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之《漢書》中的十四條經典名句

二十四史之《漢書》中的十四條經典名句

01順德者昌,逆德者亡。

【出處】《漢書·高帝紀上》

【釋義】順應道德的人才會昌盛,忤逆道德的人必然敗亡。

【賞析】劉邦在公元前205年,進入關中,建立了鞏固的根據地,勢力不斷壯大。這年三月,董公向劉邦獻策,讓他依靠宣傳與輿論的力量孤立項羽,以成霸業。劉邦聽取了董公的意見,立即為義帝發喪,並親自脫袖痛哭,以示哀悼。他還讓全軍也哭喪三天。劉邦同時派人聯絡各路諸侯,指出義帝對諸侯恩重如山,而項羽卻把他流放江南,又派人謀殺他,真是罪不容誅。劉邦從此與諸侯結盟,孤立了項羽,拉開了楚漢相爭的序幕。

02人不患其不知,患其為詐也;不患其不勇,患其為暴也;不患其不富,患其亡厭也。其唯廉士,寡慾易定。

【出處】《漢書·景帝紀》

【釋義】對於官吏,不怕他不聰明,就怕他奸詐狡猾;不怕他不勇猛,就怕他暴虐待民;不怕他不富有,就怕他貪得無厭。只有兩袖清風,一生廉潔的賢士,才是易於知足的。

【賞析】這段話出自景帝后元二年的詔書中。它體現了封建統治者在任用官吏時所遇到的棘手問題。景帝把官吏的廉與貪僅僅看作是個人的品質問題,卻沒有揭示官僚制度下腐敗的社會根源與階級根源,顯示了他的侷限性。但他從自己江山社稷的利益與人民的苦痛著眼,選取廉潔之士的做法,是有進步意義的。

二十四史之《漢書》中的十四條經典名句

03仁不異遠,義不辭難。

【出處】《漢書·武帝紀》

【釋義】仁者愛人,不避山高路遠,義者施義,不畏困難重重。

【賞析】漢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九月,因江南暴發水災,又時近嚴冬,百姓飢寒交迫,無以聊生。因此武帝下令,調巴蜀之粟到江南救災,體現了一種惠澤天下,恩滿九州的帝王風範。同時,仁不異遠,義不辭難,成為武帝追求的一種偉大而高尚的思想境界。

04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出處】《漢書·成帝紀》

【釋義】有了過錯而不改正,才是真的過錯。

【賞析】漢成帝年間,曾命解萬年督造昌陵,費時五年,還未完成準備工作,主體工程尚未動工。而此時已勞民傷財,怨聲載道。漢成帝眼看這無休止的耗費難以維持下去了,就下詔停工。並引用《論語》裡的話,標榜自己“過而能改”,當然,以此推理,這次勞民傷財的工程也就不成其過錯了。從中可見成帝作為封建帝王的虛偽。但就此句話本身而言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二十四史之《漢書》中的十四條經典名句

04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

【出處】《漢書·項籍傳》

【釋義】主動出擊就能制服敵人,被動應戰就會被敵人控制。

【賞析】故克敵制勝,講究搶佔先機。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領導的起義風起雲湧,波及全國。項梁看到天下亡秦的大勢,就同項羽密謀起義,先發制人。於是叔侄二人先殺掉了會稽郡的代理太守,收納了吳中的士兵,從而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舉義活動。

05書足記姓名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耳!

【出處】《漢書·項籍傳》

【釋義】讀書讀到能書寫自己的姓名就足夠了;學劍術只能應對一個敵人,故不值一學;要學就學揮師破萬敵的兵法。

【賞析】項羽少年時,讀書不用功,學劍也不上進,都半途而廢,未果而終。項梁很生氣,就責備了項羽,項羽就以上面的話應對。項梁聽了,十分驚奇,認為項羽有大將之才,就傳授他兵法。項羽的豪言壯語,充分體現了他當時血氣方剛,胸懷遠大抱負,立志幹一番大事業的心情。

06彼可取而代也。

【出處】《漢書·項籍傳》

【釋義】這傢伙是可以取代的。

【賞析】秦始皇東遊會稽時,項羽與項梁都觀看了皇帝出巡的盛大場面與威嚴氣勢。項羽看後說:“彼可取而代也。”項羽出言爽直,僅僅一句話就表明了他的不凡抱負與偉大氣魄。因為他敢於藐視至高無上、萬人景仰的秦始皇,而不迷信皇權。惟其如此,才使他有決心也有信心起義反秦,並逐漸壯大。

二十四史之《漢書》中的十四條經典名句

07苟富貴,無相忘!

【出處】《漢書·陳勝傳》

【釋義】假如有一天我們中間誰富貴了,別忘了其他弟兄。

【賞析】陳勝在年輕時曾給人當僱工,躬耕於壟畝。陳勝對自己被壓迫被剝削的地位萬分不滿,一天,他對夥伴們說,假如有一天我們中間誰富貴了,可別忘了其他弟兄們啊!大家都笑他白日做夢。陳勝說:“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語氣中透著自信與豪氣。顯示了他胸懷大志,不甘平凡的性格。後來,陳勝在吳廣的協助下,揭竿起義,建立了張楚政權,成就了一番事業。、

08亡國之大夫不可以圖存,敗軍之將不可以語勇。

【出處】《漢書·韓信傳》

【釋義】亡國的大夫沒有救亡圖存的能力,敗軍之將沒有誇耀豪勇的資格。

【賞析】韓信大破趙軍,不僅是因為韓信的才能過人,同時也因為陳餘的不可理喻,不去採納李左車的計謀。假如趙國用了李左車的方案,韓信的軍隊不但不能勢如破竹,甚至會失敗。所以,韓信十分佩服李左車的大將之才,在俘虜了李左車後不但放了他,而且把他當作師長一樣敬重。韓信在平定了別的諸侯後,即將攻燕伐齊時,虛心向李左車求計。李左車就說:像我這樣的亡國大夫、敗軍之將哪有資格談論軍國大事。韓信再三懇請,李左車感韓信知遇之恩,才參與謀劃。

09同惡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求,同欲相趨,同利相死。

【出處】《漢書·吳王濞傳》

【釋義】人們有時為了共同的目標,共同的愛恨情仇,共同的慾望與利益,常常可以結成同呼吸、共命運的死黨或同盟。

【賞析】吳王劉濞蓄意反叛,就派說客應高去遊說諸侯共同叛亂。應高抓住諸侯王許多共同的利害,強調了反叛的必然性與可能性。應高的話雖然是鼓動叛亂時說的,但他抓住了階級社會中人們在集團利益面前目標一致性的特點,自有精闢、獨到之處。

二十四史之《漢書》中的十四條經典名句

10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

【出處】《漢書·張良傳》

【釋義】忠言儘管刺耳難聽卻有利於立身行事,猛毒藥劑儘管苦口難嚥卻有利於祛病。

【賞析】劉邦攻入咸陽後,看到“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就準備留在宮中享樂。大將樊噲勸劉邦不可貪戀咸陽,久留宮中,但劉邦充耳不聞。張良就給劉邦分析了秦亡的原因,指出如果劉邦貪圖享樂,就會蹈秦亡之轍。勸他聽取樊噲的忠直之言,以成霸業。劉邦這才有所醒悟,聽取了樊張二人的忠告。

11偏聽生奸,獨任成亂。

【出處】《漢書·鄒陽傳》

【釋義】兼聽則明,偏聽則亂;獨斷專行會萌生禍亂。

【賞析】鄒陽認為君臣應該感於心,合於心,志同道合,堅如膠漆。建立彼此信任,上下無猜,雖昆弟不能離間的牢固情感。如果君主偏聽偏信、獨斷專行,就會給奸佞之人造成可乘之機,終致禍亂國家。鄒陽的主張包含了許多民主的成分,這在封建專制社會中實屬不易。但鄒陽所提到的那種堅如磐石的君臣情誼,在等級森嚴的社會中是很難實現的。

二十四史之《漢書》中的十四條經典名句

12得全者全昌,失全者全亡。

【出處】《漢書·枚乘傳》

【釋義】事物皆有其完整性,如果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能保全這種完整性,它就能夠發展壯大下去,如果破壞了這種完整性,事物就會因其缺陷而衰亡。

【賞析】吳王劉濞企圖謀反,作為郎中的枚乘上書勸止,本句就是片首之辭。在枚乘看來,吳王劉濞的存在是由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諸如政治、經濟、軍事、倫理、道德等。喪失其中任何一種,都將使這一整體遭到破壞,吳王便不是吳王了。因而,吳王只要起兵反叛,就只有死路一條,萬一兵敗,想保存以前的部分勢力都是不可能的。

13積善在身,猶長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積惡在身,猶火之銷膏,而人不見也。

【出處】《漢書·董仲舒傳》

【釋義】積善在身,就好像白晝的時間在加長,儘管白晝在加長但人們卻不易察覺;同樣,積惡在身,就好像用火來銷蝕油膏,儘管油膏在減少,人們卻不易發現。

【賞析】積善與行惡所帶來的不同後果,並非一日之功,而是長期積累所致。董仲舒以堯舜與桀紂為例,向武帝說明“善惡之相從,如影響之應形聲”的道理。

二十四史之《漢書》中的十四條經典名句

14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塗。

【出處】《漢書·司馬遷傳》

【釋義】塗:即“途”。儘管大家分析與解決問題的方式不一樣,但目標卻是一致的;儘管道路不同,但歸宿卻是共同的。

【賞析】司馬遷在他的《論六家之要指》中指出,陰陽家、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雖有不同的學說與主張,但那僅僅是不同的途徑而已,它們共同的目的卻在於治理好國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