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的諷刺?他20歲進國足,21歲成新人王,23歲卻靠政策踢球

中國足球為了能夠讓整體水平有所提高,足協近年來也是做了非常多的努力。不過這些努力之後並沒有收穫成效。主要還是因為足協的很多構思並沒有聯繫中國足球本身的實際情況。很多政策想要實踐成功,最根本的問題不解決根本是不行的。阻礙中國足球發展的本質是什麼?有的人會說是因為球員的水平不行,還有的人會說足球運動的不公平。其實說白了,還是當大環境過於黑暗,在樣的背景下,你做的在正確的決定,也會被黑暗的環境給汙染。就拿足協的U23政策來說,可能出發點是好的,但是被過多的阻礙給阻止之後,也就變得非常的雞肋了。


中國足球的諷刺?他20歲進國足,21歲成新人王,23歲卻靠政策踢球


舉一個例子,大連一方U23球員汪晉賢就是一個在U23政策下成長的球員啊。我們知道大連一方這賽季的陣容可以說迎來了一次打的加強,在穩定住卡拉斯科之後,大連一方還引進了超級球星哈姆西克,在內援方面也是買了大量的國腳。在這樣的情況下,大連一方的年輕球員確實想要出場是很難的,這個時候U23的政策就正好能夠發揮出作用。很多人覺得U23的政策也是讓球員能夠更多地成長起來,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中國足球的諷刺?他20歲進國足,21歲成新人王,23歲卻靠政策踢球


我們先來看一下汪晉賢的履歷,他在國內算是頂級的年輕球員,他在20歲的時候就成為國字號的球員,在21歲的年紀成為了中甲的新人王。他的特點就是防守積極,而且進攻也很犀利。而如今在他23歲的年紀,卻需要靠U23的政策來上場,等過了這個年紀之後,能否被新的U23取代還是一個未知數。這個時候就顯示出U23政策比較尷尬的地方,一個在年輕時期天賦如此高的人,今後是不是也是要讓位於新人?很多人會說新人就是因為缺少鍛鍊的機會才一直體現不出能力。但是又沒有考慮到一點,如果一個年輕球員有能力的話,怎麼可能適應不了中超的比賽。國外20歲左右踢頂級聯賽的如同家常便飯。


中國足球的諷刺?他20歲進國足,21歲成新人王,23歲卻靠政策踢球


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年輕球員的水平根本達不到中超的標準,但是因為這個U23政策,又不得不找一些看上去不錯的球員來濫竽充數,說句難聽的話,大部分球隊的U23球員都是來湊數的,實力根本不具備中超的標準。因為政策的原因,一些中生代崛起的球員的出場時間也會得到壓縮。而像汪晉賢這樣發展明顯走下坡路的年輕球員也越來越多。教練的戰術只是一方面,可能他更喜歡的是左路。但是隨之而來的壓力也是讓他狀態不好的原因,今年是他最後一年享受政策,要是表現不好,可能就沒有機會出場,當然明年取而代之的又是一個新的U23。靠政策並不是職業球員該有的良性競爭,這樣的惡性競爭,只會讓中生代球員越來越差,新生代球員踢不出來。


中國足球的諷刺?他20歲進國足,21歲成新人王,23歲卻靠政策踢球


這樣直接導致一個球隊的中生代球員會大量的囤積。這其實是對中國足球的一種諷刺,在這樣急功近利的大環境下,中國青訓出產的球員大多數是粗製濫造,但是為了響應號召,只能硬著頭皮給機會,大多數球員其實是在浪費機會的。好不容易踢了幾年稍微會踢了,還要被年輕球員因為政策而壓縮掉上場時間,那麼U23政策培養的球員最終大部分都坐在了替補席上。對於一些成績好的球隊來說可能確實是鍛鍊的效果,但是對於保級球隊來說,這簡直就是負擔。其實這些問題都很好解決,提高青訓質量就可以了,當質量提高上來,球員直接有了良性的競爭,誰強誰弱一眼就知道,何必搞的這麼麻煩,還要求強制給一個上場的機會,能力不夠幹嘛要給機會上場。不過提高青訓質量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有公平的選拔人才的環境才行,就這一點來說,中國足球就做不到,所以U23政策只是在諷刺中國足球的不專業罷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