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安徽的成語典故,看了真是感嘆安徽文化積澱之深厚!

中國歷史 歐陽修 許由 劉安 印象安徽IMPAH 印象安徽IMPAH 2017-09-24

出自安徽的成語典故,看了真是感嘆安徽文化積澱之深厚!

出自安徽的成語典故,看了真是感嘆安徽文化積澱之深厚!

從遠至先秦時期的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到宋朝文學大家歐陽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其間數千年,在江淮大地上,留下了一連串的成語典故,有些成語直到現在還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出自安徽的成語典故,看了真是感嘆安徽文化積澱之深厚!

❂ 雷池一步

發生地:望江縣

典出:東晉咸和二年(公元327年),歷陽(安徽和縣)鎮將蘇峻叛亂,舉兵進犯建康(南京),江州刺史溫嶠欲領兵東下,中書令庾亮恐荊州刺史陶侃乘虛而入,在《報溫嶠書》中說:“吾憂西陲,過於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

出自安徽的成語典故,看了真是感嘆安徽文化積澱之深厚!

❂ 洗耳恭聽

發生地:巢湖市

典出:相傳5000年前,巢父在池邊牽牛飲水時,批評一代聖賢許由“浮游於世,貪求聖名”,許由自慚不已,立即用池中清水洗耳、拭雙目,表示願聽從巢父忠告。後人為頌揚許由知錯就改的美德,遂將該方池取名為“洗耳池”。

出自安徽的成語典故,看了真是感嘆安徽文化積澱之深厚!

❂ 過門不入

發生地:蚌埠市

典出: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下》:“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禹治水時,30多歲還未婚,在塗山(今安徽省蚌埠西郊,淮河東岸)遇到了塗山氏,兩人一見鍾情,便成了親。可婚後4天禹就外出治水。13年中,禹曾3次路經家門而未入。

出自安徽的成語典故,看了真是感嘆安徽文化積澱之深厚!

❂ 捲土重來

發生地:和縣烏江浦

典出:在今安徽和縣東北的烏江浦,相傳為西楚霸王項羽自刎之處。唐代詩人杜牧到此憑弔時,寫了一首七言絕句《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後人用“捲土重來”比喻失敗之後,重新恢復勢力。

出自安徽的成語典故,看了真是感嘆安徽文化積澱之深厚!

❂ 望梅止渴

發生地:含山縣

典出:南朝 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 魏武行役失汲道,三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此處所說的大梅林,就是現今安徽含山縣的梅山。

出自安徽的成語典故,看了真是感嘆安徽文化積澱之深厚!

❂ 百步穿楊

發生地:臨泉縣楊橋鄉

典出:《戰國策·西周策》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養由基是春秋時楚國(今屬地安徽省臨泉縣楊橋鄉)名將,我國古代著名的神射手。

出自安徽的成語典故,看了真是感嘆安徽文化積澱之深厚!

❂ 一葉知秋

發生地:淮南市

典出: 《淮南子·說山訓》:“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宋·唐庚《文錄》引唐人詩:“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出自安徽的成語典故,看了真是感嘆安徽文化積澱之深厚!

❂ 一人得道 雞犬升天

發生地:淮南八公山

典出:淮南王劉安由於謀反暴露,被迫自殺。人們還傳說劉安不是自殺而死的,而是他長期修煉丹藥,終於獲得了成功。一天他在昇仙臺吃下丹藥,其中一些散落在地,被他家裡的雞、狗吃了,結果劉安和他的雞狗一起都飛到天上成了神仙。

出自安徽的成語典故,看了真是感嘆安徽文化積澱之深厚!

❂ 揭竿而起

發生地:宿州市墉橋區

典出:秦末陽城(河南省登封縣東南)的地方官派了兩名軍官押送九百名民工到漁陽(北京市密雲縣西南)去防守。這些人走到大澤鄉(安徽省宿縣東南)時,趕上連日大雨,路被淹沒,因誤期,就要被殺頭。首領陳勝決定起義,“揭竿而起”由此而來。

出自安徽的成語典故,看了真是感嘆安徽文化積澱之深厚!

❂ 打草驚蛇

發生地:當塗縣

典出:傳說南唐時候,安徽省塗縣縣令王魯貪贓枉法,瘋狂搜括錢財,百姓怨聲載道。一天,王魯批閱案卷,猛地發現縣衙主簿被人聯名控告貪汙受賄。所列罪狀,條條證據確鑿。王魯越看越心怵:“幸虧此案落入我手,以後得多加小心,不能讓人抓住把柄。”看完,他就隨手批了八個字:“汝雖打草,吾已蛇驚。”後來,大家就根據王魯所寫的八個字引申為“打草驚蛇”這個成語。

出自安徽的成語典故,看了真是感嘆安徽文化積澱之深厚!

❂ 醉翁之意不在酒

發生地:滁州市

典出:北宋慶曆六年(1046年),歐陽修被貶為滁州太守,感懷時世,寄情山水。山中僧人智仙為他建亭飲酒賦詩,歐陽修自號“醉翁”,並以此名亭,寫下傳世之作《醉翁亭記》。其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成為傳世名句。

出自安徽的成語典故,看了真是感嘆安徽文化積澱之深厚!

❂ 水落石出

發生地:滁州市

典出:歐陽修《醉翁亭記》“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此為歐陽修所描寫的琅琊山一年四季之風景變換,本意指水落下去石頭就露出來,現在多比喻事情真相大白。

出自安徽的成語典故,看了真是感嘆安徽文化積澱之深厚!

❂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發生地:淮南八公山

典出:《晉書·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晉書·苻堅載記》:“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公元383年五月,前秦苻堅不顧群臣反對,決意攻取東晉。失敗潰逃,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疑心是追兵。驚慌之下,苻堅登上壽陽城頭,見淝水東面八公山上草木搖動,以為都是埋伏的晉兵。

出自安徽的成語典故,看了真是感嘆安徽文化積澱之深厚!

❂ 四面楚歌

發生地:靈璧縣東南

典出:《史記·項羽本紀》裡這樣記載: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 四面楚歌由此而來。

出自安徽的成語典故,看了真是感嘆安徽文化積澱之深厚!

❂ 曲有誤,周郎顧

發生地:舒城縣

典出:《三國志·吳志·周瑜傳》:“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周瑜,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舒城人)。他不但足智多謀,而且精於音律。周瑜聽人演奏時,即使喝了酒,有些醉意了,如果演奏稍有一點兒錯誤,也一定瞞不過他的耳朵。每當發現錯誤,他就要向演奏者望一眼,意思是說:“喂,你錯了。”因此有兩句歌謠道:“曲有誤,周郎顧。”

出自安徽的成語典故,看了真是感嘆安徽文化積澱之深厚!

❂ 班門弄斧

發生地:當塗縣

典故出處:《蓬軒別記》明朝進士梅之渙憑弔採石磯(今安徽當塗縣)李白墳墓時,看見墓前能寫字的地方,都被前代詩人留下並不優美的詩句辭賦,實在是有點不自量力,他便揮筆題了一首詩:“採石江邊一捧土,李白之名高千古,來的去的寫兩行,魯班門前弄大斧。”

出自安徽的成語典故,看了真是感嘆安徽文化積澱之深厚!

其實,出自安徽的成語典故還有很多,以上只是一小部分,歡迎大家補充!

(來源:印象安徽IMPAH微信公眾號)

· END ·

出自安徽的成語典故,看了真是感嘆安徽文化積澱之深厚!

出自安徽的成語典故,看了真是感嘆安徽文化積澱之深厚!

出自安徽的成語典故,看了真是感嘆安徽文化積澱之深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