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嚮明:學黨史要帶著溫度和情感'

"

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之一,就是善於學習,尤其是從黨和國家的歷史中吸取經驗教訓。明確黨史學習的內容、原則和方法,有助於更好地學懂黨史,觀照現實。


"

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之一,就是善於學習,尤其是從黨和國家的歷史中吸取經驗教訓。明確黨史學習的內容、原則和方法,有助於更好地學懂黨史,觀照現實。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嚮明:學黨史要帶著溫度和情感


王嚮明,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2017年,王嚮明被人民日報“人民網公開課”評為全國高校首屆“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紅教師”。

越是真理的東西,越不用講得雲裡霧裡

記者:有學生稱您講授的黨史是“活的馬克思主義”。對於學習黨史,您認為應當遵循哪些原則?

王嚮明:學習黨史,要能感受到它的溫度。

比如學習中國革命的歷史時,若簡單地用編年史的方式講,人們就不容易接受。這就需要找到能引起情感共鳴的切入點。比如,我們可以用毛澤東詩詞來講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在重大的歷史時刻,毛澤東都以詩明志。青年毛澤東在《沁園春·長沙》中寫道“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讀的時候,結合詩詞裡的人物、事件、典故等歷史背景,毛澤東投身五四、紅船創黨、安源調研等“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形象就躍然紙上。

在講述毛澤東怎樣成為黨的核心時,有一首詞《憶秦娥·婁山關》:“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這首詞將遵義會議之後的那段歷史,以及毛澤東率紅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這些神來之筆,以鮮活的形式呈現出來。

談理想信念,談共產主義人生觀是怎麼來的,若是空講大道理,人們聽著就枯燥,年輕人更不願意聽。馬克思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話,能引起學生的共鳴。馬克思在17歲時,寫了一篇高中畢業論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表達了他的價值觀——“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我們就不會為它的重負所壓倒,那時我們感到的,將不是一點點自私而可憐的歡樂,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萬人民。我們的事業並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17歲的馬克思所說的話,跟現在的青年人是很貼近的。若這樣把情感融入黨史的學習中,有所對比,就能找準自己的定位。

記者:上過您的黨課的人都說,您使用“文本分析法”和“關鍵詞學習法”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您能舉個例子說明一下嗎?

王嚮明:文本分析,就是把關鍵詞搞清楚,說白了就是咬文嚼字。要從文字出發,咬文嚼字地思考。比如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不是一個簡單的口號。從邏輯上講,要抓住最核心的東西,那就是“時代”這個主題。每個歷史階段都會提出適應那個時代的歷史任務、重大課題。

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圍繞這句話來討論,很快就明白,毛澤東那個時代,歷史提出的時代主題就是中國人民經濟上、政治上、精神上“站起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進入第二個階段,就是中國人民要“富起來”。鄧小平說:“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不同的地方就是共同富裕。”“社會主義財富屬於人民,社會主義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奮鬥,我們的人均GDP由過去不到250美元達到現在的9000美元。大家通過周圍的變化,親身感受到“富起來”繼而“強起來”成為今天的時代主題。我們學黨史的目的就達到了。

採用關鍵詞學習法,抓住這三個關鍵詞的不同,就抓住了三個時代的核心要求。馬克思主義理論是開放的、不斷髮展的理論。我們黨在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中是不斷創新的——從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再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把歷史脈絡中創新的地方弄清楚,使用關鍵詞學習法,就能看清時代主題。

黨的發展史是共產黨人遇到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記者:我們黨經歷的每一個時代,都產生了巨大的理論成果。這些成果產生的過程是怎樣的?

王嚮明:在一定的時代,理論是如何產生的,這就是問題導向。一個理論,不是莫名地產生的,是要回答和解決時代主題所要解決的時代問題。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黨綱就明確提出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但馬克思主義是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後就產生了。從1848年到1921年,時間過去了73年,空間從歐洲來到古老的東方大陸。對於年輕的中國共產黨,必須解決這個基本理論問題。

我們黨早期曾犯過教條主義錯誤。馬克思、恩格斯當年曾設想過應該在工人力量比較集中的地方奪取大城市,1917年列寧在蘇聯成功地實踐了這一理論。當時的中國共產黨將這一理論完全照搬過來,遵循“無產階級的城市中心革命論”,1927年毛澤東發動秋收起義時,中央的命令是攻打長沙,最終走了彎路。毛澤東的貢獻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實踐結合起來,走出了“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所以說,每一個時代,都要回答這個時代的主要問題。鄧小平當年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張,今天我們依然要堅持。同時我們進入了一個新時代,有新的歷史任務、外部環境、戰略目標、戰略步驟。在這樣的背景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涵和過去相比發生了變化。我們就要學清楚,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就是現在面臨的重大理論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用“八個明確”回答了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用“十四個堅持”回答了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樣,通過一步步推導,就會明晰地瞭解黨在不同時期的理論產生和發展過程。

記者:黨自成立始,就與“人民”二字緊密相聯。黨的98年發展史,是否可以概括為“以人民為中心”的奮鬥史?

王嚮明:比如說“小康”一詞的來歷。1975年召開四屆全國人大,周恩來宣佈在20世紀末要建成工業、農業、國防、科技現代化的國家。當時這個報告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四個現代化”成了一個時代符號、時代最強音。但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意識到,到20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是做不到的。1979年12月,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訪問中國,問鄧小平,是不是到2000年,中國實現四個現代化,就能達到日本的水平?若回答能夠達到的話,不實事求是;若回答不能達到的話,會打擊全國人民的信心。所以鄧小平“靈機一動”,想到一個古老的詞“小康”。“小康”出自《詩經》“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反映了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樸素追求,以及對“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境界的嚮往。鄧小平對大平正芳說,我們在2000年實現的現代化,不是日本所說的現代化,而是小康水平的現代化,這就是總體小康,即“日子好過,但不富裕”。所以在達到總體小康水平後,我們黨提出來,用20年時間,實現全面小康。

現在回想鄧小平當年的“靈機一動”,意義何在?就是把黨和國家的奮鬥目標與老百姓對幸福生活嚮往的小康聯繫在一起,反映了黨和國家的目標說到底是為了全體中國人民。到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還要向更高的層次邁進。所有的一切,都是“以人民為中心”。

有的人覺得黨史離自己很遠,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通過一些細微的東西讓我們感受到它的溫度

記者:在學習的過程中,有的人覺得黨史是個宏大的概念,不容易感受得到。您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王嚮明:一個人對於知識的理性接受,是建立在情感認同的基礎上。

中央電視臺曾播放過一個宣傳片,講六位老漢三代勞動者接力治沙植樹的故事。看了這個宣傳片,讓人真實地感覺我們的人民太偉大了。“為人類福利而勞動”這種高深的理論若能和身邊的這些感人至深的人和事、和我們民族的奮鬥融在一起,它的力量是很強大的。

這一段時間,美國以國家之力來打壓中國、打壓中國企業。華為海思總裁寫給員工的信非常感人。他說,15年前,當時曾考慮過一種極限的情況,就是美國不再賣這些最好的東西給中國,中國怎麼辦?當時很多人認為這種情況不可能發生,但華為做好了這樣的準備。“15年前,數千華為的優秀兒女開始了人類科技史上最悲壯的長征。”以黨史中的“長征”來體現現實生活中的這些細節,印證了中華民族是具有奮鬥精神、抗爭精神的民族,這是非常令人震撼的。

記者:在黨的歷史上,不斷地湧現出一個個全新的理論概念。這些理論概念,有的內容太多,記不住,也就不能深刻理解其內涵。記住這些黨史理論有些什麼訣竅?

王嚮明:以十九大報告中的“十四個堅持”為例,有人說“十四個堅持”很難記住,其實不難記。“十四個堅持”中,有一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佈局”,就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各有一條,“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也能在“十四個堅持”中對應地找到。再加上內政、國防、外交、祖國統一、黨的領導五個方面,“十四個堅持”就能全面地理解了。

也有人說,“四個全面”的內容第一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但在“十四個堅持”中似乎找不到這一點。研究黨史就會發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一個階段性目標,2020年就要實現了。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一個長期的指導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用意在哪裡?實際上是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含義,而“十四個堅持”裡面,有一條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讓老百姓過好日子。

磨難、奮鬥、偉業——我們的民族經歷了刻骨銘心的磨難;我們的人民進行了感天動地的奮鬥;我們的黨取得了彪炳史冊的偉業。學習黨史中的“雄關漫道真如鐵”,能正確認識黨98年曆史的本質;通過“而今邁步從頭越”,能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興起與發展;“讓歷史告訴未來”,使我們更明白“履行黨的使命,做忠誠乾淨擔當的好黨員”的重要性。我想,這就是我們學習黨史最大的現實意義。(本報記者 李自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