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發現丨大禹治水晚於顓頊治水(上)

中國歷史 顓頊 大禹 共工氏 史記 封面新聞 2018-12-02
四川發現丨大禹治水晚於顓頊治水(上)

著名史學家徐中舒

四川發現丨大禹治水晚於顓頊治水(上)

大禹

譚繼和

顓頊文化也是從治水開始的,大禹是繼其後治水。

《史記·律書》曰:“顓頊有共工之陳,以平水害。”這裡隱藏著顓頊與共工兩個部族因爭水而起的紛爭。這段話如何解釋?據《史記》文穎集解:“共工本是主水官”,卻“秉政作虐”。據《史記會注考證》日人瀧川資言考證:“共工之作亂,振滔洪水,以禍天下,故云水害。”由此可以明白,“顓頊有共工之陳”,“陳”就是“陣”。共工本是水官,卻不治水,反而乘洪水之機作亂禍害,顓頊不得不即謀對付共工之陣法。這個陣法就是“以平(共工)水害”。共工用“振滔洪水”,淹沒民居的辦法禍害天下,顓頊就用整治洪水,以安民居的辦法以利天下。這就是顓頊與共工之爭的實質。

顓頊文化也因治水而興

呂思勉《先秦史》認為“自顓頊以至於禹,皆與共工劇爭”。《淮南子·兵略訓》曰:“顓頊嘗與共工爭為帝矣”,這是說高陽氏顓頊因水與共工氏集團爭鬥。顓頊之後,唐堯曾伐共工(《周書》),虞舜曾“流共工於幽州”(《尚書·堯典》),夏禹則“闢除民害逐共工”(《荀子·成相篇》),可見五帝因治水問題都與共工氏做過鬥爭。共工大概是個水居習水的部族,故《管子·揆度篇》說:“共工之王,水處十之七,陸處十之三,乘天勢以隘天下,”共工領土有十分之七是水域,故善於以水為害,控制水脈欺壓其它部族。

高陽氏就是在同共工氏的鬥爭中發展成為以治水為特徵的部族,顓頊文化也就是因治水而興起的文化。如果說,水是文明之母,文明傍水而生,那麼,夏禹是總華夏文明之大成,他之前的顓頊則是為華夏文明奠其基,上溯到黃帝則是為華夏文明開其端。根據《山海經·海內經》的敘述,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鳴。噎鳴也是乘洪水滔天作亂,此時的鯀竊上帝息壤,用築堤辦法來防水,結果不能治理,被舜處死。“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鯀復生禹。帝乃令禹卒布土以定九州”,直到大禹時代才把天下洪水治理好,九州方得陸處。

“顓民”是顓頊文化第一代創造者

顓頊與共工因水之爭被敷衍為女媧補天的神話:“共工融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淮南子·天文訓》)中國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的地理之勢,竟然是共工造成的,而顓頊則請“女媧練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鼇足以立四極”,使“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的共工災害得到治理,於是“狡蟲死,顓民生”(《淮南子·覽冥訓》)。

這個故事生動地說明了中華文化的龍脈流向:“中國山川東北流,其維首在隴蜀,尾沒於勃竭”(史記·天官書)的自然發展趨勢與文化發展趨勢,以及必須順水之性:遵守治水必須順水之勢的原則,三者之間是如何緊密聯繫起來的。尤其可貴的是,《淮南子》使用了“顓民”這個詞彙。“顓民”這個稱呼在這裡首次出現,指的是高陽氏與蜀山氏已經合為一體的顓頊部族,“顓民”是顓頊部族的部眾名稱,“顓頊”則是首領的名稱。顓頊文化是從治水開始的,是“顓民”創造的。“顓民”是顓頊文化的第一代創造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