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人物袁世凱與孫中山

中國近代史 孫中山 袁世凱 段祺瑞 抗日戰爭 張老師人在加國2018 2018-11-29
近代人物袁世凱與孫中山

滿清王朝退出歷史舞臺以後,中國出現了兩股政治勢力:袁世凱和孫中山。值得惋惜的是,這二位強人都死得太早。袁世凱的手下成為了北洋軍閥,孫中山的手下成為了北伐軍。

北洋軍閥是不是繼承了袁世凱的政治理念,北伐軍是不是繼承了孫中山的政治理念,已經不重要了。他們的一脈相承,已經註定了中國歷史後來的走向,是以他們二人為分水嶺的。

北洋軍閥謀求的的是聯邦憲政,所謂共和,陳炯明就是主張把南方的幾個省治理好,然後用政治影響在聯邦體制內稱雄。也就是說,並不能說北洋軍閥就不謀求國家統一,只是政體的追求上,和北伐派不一樣。

北伐派後來派生出來的國共兩黨稱雄了中國大陸,所以歷史上都是以孫中山為正確袁世凱為反動來定位的。

實際上是這樣的嗎?未必。也許是的,也許不是的,也許沒有也許。

如果沒有後續的日寇踐踏中國大好河山那麼些年,或許看不出袁世凱的可貴之處。袁世凱是一個抗日比較積極的人,所以他的部下也是比較抗日。即使是靠近日本政府和軍部的北洋派系,得到日方大量貸款來發展軍力,這些軍閥們個個也只是只貸不還。

日本不但貸款給袁世凱,還給錢給孫中山從廣東發起革命。不得不說日本的這盤棋下的真的很大,讓中國境內的所有軍閥都勢均力敵,誰也不能吞併誰,這樣就實現他們分裂中國同時不讓中國團結發展的目的,特別是當袁世凱拒絕簽字“21條”並把簽了的也是拖延實行很讓日本人惱火加大了對孫中山的援助力度。

孫中山死後,接替他的蔣介石開始了北伐。

1926年7月,蔣介石的廣東革命政府集結10萬大軍揮師北伐時,北洋軍閥主要有三股勢力,一股是盤踞在東北和華北的張作霖,有兵馬30萬;一股是盤踞在東南五省的孫傳芳,有兵馬20萬;還有一股是盤踞在華中的吳佩孚,有兵馬20萬。三股勢力中,孫傳芳和吳佩孚勢力較弱,且和廣東革命政府離得最近,是北伐軍直接打擊的對象。不過雖然孫傳芳和吳佩孚實力差不多,但北伐軍首先從吳佩孚下手,然後再打孫傳芳。

先打吳佩孚,是因為地理環境決定的。北伐軍分為兩路,一路是廣東國民革命軍,一路是馮玉祥的西北軍,廣東國民革命軍由南向北,西北軍由北向南,攻擊吳佩孚可以南北夾擊,有力的打擊吳佩孚。為配合廣東北伐軍,馮玉祥部繞道寧夏和陝西,從陝西進攻河南。在馮玉祥的威脅下,吳佩孚的主力大部分都調到了北方,直到北伐軍進入湖北吳佩孚的主力部隊才回防,否則北伐軍未必能啃的下吳佩孚。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吳佩孚是投靠英美的,而且還是袁世凱的嫡傳三大軍閥之一(另外二位是段祺瑞、曹錕)。吳佩孚也是首次亮相美國《時代》雜誌週刊封面的中國人,被美國人譽為最有可能統一中國的人物。打掉他可以提升軍隊士氣。而孫傳芳盤踞在東南,和日本關係非常親近,北伐軍擔心首先進攻孫傳芳刺激日本,北伐軍必經之路福建就是日本的直接勢力範圍,直接進攻孫傳芳壓力很大。

後來事情的發展也證明,先打吳佩孚是對的。北伐軍在和吳佩孚的戰鬥中節節勝利,持觀望態度的周西成、袁祖銘、龍雲、楊森、劉湘等軍閥紛紛轉投北伐軍,革命軍很快就控制了西北和西南,穩定了大後方,擴大了影響力。

隨著北伐的推進北洋軍閥只剩下張作霖時,日本強行介入,在山東濟南登陸從後方直接威脅北伐軍,蔣介石也只好做罷。

少帥關鍵時候易幟,其實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是一件很偉大的事。可惜這一段歷史後來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

更要命的是,北伐軍的四大主力,蔣李馮閻,打了一場中原大戰。中原大戰是萬惡之源,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雖然經過一戰讓蔣真的從名義的統一了中國(新疆雲南西藏除外),但是已經元氣大傷了。

由於長期以來的政治偏見,說起北洋軍閥,都會想到一個詞:禍國殃民。然而這些北洋軍閥在抗戰中卻保持了晚節,有的還令人肅然起敬。

段祺瑞原本是北洋中僅次於袁世凱的二號人物,在1916年至1920年為北洋政府的實際掌權者,1924年至1926年為中華民國臨時執政,1926年3月18日發生了段祺瑞政府鎮壓北京學生運動的三·一八慘案。後段因此下臺,暫避於天津的租界。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關東軍在東北組建偽政權,當時他們最先想到的還是段祺瑞。但是面對關東軍的威逼利誘,段祺瑞在民族大義面前保持了氣節,他非但沒答應,還痛斥說:“日本暴橫行為,已到情不能感、理不可喻之地步。我國惟有上下一心一德,努力自求。語云:求人不如求己。全國積極準備,合力應付,則雖有十日本,何足畏哉?”後日本人最終沒有得逞,才選中了溥儀這個落魄的皇帝。

說起曹錕,1923年10月6日,曹錕通過明碼標價,賄賂議員,如願以償地當上了中國民國第五任大總統。彼時被輿論譏諷為“豬仔總統、“賄選總統”。1927年曹錕下臺後和段祺瑞一樣,選擇了在天津租界做起了寓公,日子過得緊巴巴。抗戰爆發後,日本人在華扶植了很多漢奸來擔任偽政權領袖,有些日本特務把目標瞄準了曹錕。希望他能以“前總統”的名義,擔任華北地區的偽政府主席。

面對來訪的日本人,曹錕直言不諱地吼道:“我就是每天喝粥,也不會為日本人做事!”後曹錕雙目失明,但仍舊關心時事,當聽說臺兒莊大捷後,他高興地說:“我就不相信,咱們還打不過那小日本!”

吳佩孚也堪稱是北洋軍閥中的梟雄人物,下臺後隱居民間。當時日本為了收買他,表示願意為其奉送“步槍十萬支、機槍二千挺、大炮五百門、子彈若干,此外並助款百萬”,但這些都被吳佩孚嚴詞拒絕。南京大屠殺的消息傳來後,吳佩孚整整絕食三天以示抗議。面對吳佩孚的不配合,日本特務利用日本醫生為其看病的時機將他害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