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延昭名聲如雷貫耳 楊廷昭並非楊業的第六子?

中國歷史 宋真宗 歷史 老羅扯談 2017-04-18

楊延昭本名延朗,年幼時沉默寡言,喜為軍陣之類遊戲。楊業嘗言:“此兒最像我。”成年即入軍伍,跟從父親征戰,史載楊業生前,“每徵行,必以從”。太平興國中,補供奉官。雍熙北征,楊業率軍攻打應州和朔州,延昭擔任先鋒,在朔州城下衝殺時,被流矢射中手臂,卻愈戰愈勇,殺敵無數。戰後,授崇儀副使,出知景州。又遷崇儀使,知定遠軍。

楊家將中除楊老令公外,就數其子楊延昭的名聲最為如雷貫耳了。他智勇善戰,在邊防二十餘年,軍功卓著。史書載,契丹軍屢為其敗,“憚之而目為楊六郎”。今天晉西北寧武關周圍各縣,也遺存有好幾處“楊六郎寨”,這些都是楊延昭生前率軍活動的區域。據學者考證,廷昭並非楊業的第六子,那麼“楊六郎”的稱呼是怎麼產生的?是遼方還是宋方先有此稱呼?其真實含義又是什麼?

景德元年(1004),契丹主與蕭太后指揮二十萬人馬,大舉南伐。宋廷沒有堅決抵抗的勇氣,最後與之簽訂澶淵之盟。這時,朝廷也只給楊延昭統帥剛滿萬人之軍隊,但延昭並不氣餒,提出建議:敵頓澶淵,離境千里,雖人數多,且為騎兵,但人馬疲乏,只需令諸軍扼守要路,伏擊掩殺,便可殲其大部,幽、易數州也可乘時襲取。可惜一味屈辱求和的宋真宗,並不理會這一建議,還特別下詔,令前線諸將按兵不動,使遼兵從容退回,且在途中再次掠劫。延昭只得率領部屬單獨行動,“抵遼境,破古城,俘獲甚眾”。真宗得知後,馬上派人到前方監視延昭的行動,不許繼續打下去。

鹹平二年(999)冬,延昭任保州緣邊都巡檢使,駐兵遂城。遼軍在蕭太后的統領下,長驅直入,宋軍節節敗退,遂城被圍。敵人集中優勢兵力,急攻數日,城小兵寡,眾心危懼。延昭悉集城中壯丁,發給武器裝備,登城頑強抵抗。會一夜寒流降溫,延昭令士兵汲水灌到城牆之上,清晨該城變為冰城,城牆堅固溜滑,遼兵無法攀登,只得撤退而去。延昭乘機尾隨出擊,截獲很多武器鎧甲。以功拜莫州刺史,宋真宗高興地說:“延昭為名將之後,治兵守邊有父風,真應該稱讚啊!”

楊延昭名聲如雷貫耳 楊廷昭並非楊業的第六子?

《宋史·楊業傳》說楊業與其子楊延玉歿於陳家谷之役後,“朝廷錄其子延朗為崇儀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訓併為供奉官,延環、延貴、延彬併為殿直”,也為七子,問題在於其兄弟的排行。按照中國古代嚴格的宗法制度所形成的規範,朝廷贈官必須服從長幼有序的原則,既然《長編》與《宋史》都將諸子的順序以延朗“領銜”,那他分明應為長子。惟一的問題是犧牲的楊延玉,他與延朗,孰為老大,史書中沒有交待。

此後,朝廷不斷下令,明白警告楊延昭,他的官任是維持保州境內治安,不準越出邊境與契丹發生衝突。不久官徙高陽關副都部署,戍守屯所,邊境安然。延昭所得奉賜悉犒軍,與部下同甘苦,身先士卒,號令嚴明。在邊防二十餘年,契丹忌憚之,稱他為楊六郎。大中祥符七年(1014),延昭過世,享年57歲。沒過多少年,楊家將的故事開始流傳,延昭的智勇善戰又被進一步傳奇化,特別是其“楊六郎”的稱呼,幾乎家喻戶曉。

楊業應有七個兒子,或者說楊延昭兄弟七人。《續資治通鑑長編》謂楊業歿後,太宗“錄其子供奉官延朗等五人及貴子二人”,共為七人。

因為有可能老大犧牲後,由老二領銜。延朗即延昭,或稱楊六郎,他在兄弟七人中並不排行老六是可以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