奧巴梅楊也驚動了中國足協,尤其是更高一級的管理部門,也正是在這種特殊的背景下,引援調節費政策出臺。當然,相比於阻止奧巴梅揚登陸中超,引援調節費政策更大的意義在於,它對中超各俱樂部形成了極大的震懾作用,畢竟頂風、抗命就等於向足協,乃至更高層叫板,因此幾乎沒有人願觸碰這條紅線。於是,當時那些想要引進 “超標” 大牌外援的俱樂部,多是採用租借或者先租後買的方式來規避政策,能拖一陣是一陣。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不過,隨著 2018 賽季北京國安(巴坎布、比埃拉)、大連一方(卡拉斯科),以及天津權健(莫德斯特)先後向足協繳納引援調節費,投資人們發現,除了多花點錢之外,沒有其他不良的後果,於是對於那些不差錢的俱樂部來說,調節費政策的約束力就開始變得很有限了。今年 3 月份,足協的一份公示表明,山東魯能(費萊尼)、廣州恆大(保利尼奧、塔利斯卡)和大連一方(哈姆西克),也都按時繳納了今年冬窗的引援調節費。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足協收到的第一筆引援調節費為北京國安為巴坎布支付的 4000 萬歐元。

從《德國轉會市場》最新的數據來看,今年夏窗中超有 4 筆引援“超標”,分別為:阿瑙托維奇(上海上港 2500 萬歐元)、龍東(大連一方 1827 萬歐元)、沙拉維(上海申花 1600 萬歐元)和費爾南多(北京國安 1500 萬歐 先租借但必須買斷),其中阿瑙托維奇為今夏中超轉會標王。有意思的是,上海上港與北京國安是爭冠球隊,大連一方和上海申花之前均為保級而戰,同時這兩支老牌中超球隊承載著王朝復興的使命,在剛性的需求下,多花點錢並不是太大問題。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就在中超各俱樂部為引進外援而繳納調節費,面不改色心不跳時,在內援引進這個問題上,大家似乎有著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今年夏窗,三大國腳級球員彭欣力、鄭龍和王永珀,轉會費竟然都是 261 萬歐元(摺合 2000 萬人民幣),再加上今年年初廣州恆大以統一 260 萬歐元的價格簽下韋世豪、張修維、劉奕鳴、高準翼和何超( 260 萬和 261 萬的區別,來自於匯率的變動,約合人民幣都是 2000 萬),2000 萬人民幣似乎已經成為中國本土球員國內轉會的一道死槓,被戲稱為 “統一零售價”。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過往,國內球員轉會費動輒上億人民幣的情況並不少見:2016 年張成林從北京人和轉會廣州恆大,轉會費高達 1.2 億人民幣;2017 年王永珀、楊善平轉會天津,轉會費也都在億元左右,從蘇寧轉會華夏幸福的任航也有一個 “任八千” 的綽號,如果以當時的市場行情來看,本賽季進入轉會市場的 8 名國腳級球員每人身價至少 1 億才比較合理。顯然,引援調節費政策的存在,令市場價格無法反映現實存在的供求關係。然而,所有人又都明白,這種供求關係本就是畸形的,因為中國會踢球的人少、踢得好的人更少!以王永珀為例,2017 年初他從山東魯轉會天津權健,當時他的預估身價為 40 萬歐元,轉會費為 1244 萬歐元,轉會費是身價的 31 倍,這也是為什麼天津球迷覺得上海綠地申花只掏了 2000 萬人民幣(261 萬歐元)就把小胖帶走這筆買賣虧大了,可就算是虧本買賣,261 萬歐元的交易價格也是目前王永珀 27.5 萬歐元身價的 9 倍多!當然,這其中有《德國轉會市場》對在本土效力的中國球員估值不高的因素在裡面,可眼下的“留洋旗手”武磊在走出國門之後身價也不過 350 萬歐元,他如果進入轉會市場身價能翻接近四倍,賣到 1300 萬歐元(一億元人民幣)嗎?恐怕很難!武磊尚且無法成為億元先生,其他人又何德何能?此時,我們再去理解中國足協國內球員轉會費 2000 萬元人民幣的 “紅線”,或許能得到一個共識 —— 國內球員最多值這個價,不能再多了。然而,眼下中超轉會市場的供求關係和 2016、2017 年時相比有根本性變化了嗎?這恐怕又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現在,大家都很關心,不管 260 萬歐元還是 261 萬歐元,明碼標價的背後是否還有其他不為人知的隱情?其實,對於有意逃避轉會調節費的行為,中國足協曾鼓勵相關單位和個人對此類違規行為進行舉報,一經查實,當事俱樂部將按照轉會調節費數目的不同,面臨扣除 1 分至 15 分聯賽積分的處罰。

買外援擲千金毫不手軟,買內援統一價有啥貓膩?

可眼下的問題是,2000 萬元人民幣轉會費已成為 “官價”、“統一零售價”,這是一個真實的交易價格麼?這也是一個提給對轉會市場負有監管責任的中國足協的問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