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國和蔡姓

中國歷史 周公旦 文物 春秋時期 流雲軒 2017-04-19

蔡國和蔡姓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克商建周,分封其五弟姬度在此建蔡國,侯爵。公元前531年,楚靈王殺蔡靈侯滅蔡,歷515年18侯的蔡國初滅,後又復國。上蔡歷史悠久,是西周主要的侯爵封國。國家級保護單位有建於公元前11世紀的蔡國故城,蔡侯玩河樓,保存完好的蔡侯姬度墓、蔡仲胡墓,有始建於東漢時期的佛教寺院蟾虎寺,有華夏始祖伏羲畫卦亭,還有孔子周遊列國時的古蹟鴻隙湖、晒書檯、卮臺、問津處等。在歷史上上蔡出現了許多著名人物,如蔡侯姬度、蔡仲胡,史稱“千古一相”的秦相李斯,號稱“通明相”的西漢丞相高陵侯翟方進以及北宋著名理學家謝良佐等。其中,蔡侯姬度是早期歷史名人之一,蔡國開國之侯,蔡姓始祖。蔡侯封國蔡姓在全國100大姓中排第44位。蔡姓源出有二,一出自姓(見《國語·晉語四》),二出自姬姓。司馬遷在《史記·管蔡世家》中說:“武王已克殷紂,平天下,封功臣昆弟,於是封叔鮮于管,封叔度於蔡;二人相紂子武庚祿父,治殷遺民。封叔旦於魯而相周,為周公。封叔振鐸於曹……”周武王克商後,大封同姓和五帝先賢后裔有功之臣於各地建立諸侯國,以保周朝社稷;同時封紂王之子武庚祿父於朝歌(今河南淇縣)。其中,管叔鮮、蔡叔度、霍叔處,分別對原商朝都城朝歌形成包圍之勢,以監視商朝遺民,史稱“三監”。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病故,其子誦繼承王位,是為成王。成王年幼,由武王的四弟周公姬旦輔助朝政。管叔鮮、蔡叔度對姬旦獨攬朝政大權有戒心,就聽信了流言蜚語,認為周公將不利於成王,商朝最後一個暴君紂王的兒子武庚趁機叛亂。司馬遷在《史記·管蔡世家》中又說:“周公旦承成王命伐誅武庚,殺管叔,而放蔡叔,遷之,與車十乘,徙七十人從……”蔡叔姬度被流放到郭鄰。蔡國世系蔡國自姬度就國到蔡侯齊被楚國最後滅國,共歷25侯,

蔡叔度蔡仲胡蔡侯伯蔡宮侯蔡厲侯

蔡武侯蔡夷侯蔡釐侯蔡共侯蔡戴侯

蔡宣侯蔡桓侯蔡哀侯蔡穆侯蔡莊侯

蔡文侯蔡景侯蔡靈侯蔡平侯蔡悼侯

蔡昭侯蔡成侯蔡聲侯蔡元侯蔡侯齊

司馬遷在《史記·管蔡世家》中又說:蔡叔度被流放死後,周公姬旦看在同胞兄弟的情分上,向成王進諫,讓姬度的兒子胡到魯國任卿士。胡到魯國輔助周公之子伯禽治國有功,伯禽奏於成王“復封仲於蔡,以奉蔡祀,是為蔡伯”,稱蔡仲。胡被複封的蔡國,即今上蔡縣。

蔡國和蔡姓

公元前1016年,周公又正式封蔡為侯國。蔡仲傳至17代(蔡景侯二十四年,即公元前542年),蔡世子班殺其父景侯自立,是為靈侯。在此之前的近百年中楚國先後滅掉潢國、蔣國、潘國、息國、羅國、江國。此時的楚國已經很強盛,正興兵黷武,向中原侵犯,兼併諸侯國,擴展疆土。在滅掉陳國之後,楚靈王於蔡靈侯十二年(公元前531年)誘騙蔡靈侯會宴於申(今南陽宛城),趁其酒醉,便以弒父的罪名將蔡靈侯處以磔刑,並殺了隨同來的蔡國士卒70餘人,隨即命楚公子棄疾率兵圍蔡,十一月蔡滅,封棄疾為蔡公,居蔡鎮守,虎視北方。蔡滅三年後,蔡使者朝拜吳國,向吳國獻策反楚。公元前529年,棄疾和公子比、公子黑肱,率陳、蔡、許、葉之師攻楚,蔡舊臣蔡洧在楚都做內應,攻入郢都。最後棄疾得勝即位,為楚平王。為報答陳人、蔡人相助之功,平王便又封陳、蔡後人復國,迎蔡景侯的少子廬歸國,是為蔡平侯。蔡平侯復國後的都城,已非故都,而是新蔡(今河南新蔡縣),故《漢書》載:“新蔡,古呂國,平侯遷至呂以近楚也,因非故都,故名新蔡。”《讀史方與紀要》卷十五汝寧府上蔡縣條下雲:“春秋時,為楚所侵,遷於新蔡,因以此為上蔡。”又說:“新蔡縣,古呂國,春秋,蔡平侯徙都於此,故曰新蔡。漢置縣,晉武帝分立新蔡郡,東魏置蔡州。”蔡平侯死,其子朱繼位,但遭到東國的攻擊。東國是太子友的兒子,他向楚令尹費無忌行賄,得到費無忌的支持,驅逐蔡侯朱,立東國為悼侯。蔡昭侯二十六年(公元前493年)楚國帶領陳、隨、許三國軍隊圍蔡,距蔡城一里處安營紮寨,在蔡城周圍修建工事,填土打起圍牆,屯兵蔡城周圍。蔡人只得男女列隊,出城請降。蔡人同意將國遷至近楚國之地,求和以自安,楚才收兵。此後,吳國派大將洩庸,率兵到蔡,逼蔡東遷,蔡昭侯不得已遷入州來。州來因在上蔡的下游,故稱下蔡(今安徽鳳臺縣境)。蔡侯齊四年(公元前447年),戰國七雄爭霸,兼併中小諸侯國。楚國併吞了吳、越,又派兵滅蔡,蔡侯齊出奔,蔡亡。蔡國共歷23代25君,計599年。蔡氏望族自春秋末期蔡國滅亡後,蔡姓族人除大部分留在上蔡守望故土外,部分開始向四周遷徙,主要往南遷徙,有的逃到江西,有的被遷於楚地。

楚悼王時,用吳起變法,大力開發南方,在蔡甸的蔡人,被遷於高蔡(今湖南常德市),最後也為楚所滅。一部分蔡人溯沅水而上,西遷於貴州地區,遍及20多個縣市,後稱蔡家苗。東漢順帝時,蔡攜任新蔡長 ,又舉家遷於新蔡故地。據清乾隆《新蔡縣誌》(乾隆版)載:“蔡攜,陳留圉人,蔡仲嗣封於蔡,以國氏姓,攜其後也。順帝時以司空高封新蔡長,子名銜,孫名邕。”又據《河南始祖開支蔡氏通譜世系第一圖》載:蔡邕之父為蔡銜,其先祖為蔡澤,蔡澤為秦昭王時丞相,其後裔蔡義為漢昭帝時大夫,後拜丞相,封陽平侯。其四世孫,一為“蔡倫,字敬仲,漢章帝授司空,封龍亭侯,始造紙”。東晉時濟陽郡望族蔡氏,也隨著南遷江東,蔡邵曾任永嘉(今浙江溫州)太守,族人也於隋唐時逐漸南遷於浙江、福建、廣東一帶,成為現在的南方大姓。浙江《河南祖蔡氏通譜》序雲:“……秦漢之時,聚而複合,合而復渙,其間四步而不可紀矣。傳之唐之太宗,奏天下譜牒,退新門,進舊望,左膏粱,右寒微,合一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而蔡氏首稱焉。其子孫散處四方,有遷於姑蘇雲間者,有遷於永州琴川者,徙於晉陵徐州者,徙於廣信福州者,皆河南之派也。”

唐朝末年,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審知兄弟,率領萬人進入福建,創建閩國,其中有蔡氏人隨同。以後各朝代均有從中原向外遷徙者。自明朝開始,閩粵沿海地區蔡氏向臺灣遷徙,進而遠播東南亞及世界各地。自漢以後蔡氏逐步形成望族,主要有濟陽、陽平、桂陽、陳留、漢陽、高平等郡望。蔡國故城西周蔡國都城位於今上蔡縣城,目前還存有較為完好的城牆,這裡方圓20多平方公里範圍內都是古遺址保護區。《通志·都邑略》記載:“蔡本畿內之地,以蔡叔采邑。及蔡叔逆命,國除,至蔡仲始改封於汝南。”《路史·國名記》記載:“蔡,今蔡治上蔡,伯爵。”《括地誌》記載:“豫州北七十里上蔡古蔡國,縣西南十里有故蔡城、蔡崗,故國也。”《上蔡縣誌》記載:“蔡國故城址高一二丈,周圍二十餘里。”根據實地測量,現存不完整城牆高約4~11米,寬15~25米,最寬處為70~95米,南牆約長2700米,東牆長約2490米,北牆長約2113米,西牆長約3187米,總長10490米,有多座城門,建有甕城,城牆外又有寬70~103米,深5~10米的壕溝環繞,保護著城內居民的安全。蔡國故城牆系用夯土逐層築起。夯土一般為黃色或灰黃色,夯層厚約8~14釐米。城牆中下部的夯土中,包含有仰韶、龍山、商代和西周的陶片,上部夯土層有春秋戰國時期的遺物和陶片。在城的內部,居中的位置是面積120萬平方米的宮殿區,坐落在一個高6~7米的高臺上,四周用深溝與其他部分隔開,當時他們居住的宮殿已用筒瓦、板瓦建造,飲用人工挖掘的井水,用陶質管道排水,並建有多座冶銅和製陶作坊,使用鍾、鼎、爵、尊、車馬、劍戈、金幣。這些事實都說明,當時蔡國人的生活已經具有了較高的水平,所居住的地方城池堅固,技術先進,文化積澱深厚。該城始建於西周初年,無愧為周朝南部的一個重要方國。春秋戰國時期曾進行過加固和修復,後為楚國北方的重要軍事重鎮。蔡國故城直到秦漢時期還在繼續沿用。

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汝水》條記載:“汝南郡……漢高祖四年置,王莽改郡汝汾。是故蔡國。”今故城內外有很多兩漢時的墓葬,陶器殘片到處可以拾到,這證明故城的使用時期較長,影響很大。蔡國故城南部、西南部和北部有西周的墓葬區,蔡國曆代統治者及其家族成員去世後,葬在這裡。蔡侯姬度墓位於故城西兩公里處,周邊有不少古墓群。蔡侯姬度墓高10多米,墓前有數塊石碑,碑文記載了蔡侯封國的歷史,字體蒼勁有力;墓前有一尊大型石雕香爐,遠近蔡人經常自發地前來拜謁蔡侯姬度。這裡周邊還有兩漢時期的墓葬,地下文物頗多,村民們在田間地頭耕種,修渠建房,常見磚瓦陶片和青銅器出土。蔡仲墓位於離故城約500米的東北隅,這裡松柏森森,墓碑林立,歷代有不少蔡氏後人和文人,賦詩題詞,表達了對蔡氏先賢和蔡國曆史的敬仰之情。上世紀70年代後期,在故城南面和東面城壕外,先後發現幾處春秋時期的古墓葬群,三次出土的隨葬品,有青銅器、玉器、陶器、劍戈、金銀幣、漆器等數百件,其中15件西周時期的青銅器,屬國家一級文物。有青銅鼎、青銅簋、青銅劍、青銅編鐘等,現被收藏在河南省博物院和中國歷史博物館內。

蔡國和蔡姓

朝拜故里蔡氏自蔡仲得姓以來,歷朝蔡氏代有人才出,許多文人墨客對蔡氏得姓由來、源流徙變、人文地望著述立說;年逢春祭,多有蔡氏後裔回故里祭拜於宗祠堂前,或探望老人祝福問安,或資助少年求學成才。從1984年至今20年來,蔡姓尋根等活動不斷舉行,既有歷史學家來實地調研進行蔡文化研討和學術交流,又有海外蔡氏捐資興建希望小學的慷慨之舉;既有海外蔡人漂洋過海回來尋根祭祖、捐資的場面,又有國內各省蔡氏回故里聯誼的鏡頭。從1992年至今的十餘年中,先後就有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韓國、菲律賓、臺灣和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1000餘人組團回來尋根祭祖、拜謁祖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