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籃強大之謎

中國女籃 中國男足 籃球 體育 碩說球 2017-08-02

在最近這幾天,中國的籃球迷可以說是被日本女籃震撼教育了一次:先是在亞洲盃女籃賽裡,中國女籃幾乎是在全主力的情況下,被缺少兩員核心大將的日本女籃逆轉擊敗,甚至這支日本女籃還打敗了世界排名第二、前世錦賽金牌的澳大利亞隊奪得冠軍;然後,日本U19女籃隊在意大利的世青賽中,打進了四強,而且她們才在亞青賽被中國女籃擊敗過,而中國隊敗給加拿大,止步於八強。

日本女籃強大之謎

從2013年亞錦賽開始,中國女籃已經在這個賽事連敗四陣給日本女籃。如果說2013年是個意外,那2015年武漢亞錦賽在冠軍決賽中主場被50比85痛宰35分,這應該就事敲警鐘了。對此中國女籃並不是沒有針對性地對日本女籃做研究,但眼見雙方實力卻有越拉越遠的態勢。去年的里約奧運,中國女籃只拿下一勝,但日本女籃卻打得虎虎生風,取得3勝3敗的戰績。

在我看來,包括很多的中國球迷、媒體甚至是球員教練,對日本女籃至少還有兩項錯誤認識:

其一:認為日本女籃的強大,是歸化球員與混血球員之功,沒什麼了不起。

能說出這樣的話,表示真的不瞭解日本女籃,而且對她們還帶有輕蔑的態度。歸化球員,人家還沒有認真歸化能打的,很多能看到的黑人球員,實際上從高中甚至更早就已經在日本打球了。就拿這次日本亞洲盃的歸化球員Evelyn Mawuli,除了對菲律賓外,她沒有一場打超過10分鐘,也就是說她不是主力,而且身高也才1米81,這算那門子歸化?日本真要搞歸化的話,從WNBA直接請一個還更快一點。我這麼說的意思是:人家要是真要歸化,不會找這種弱雞,換句話說,要玩歸化還可以找更強的。為什麼用這些黑人主因就是她們從小就已經在日本打球,也入了日本籍,跟有些歐洲國家歸化美國球員不是一個意思。

混血球員,不外乎說的就是日本女籃的主力中鋒渡嘉敷來夢。沒錯,她是混血,但很多人搞不清楚她是那裡混那裡的。渡嘉敷的祖父是夏威夷人,母親是日本人,父親就已經是日本人,早就在日本生根了,別告訴我夏威夷人很會打籃球,而且她都混到第二代了。我從渡嘉敷來夢高一的時候就開始注意她,她的身世背景我都很清楚,既不是運動世家,父親也很平凡,她就是個日本人。有個渡嘉敷來夢,就使中國女籃被超越了,那是不是說明之前中國女籃的優勢到底有多微弱?

日本女籃強大之謎

渡嘉敷來夢

其二,認為日本女籃還是受限於身材而上限不高,打歐美強隊還是有困難,不如中國女籃的未來性。

我本來也這麼認為,但看到去年奧運會後,我徹底改觀了。今年日本能戰勝澳大利亞、在U19世青賽打進四強,都說明了這種看法是錯誤的。沒錯,日本隊是比較矮小,但是機動性卻很強,最可怕的是她們有很充分的對抗性和體能,使得全場的防守壓力可以延續到最後。現在看看日本女籃的國際賽戰績,我只能說中國女籃有潛力與歐美球隊相抗衡,但不意味著日本女籃不具備這個條件。所以,別拿這種理由給自己找安慰。

還有人講,澳大利亞也只是二隊,沒有全主力回來,不然日本也不是對手。這話倒不錯,但是別忘記,去年奧運兩隊全主力對決時,日本才輸了6分。更何況這次還有像Marianna Tolo、Kelsey Griffin、Belinda Snell等這樣的宿將壓陣還輸掉,而日本頂多算是1.5隊來打,平均年齡不到25歲,我相信澳大利亞受到的打擊更大!

日本女籃強大之謎

能戰勝澳大利亞,說明日本女籃的對抗性上了一個新臺階

日本女籃對於中國,至少有五大優勢:

一,選材優勢:

日本初、高中籃球的女籃隊,有數千支,水平也許會有很懸殊的地方,但是男生有的高中團隊比賽,她們也有,而且一樣受到重視。像有些高中強隊如櫻花學園,打WCBA的青年隊毫無問題。這樣的人才優勢,不拘高度身材,只要有能就能打出來,大大的提升了選材的多樣性。日本女籃經常有1米6幾以下的出色球員,中國女籃會用嗎?日本第一後衛吉田亞沙美不過1米65,這次打爆中國女籃的藤岡麻菜美也只有1米68,光是選材,中國隊就輸人一節了。

日本女籃強大之謎

吉田亞沙美

二,心理優勢:

相比之下,為何中國女籃在大優勢的情況下會被日本隊逆轉?輸不得的壓力使然。反過來說,現在的日本女籃就如許利民指導所說的,有了王者的氣勢了,不管怎麼打都不會亂,但是中國女籃碰到日本隊就難免患得患失。兩年前在武漢的冠軍戰,難道兩隊實力差距真到了35分嗎?當然不是,但是壓力使她們走樣,特別是對日本的情結,使她們壓力更大。反觀日本隊,不論她們是否已經對中國女籃的戰績已經扭轉,但以矮擊高的心理,使她們不斷站在一個挑戰者角色,也就是「輸也沒關係」的心理去打球。

三,基本功優勢:

日本女籃從U14開始,只要是三天以上的長假,他們會對U14、U16、U18有個「強化合宿」,說白了就是集訓。他們會列出個大名單,平常在各個學校上課的學生,把有潛力、表現不錯的球員,逢長假就集體到指定地點合練,交通、食宿由日本籃協出。這樣的習慣已經有好幾年了,所以看日本女籃打球,不管是誰上來,你都可以感受到她們的整體性,就算是不同學校或不同球隊的組合也沒有違和感,她們彼此相識已久,甚至有很多一起打球的經驗。更重要的是,這樣並不會影響到她們的功課。

「強化合宿」的目的並不是練習什麼戰術,而是基本功的加強班。何以日本球員打起來像一個整體?就因為她們的基本功與基本觀念比較一致。等到到了國家隊集訓的級別時,不但可以縮短集訓時間,而且球隊也會有比較多的時間調整或休息,或是打熱身賽。日本女籃的集訓經常是集訓兩、三週,然後休息一陣子,以維持球員的精力狀態不至於在精神與身體上太過疲勞。我且問一句,各WCBA的青年隊、CUBA的大學隊,可以做到這種地步嗎?能做出這樣的效果嗎?

四,對抗優勢:

日本是亞洲少數還一直能秉持著亞洲女籃風格、並在世界範圍上出成績的球隊。但以往並不出彩,因為她們太過講究技術面,而不重視對抗面。所以在面對中韓球隊、甚至碰到臺灣時,都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是現代的日本女籃,對抗意識上來了,而且也不懼對抗。她們很少1米9以上的長人,但是1米85到1米9之間的中前鋒,都不怕對抗,更不用說超過1米9的渡嘉敷來夢。而她們的其他位置也是如此,並不怕肢體衝撞,而她們大量的到歐美國家打熱身賽,也使得她們對於高大球隊的對抗感覺更好。

五,後衛優勢:

這次中國女籃,因為主力後衛陳曉佳未到,後衛戰力是稍微弱了點,但即使是陳曉佳來了,以過去她對日本隊的表現來看,也好不到那去。中國女籃目前很欠缺出色的控球后衛,這是不爭的事實。而日本在這個位置上,是打完一個還有一個,吉田不能打,藤岡又冒出頭,沒一個好惹。

日本女籃強大之謎

藤岡在與中國一戰成名

如此,中國女籃就真的毫無辦法了嗎?掛在體育總局訓練館上的日本女籃隊奪冠合照,就拿不下來了嗎?我想具體的給幾個建議:

●需要加強對日本女籃的情搜:日本女籃除了渡嘉敷與吉田,其他球員並非都是能很穩定的每一場都表現得很好。她們有時會跟某些隊友配合就會打得很出色,中國女籃還需要增強對她們在俱樂部比賽的表現作情搜。

●很少人知道,或知道了不願意承認一個事實:日本女籃球員的基本功在亞洲是最好的。她們不但有充分的基層教練會教,同時也有很好的教材。我會呼籲,引進這些基本功的教材,對於基層籃球甚至是國家隊會很有幫助。不管是那個層級的國家隊教練,往往進入到國家隊級別的集訓時,都要花很多時間校正基本功與觀念,使得集訓時間不但要拖得很長,而且很費事。

●日本女籃並非沒有缺點,她們對於1米85到1米90之間、會跑會跳的鋒線球員比較沒有辦法,中國女籃也並非沒有優勢。得加強球的轉移,並且不要拘泥於半場陣地戰。中國女籃的半場陣地戰打得太多了,進攻的效率顯得太低,進攻得回合數也不夠,在戰術上需要更多更簡便、多一點小組配合。在這方面,日本女籃確實是打得比較有節奏和有效率。

●也許會有點慢,但女籃未來要走體教合一,從學校裡找人才,恐怕是必須的。很多女籃俱樂部對於自己培養的人才,已經難以信任,即便是有人才,但很多人還是會練一練就到大學去。所以要雙管齊下,甚至最後以學校代替俱樂部成為提供人才的管道才是正途。

●WCBA現在引進的外援,大多是WNBA級別的球員,說難聽點,她們之於中國女籃球員就像外星人一樣,級數太高了。以前還可以請亞洲外援的時候,還可以欣賞到像大神雄子這種典型的日本球員,但是現在沒有了。之後是否會考慮引進日籍女籃教練?我覺得是很值得思考的事。

我個人認為,中國女籃對到現在的日本女籃,是四六開,主要還得看臨場發揮。就這一屆中國女籃的表現,還是有很多亮點的,包括球隊的提速有了一些改善。有些對手不是你臨場發揮得好就能打贏的,有些對手沒強到那個地步,日本女籃並沒有強到隨便打打都能贏中國女籃。但是若是有些改革做不到,那至少在2020年以前,我預料中國女籃都難以打敗日本。而這項預言,可能還算是客氣的了。

這些問題,我相信現任中國女籃主帥許利民指導都看得很清楚,需要給他一些時間對女籃的體質做出改變。

日本女籃強大之謎

許利民任重而道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