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與楊開慧

中國近代史 楊昌濟 中國歷史 毛岸青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7-06-08
毛澤東與楊開慧

楊開慧帶毛岸英、毛岸青到上海

楊開慧是大家閨秀。

其父楊昌濟,世居板倉,人稱“板倉先生”,他一生“操行純潔,篤志好學”,具有強烈的愛國思想,曾以公費留學日本、英國九年,專攻教育和哲學。

楊昌濟立志在教育界做出一番事業,遠在國外時,就改名“懷中”,歸國後,他拒絕了湖南都督譚延給出的省教育廳廳長的任命,選擇去師範學校當了一名教員。

楊昌濟在湖南乃至全國教育界都頗有影響,他曾在北京大學任教,與李大釗等中共早期革命家有來往。

毛澤東與楊開慧

左起:楊瑛、楊開智(楊開慧的兄長)、李常德,中:向振熙(楊開慧的母親)

楊開慧的母親向振熙,知書達理、忠厚和善、勤勞儉樸,她同情並支持革命。

楊開慧從小生長在這樣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四歲就開始讀《百家姓》,還能朗誦不少詩詞名篇,五歲開始臨帖,入格歸真,頗見功力。她曾先後就讀於楊公廟小學、隱儲女子學校、衡粹女校、縣立第一女子高小,打下了良好的文字基礎。她喜歡讀書,尤其喜愛《木蘭辭》,嚮往那種少女戎馬倥傯的征戰生活,她還愛聽民間傳說中有關窮人造反的故事,她敬佩農民英雄。她熱愛勞動,經常幫母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她很早就學會了縫紉,能做女工活。1913年,楊昌濟學成歸國,楊開慧離開板倉,隨父親遷居長沙,住在妙高峰附近的“板倉楊寓”,堅持在家自學。

這一年,毛澤東懷著遠大理想,來到一師求學。

楊昌濟對毛澤東的幫助很大,他十分賞識這位青年學生。求學五年,毛澤東品學兼優,表現十分優異,更關鍵的是,毛澤東表現出來的那種徹底的革命精神、雄壯的氣魄,更是令人折服。

楊昌濟曾說:“我在一師有兩個最好的學生,一個是毛澤東,一個是蔡和森,特別是毛澤東,他將來定能成為國家的棟樑。”

1918年,楊昌濟北上北京,就任北京大學倫理學教授。毛澤東從一師畢業後,楊昌濟鼓勵他投考北京大學,並告訴他和蔡和森,有去法國勤工儉學的機會。8月19日,毛澤東為領導赴法勤工儉學運動來到北京,由於母親的身體和個人志向等原因,他最終沒有赴法。毛澤東需要在北京生活下去。楊昌濟伸出了援手,他介紹毛澤東去北京大學圖書館工作,在此期間,毛澤東開始與圖書館長李大釗接觸,思想進步很快。

在一師期間,毛澤東就經常拜訪楊昌濟,在“板倉楊寓”,毛澤東和楊開慧相識了。

楊開慧對毛澤東十分敬仰,在她看來,這位充滿豪氣的年輕人的話語是那麼吸引人,她總是仔細聆聽。毛澤東則常常啟發開慧思考問題,引導她發表意見,幫助她解決各種疑難。

開慧則會把自己的筆記拿給毛澤東批閱,她甚至學習了毛澤東鍛鍊身體的方法,堅持洗冷水浴,行深呼吸。

毛澤東到北京後,楊開慧開始參加毛澤東組織的各項活動,閱讀《新青年》《新潮》等進步報刊,初步接受了共產主義思想。

毛澤東與楊開慧的感情加深了,他們是最真摯的朋友,他們在進步的道路上攜手向前。他們之間的交往,一反封建婚姻中男女之間的交往模式,而完全在情投意合的基礎上,在有共同信仰的基礎上,慢慢靠近。

五四運動爆發,楊開慧和毛澤東欣然接受這場風暴的洗禮,他們的精神面貌為之一新,積極活躍,歡欣鼓舞。

1919年底,毛澤東率領“驅張運動”代表團來到北京,毛澤東閱讀馬克思主義理論書籍,十八歲的楊開慧,也在毛澤東的指導下對馬克思主義有所接觸,他們一起去故宮、北海,交流學習體會,研究改造國家和社會的方法,兩顆心更加靠近了。

這一場戀愛對於兩個人來說,都是初戀。

1920年,楊開慧之父楊昌濟因病去世,毛澤東、蔡和森、楊開慧一起扶柩南下,回到板倉,楊開慧想在長沙繼續求學,但因她剪短髮,許多學校認為她是“過激黨”而不肯讓她入學,後在楊昌濟生前朋友的幫助下,楊開慧進入福湘女中讀書。

在長沙,楊開慧和毛澤東這一對進步青年,很快就掀起了一股革命熱潮。楊開慧支持毛澤東的事業,毛澤東要創辦文化書社,作為黨的宣傳聯絡地點,楊開慧立刻說服母親拿出父親的一部分“奠儀”費,捐作毛澤東的革命經費。

她參加毛澤東組織的湖南學生聯合會,做宣傳工作。她在各個學校之間奔走,組織宣傳隊,深入工農群眾,她突破外國傳教士的阻撓,組織學生參加示威遊行。

1920年10月,楊開慧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在長沙,楊開慧在革命中表現出來的果敢,足以讓她與毛澤東比肩。她反對三從四德,主張婦女解放;她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向不平等的根源進攻》《呈某世伯的一封信》等,篇篇筆觸辛辣,反對封建禮教;她支持“開放女禁”的婦女解放運動,成為湖南第一批進入男校求學的女學生,對此行為,毛澤東十分讚賞。

風華正茂的毛澤東和楊開慧,儼然已經成為湖南革命界的一道風景,他們真摯的愛情公開了。

他們對彼此感情如此強烈,毛澤東寫下《虞美人·枕上》:

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夜長天色總難明,無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曉來百念皆灰燼,剩有離人影。一鉤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

楊開慧後來記述這段感情:“不料我也有這樣的幸運,得到了一個愛人!我是十分的愛他。自從聽到他的許多的事,看到他的許多文章日記,我就愛上了他,不過我沒有希望同他結婚,一直到他有許多的信給我,表示他的愛意,我還不敢相信我有這樣的幸運!⋯⋯我想象著,假若有一天他死去了,我的母親也不在了,我一定要跟著他去死!假若他被人提去殺了,我一定要同他共這命運⋯⋯”

這是以靈魂和生命相許的愛戀啊!1920年冬天,兩顆偉大的心終於結合在一起,楊開慧和毛澤東結婚了。

沒有繁文縟節,他們的婚禮出奇的簡樸。他們是心與心的結合,不要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他們的婚禮在船山學社舉行,他們花了六元錢請至親好友吃了一頓飯,楊開慧不坐花轎,自己夾著書包,搬進了毛澤東在一師附小主事室簡陋的宿舍,這在當時,實為驚世駭俗之舉。

楊開慧是婦女界的先鋒,是一名革命者,她和毛澤東的婚姻,是從一點一滴的感情培養中慢慢走過來的,順其自然,水到渠成。他們的結合,實為當時湖南社會上流傳的佳話。

婚後不久,毛澤東參加了中共一大,從上海回來之後,他便正式開始了長達幾十年的革命生涯,在毛澤東早期革命中,楊開慧無疑是他堅強的後盾和助手。

在清水塘,楊開慧從事湘區黨委的機要和交通聯絡工作,她常和毛澤東一樣,在油燈下工作到深夜。她會把飯菜熱在鍋裡,半夜拿出來給徹夜工作的毛澤東吃;冬天,她會幫毛澤東弄好取暖的“湯婆子”,深夜,也不忘給烘籠加炭。

在上海英租界甲秀裡,她協助毛澤東辦報,蒐集整理材料,她還和向警予一起,組織和指導婦女運動;在韶山,她和毛澤東一起“走人家”,發動農民運動,她把革命思想編成通俗易懂的歌謠,傳播給廣大農民。

毛澤東與楊開慧

1924年,毛澤東和楊開慧在上海的住址——慕爾鳴路甲秀裡(今威海路583弄)

在廣州東山路廟前西街38號,她協助毛澤東編輯《政治週報》和《農民問題叢刊》,她擔任聯絡工作,與惲代英、林伯渠、李富春等人聯繫,積極支持北伐。

毛澤東與楊開慧

1925年楊開慧隨毛澤東來到廣州,寓住在東山路廟前西街38號,擔任黨內領導同志之間傳遞文件、書信工作。圖為楊開慧1925年留影

在望麓園1號,她參加湖南省農會的工作,積極籌備湖南省第一次農民代表大會;在武昌都府堤41號,她在油燈下幫毛澤東謄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失敗後上井岡山,楊開慧就在板倉老家,繼續堅持地下鬥爭。這是多麼堅強的女性啊!她見丈夫毛澤東如此辛苦,總想通過自己拼命的工作,來替他分擔。她要和他一起,為共同的理想奮鬥。

然而,夫妻之間不是沒有矛盾。毛澤東是一個職業革命家,這就註定他不能像一個普通的丈夫、父親一樣,長長久久地陪在妻兒身邊。他虧欠楊開慧和孩子們太多。

1923年“二七慘案”後,湖南軍閥趙恆錫下令通緝毛澤東。4月,毛澤東遠走上海,毛岸英當時不到半歲,楊開慧懷著第二胎,生活和工作不堪重負。楊開慧向毛澤東表示,希望他今後的生活能夠稍微安定些,多一些時間留給家庭和孩子,可毛澤東還是毅然走了,他寫信來,勸楊開慧自強,不可太依賴丈夫。

秋天,毛澤東回來了,可沒過兩個月又要去廣州。這時候毛岸青剛剛出生,家裡的生活更加困難,楊開慧爆發了,她和毛澤東爭執,毛澤東獨自離開。在南去的火車上,毛澤東開始反思自己。無意中,他從自己隨身攜帶的布袋裡掏出一個牛皮紙包,裡面是一小包飯,一些辣椒牛肉乾和一個煎荷包蛋。毛澤東瞬間感動得不知說什麼好,多麼好的妻子,多麼細膩的女性啊!曾經的大家閨秀,跟了他之後,受盡苦楚。兩個孩子出生,毛澤東都不在楊開慧身邊,她都毫無怨言。

毛澤東感到愧疚了。他寫下了那首著名的《賀新郎·別友》:

揮手從茲去。更那堪悽然相向,苦情重訴。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知誤會前番書語。過眼滔滔雲共霧,算人間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東門路,照橫塘半天殘月,悽清如許。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憑割斷愁絲恨縷。要似崑崙崩絕壁,又恰像颱風掃寰宇。重比翼,和雲翥。

“算人間知己吾和汝”,一句話講透了楊開慧和毛澤東的關係,他們就是並肩戰鬥的一雙知己、一對愛人!

放眼人間,如果楊開慧都不理解毛澤東,那他的一身抱負又能向誰訴說?接到毛澤東的信,楊開慧釋然了,她決定堅強,因為自己的堅強,就是對毛澤東——她的人間知己的成全。

楊開慧在廣州時,又要帶孩子,又要寫字,家裡也沒有請人,她便一邊用腳搖著搖籃,一邊寫字;在板倉,她和毛澤東徹夜長談,她讓毛澤東放心去革命,自己則在家帶著孩子、照顧母親;毛澤東鬧革命去了,一走很久都沒音訊,楊開慧就苦等。

秋收起義失敗,她著急,毛澤東上了井岡山,她稍覺安慰。她收到了毛澤東的信:“霞:我來此經商,開始生意不佳,蝕了本,如今漸有好轉,興旺起來了。甚堪告慰⋯⋯潤。”

可即便如此,楊開慧對毛澤東的思念卻越來越深,她畢竟是一個妻子,一個年輕的媽媽,一個感情豐富的女性啊。

她寫下五言長詩《偶感》:

天陰起朔風,濃寒入肌骨。念茲遠行人,平波突起伏。足疾是否痊,寒衣是否備?孤眠誰愛護,是否亦悽苦?書信不可通,欲問無人語。恨無雙飛翮,飛去見茲人。茲人不得見,惆悵無已時。心懷長鬱郁,何日復重逢。

愁腸百轉,有情有義。詩詞唱和,這是屬於毛澤東和楊開慧的獨特語言。這一份堅貞的情感,也是楊開慧在革命的道路上走下去的強大動力。

楊開慧被捕後,受到了各種酷刑,敵人問:“你丈夫毛澤東在哪裡?”

楊開慧說:“這你們還不知道嗎?他在井岡山,你們不是發動了幾萬人去‘會剿’他嗎?你們奈何他不得,還來問我?真是可笑!”

敵人又說,只要楊開慧願意和毛澤東脫離關係,就可以獲得自由,楊開慧斷然拒絕,她和毛澤東都是要革命的,他們是生死相許顛撲不破的關係,怎麼能因為反動派的誘導就放棄呢。

何鍵惱羞成怒,說了一句,“毛澤東的堂客不殺,別的政治犯都可以不殺了。”堂客在湖南話裡是妻子的意思。因為是共產黨員,因為是毛澤東的妻子,楊開慧犧牲了。

這對毛澤東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他說:“開慧之死,百身莫贖。”

楊開慧因愛他而死,他欠楊開慧的,再也沒有機會償還,他只有用餘生的愛,來追念這段感情。

從某種意義上說,楊開慧對毛澤東的愛是不朽的,他們有情有義有子有詩,他們在如此年輕的時候就遇到,譜寫了一曲愛的史詩,楊開慧則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天鵝之歌式的愛情絕唱。

毛澤東曾對他的衛兵說:“她的犧牲很大一個原因是她是毛澤東的夫人。愛人和孩子為我做出了很大犧牲,我對他們是負疚的。”

毛澤東在接見楊開慧堂妹時說:“你霞姐是有小孩子在身邊犧牲的,很難得!”“你霞姐是積極主張武裝鬥爭的!”

他還接見了和楊開慧一起坐牢的保姆陳玉英,在瞭解楊開慧的犧牲經過後他說:“開慧是個好人哩!岸英是個好伢子哩!革命勝利來之不易,我家就犧牲了六個,有的全家犧牲了。”

毛澤東對楊開慧的愛,穿越了時空,而這種綿長恆久的愛的證明,就是毛澤東在1957年寫的那首千古宏詞《蝶戀花·答李淑一》: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1961年,章士釗向毛澤東請教詞中“驕楊”二字作何解釋,毛澤東說:“女子革命而喪其元,焉得不驕?!”

1962年11月25日,毛澤東獲悉楊老夫人去世後,致信楊開智,“葬儀可以與楊開慧同志我的親愛的夫人同穴”,再次表達了他對楊開慧的愛意與懷念。

毛澤東與楊開慧

1962年,毛岸青在父親毛澤東的囑託下回湖南老家看望90高齡的外婆。左起舅舅楊開智、舅媽李崇德、劉思齊、毛岸青、邵華、表妹楊英

楊開慧死後,毛澤東對楊家人十分照顧。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用自己的稿費,給楊開慧的母親寄生活費,如果祕書忘了寄,他會叮囑補寄。

1949年10月,他曾指示湖南省委,“楊開智夫婦如有困難,可以給若干幫助。”土改開始後,毛澤東又對湖南領導說:“楊家是地主。但她家裡為革命犧牲的人多,可以免於鬥爭。”

1950年,毛澤東派毛岸英回板倉探望楊家親屬。此後,毛岸青和邵華夫婦,也曾多次回湖南探望。

毛澤東對當年與楊開慧一起被捕的保姆陳玉英也十分照顧,他請毛岸英到長沙“一定要找到孫嫂”,安排她家的生活,後來陳玉英到北京,毛澤東聽她講述楊開慧過去的事,流下了眼淚。

楊開慧的舅舅向理卿、嚮明卿,都曾得到過幫助,他們都是在過去幫助過毛澤東和楊開慧的人,楊開慧犧牲,是向家人幫助殮葬。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住在中南海,三十年前,他和楊開慧在北海定情,短短的距離,卻已然滄海桑田。

1961年,毛澤東回長沙視察,深夜,他突然提出要參觀烈士公園,在陳列廳,毛澤東悄然來到楊開慧遺像前,凝視良久。

(本文選自毛新宇《毛澤東三兄弟》,人民文學出版社)

毛澤東與楊開慧

毛澤東唯一嫡孫毛新宇首次書寫家族英烈傳奇

兄弟情·戰友情·夫妻情·兒女情

精確還原毛家兒女的革命歷程

200餘幅珍貴歷史照片展現生活細節

全書以毛澤東、毛澤民、毛澤覃三兄弟的人生和革命歷程為主線,敘寫了毛澤東家族成員在毛澤東的帶領下,走出韶山、走向中國革命的歷程。

對於毛澤東家族為革命犧牲的六位親人,作者均有明確定位——楊開慧是一名忠貞的革命女性——她忠於革命,也忠於愛情;毛澤民是中國紅色財經工作的開拓者;毛澤覃是紅軍戰士,他做過紅軍獨立師師長;毛岸英為國際主義戰士;毛楚雄犧牲時十九歲,是一名少年英傑。作為共和國的第1家庭,毛澤東家族的革命史頗具代表性,作者的書寫,也是努力將“小家”放置到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這個“大家”中,代表一種主流的聲音。

書中披露內容如韶山黨支部的創立情況、秋收起義前的種種情形、楊開慧與毛澤東的分離、楊開慧及毛澤建的犧牲、毛岸英三兄弟的流浪、中央蘇區國家銀行的建立、陝北石油礦的開採、毛岸英回國後的情況等均有細節支撐,敘述鮮活;書中隨文插圖如部分毛澤東延安時期的照片,毛澤東家族合照,毛岸英的照片,毛岸青、邵華、毛新宇的照片以及部分歷史照片均為首次在出版物中曝光,頗具價值。

長按上圖,掃二維碼即可進入京東購書頁

點下方“閱讀原文”,跳轉到噹噹購書頁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