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第一錦衣衛陸炳傳奇(3)

明史第一錦衣衛陸炳傳奇

(三)

錦衣衛,全稱是“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雅稱為緹騎,前身為朱元璋時所設御用拱衛司。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設大內親軍都督府,十五年改置錦衣衛,作為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構。

朱元璋為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特令其掌管刑獄,賦予巡察緝捕之權,下設鎮撫司,從事偵察、逮捕、審問活動,且不經司法部門。其首領一般由皇帝的親信武將擔任,直接向皇帝負責。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並進行不公開的審訊。

明史第一錦衣衛陸炳傳奇(3)


朱厚熜在父親教導下從小就聰敏好學,前朝的錦衣衛故事自然也早已熟知,武宗朝統領錢寧江彬等權勢過大導致無法控制,使他這個得以幸運繼承大統的外地藩王深知錦衣衛之重要,非得用自己人不得放心。正式登基後,他即把帶來的興王府舊人任命為錦衣衛指揮使,從朱宸、駱安、王佐直到陳寅,都是他從興王府帶來的老部下。

事實證明,舊人雖則可靠,但未必得力,這次南巡發生的火災事件,作為錦衣衛指揮使的陳寅率六千錦衣衛護衛,在大火中竟然都保護不了自己,讓朱厚熜深感沮喪,但同時,他又發現了一個更合適的人選,就是自己的乳母之子陸炳。

卻說陸炳,陸炳比嘉靖小三歲,當時已二十九歲,其父陸鬆跟隨朱厚熜進京後,升遷至錦衣副千戶,不久又升為後府都督僉事。錦衣副千戶是從五品武職,錦衣衛都督僉事已是正二品大員,陸鬆在此任上去世。

明朝廢除了元朝的四色人等劃分,卻保留了元朝的軍戶制,軍戶乃是世襲,如若小兒出生在軍戶家中,從他呱呱墜地一刻起,當兵是他唯一的選擇,閒時屯田,戰時出征,就連科舉考試也不允許參加,普通軍戶地位很低,故明人都以脫離軍籍為幸事。到了嘉靖中後期,軍戶制逐漸變得名存實亡,此乃後話。

明史第一錦衣衛陸炳傳奇(3)


陸炳當然不是普通軍戶,起點已遠較一般軍戶為高,嘉靖八年時候,陸炳中武舉,被授予從五品的錦衣衛副千戶一職,已有資格穿著飛魚服。陸鬆去世後,陸炳襲職為指揮僉事,這已是正四品武官,到了嘉靖南巡之前,他已升任為正三品的錦衣衛指揮使,他還需要再升三級:錦衣衛都指揮同知、都督僉事、都督同知,才能爬到權力的頂點,名義上的錦衣衛最高指揮官:正一品的錦衣衛都督一職,雖然這些都是加銜,但更象徵著榮譽。

對於普通人來說,如此的升遷之路堪比天梯,雖然從一介平民到天子親軍的錦衣衛都督中間看似只隔著短短六級,分別是校尉—旗官—百戶—千戶—鎮撫—指揮—皇帝,但每一級之間都充滿著官場的陰謀詭計,級別越高風險也就越大,堪稱九死一生。

明史第一錦衣衛陸炳傳奇(3)


然而所有人都看得出,作為和嘉靖喝一個母親奶水長大的陸炳,從小就被重點栽培,只要沒有大岔子,將來的錦衣衛首席長官非他莫屬,只是南巡的這一場大火,把這個時間大大的提前。

陸炳在京師的宅子中,這日熱鬧非凡,南巡迴京後,原錦衣衛都督同知陳寅告老退休,不用說這也是皇帝的意思,這天陸炳被正式擢升為都指揮同知,取代了陳寅執掌錦衣衛。

上門道賀的官員絡繹不絕,帖子多得門房桌几都已無處安放,門房的江二爺聲嘶力竭地喊著:“我家陸大人正在內房換衣,各位大人稍安勿躁,陸大人馬上就出來會客。”

裡屋的陸炳卻有些煩惱,雖然知道自己早晚會高升,卻沒料到來得如此之快,錦衣衛偌大機構,事務龐雜,人心叵測,自己今年未滿三十,又是興王府來的外人,在京師根基不深,自己之前幾位興王府舊人擔任錦衣衛指揮使,處處受到掣肘,個個無所建樹。東廠現在雖被錦衣衛壓制,卻無時無刻不想翻身,恢復劉瑾時的榮光。還有那幫虎視眈眈的文臣,領兵的重臣他們都不放在眼裡,更別說是錦衣衛,在他們看來,錦衣衛只是一幫披著飛魚服彆著式樣好看的繡春刀,替皇上打點家務的一幫奴才。

明史第一錦衣衛陸炳傳奇(3)


別看今天家裡這麼熱鬧,那些投遞名帖的大小官員,有幾個是真心來道賀的,都巴不得看自己好戲而已。特別是內閣首輔夏言,仗著皇帝寵幸,氣勢凌人,把自己看作奴才一般,這口氣,有機會非得出上一出,想到這裡,陸炳恨恨地咬了咬牙,拿起桌上的繡春刀來,抽刀出鞘。

刀確實是好刀,寒光閃閃,據說是使用合金鍛造而成,犀利無比,雙手持刀,一刀砍下,足可把整隻馬頭砍斷。只是外形也確實是纖細了點,難怪會被文臣們以為是裝飾之物,不過既然自己掌管了錦衣衛,少不得要叫人知道,繡春刀也是可以殺人的,不幹出點功業來,枉為皇上的提拔。

想到皇上,他的表情又舒緩下來,彷彿數十年前的兒時玩伴重新出現在身邊,片刻,陸炳重重地回刀入鞘,刷的一聲煞是好聽,他收拾好官服,拱手出門,門房傳來一聲:“陸大人出來迎客了。”

(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