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一縣是司馬遷故鄉,韓信在此渡河,走出鬥倒和珅之人

中國歷史 和珅 韓信 司馬遷 清朝 獨行客地圖帝 2018-12-06

在陝西省內,隸屬於渭南市的韓城不算很出名,但是韓城的歷史牛啊。

韓城在地圖上很好找,黃河在陝西、與山西兩省的交界處往南,那個像湖泊一樣寬的河面,西岸城市就是韓城。韓城面積1621平方公里,正好卡在陝西省會西安和山西省會太原中間,是兩個省會之間往來最快捷通道。現在是這樣,古代也是這樣。

陝西一縣是司馬遷故鄉,韓信在此渡河,走出鬥倒和珅之人


韓城第一次輝煌,是在秦朝末年,西楚霸王項羽和漢王劉邦展開決戰。項羽糾集了一幫六國王孫圍毆劉邦。而劉邦呢,有一韓信,足矣。

韓信要滅楚,第一個就要幹掉黃河東岸的魏國。魏王豹也早有準備,重兵屯在黃河往東大拐彎處不遠的蒲阪,魏王豹算定漢軍只能走蒲阪過河。韓信也滿足了魏王豹的戰略虛榮心,在蒲阪作大舉渡河狀。然後,韓信出一奇兵,走當時稱為夏陽的韓城過河,就是著名的木罌流軍。韓信帶頭,眾弟兄坐著綁著陶罐的木筏,浩浩蕩蕩殺過黃河,一舉擒魏王豹。

劉邦與韓信都是籠中猛虎(受困關中),而韓城就是這座偉大囚籠的鑰匙。有了這把鑰匙,韓信殺進中原,百戰不殆終滅楚。

陝西一縣是司馬遷故鄉,韓信在此渡河,走出鬥倒和珅之人


又過了六十多年,韓城再次成為歷史的焦點。倒不是說韓城又發生什麼大戰,而是從韓城走出一個影響中國兩千多年的巨人——司馬遷。

司馬遷的《史記》,用再高的評價都不過分,開中國史書創造之先河,對中國影響的影響可謂空前。有人說司馬遷是中國史上影響力排名第一的史學家,這並非吹捧,司馬遷當得起。魯迅先生就評過《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公元前145年,司馬遷出生於韓城北郊的龍門,這裡緊臨黃河,驚濤拍岸,氣勢雄大。司馬遷從小就受到父親司馬談嚴格的史學和文學教育,最終成為一代史學巨人。可以說,沒有韓城純厚的山水,就沒有如巨星一般閃耀中國文學天空的《史記》

陝西一縣是司馬遷故鄉,韓信在此渡河,走出鬥倒和珅之人


西漢時的韓城,隸屬於左馮翊郡,有名的三輔之一,東漢沒有變化。到了三國和西晉,一切照舊,只不過馮翊郡小了一些。直到隋文帝初年,夏陽才正式改稱韓城。這個“韓”和戰神韓信沒關係,而是戰國七雄之一的韓國,老祖先的封地就在韓城一帶。

韓城一直是縣級單位,直到金宣宗完顏珣南遷後,為防禦蒙古,1215年升韓城為禎州。韓城成為地級市時間不短,存在了125年。1340年,元順帝至元六年,撤掉禎州,劃入同州,明清沒有變化。

但在清朝乾隆年間,韓城又走出一位牛人。

他的名字特別響亮——王傑。只是一提到這個名字,絕大多數人想到歌星王傑,而不是韓城的王傑。

陝西一縣是司馬遷故鄉,韓信在此渡河,走出鬥倒和珅之人


韓城的王傑生於雍正三年,1725年。因為家窮,曾給江蘇巡撫陳宏謀當過師爺,後來參加陝西省內考試,高中第一。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王傑去北京參加考試,高中第三名。乾隆發現王傑的字很熟悉,仔細一想才明白王傑入過陳宏謀幕府。乾隆一直對狀元基本上產生於江南感覺到無奈,他發現探花王傑竟來自陝西,龍顏大喜,立刻把王傑的名字調到第一,成了狀元。

王傑的仕途很順利,由刑部侍郎轉右都御史,1786年成為軍機大臣,是清朝最核心的幾個大臣之一。除此之外,王傑還有一個讓人羨慕的身份——上書房總師傅。啥意思呢?乾隆所有的兒子,他們的老師都是王傑。反正這些皇子總有一個繼位的,王傑帝師的身份是少不了的。

陝西一縣是司馬遷故鄉,韓信在此渡河,走出鬥倒和珅之人


王傑在朝中最看不慣一個人,他就是和珅。野史小說總是說是劉墉鬥倒了和珅,然後又說是紀曉嵐鬥倒和珅。其實,劉墉、紀曉嵐與和珅的關係非常好,壓根沒這事。真正鬥倒和珅的漢臣,是王傑。和珅想巴結王傑,但王傑不理他,還到處諷刺和珅伸手撈錢。和珅也沒閒著,到處放王傑的暗箭,誣衊王傑在家鄉韓城私建三王府、四王府,應該殺頭。可乾隆派人一查,所謂三王府、四王府,那是王家內部的兄弟排行。而這幾套房子都破爛不堪,乾隆氣得大罵和珅沒事找事。

和珅一直想扳倒王傑,可乾隆對王傑的寵幸,不在自己之下,始終沒機會。但王傑卻想著鬥倒和珅,為天下除害。和珅被嘉慶查辦,而主審官之一,就是王傑。

你說韓城牛不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