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如何面對親人死亡

文章摘自: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作者:唐春元。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1919年10月4日,毛澤東正領導湖南人民開展驅張運動。這時,他韶山家裡派人到長沙給他送來了一封緊急家書。

毛主席如何面對親人死亡

毛澤東和毛岸英

此時的毛澤東並不住宿舍,只有他的小弟毛澤覃在房裡看書。當毛澤覃拿到信後,忍不住哭了起來。他顧不得招呼來送信的人坐下,就立即拿著信朝湖南省學生聯合會跑去。

毛澤東看了信幾行後,眼裡立即湧出了淚花。隨後,他便和省學聯的另一位負責人講了幾句,就帶著小弟回到住地。

家鄉來送信的人是毛澤東的一位堂兄。他告訴毛澤東:叔叔要我來長沙,要你和澤覃立即回去,晚了恐怕見不到你母親了。

毛澤東一聽,如五雷轟頂,站在房子裡一動也不動。

“潤之,你還在發什麼愣?還不快收拾東西回去!”來送信的堂兄的催促聲,才使毛澤東驚醒過來。他匆匆忙忙出去安排了一下有關事情後,就帶著小弟澤覃隨來送信的堂兄,跌跌撞撞地往韶山狂奔。

當時,由於韶山不通車,全靠兩條腿走。100來裡的崎嶇山路,毛澤東他們走了一天一夜。即便如此,當毛澤東趕回韶山時,母親早就入了棺。

毛澤東久久伏在母親的靈柩上,泣不成聲。當晚,母親對自己思想的影響,不斷地在毛澤東眼前出現。這時的他完全沉浸在對母親那偉大的人格和善良的心腸的追思之中。稍頃,他用筆在一張白紙上,專心致志地寫了起來。第二天早晨,來祭奠的人們,看到了毛澤東那發自肺腑的《祭母文》和兩副輓聯。

1919年12月初,在北京大學任教的毛澤東恩師楊昌濟,因積勞成疾,住進了北京德國醫院。正在這時,毛澤東率湖南驅張代表團第二次到北京活動。他得知恩師因病重而不久將永訣人世的消息後,不顧旅途的勞累,立即前往醫院探視。

望著心愛的學生,楊昌濟感到莫大的欣慰,但他明白自己已經病入膏肓,而且時日不多了。於是,楊昌濟拿起筆墨,強支病體,給他的好友、時任北洋軍閥政府教育總長的章士釗寫了一封信,寫完後,要毛澤東給裝進信封裡。毛澤東一看,原來是一封向章士釗推薦自己和學友蔡和森的信。

辦完這件事後,楊昌濟如釋重負。不久,便與世長辭了。時間是1920年1月17日。這時候,毛澤東與楊昌濟的愛女楊開慧已經確立了戀愛關係。

恩師、未來岳父的逝去,使毛澤東尤感悲慟。

1月20日,在北京大學為楊昌濟舉行的隆重的追悼會上,毛澤東畢恭畢敬地向楊老先生三鞠躬後,莊重地宣讀了由蔡元培、章士釗、毛澤東等29人聯名發佈的《治喪辭》,讀到悲痛處,他不禁淚如泉湧。

隨後,毛澤東又來到了自己親筆寫的那首輓聯前,用手輕輕地把它放平,以表達對恩師的崇拜和尊敬。

在追悼會散後,毛澤東仍久久停留在恩師的靈堂內。

1931年春,毛澤東在指揮紅軍第二次“圍剿”的戰鬥時,得知“共黨匪首毛澤東之妻楊開慧在長沙被處決”的消息。頓時,他感到天旋地轉,臉色蒼白得似大病一場一樣,嚇得警衛員不知如何是好。可作為一個歷史巨人,毛澤東暫時把心中的痛苦擱在一邊,全身心地投到鬥爭中。

不久,第二次反“圍剿”取得偉大勝利,毛澤東才再次想起了自己的愛妻。並給楊開慧的堂弟楊開明寫了一封信,表示無限的懷念和追思,說“開慧之死,百身莫贖”,同時為楊開慧寫了碑文。隨後,他還交給有關人員大洋若干元,要他們設法送到板倉楊開慧的親戚處,作為立碑之費用。

對於愛妻楊開慧的死,在很長一段日子裡,毛澤東不能原諒自己。因為他深知楊開慧死的一個很大原因,是因為她是毛澤東的夫人。

1957年2月,楊開慧青年時期的摯友、時任長沙市十中語文教師的李淑一給毛澤東寫信,信中李淑一希望毛澤東把過去曾寫給楊開慧的那首《虞美人·枕上》抄贈給她。

毛澤東收到信後,於當年的5月11日給李淑一回了信。“開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寫了罷。有《遊仙》一首為贈……”

信後,毛澤東還特別拜託李淑一:“暑假或寒假你如有可能,請到板倉代我看一看開慧的墓。”

毛澤東這裡說的遊仙詩,便是著名的《蝶戀花·答李淑一》:“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揚直上重霄九……”詞中的“驕楊”即是毛澤東對楊開慧的讚美。

特別到了晚年,毛澤東對楊開慧的思念更甚。

據毛岸青、邵華回憶,有一次,他們請求父親把懷念母親楊開慧的《蝶戀花·答李淑一》寫給他們作紀念。毛澤東沒說什麼,只是走到桌前,緩緩撫平宣紙,懸起手腕,提筆寫下了這首詞的前4個字“我失楊花”。

當時岸青和邵華以為父親下筆有誤,忍不住提醒說:“爸爸,不是‘驕楊’嗎,怎麼……”

毛澤東慢慢地搖了搖左手,然後語調緩慢地說:“稱‘楊花’也很貼切。”

因為在毛澤東的情感世界裡,楊開慧始終是一朵嬌美的花朵,永遠綻放在他記憶的深處。

大兒子毛岸英喋血朝鮮戰場,這是毛澤東面對親人死亡的最痛苦的時刻。然而,毛澤東很快就恢復了鎮靜,從失子之痛中解脫出來,並對周恩來說:誰叫他是毛澤東的兒子呢?別人的子女能上戰場流血犧牲,為什麼我的兒子就不能上戰場犧牲?

由於毛澤東在對待兒子犧牲的問題上是這樣的豁達,所以,毛岸英從此長眠於異國他鄉,同時也成了中朝友誼的象徵。

後來,毛澤東不但要承擔失兒之痛,還不能將這不幸的消息告訴兒媳。就這樣到1953年,岸英犧牲兩年以後,毛澤東將此事告訴了劉思齊,“娃,戰爭嘛,總是要死人的,不能因為岸英是我的兒子,就不應該為中朝人民而犧牲。”

當劉思齊提出要把岸英的遺體運回國內安葬時,毛澤東搖了搖頭說:“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不是還有千千萬萬志願軍烈士安葬在朝鮮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