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殺人毫不含糊,為什麼張良最後僥倖逃脫了?有一個致命原因

中國歷史 張良 劉邦 中國古代史 韓國 指點江山 2018-12-09

據《漢書》記載,張良死後葬濟北谷城山下的黃石。張良廟位於陝西省漢中市留壩縣柴關嶺南麓,紫柏山東南腳下,距留壩縣城17公里處的廟臺子街上。相傳張良激流勇退後,隱居於此。後人仰慕他“明哲保身”的策略和“功成不居”的風格,在此建廟奉祠。

劉邦殺人毫不含糊,為什麼張良最後僥倖逃脫了?有一個致命原因

大漢是個人才輩出的朝代,漢初時期就出現了“三傑”,而位居三傑之首的張良,更是為世人所推崇。張良離開家時僅二十餘歲,之後長期展轉各地。但是,正是這樣一個大人物,在歷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卻沒有接受應有的封賞,最終退隱山林了。

史學家們對他的這種做法有過許多猜測,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他看到了在各方爭霸中,封建制度下的各方其殘酷的鬥爭實質,最終,他才功成身退遠離爭鬥,既打出了名氣又保住了性命。張良卒於高帝崩後八年,所以應當為公元前187年,享年64至70歲左右。

劉邦殺人毫不含糊,為什麼張良最後僥倖逃脫了?有一個致命原因

可以說,張良的歸隱,同時,也是自古以來所有謀士既有命運的推動,同樣位於“漢初”三傑的其他二人卻都落下了悲慘的結局。但是,作為謀士,對於張良的評價無論是帝王還是史學家都出奇的一致,這與他的貢獻有很大的關係。

在楚漢之爭沒有開始之前,張良是韓國的一個小小謀士,並不得重用。張家五代都在韓國拜相,可是,等到張良長大後,已經沒辦法繼承家族的官職,因為,當時的韓國已經被秦給滅了。國破家亡的張良孤注一擲,將所有身家都用在了刺殺秦始皇上。

他命人鑄造了一個120斤重的大鐵錘,又請了一個大力士,埋伏在秦始皇巡遊的必經之路。看到秦王的車駕,大力士將大鐵錘遠遠投擲過去,只可惜他們早有防備,最終,只是命中了秦王的副車。此後的政治形勢變得越來越複雜,張良設法讓韓國復國,韓王復位。

劉邦殺人毫不含糊,為什麼張良最後僥倖逃脫了?有一個致命原因

只是,韓王並沒有什麼大本事,張良也一直沒有用武之地。後來,秦王嬴政去世,二世的殘暴更甚,百姓終於忍受不了,揭竿起義。一時間全國上下各路大軍反秦起義,在各路大軍會盟之時,張良的才華被蕭何發現。當時的劉邦正是用人之際,於是,他就推薦了張良。

劉邦本人沒什麼大本事,但是,他最是擅長用人,對於這個人才,他不管怎樣都想試一試,於是,就開口向韓王借人。韓王並沒有當回事,同意將張良借給他,並以三年為期限。

正是這一借,劉邦下對了棋,借來了一片江山。

劉邦殺人毫不含糊,為什麼張良最後僥倖逃脫了?有一個致命原因

在此後的鬥爭中,張良輔佐劉邦立下不少汗馬功勞,不僅設計於和秦軍的爭鬥,而且,為劉邦籠絡了不少人才,韓信也包括其中。鴻門宴之上,張良勸說劉邦要言辭謙卑,以保存實力為主,並在後來幫助劉邦從中脫身,救了劉邦一命。

楚漢之爭落下帷幕,江山成了劉家的天下,在場艱苦卓絕的戰鬥中,許多大的戰爭都有張良參與,這也讓他的威望越來越高。漢初,張良獻計封雍齒為侯,這個人在軍中威望極高,但是,很不得劉邦的喜歡。這次張良獻策,劉邦不疑有他,進行封賞,使得軍中人心不穩的危機解除。

大漢的許多官員是都是中原人士,所以,在國家建立之初,很多大臣都主張遷都到洛陽。但是,張良在這時卻持反對意見,主張建都於關中,此地攻守兼備,作為都城再好不過。劉邦最後還是採納了他的意見,將都城定在了長安,這才有了後來大漢的百年基業。

劉邦殺人毫不含糊,為什麼張良最後僥倖逃脫了?有一個致命原因

國家安定,劉邦的年紀卻漸漸大了,這時候太子之位被提上日程。當時,大皇子為皇后所出,大皇子雖然良善,但是,生性懦弱木訥,雖然立為太子,劉邦卻很是不喜歡。劉邦非常寵愛戚夫人,對於戚夫人所出的兒子劉如意更是疼愛有加,一直有意廢太子立劉如意。

呂后心急不已,就找到了張良,請求他獻策。張良思酌再三,為太子獻計,讓他請來了德高望重的“四皓”。這四人每一個都鬚髮花白,在嬴政在位時,就不與殘暴的秦為伍,雖一直隱居卻在民間很有名望,劉邦也對這四人很是敬佩。

一見太子居然有本事請來這四人,便認定太子深得民心,這才對廢太子之事不再提及。此後幾年,張良親眼見著韓信和蕭何慘死,又眼見著王室內部愈演愈烈的爭鬥,導致許多人無辜慘死。他意識到:如果再這麼下去,蕭何二人的下場就是他的結果,於是,在功成之後,他拒絕了劉邦的封賞,堅持退隱山林。

劉邦殺人毫不含糊,為什麼張良最後僥倖逃脫了?有一個致命原因

從此後,張良就安安靜靜地生活在山野間,對於慕名而來的政客避而不見,專心致志地研究道家之術,悠然自在。

據《仙傳抬遺》記載,張良曾遇黃石公授書,讀後便能應機權變,輔佐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張良還以此修之於身,能煉氣絕粒,輕身羽化。赤眉軍起義的時候,有人發其墓,但是,見黃石枕,化而飛去,不見其屍形衣冠,得《素書》一篇及《兵略》數章。

參考資料:

『司馬遷《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班固《漢書·卷四十·張陳王周傳第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