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親王 奕劻

愛新覺羅·奕劻,晚清宗室大臣, 滿洲鑲藍旗人。

清高宗乾隆帝的曾孫,乾隆帝第十七子慶僖親王永璘之孫,不入八分輔國公愛新覺羅·綿性子。

光緒十年(1884年),擔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進慶郡王。

光緒二十年(1894年),被慈禧封為慶親王。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成為鐵帽子王。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與李鴻章代表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為首席軍機大臣,仍總理外務部。

宣統三年(1911年),為皇族內閣總理大臣、弼德院總裁。

清朝滅亡後,遷居天津。

自咸豐十一年(1861年)辛酉政變至辛亥革命,五十年間,奕劻能力不高,學問不行,卻始終做官做的順風順水。

在清朝的最後十年,奕劻或為領班軍機大臣,或為內閣總理,又在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獲授鐵帽子王,世襲罔替。

慶邸官爵之隆,晚清除醇邸之外,難有其匹者。

慶親王 奕劻

歷代評價:

慈禧太后:榮辱忽焉,皆在聖意。

溥儀:(奕劻)受袁世凱的錢,勸太后讓國,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斷送在奕劻手裡。

劉厚生:慶王遇有重要事件,及簡放外省督撫藩臬,必先就商於袁世凱,表面上請他保舉人才,實際上就是銀子在那裡說話而已。

蔡東藩:慶親王奕劻,為清室罪臣,即為袁氏功人。

呂思勉:居政府首席的慶親王奕劻,則老耄而好賄,政局更形黑暗。

孔祥吉:在晚清政壇上,奕劻呼風喚雨,成了近代史上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