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藝戲曲中的五代史故事

中國歷史 舊五代史 宋朝 戲曲 美國百老匯託尼獎中國 2017-04-03

眾所周知,三國與五代都是中國分裂的時代,亂世出英雄,因此這成為說書人的最好素材。相比於家喻戶曉的三國故事,五代故事雖看似知名度不高,但在評書中,卻是光彩奪目的一支,很多評書藝人都說此書。不僅有人說全部《五代殘唐》(注:雖然殘唐在前,五代在後,但評書藝人慣說五代殘唐,而非殘唐五代),還有《天雲山》、《三下河東》、《飛龍傳》等專敘趙匡胤發跡故事的評書,也都是由五代史發展演變而成。

1901年,在杭州發現了一部《新編五代史平話》殘本(全書十卷,存八卷,缺樑、漢二史下卷),這是當年說話藝人的底本。魯迅先生認為此書“大抵史上大事,即無發揮,一涉細故,便多增飾”,書中有許多歷史人物的民間傳說。在講史小說方面,明清刻本《殘唐五代史演義傳》(六十回),此書假託羅貫中作。趙景深先生懷疑此書是元人作品,指出許多元人雜劇出自此書。此書流傳較廣,影響較大,京劇《珠簾寨》、《飛虎山》等劇目都來自此書。

長篇評書《五代殘唐》故事即源於上述二書,說的是唐末黃巢造反,攻進長安。李克用起兵保唐,所收義子封為十三太保,打敗黃巢,天下大亂。朱溫乘機滅唐建後梁,李存勖殺朱溫建後唐,石敬瑭賣國稱帝為後晉,劉知遠建後漢為君,郭威又滅後漢建後周。其中,包括黃巢題反詩、李存孝打虎、石人招親、劉知遠投軍、五龍二虎大戰王彥章、火山王出世、楊繼業收佘賽花、趙匡胤打關西、打賭輸華山、死鷂鷹嚇死活家雀等故事,一直到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趙匡胤興宋止。書中前半部寫樑、唐紛爭,以李存孝的故事為主,兼寫黃巢、朱溫、李克用諸人;中間石敬瑭建晉四回書是過渡;後半部寫漢、周之變,以趙匡胤發跡故事為主,兼寫郭威、柴榮、鄭子明、高行周諸人。“坨子”(單元)清,“釦子”(懸念)緊,可謂越說越精彩,後勁兒大,因此十分吸引人。 從民國至當代,遼寧評書(西河大鼓書)藝人黃福財、李慶魁、李慶海、白佩玉、李鶴仙等均擅說此書。

但傳統評書中對黃巢起義多有歪曲,有別於正史,不過這屬於藝術創作,姑且說之,姑且聽之。此外,還比如在寫樑、唐兩國的鬥爭上,評書有明顯的傾向性,一方面說義軍叛徒朱溫是亂唐立樑的野心家、陰謀家;另一方面則把李克用、李存孝美化成恢復大唐的忠良和英雄。按照史實,沙陀國本是西突厥的一個部落,李克用是靠鎮壓黃巢義軍而起家的,所以難免有所出入。

除了評書,子弟書《全德報》(又名《千金全德》)在曲壇也頗有影響。說的是精通武藝的高懷德,由於妻子亡故,獨自撫養幼女桂英,生活窮困。一日在街前看到柴王的招賢榜,想投軍謀取出路,只得送女兒去竇燕山家抵債。竇公大義,不忍收其為妾,而是認作義女,招壯士石守信為婿。桂英因有父命,不肯成婚,石守信因而出走。後來高懷德結識趙匡胤,與石守信並中武魁,打北漢立功。榮歸之日,父女重逢,高桂英與石守信成婚。相聲也有同名曲目,又名《竇公訓女》,為捧逗雙方學唱兼演的“腿子活”。此外,1953年三絃聖手白鳳巖根據《千金全德》第一、二回編成梅花大鼓曲目《高懷德別女》,並設計音樂,選用的抒情曲牌有【贊明月】、【四板腔】等。曲藝名家趙玉明、龍潔萍以對唱形式演唱此段,1954年錄音播出後,風靡一時。京韻大鼓也有同名曲目,基本沿用子弟書全文,白雲鵬、白鳳鳴均演唱過此段,鼓界大王劉寶全於上世紀40年代初也曾排練演出。

涉及五代史的京劇劇目,同樣有很多經典流傳。如《珠簾寨》,說的是李克用被貶謫沙陀,值黃巢起義,唐王遣程敬思前往搬兵。程敬思厚賄珠寶,李克用念舊惡按兵不動。太保李嗣源請求出兵,幾被處斬。曹、劉二妃勸求發兵,也被拒絕。二妃矯旨親自掛帥,命李克用為先鋒。校場點卯,李克用連誤三卯,死罪饒過,活罪不饒,杖責四十,被黜於後營。行經珠簾寨,為周德威所阻,李克用受激出戰,戰敗周德威,後者歸降。本為淨角正工戲,自譚鑫培復添“收威”後,列為生角正工戲。後宗譚派者,有“不學《珠簾寨》,不能算譚派”之語。鬚生如譚富英、馬連良、李盛藻、言菊朋、陳少霖、孟小冬、楊寶森、王少樓、餘叔巖、高慶奎等均工此戲。

曲藝戲曲中的五代史故事

京劇《珠簾寨》,杜鎮傑飾李克用

再如《飛虎山》,說的是李克用夜夢飛虎入帳,命周德威詳解,知為得將吉兆,於是外出射獵。至飛虎山,遇壯士安敬思打虎,李克用大喜,試以武藝,樣樣精通,遂收為“十三太保”,更名李存孝,並付以先鋒印。京劇前輩德珺如、金秀山曾合演,裘桂仙、董俊峰有唱片行世。

其他較有名的京劇劇目還有《鳳鳴關》、《李三娘》、《千里送京娘》、《打瓜園》等。

文章來源: 樑彥 中華書局1912

曲藝戲曲中的五代史故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