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落魄俘虜,靠一道菜被封御廚,10年後戰功赫赫成敵國大將

一個落魄俘虜,靠一道菜被封御廚,10年後戰功赫赫成敵國大將

東晉將領毛修之是官N代,但卻並非紈絝子弟,他“有大志,頗讀史籍,解音律,善騎射”。按常理論,在當時極為注重出身門第的時代,像他這樣家世好、才華高的優秀幹部理應早早提拔,少年得志了。但事實卻並非如此,毛修之24歲時只在荊州刺史殷仲堪手下為參軍。

殷仲堪是個清談家,自稱三日不讀《道德經》,舌根就會僵硬,對當時流行的天師道十分信奉。或許是受了領導的影響,毛修之也對道教人士崇敬有加。但殷仲堪對謀略、軍事又可謂一竅不通,根本無法勝任荊州刺史這個重要崗位,很快就被桓玄所害。

殷仲堪一死,手下一批人都歸了桓玄,毛修之也在其中。毛修之的祖父毛穆之曾跟隨桓玄之父桓溫多次出征,立功不少。因此,看在長輩們的交情上,加上毛修之善音律、能騎射,桓玄對他倒很禮遇,眼看毛修之的美好時代就要來臨了。

誰料桓玄也不靠譜,他野心雖然很大,但他的才能和野心根本不成比例。桓玄掌握朝廷大權,一時風光無限。這時的桓玄竟做起了皇帝夢,不久就廢了晉安帝,建立了桓楚。毛修之也升為屯騎校尉,軍銜不低了。桓玄若能坐穩江山,毛修之倒也能算個開國元老,今後前途也不會差。

只是桓玄篡位是個鬧劇,人心本就不服,他還驕奢荒侈,遊獵無道,有時一日之內多次出遊,根本不是個開國皇帝的料。明眼人都看出來這個皇帝怕是做不久。

沒幾個月,劉裕等人就起兵要消滅桓玄。桓玄倉皇西逃,人心離散。毛修之可不傻,自然也知道桓玄怕是命不長久,既然如此,那這功勞何必讓給別人呢?對不起,桓玄你這個偽皇帝就作為我的進身之階吧!

他給桓玄出了個餿主意,讓他逃亡蜀地,還可以效仿劉備。桓玄果然被忽悠得去了四川。要知道,那時候四川是他們毛家的地盤,到了那邊就是姓毛的做主了!果然,桓玄被毛修之伯父的部將所殺,毛修之可謂立了一大功。

桓玄死後,毛修之時來運轉,不但憑功勞升為驍騎將軍,而且掌握大權的劉裕為籠絡毛家,不斷給毛修之加官進爵。毛修之當然也看得出未來的宋高祖劉裕是當世英雄,於是“深自結高祖”,二人關係相當密切。毛修之工作很努力,東奔西跑也立了不少功勞。

有一件事可以說明劉裕對毛修之非常厚待。劉裕年輕時代的老戰友嫁女兒,劉裕“賜錢三百萬雜繒千匹”,當時人們都認為這是難得的厚賜了。而劉裕討伐後秦之前,毛修之奉命加強彭城(今徐州)建設,雖是分內之事,但劉裕一下就賞賜了時值兩千萬錢的物品。

毛修之這次應該算跟對了領導,並且和領導關係不錯,前途正是一片光明,但氣吞萬里如虎的大英雄劉裕也有不靠譜的時候,讓毛修之一下子從高級幹部淪為階下囚。

一個落魄俘虜,靠一道菜被封御廚,10年後戰功赫赫成敵國大將

劉裕率精兵悍將滅了後秦,收復長安,威震天下。但他卻急匆匆回南方準備當皇帝去了!按說古代人奮鬥一生,不就是為了登上皇帝寶座嗎?劉裕當時已50多歲了,在古時候算老年人了,再不當皇帝就沒機會了。但劉裕走前卻突然神經短路了一把,讓自己12歲的兒子劉義真統帥20萬精銳大軍鎮守長安,毛修之也留在長安輔佐劉義真。劉義真是一個娃娃,無威望、無能力,只會玩樂,怎麼能鎮得住矛盾重重的手下大將?

劉裕剛走沒幾天,關中就發生內亂,輔佐劉義真的四位高級幹部除毛修之之外全部自相殘殺而死!軍隊人心惶惶,一片混亂。胡夏國君主赫連勃勃率大軍殺來,毛修之連忙護送劉義真撤退。這劉義真年紀雖小,但吃喝嫖賭樣樣精通,走前在長安強搶了大量的財物與美女,裝了輜重徐徐而回。毛修之見大隊人馬的行軍速度如此遲緩,心裡急得火燒火燎的,催促劉義真加快行軍速度,但這小二世祖沒打過仗不知道胡人騎兵的厲害,根本就不聽毛修之的話。結果很快被胡夏騎兵追上,最終晉軍完全崩潰,全軍覆沒。

在這場大敗仗中,毛修之和劉義真失散,可憐的毛修之逃到一個山坡上,一些曾被毛修之處罰的晉兵藉機報復,令其跌下山坡,被赫連勃勃生擒。

由於老劉、小劉二位領導的不靠譜行為,讓毛修之在胡夏國過了幾年俘虜生活,赫連勃勃號稱殺人魔王,毛修之能活下來想必也是異常艱難。

比做一回俘虜更慘的就是做兩回俘虜。428年,毛修之再次淪為俘虜。這次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出兵滅了胡夏國,毛修之跟胡夏國新君主等人一起成了北魏的俘虜。

一個落魄俘虜,靠一道菜被封御廚,10年後戰功赫赫成敵國大將

但毛修之肯定沒想到,這反倒成了他東山再起的一個機會。他先是在北魏遇到了當年在洛陽工作時非常敬重的老熟人道士寇謙之。寇道士這時候在北魏混得可不一般,深得皇帝拓跋燾和重臣崔浩的尊崇。有他幫忙說好話,毛修之自然免除了性命之憂。

但要想在領導面前混個眼熟,乃至進一步發展,光靠寇道士可不行,得拿出點本事來。但拓跋燾手下猛將如雲、謀士如雨,他毛修之雖有才幹,按正常程序想要出人頭地可不容易。可誰也沒想到毛修之竟然用了一個另類的招數,迅速贏得了拓跋燾的好感。

常言道,要想抓住一個男人的心,就要先抓住一個男人的胃。毛修之這招就是做羊湯!

拓跋燾乃“走馬鮮卑兒”,羊肉可算是其家常食物,他幾乎天天吃,但卻從未嘗過毛修之的南方烹調手段,吃了毛修之做的羊湯之後,讚不絕口,大喜之下立馬讓他做了太官尚書,專門負責御膳。

身為皇帝的御廚長官,毛修之顯然成了領導的身邊人,和皇帝拓跋燾親密接觸的機會非常多,自然提拔起來也就非常快了。他一方面繼續展示廚藝,“手自煎調,多所適意”,另一方面經常和重臣崔浩交談天下大勢、品評人物,展現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才華。這樣拓跋燾對他印象也越來越好,逐漸寵信他。

在贏得拓跋燾信任之後,毛修之擔任吳兵將軍,專門統領流落北方的南方將士作戰。他多次跟隨拓跋燾出征,在北方戰場討伐柔然、和龍等地都立功不少。拓跋燾逐步給他加官晉爵,最後他做到了撫軍大將軍,享受高級將領的待遇,可謂苦盡甘來,風光之極。436年,毛修之任外部大官,毛修之在北魏,除了事業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在生活上也非常幸福,“多畜妻妾,男女甚多”。

同是南方降將的朋友曾經勸毛修之迴歸南朝,他笑著說:“現在那邊掌權的是殷景仁,我在南朝時他還是小孩呢,難道我還能回去再伺候他嗎?”也許他漂泊半生,已經被不靠譜的領導們傷透了心,與其逃回南朝再去侍奉不一定靠譜的後輩,不如在相對靠譜的拓跋燾手下打工。

一個落魄俘虜,靠一道菜被封御廚,10年後戰功赫赫成敵國大將

胡漢融合是南北朝時期的歷史主旋律,來自南方的毛修之順應歷史潮流,主動融入北方,後半生可謂精彩而又成功:身居高位,壽終正寢(享年71歲),後代遍佈南朝、北朝。更妙的是在河南原陽,毛氏羊湯絕技流傳至今,也是南北飲食文化方面的一次成功融合。

有趣,有料,有深度

關注微信公眾號淘歷史,和T君一起讀歷史

作者|朱建贇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