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懷王——打爛一副好牌,八百年楚國霸業的掘墓人

稍微懂點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春秋戰國時代,諸侯紛爭、群雄並起,自不必贅述。

當其大爭之世,諸侯在中原爭戰不休,楚國卻默默地在南方耕耘,披荊斬棘,篳路藍縷,漸漸積聚起堪與中原群雄爭霸的實力。楚莊王率軍北上中原,邲之戰中一舉擊敗晉國,成就霸業。其後國勢雖時有沉浮,但總體不失強國地位。戰國時期,在楚宣王、楚威王等君臣努力下,國土一再擴張,到了楚懷王時期,國勢到達頂峰,楚國疆域幾乎包括整個中國南方,甚至還包括部分中原區域。

楚懷王——打爛一副好牌,八百年楚國霸業的掘墓人

楚懷王早期戰國形勢

楚國到底有多強大?咱不看楚國最強盛時期怎樣,只需看看楚國日暮西山時期是什麼狀態就知道了。

秦國滅亡了韓趙燕魏後,籌劃滅楚。老將王翦認為楚國國土廣大、民豐物饒,非60萬大軍不可。李信卻認為只需20萬,秦王嬴政大喜,讓李信率20萬出征,結果被楚將項燕打得丟盔卸甲,大敗而歸。後來秦王嬴政才認識到錯誤,親自請求王翦出征,王翦率60萬大軍經過兩年努力,才滅了楚國。

以秦軍摧枯拉朽的實力,消滅窮途末路的楚國卻總共消耗了4年時間,是秦滅六國最艱難的一場戰爭。有句話叫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楚國之強,可見一斑。

那麼,疆域遼闊、人口眾多,一度擁有統一天下實力的楚國,是怎麼把一副好牌打爛的呢?

打爛這副好牌的關鍵人物是楚懷王。要說這楚懷王,其實並非一無是處。楚懷王在位初期,任用昭陽、屈原、陳軫等能臣,楚國的國勢上升到了巔峰。可中國歷史上每隔一段時期,總有一些君王,開始表現得雄圖大略,後期卻讓人大跌眼鏡,不幸的是,楚懷王就是其中之一。

楚懷王——打爛一副好牌,八百年楚國霸業的掘墓人

楚懷王

楚懷王執政後期,被秦相張儀的“六百里”割地所誘惑,與齊國斷交,最後巧舌如簧的張儀卻只承認六裡割地,楚懷王惱羞成怒,喪失理智,舉全國之力大舉伐秦,結果卻落得個喪師割地的下場。

又過了十幾年,秦昭襄王約楚懷王在武關會面,屈原等臣子力勸懷王不可去。按理楚懷王被秦國已經騙過一次,對這個虎狼之國應該有忌憚了,可楚懷王的表現卻再一次印證了“不作不死”的鐵律,他懷著滿腔熱情地到了武關,然後被同樣滿腔熱情的秦王要挾割地。楚懷王在這時才醒悟過來,國君的榮譽與使命感讓他保留了晚節,寧願被扣留也不願意割地,最終命喪秦國。

與楚懷王身死異國的悲慘命運相呼應的,是曾經日益強盛的楚國,如同一個急剎車一般,不可挽回地掉頭轉向了衰亡的軌跡。

借用諸葛亮的一句話說,“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楚懷王執政後期,昏庸不堪,親近靳尚、子蘭等佞臣,疏遠屈原等賢臣,最後落得個身死國衰的下場,不亦悲乎!

楚懷王——打爛一副好牌,八百年楚國霸業的掘墓人

屈原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