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約瑟難題?別造新垃圾,別把新垃圾當新知識!

中國歷史 李約瑟 史記 劉交 漢書 生民無疆 2018-12-07

近些年來,學術界、輿論界一直在炒作一個著名的“李約瑟難題”,具體內容是:

廣義地說中國的科學為什麼持續停留在經驗階段,並且只有原始型或中古型的理論如果事情確實是這樣,那麼在科學技術發明的許多方面,中國人又怎樣成功地走在那些創造出著名‘希臘奇蹟’的傳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擁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財富的阿拉伯人並駕齊驅,並在3~13世紀之間保持著一個令西方望塵莫及的科學知識水平?中國在理論和幾何學方法體系方面所存在的弱點,為什麼並沒妨礙各種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的湧現?中國的這些發明和發現往往遠遠超過同時代的歐洲,特別是在15世紀之前更是如此。歐洲在16世紀以後就誕生了近代科學,這種科學已經被證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國文明卻未能在亞洲產生如此相似的近代科學,其阻礙因素是什麼?另一方面,又是什麼因素使得科學在中國早期社會比在希臘或歐洲中古社會中更容易得到應用?最後,為什麼中國在科學理論方面雖然比較落後,卻能產生出有機的自然觀?”

不知何時,這些話被它歸納為“李約瑟難題”五個字。在《社會科學大詞典》中,對這五個字是這麼定性的:

“科學史研究中的一個概念。也稱中國近代為什麼沒有發生科學革命的原因。”

竟然是個“概念”,貌似和“哥德巴赫猜想”類似的大課題啊!

這五個字,和洋大人的“X細胞”一樣,僅今年,在國內中文期刊上,就刷出了10篇“論文”。

李約瑟難題?別造新垃圾,別把新垃圾當新知識!

李約瑟的這段話,大致是這麼個邏輯和內容:

1、(似乎,或者假設)中國古代只有經驗,沒有科學(理論);

2、(如果1成立的話)中國憑什麼超越希臘(基於假設:古希臘理論超牛)?

3、(1已經成立了)中國憑什麼超越希臘阿拉伯(基於假設:古希臘理論超牛,而阿拉伯又繼承了古希臘的一切)?

4、(1已經成立了)中國憑什麼直到15世紀以前,一直遠遠領先於歐洲?

5、(1已經成立了)到底是什麼原因制約了中國的科學發展?

6、(1已經成立了)為什麼中國科學成果應用大大領先於世界(因為存在著中國社會一直比西方繁榮的事實)?

7、(1已經成立了)中國的有機的自然觀,又是如何產生的?

不難看出,李約瑟通過一個“廣義地說”,和一個“如果事情確實是這樣”,做出了這樣一個假設性的結論:中國自古沒有科學,或者中國科學千年停滯,始終原始。

這就是說,李約瑟的學術套路是:先假定中國自古沒有科學,然後,基於這個假設,通過大膽地聯想與誇張的推理,弄出了一個“難題”來。

其實,李約瑟同時還有一個隱祕的假設:古希臘文明不僅存在,而且幾何學超級牛,比中國牛得多。

李約瑟說中國沒有科學,指的是,和古希臘相比,“中國在理論和幾何學方法體系方面所存在的弱點”。

更加奇妙的是,李約瑟一邊說中國沒有科學理論,一邊又說中國有“有機的自然觀”!這個“有機的自然觀”是啥?不就是有機的自然哲學嗎!有機的自然哲學,不就是先進、科學的自然哲學麼!其本身難道不是科學的理論?

前面弄清了李約瑟難題的立論基礎,我們再來看,鼓吹西方自古牛逼的“專家”們,平時在忙乎啥。

我總在說,若要談中國古代如何,請先讀幾遍二十四史之後,再開口。當然,僅讀過二十四史,是遠遠不夠的。

遺憾的是,近些年來,似乎是越不讀書而敢於胡說八道的人,越是得勢,越是紅得發紫。

比如,一位整天混江湖的“學人”易某天,連《史記》、《漢書》都沒有讀過,就跑到電視臺開講壇,大講漢史,講漢高祖,宣稱漢高祖劉邦是家裡兄弟中的老么,沒有弟弟。事實如何呢?

《史記.楚元王世家》一開篇就說:“楚元王劉交者,高祖之同母少弟也,字遊。”

《漢書.楚元王傳》一開篇就說:“楚元王交字遊,高祖同父少弟也。”

漢高祖的這個弟弟,在《史記》、《漢書》中均專門有一卷,專門為他立傳。讀過《史記》、《漢書》的人,會不知道這個?

這樣的著名“學者”,這些年來,竟混得風生水起,不僅在寫中外比較的史書,大搞簽名售書,而且到處混熱鬧場所,宣稱中國自古不科學。

這樣的著名“學者”多了,關於中國自古不科學的謬論,幾乎要變成真理了。

中國自古不科學?請翻開二十四史,連篇累牘地關於天文歷算的記載,這些內容是不是科學?連篇累牘的關於水利工程的記載,是不是科學?連篇累牘的關於食貨的記載,是不是科學?

天文學、數學、水利學、農學等等,不是科學?

中國的歷算、水利、農業持續進步,不是科學的進步?

那麼,這個世界上,除了中國,有哪一個國家,有持續不斷的、官方修訂的科學發展史的記載?

答案只有一個:沒有!

既然只有中國有正兒八經的科學史,為何反倒說中國自古不科學,自古不重視科學?

沒讀過《史記》《漢書》的“學者”如此說,也就罷了!

難道,說這些話的“專家”,都沒有讀過二十四史?

如果沒有讀過二十四史,又憑什麼敢這樣說?

某些不學無術的專家,一邊胡說中國自古不科學,一邊把什麼《幾何原本》吹成一朵花,把一個靠行賄、欺詐混江湖的利瑪竇吹成神仙一般。

在古代中國面前,《幾何原本》一文不值!不信,請看《《幾何原本》算東西?來看比利瑪竇早近千年的唐代的水平》(原文見生民無疆微信公眾號,以後將逐步在此發佈)。

在古代中國面前,利瑪竇一文不值!不信,請看《利瑪竇,一尊建立在沙漠上的洋牌坊》(原文見生民無疆微信公眾號,以後將逐步在此發佈)。

古希臘有天文學、天文機械?純屬不要臉!不信,請看《原創 古希臘天文機械,不是抄襲中國的,就是偽造的!》(原文見生民無疆微信公眾號,以後將逐步在此發佈)。

一個來自正在偽造儒略曆歷史、抄襲中國曆法的西方的傳教士,反倒成了幫助中國更新曆法的專家?荒唐不!請參閱:《 羅馬帝國有曆法嗎?》(原文見生民無疆微信公眾號,以後將逐步在此發佈)。

直到今天,某些不怕丟人現眼的“專家”,依然是動不動就搬出《幾何原本》出來吹牛逼。

明朝末年,西洋和尚利瑪竇手捧《幾何原本》,到中國來推銷,遭到中國的士大夫冷遇。這到底為什麼?因為,千年前唐代國子監的數學教材“算術十經”,就比這玩意高深多了。

要說清算術十經,太複雜。宋代學者沈括,比利瑪竇早五六百年。為了論述簡便,我直接引用的沈括《夢溪筆談•技藝》中的三段話:

“造舍之法,謂之《木經》,或雲喻皓所撰。凡屋有三分。自樑以上為上分,地以上為中分,階為下分。凡樑長几何,則配極幾何,以為榱等。如樑長八尺,配極三尺五寸,則廳堂法也,此謂之上分。楹若干尺,則配堂基若干尺,以為榱等。若楹一丈一尺,則階基四尺五寸之類。以至承拱榱桷,皆有定法,謂之中分。階級有峻、平、慢三等,宮中則以御輦為法:凡自下而登,前竿垂盡臂,後竿展盡臂為峻道;(荷輦十二人:前二人曰前竿,次二人曰前絛,又次曰前脅;後一人曰後脅,又後曰後絛,未後曰後竿。輦前隊長一人,曰傳倡;後一人,曰報賽。)前竿平肘,後竿平肩,為慢道;前竿垂手,後竿平肩,為平道;此之謂下分。其書三卷。近歳土木之工,益為嚴善,舊《木經》多不用,未有人重為之,亦良工之一業也。”

“審方面勢,覆量高深遠近,算家謂之“叀術”, 叀文象形,如繩木所用墨斗也。求星辰之行,步氣朔消長,謂之“綴術”。謂不可以形察,但以算數綴之而已。北齊祖𣈶有《綴術》二卷。”

“算術求積尺之法,如芻萌、芻童、方池、冥谷、塹堵、鱉臑、圓錐、陽馬之類,物形備矣,獨未有隙積一術。古法,凡算方積之物,有立方,謂六冪皆方者。其法,再自乘則得之。有塹堵,謂如土牆者,兩邊殺,兩頭齊。其法並上下廣,折半以為之廣以直高乘之,以直高以股,以上廣減下廣,餘者半之為勾。勾股求弦,以為斜高。有芻童,謂如覆鬥者,四面皆殺。其法倍上長加入下長,以上廣乘之;倍下長加入上長,以下廣乘之;並二位,以高乘之,六而一。隙積者,謂積之有隙者,如累棋、層壇及灑家積罌之類。雖似覆鬥,四面皆殺,緣有刻缺及虛隙之處,用芻童法求之,常失於數少。餘思而得之,用爭童法為上位;下位別列:下廣以上廣減之,餘者以高乘之,六而一,併入上位。假令積罌:最上行縱橫各二罌,最下行各十二罌,行行相次。先以上二行相次,率至十二,當十一行也。以芻童法求之,倍上行長得四,併入下長得十六,以上廣乘之,得之三十二;又倍下行長得二十四,併入上長,得二十六,以下廣乘之,得三百一十二;並二位得三百四十四,以高乘之,得三千七百八十四。重列下廣十二,以上廣減之,餘十,以高乘之,得一百一十,併入上位,得三千八百九十四;六而一,得六百四十九,此為罌數也。芻童求見實方之積,隙積求見合角不盡,益出羨積也。履畝之法,方圓曲直盡矣,未有會圓之術。凡圓田,既能拆之,須使會之復圓。古法惟以中破圓法拆之,其失有及三倍者。餘別為拆會之術,置圓田,徑半之以為弦,又以半徑減去所割數,餘者為股;各自乘,以股除弦,餘者開方除為勾,倍之為割田之直徑。以所割之數自乘倍之,又以圓徑除所得,加入直徑,為割田之弧。再割亦如之,減去已割之弧,則再割之弧也。假令有圓田,徑十步,欲割二步。以半徑為弦,五步自乘得二十五;又以半徑減去所割二步,餘三步為股,自乘得九;用減弦外,有十六,開平方,除得四步為勾,倍之為所割直徑。以所割之數二步自乘為四,倍之得為八,退上一位為四尺,以圓徑除。今圓徑十,已足盈數,無可除。只用四尺加入直徑,為所割之孤,凡得圓徑八步四尺也。再割亦依此法。如圓徑二十步求弧數,則當折半,乃所謂以圓徑除之也。此二類皆造微之術,古書所不到者,漫志於此。”

第一段,講的是“幾何”知識的應用問題,簡要介紹了宋代流傳的一部房屋建築學專著《木經》,即幾何學成熟地應用於實際的書。換句話說,宋朝的普通木工,都精通西洋人自以為牛逼的幾何學。

第二段,講的是當今的“數學”問題,說的是:最晚在宋代,數學已經細化為兩大專業:一為“審方面勢,覆量高深遠近”的叀術,即幾何學;一為“不可以形察,但以算數綴之”的綴術,即代數學

第三段,講的是各種複雜的幾何學問題:芻萌為楔形體;鱉臑是底面為直角三角形的一種錐體;陽馬為四稜錐;立方為正方體;罌為腹大口小的容器;隙積術則是研究高階等差級數求和的問題-----用代數學解決幾何問題----在算術十經中,這種趨勢就越來越明顯。

這就是說,中國的數學,早已大大超越“幾何學”,進入數學發展的新階段了。這,不正是世界數學發展的方向嗎!

古人著述,皆惜墨如金,所以,西洋人稱為“皇冠上的明珠”的“畢達哥拉斯定理”,沈括懶得談,因為太小兒科了,宋朝私塾裡的孩童都懂。

直到利瑪竇去世,歐洲人都還沒有人涉及沈括研究的“隙積術”問題呢!

明朝中國,需要利瑪竇來推銷的“幾何學”?在中國,利瑪竇除了好好學習,當小學生,還能幹什麼?

利瑪竇還跑到中國推銷筆算技巧呢!要知道,當時中國精通的孩童,都會用算盤玩加減乘除了。知道算盤嗎?


李約瑟難題?別造新垃圾,別把新垃圾當新知識!

發明算盤,就是一項極其偉大的數學成就,怎麼評價,都不過分。在專家們的刻意忽視下,這項成就幾乎被徹底湮沒了。

在電子計算器普及前,這就是計算機需要怎樣的數學理論基礎,才能發明這樣的計算工具!

就在三十年前,在儒家文化圈,典型如中日韓,人們主要依靠算盤,輕鬆高效地進行復雜的計算工作。一個小學沒畢業的人,也可以完成西方高中、甚至大學生才能做的計算工作。

古代中國數學如何?

因為古代中國數學高度發達、高度普及,中國古代在天文曆法、水利學、城市建設等各個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社會、經濟、軍事、工業、農業、商業、教育水平,和百姓生活質量,都大大領先於世界。因此,西洋專家動不動便稱中國為世界經濟的發動機。

其實,中國古代的重大發明創造,遠不止於“四大”。

中國人的發明,涉及衣食住行,涉及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一分鐘也離不開。

不信?咱只說吃的:

1、米飯、包子、油條、餃子、麵條、豆腐、豆漿……

2、中國菜、中國湯、中國羹、中國調料……

3、鍋、碗、瓢、盆、碟子、湯匙、筷子……

4、中國培育出的無以計數的農作物,從主糧,到菜蔬,到零食,到瓜果……

所以,直到今天,中國人無論到了哪兒,除少數腦袋有問題的人,都會念念不忘中國美食。

僅就飲食而言,西方人的科學精神、工匠精神體現在哪?

就那長麵包、短麵包?就那撒把鹽煮的冒血絲的玩意?

即便是咖啡,也與西方人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絲綢之路”這個詞兒,如今很火爆。必須知道,這個詞兒,是洋大人創造的,主要指自漢朝以來,中國聯通歐洲的貿易之路。

號稱自古玩“商業文明”的歐洲人,為什麼偏偏稱之為“絲綢之路”呢?原因很簡單:中國出口到歐洲的是絲綢,從歐洲進口的是黃金。

據歐洲人說,想當年,歐洲人用黃金,換取換取同等重量的中國絲綢。即一克絲綢價值一克黃金。當然,中國出口到歐洲的,遠不止絲綢。比如,中國生產的鐵,在歐洲也能賣出好價錢。

嗯,歐洲確實是商業文明,啥都不會做,一切靠賣。

所以,這條商道,只能叫做“絲綢之路”,如果稱為“黃金之路”,歐洲人臉上總歸不太好看吧。

代表古代歐洲自古科學的,難道就是:挖金礦、煉黃金、造金幣,用黃金換取一切?

直到16世紀,西方的國王貴族都是文盲,而中國城鄉書聲琅琅,到處是書店圖書館。這個世界上,大約只有歐洲的文盲,才充滿科學精神。

19世紀時,西方人只能靠賣奴隸搶劫為生,而中國人吃得好穿得好還有閒錢耍。這個世界上,大約只有歐洲人販賣奴隸,才屬於商業文明。

19世紀時,西方人與中國人做生意,總是賠得一塌糊塗,只能靠向中國販毒。這個世界上,大約只有歐洲人武裝販賣的毒品,才屬於高科技產品。

直到鴉片戰爭爆發那一刻,在中國面前,代表歐洲的“自古科學”的,一是白銀,二是鴉片。

1795年,乾隆皇帝在給英王信中說:“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某些人以為乾隆皇帝是 “閉關自守”吹牛皮,此乃大繆。

洋大人編寫的《劍橋中國晚清史》說:“1760年以來,外國人通過廣州參加中國貿易已經完全有了基礎,但是它並不意味著外國對中國的入侵已達到了使歐洲的海上貿易和中國國內的內陸貿易進行接觸的程度。的確,後者在產品的數量和質量上往往超過歐洲的商品。中國從外國得到的是原棉、白銀以及通常是銷路不佳的毛織品,而輸出的則是昂貴的茶葉、絲綢、瓷器、漆器和其他手工業產品。1840年以前,這類貿易在中國國內增長仍然無法統計。”

看見沒?1840年時,中國產品在數量和質量上都超過歐洲的商品;中國出口的是工業製品,進口的呢,除了白銀,就是原材料。

於是,歐洲人推出了代表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經典產品:鴉片,即毒品。

隨後,又用上了槍炮,政府組織的武裝販毒,於是,歐洲人勝利了。

至今,最能代表西方的科學精神的,大約就是槍炮了。

據說,西方科學,喜歡玩“實證”。現在,我們來點“實錘”。

耍嘴皮子,吹噓西方古代幾何學如何牛,很容易;拿出能驗證西方在幾何學牛逼的實證,那就難了!

耍嘴皮子,貶低中國古代幾何學如何差,很容易;否定中國古代幾何學的客觀的成就,那就難了。

根據史書記載、現實的歷史遺存,可知,最晚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們的祖先,便廣泛使用“幾何學”來治理國家、發展生產、改善生活了。

繪製地圖、統計人口,合二為一,即為版籍,是治理國家的基礎。

興建水利工程,以利於灌溉,改善交通,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基礎。

實現這兩項,僅僅捧著《幾何原本》吹牛皮是不行的,那得真功夫。

先說地圖。

中國有個著名的成語:圖窮匕首見。這個圖,指的就是地圖。

《漢書.地理志》曰:“昔在黃帝,作舟車以濟不通,旁行天下,方制萬里,畫野分州,得百里之國萬區。......而太昊、黃帝之後,唐、虞侯伯猶存,帝王圖籍相踵而可知。......秦遂併兼四海。以為周制微弱,終為諸侯所喪,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為郡縣,......漢興,因秦制度,崇恩德,行簡易,以撫海內。至武帝攘卻胡、越,開地斥境,南置交阯,北置朔方之州,兼徐、樑、幽、並夏、周之制,改雍曰涼,改樑曰益,凡十三部,置刺史。”

唐賈耽《進九州圖並別錄通錄表》:“臣聞楚左史倚相能讀《九邱》,晉司空裴秀創為六體;《九邱》乃成敗之古經,六體則為圖之新意。”

最晚在三國以前,中國便已經有了成熟的地圖學理論與實踐。至於沈括所說的古已有之的飛鳥圖,其實就是基於古代天文地理一體的畫野分疆理論而製作地圖的方法。

1、戰國時期秦國的放馬灘地圖

李約瑟難題?別造新垃圾,別把新垃圾當新知識!


2、漢初,馬王堆漢墓的等高線地圖

李約瑟難題?別造新垃圾,別把新垃圾當新知識!


3、宋代繪製的禹跡圖

李約瑟難題?別造新垃圾,別把新垃圾當新知識!

動輒數萬平方公里,甚至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地圖,是測繪出來的吧?等高線地圖,測繪也還比較複雜吧?地圖有比例尺、座標圖吧?面對如此等等的問題, 專家不妨說說,完成上面的地圖,需要怎樣的“幾何學”理論與實踐?

再說水利工程。《史記.河渠書》說:

“自是之後(指大禹治水之後),滎陽下引河東南為鴻溝,以通宋、鄭、陳、蔡、曹、衛,與濟、汝、淮、泗會。於楚,西方則通渠漢水、雲夢之野,東方則通溝江淮之間。於吳,則通渠三江、五湖。於齊,則通菑濟之間。於蜀,蜀守冰鑿離碓,闢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餘則用溉騑,百姓饗其利。至於所過,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疇之渠,以萬億計,然莫足數也。”

司馬遷說,自大禹治水以來,中國的各種水利工程不斷。在春秋戰國時期,從南方的吳國、楚國,到東方的齊國,從北方的三晉,到西邊的秦國,到處都有大型的、卓有成效的水利工程。

1、戰國時期的都江堰工程

李約瑟難題?別造新垃圾,別把新垃圾當新知識!


2、秦始皇組織完成的靈渠工程

李約瑟難題?別造新垃圾,別把新垃圾當新知識!


3、隋唐大運河

李約瑟難題?別造新垃圾,別把新垃圾當新知識!

實施如此規模浩大的工程,事先,要不要做好地質地貌的勘測?要不要準確掌握各地地勢、各大水系的水位高低?要不要做好工程量的估算?針對如此等等的問題,專家不妨說說,完成上面的工程,需要怎樣的“幾何學”理論與實踐?

面對根據以上兩個方面的“幾何學”實證,請問:古代中國幾何學,行不行?專家,你敢說不行嗎?

顯然,唐代國子監的教科書《算術十經》,是基於實踐驗證的東西,不是吹牛皮吹出來的,更不是用來吹牛皮的,是為了更好地為人類服務的科學。

請鼓吹“李約瑟難題”的專家,儘快給出來自於西方的同類圖片、實物、文獻,不要老是捧著來歷不明的《幾何原本》吹牛皮。

如果堅持讓專家們拿出西方古代的“幾何學”實證來給大家瞧瞧,那才真的成了:李約瑟難題!-----不,應該是:嘚瑟難題!

如何繼續嘚瑟下去?嗯,這才是“敘拉古之惑”-----請問專家,您說是嗎?

我知道,專家的套路又要來了:你說中國自古科學,鴉片戰爭中,怎麼被洋大人打成那個熊樣?

這話,有小學生的邏輯水平嗎?

專家,盡說一些智商堪憂的話!

比如吧,專家的鄰居很有錢,專家便宣稱,他的鄰居自古就有錢,而自家祖祖輩輩都是窮光蛋。

又比如,一位武林高手,那天因為拉肚子,被人給打敗了。專家知道後,便宣稱,這人不是武林高手,從來就是一個弱不禁風的人。

可見,這樣的專家,滿腦袋漿糊。

鴉片戰爭後,中國人受西方欺負的歷史,不過百餘年。在漫長的中華文明史中,僅僅是一會兒的功夫。

憑這一會兒,就能斷定中國自古不行?就能斷定西方自古牛逼?

那麼,中國的科技是怎麼走向落後的呢?

這個逐步衰落的過程,發生在清朝。

與專家們的自作聰明的推論完全相反,清朝導致中國科技衰落的原因,不是因為閉關自守,而恰恰是:清朝無底線的“對外開放”!詳情請閱:《中國古代的科技,是如何被玩廢的?》 (原文見生民無疆微信公眾號,以後將逐步在此發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