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懲治大老虎,卻解決了通貨膨脹和欠稅問題

明宣宗接手的明朝雖經濟繁榮、四夷賓服,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腐敗。在交趾動亂的時候,腐敗問題就把明朝鬧得很尷尬。多年來,明朝派到交趾的官員,一個賽一個腐敗,終於鬧得民怨四起,動亂不停。

明宣宗懲治大老虎,卻解決了通貨膨脹和欠稅問題

更令明宜宗感到抓狂的是,彼時明朝腐敗的“重災區”卻是朱元璋當年為反腐苦心設立的部門:都察院。都察院的御史們官職極小,權力極大,在中央可以彈劾重臣,在地方更可督查官吏,反起腐來簡捷高效。但日久天長,這制度就出了問題:御史們可以查百官,可是沒人來查御史。漸漸地,貪官們也摸清了門道,有罪不怕,把御史拉下水就行。於是相互腐蝕,一開始還是貪官收買御史,後來竟發展成御史向官員索賄,風氣越發惡劣。

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劉觀,身為都察院的一號人物,劉觀的人生可謂奇葩:早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他就高中進士,朱元璋在位時,他曾是出名的廉潔人物,多次受到表彰。可到明宣宗時,劉觀的貪腐已全國聞名,且極講策略——收錢的時候自己不出面,全由兒子代理。他這兒子更不省心,除了替他收錢外,還包攬詞訟,熱衷打著老爹的名號跑關係,是京城出了名的“腐敗經紀人”。

都察院尚且如此,明朝的吏治狀況自然迅速惡化。當時,京城大小酒樓的生意都特別好,公款吃喝極其普及,大小官員招妓為樂,甚至競相攀比奢華,全國颳起了歪風邪氣。

為了懲治腐敗,明宣宗也做了很多努力,但都收效甚微,痛定思痛後,他決定抓個位高權重的腐敗典型,開刀的對象就是劉觀父子。

宣德三年(1429年)六月,明宣宗藉故貶劉觀去督查河道。這風聲一放出來,各路御史為了邀功,紛紛上奏彈劾,揭發劉觀的奏摺如雪片一般飛來。明宣宗順水推舟,立刻逮捕劉觀父子,然後一番審訊,數罪併罰,判了充軍遼東。

接替劉觀職務的是著名清官顧佐,他上任不到一年,就藉著劉觀的案子順藤摸瓜,一口氣撤了43個御史,又選拔增補了多名清廉才幹,一度爛透了的都察院就此生機煥發,再度擔起反腐重任。都察院靠譜了,緊接著官場大震盪,大批鐵面御史積極活動,大力整頓貪官,不出幾年,明王朝吏治一片清明。

但即使這樣,明宣宗還是不敢息慢,為避免都察院腐化的教訓重演,宣德十年,他又在制度上做了修正:都察院選拔御史要由都察院定名單,寫明其具體事蹟,然後交付吏部審核,一旦御史出問題,推薦人和審核人一道辦罪。這樣一來,吏部和都察院之間既要互相盯,出事更要連帶陪綁,御史的准入標準一下子嚴格起來。

而反腐的後果,除官場風氣好起來外,還助推了此時正緊鑼密鼓進行的經濟改革。明宣宗懲治大老虎,卻解決了通貨膨脹和欠稅問題

自明初以來,一直蒸蒸日上的國民經濟這時也遭遇到了瓶頸:一是通貨膨脹;二是欠稅問題,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區。而明宣宗解決這兩個問題,都倚重了永樂時期的第一經濟強人:夏元吉。

夏元吉的主要辦法就是全力恢復大明寶鈔的信譽:一是把食鹽價格和寶鈔掛鉤,用鹽作為紙幣準備金;二是多回收寶鈔,少發寶鈔;三是配合反腐,官員每受賄一兩銀子,則罰一萬貫寶鈔。三招齊下,物價果然穩定。

而比起通貨膨脹問題,欠稅問題更難辦。這事從根本上說,是由於當年朱元璋憤恨江南人民支持張士誠,設立了重稅制度。但這條“祖制”卻輕易碰不得,碰了是死罪,可不碰又解決不了問題,可謂進退兩難。

宣德五年,經夏元吉舉薦,周忱獲任江南巡撫,開始直面這一挑戰。周忱想盡辦法,不但毫無成效,當地大戶還趁機作梗,外加天公不作美,江南鬧水災,結果一番折騰,反而落下了個綽號:周白地。

不過,周忱很快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雖然祖制不能動,但具體細節可以靈活掌握。老百姓的賦稅,先前分為兩塊,一是應交田賦,二是運輸費,也就是“損耗”,田賦既然不能減,那就在損耗上做文章,有錢的多交,沒錢的少交。這樣一調整,效果果然大好,不出幾年,江南地區的欠稅全面交清。而後周忱再接再厲,又在正統年間首創了“金花銀”制度,也就是把應交的糧食摺合成銀兩徵收。

這幾項改革一推廣,江南的局面立刻不一樣了,不但老百姓負擔減輕,稅收增長,周忱更從稅糧中拿出多餘部分,設立了“濟農倉”。周忱在任上時,“濟農倉”遍佈江南大地,不但用於販濟救災,甚至商業貿易,創業貸款,都可從中告貸。而在當時,這些“濟農倉”更有一重大作用:幾次明王朝遭遇重大變故,以至於錢糧短缺時,基本都是從江南“濟農倉”調錢糧補充,特別是後來的土木堡慘敗後,正是江南的錢糧輸送,幫助明朝打贏那場衛國戰爭。

而在這諸多艱難的改革轉型中,大明王朝的綜合國力蒸蒸日上。國民經濟穩定增長,政府儲備增加,僅福建一個丁州府的存糧竟然足夠當地官軍支用百年,棉花等經濟作物的種植更從南方推廣向北方。更驕人的成就是手工業,比如紡織行業,明初的時候,紡織中心只有城裡才有,而到了宣德年間卻擴展到鄉鎮。陶瓷業也更發達,著名的“青花瓷”正是宣德年間出產,而且瓷器產業重鎮,除了傳統的景德鎮外,更向大江南北擴展。冶煉業的進步更驚人:宣德年間的最高鐵產量達到了八百多萬斤,是永樂年間最高數值的六倍。

明宣宗懲治大老虎,卻解決了通貨膨脹和欠稅問題

伴隨著生產進步,明朝的工商業更加繁榮:大江南北各色繁榮的工商業城市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宣德年間僅新增的商業稅收就比永樂年間多出五倍。這一切成就了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綜合國力蓬勃上漲的帝國。

感謝您閱讀我們的原創文章,如果覺得內容不錯請為我們點贊,若有不同的觀點請進行評論和大家一起討論,小編真誠歡迎您能關注我們,從而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