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德才兼備卻一事無成原因何在?“人無三識,百事無成”

中國歷史 中國近代史 明朝 曾國藩 孔子 觀點與視角 2018-12-01

很多人德才兼備卻一事無成原因何在?“人無三識,百事無成”

現實中,我們常常見到很多人學歷高、有知識,人品也不錯,但卻常常處於碰壁之中,很難幹出什麼成就;相反,有的人既沒有學歷,也很難看到有什麼特長或者學問,為人處世也很一般,但卻容易出業績、有成就。

在很多人的眼裡,把這一切歸咎為天意弄人或者命運坎坷。有的人為此感覺懷才不遇,有的人埋怨上天不公,種種不平也給人世間造成了很多怨恨和憤懣。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一個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梁啟超。梁啟超不僅在清朝末期舉國聞名,也是將影響力綿延到現在的大才子,文筆犀利、氣勢如虹、議論縱橫,人品也幾乎沒有瑕疵,但他平生除過文章名世,他的理想和功業一個都沒有實現。參與“戊戌變法”,結局是光緒帝被囚瀛臺,“六君子”菜市口殺頭;輔佐袁世凱,憲政變味走樣胎死腹中,國家分崩離析,時局與他的努力背道而馳。

很多人德才兼備卻一事無成原因何在?“人無三識,百事無成”

因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聖人治國”的思想,自古以來的用人選人標準也都基本堅持“德才兼備”。即使是科舉制度建立之前,即使是以推舉製為主的時代,在考慮了門閥、聲望等因素之後,品德與才幹也是人才上升的重要依據。當然,在某些情況下,這種依據也有可能是名義上的,這種情況屬於先天性的不平等。

但即使在平等的情況下(例如相似的知識水平、品行表現,大體相當的起跑點,同等的機會與環境),不同的人的最終成就也是千差萬別。孔子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承認了命運的存在;孔子又說:“盡人事以聽天命”,強調了個人努力的重要性。

可見,在拋開一切外部因素之後,還是有很多屬於個人可以掌控的因素的。在個人可以掌控的因素裡,知識可以努力獲取,品行可以努力修行。但很多人卻沒有意識到,達到“德才兼備”的程度之後,只能說明你具備了作為一個人才的基本條件。而要將“德才兼備”轉換為業績、成功、成就,還必須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

很多人德才兼備卻一事無成原因何在?“人無三識,百事無成”

清末名臣曾國藩曾經說過:“蓋世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又說:“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在曾國藩的眼裡,不論是對讀書人提出期許,還是論述成大事的要件,都強調了“識”的重要性。在人才建設和幹事創業思想領域,曾國藩是第一個在“德才兼備”之外,提出並系統論述了“識”這個標準。在曾國藩看來,“廣其識則天下大”,識甚至是比德和才更重要的因素。

“識”分為三層,但對於一個人來說,這三層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層的“識”都是不圓滿的,不圓滿的“識”是不能居於“德才”之上,而統領一個人的所有精神要素的。哪三層?才識、見識、膽識。這三層合起來就可以稱之為“三識”。

才識指的是對於知識的分辨、判斷和使用的能力。一個自從出了孃胎、睜開眼睛,一生之中會有各種各樣的經驗、知識、理論、思想蜂擁而至,揮之不去,難以拒絕。倘若一個人有機會讀書,那麼他將有機會獲得更多的這類知識。用現代人的概念來說,這些東西都可以統稱為信息。的確,一個人獲取的信息越多越好。但並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有效信息,所有的有效信息並不是有用信息,所有的有用信息並不是利於自身成長,利於幹事創業的積極信息。

這個時候,一個人的才識就非常重要了。能夠在紛紜而至的信息中摒棄無效、無用、錯誤、消極的信息,挑選出對自己有用、對創業有用的東西,這就是才識。簡而言之,才識就是辨別、判斷、選擇知識的能力。缺乏才識直接的結果有兩種:要麼是一個渾渾噩噩、愚昧無知的人;要麼是一個“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的書呆子。後者比前者更可怕,前者尚且天真爛漫,後者一肚子互相沖突、不成體系、魚龍混雜的知識,經常會讓這個人形成錯誤的思想和行為。

很多人德才兼備卻一事無成原因何在?“人無三識,百事無成”

第二個層面就是見識。才識是屬於主觀領域的東西,尚且沒有和外部環境進行對照和實踐。所以古人說“秀才不出門,而知天下事”。一個不出門的秀才,他擁有的只是書本上的,出於理論層面的東西。一個最為努力卻不出門的秀才,頂多只能是滿腹經綸、妙筆生花,或者再具備一點才識。但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閉門可以讀書,但閉門很難造車。見識不足,才識尚可,“空談誤國”和“紙上談兵”的都是這類人。

見識遠比知識涉及得更廣泛、更深刻,因為它所面對的是自己、書本之外一個更為廣大無邊的世界,更為錯綜複雜、撲朔迷離的人和事。見識需要準確判斷形勢、時勢,對外部環境的現狀和趨勢,有一個清醒認識和粗輪廓的判斷;見識能夠讓人獲得處理常規性問題和突發性問題的最合理、最恰當的思路和手段;見識也是能夠知人用人,既明白他人的優劣之處,也能正確面對人性的善惡、真假、美醜。當年大才子梁啟超的失敗,就是有才識而無見識的典型例證:錯判了形勢,跟錯了人,所以忙忙碌碌地辦了一輩子錯事。

以見識過人而成大業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古人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對於朱元璋來說,他沒有條件“讀萬卷書”,但早年的行腳僧生涯卻讓他有足夠的機會“行萬里路”。所謂的行腳僧,說白了就是一個乞丐。在元朝末期滾滾如潮乞丐的隊伍裡,朱元璋起初也只是毫不起眼的一個。在人追狗攆、兵荒馬亂、飢腸轆轆裡奔波,在黃昏時爭搶破廟裡的一席之地,黎明又踉蹌著去富戶家門口排隊,看了無數的風景,經歷了無數的冷暖。

很多人德才兼備卻一事無成原因何在?“人無三識,百事無成”

今天的很多人都喜歡去旅遊,用流行的話說就是:“身體或者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但對於很多人來說,“上車睡覺、下車尿尿,到了景點亂拍照”的旅遊僅僅是一種消費,這和當初朱元璋所在的乞丐大軍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即使要說區別,不過是朱元璋的“同事”是被動“旅遊”,現代人是主動旅遊而已。但在古今中外的無數“旅遊者”裡,朱元璋卻成為開國帝王。因為朱元璋的旅遊是帶了腦子的,每天的所見所聞的山川大地、風土人情、是非曲直,他都在記錄、思考,數年的行腳僧生涯裡,別人不曾關注、體會和思考的浮光掠影,在他那裡轉化成了沉甸甸的見識。

第三識就是膽識。人生之路漫漫,關鍵處卻只有幾步。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人生的根本不在努力,而在選擇。從核心意義來說,兩句話其實說的都是一個意思。“關鍵處的幾步”其實就是在重要關頭、重大機遇乃至危機的時候,在前與後、左或右之間,做出正確的選擇。往往人生最關鍵的時刻,信息往往不對稱,依賴才識、見識很難得出最優的結論。

很多人德才兼備卻一事無成原因何在?“人無三識,百事無成”

重大關頭、關心則亂,即使信息對稱也很難保證一個人可以頭腦冷靜、判斷精準;重大關頭,而且也往往不允許一個人過多進行思考。這種混沌又緊急的時刻,就需要有“快刀斬亂麻”的魄力。這種魄力哪裡來?就需要有膽識來支撐。膽識有時候是勇敢堅毅,有時候是孤注一擲,但不論怎麼樣的情況,都需要果斷作出決定,並且坦然面對結果。

“人無三識,百事無成”。如果把德才兼備比作是鳥生雙翼,那麼“識”就是與德才“三足鼎立”甚至是德才的統領。好比一隻鳥有了翅膀,但怎麼飛、往何處飛等,就需要由“三識”來指引了。但願此文能夠為有志於成功的人一些啟發,歡迎讀者朋友們在評論區發表高見。

(原創作品,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