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智力見長的曾國藩為什麼能穩坐京官10年?咸豐一上位都變了呢

聊到曾國藩,年齡大點的人對他基本上沒有什麼好印象的,因為他就是鎮壓農民起義軍太平天國的劊子手,外號曾剃頭,但是進入 天平天國後那真叫個慘,這個情景就和當年小日本南京大屠殺沒什麼兩樣

今天,我們姑且先不談他的這些,先聊一聊早年間他的純情少年時代

不以智力見長的曾國藩為什麼能穩坐京官10年?咸豐一上位都變了呢

少年的曾國藩實在是不怎麼聰明,秀才考了7次才考上,還是以全縣倒數第二的成績,等考完了,已經23歲了,好不容易中個進士,還是三甲同進士。

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看一下同時期的考生,就知道差距了,李鴻章 17歲中秀才,比曾國藩小一歲的左宗棠14歲就中了秀才, 梁啟超就更不得了了,11歲中秀才,16歲中舉人等等

曾國藩自己對自己的評價就說:吾一生不以智力見長

不以智力見長的曾國藩為什麼能穩坐京官10年?咸豐一上位都變了呢

那麼早期的曾國藩究竟是一個什麼性格的人呢?

其實他就像諫太宗十思疏的魏徵一樣,動不動就給咸豐提個意見,動不動就以聖賢自居,還要求身邊的人一併要遵守,咸豐元年(1850年),就是因為提意見,差點人頭落地

不僅如此,當時辦團練的時候也是這樣,自己的民兵非要和人家旗人的正規軍隊一起合操,人家不幹,就直接一句:老夫有專摺奏事之權

到咸豐皇帝那參一本,當地政府不播銀子,支持民兵訓練,也是一句:老夫有專摺奏事之權又參一本

別說是在哪個滿人掌權的時代,就是拿現在的學校,班長自己沒能力,老是拿老師來壓學生,學生也是面服心不服的呀

也是會在背後給你穿小鞋的

不以智力見長的曾國藩為什麼能穩坐京官10年?咸豐一上位都變了呢

難道,曾國藩只是想要官員被革職的這種酸爽嗎?

不呀,此時的曾國藩正是意氣奮發,大有一番作為的時候,自28歲中進士以來,10年間,七次升遷,連勝十級啊,絕對算的上是順風順水,朝廷給予這麼大的信任,怎能不結草銜環,為皇上效死?

但歷史背景是,這十年的京官生涯,是在道光年間的 ,可挨不著咸豐什麼事情哦哦

咸豐上臺後不久,1852年7月,曾國藩的母親去世,曾必須要回家丁憂守制,次年8月,皇帝就下旨要他墨絰出山,他受父親之名“移孝作忠”奪情起復,出山辦理團練

這也是第一次和武將打交道

要知道那個時代,滿清是重文抑武,武將見了文臣是要小三級的,一品武官給二品文官當警衛員有的是呢

其實,武將是看不起文官的,就憑你們那麼鐵齒銅牙就想凌駕於我們之上,門都沒有,是不怎麼待見文官的

何況是碰到了這個小夥愣頭青呢?但曾國藩哪懂得這些花花腸子啊,在他的腦海中,都是一些孔孟之道,文臣要死諫,武將要死戰

就像奶粉中不含三聚氰胺,油中不含地溝油一樣,食品不含添加劑等,本來就應該這樣啊

不以智力見長的曾國藩為什麼能穩坐京官10年?咸豐一上位都變了呢

後來,因為處處不順,走到哪都被欺負,好巧不巧,那個時候曾國藩的父親又去世了,也正逢太平天國好像快覆滅的時候(歷史背景是領導班子內亂,石達開出走的時候)

一邊是要回家丁憂守制,一邊是國家安危,怎麼辦呢?是奪情還是守孝,曾國藩也是兩難,最終想出來了一個折中的方法

就給皇帝咸豐上奏摺,大概意思是:“奪情領兵打仗可以,但若是沒有督撫大權,是萬萬不能的”

咸豐一聽,吆喝,你這是要我 封你為督撫呀,也罷,你還是回去吧

就這樣曾國藩回家了?當時那個心境是恨呀,內心都是委屈

隨著時間的退移,在家守孝的一年零5個月中,曾國藩心性大變,再次出山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還是主動給皇帝上奏摺的,和皇帝之間的關係也變得很微妙

慢慢的曾的風格有些黑化了,到底是不是這樣呢 ?曾剃頭這個名號是怎麼來的呢

咱們下次接著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