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三次拯救曾國藩 曾國藩的報答卻是三次無情彈劾

1854年—1855年,是曾國藩一生事業最落魄的時候。期間,他統領的湘軍兩次被太平軍打得丟盔棄甲,連遭羞辱,一度差點投水自盡。幸好有一個人及時出現,三次拯救了他。這才有後來攻陷天京、剿滅太平天國的一代名臣曾國藩。

這個三次拯救了曾國藩的人,叫李元度。

李元度,字次青,湖南平江縣人,生於1821年。李元度4歲喪父,家境貧寒,靠母親紡織換錢來完成學業。李元度頗有才氣,他18歲考中秀才,22歲考中舉人——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他6次赴京參加會試,均名落孫山,失意而歸。

科舉這條道路是走不通了,難道一輩子在農村種田?李元度不甘心。就在這時,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了,丁憂在家的曾國藩奉命組建湘軍。李元度覺得機遇來了,便於1853年投筆從戎,投身曾國藩軍中,成為一名“闢佐戎機,調理營務”的幕僚。

此人三次拯救曾國藩 曾國藩的報答卻是三次無情彈劾

一年後,靖港水戰打響。曾國藩不熟悉水戰,被太平軍石祥貞部擊敗。當時,李元度擔心曾國藩的安慰,深恐他有什麼不測,便安排幕僚章壽麟躲在後艙。當曾國藩感覺萬念俱灰,投水自盡時,章壽麟突然出現,將他救了起來。

曾國藩被救後,依然心灰意冷,萎靡不振。湖南省的官員們也都認為曾國藩完蛋了,聯名彈劾他。只有李元度堅決地支持他,千方百計地對他進行開導,讓他重振信心,度過了難關。

這是李元度第一次拯救曾國藩。

靖港水戰後,曾國藩率部取得了湘潭大戰的勝利,連續攻克了嶽州、武昌、漢陽等重鎮,被朝廷賞穿黃馬褂。

此人三次拯救曾國藩 曾國藩的報答卻是三次無情彈劾

可是,1855年,命運又跟曾國藩開了一個玩笑。當年2月,曾國藩指揮的湘軍水師部隊與太平軍名將石達開在江西湖口進行決戰。湘軍水師大敗, 100餘艘戰船被燒燬,連曾國藩的坐船都被太平軍俘獲。

多年創建的水師毀於一旦,曾國藩一口老血噴出,又起了尋死的念頭,又是李元度出馬,苦苦勸阻,打消了曾國藩自盡的念頭。

不僅如此,此戰湘軍傷亡慘重,曾國藩身邊連護衛的親兵都沒了。李元度自告奮勇回到老家平江,組建了一支“平江勇”,專門保護曾國藩的安全。

這是李元度第二次拯救曾國藩。

1856年,石達開揮師進入江西,將曾國藩圍困在南昌,情況非常危急。關鍵時刻,李元度再次出手,率領700名湘軍轉戰於江西東北部,固守江西玉山、廣豐兩城,保障江西到浙江的糧道安全,使得曾國藩不至於遭到滅頂之災。

此人三次拯救曾國藩 曾國藩的報答卻是三次無情彈劾

這是李元度第三次拯救曾國藩。

對於李元度的三次拯救,曾國藩心知肚明,時時不忘,自稱為“三不忘”:“當靖港敗後,宛轉護持,入則歡愉相對,出則雪涕鳴憤,一不忘也。九江敗後,特立一軍。初志專在護衛水師,保全根本,二不忘也。樟鎮敗後,鄙人部下別無陸軍,賴臺端支持東路隱然巨鎮,力撐絕續之交,以待楚援之至,三不忘也。”

那麼,曾國藩是怎麼報答李元度的呢?答案是三次無情彈劾。

1860 年 9 月,太平軍李世賢部猛攻安徽徽州。已經成為兩江總督的曾國藩,安排李元度前去防守。但是,由於兵力過於懸殊(太平軍有4萬人,李元度只有數千人馬),加上李元度冒然出擊,導致敗下陣來,徽州陷落敵手。

李元度此戰失敗,有他自身原因,也有曾國藩“籌劃未密”的過錯,但曾國藩為了推卸責任,向朝廷彈劾李元度,“請旨將李元度革職拿問,以示懲儆”。

這一點,連李鴻章都看不過去了。李鴻章認為李元度並非將才,曾國藩卻將他領軍防守徽州,一吃敗仗立即嚴詞彈劾,不願擬稿,還跟曾國藩據理力爭。爭執不下之際,李鴻章更是憤而離營。

此人三次拯救曾國藩 曾國藩的報答卻是三次無情彈劾

由於李鴻章的彈劾,李元度被革去職務。後來,在浙江巡撫王有齡疏調下,李元度回鄉招募了8000兵勇,號稱“安越軍”,支援浙江,得以官復原職。1861年,李元度更是聯手左宗棠擊敗了老對手李世賢。李元度因戰功授浙江鹽運使,升按察使。

這時候的李元度,躊躇滿志,儼然一名新星。他可沒用想到,曾國藩正在醞釀對他的第二次彈劾。

原因很簡單:提攜李元度的王有齡,是曾國藩的政敵。李元度投奔王有齡,等於是背叛了曾國藩。

曾國藩此時一定忘了,當初正是自己的嚴詞彈劾,導致李元度被革職拿問,一擼到底。而李元度被革職後,不屬於任何集團,他重新招募軍隊到浙江去,完全是白手起家,連改換門庭都算不上。

1862 年 3 月 22 日,曾國藩再次奏報朝廷,彈劾李元度冒領軍功,沒有全力救援浙江:“該員前既負臣,後又負王有齡。法有難寬,情亦難恕。”

3個月後,曾國藩在參劾陳由立、鄭魁士的摺子裡,第三次參劾李元度。這就是要把李元度往死裡整的節奏了。

曾國藩那時候如日中天,是朝廷倚重的中流砥柱,他要整死李元度,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不過,曾國藩念起當年李元度的救命之恩,致函奉命調查李元度的左宗棠,請他高抬貴手。又密奏朝廷,為李元度說情。

此人三次拯救曾國藩 曾國藩的報答卻是三次無情彈劾

對於曾國藩的首鼠兩端,左宗棠很是看不起。他批評曾國藩“所陳奏者,臣僚情義之私,非國家刑賞之公”,倒是一針見血。

1865年,朝廷判李元度革除職務,發往軍臺效力。在李鴻章、沈葆楨、彭玉麟、鮑超等人的求情下,免去充軍之罰,代以罰款了結。

晚年的曾國藩,越來越感覺自己對不起李元度,對他百般示好,為他的書籍作序,將曾紀澤的嗣子曾廣銓與李元度的四女兒聯姻。李元度呢,經過實事反覆的磨練,以及迴歸田園的薰陶,已經不再怨恨曾國藩了。兩人握手言和。

1872年3月12日,曾國藩病逝於南京後,李元度揮筆寫下五言律詩十二首《哭師》,懷念曾國藩。其中,最後一首是:“昭代五文正,惟公踞斗魁。孤忠能治國,天性最憐才。青史無遺議,蒼生競述哀。程門今已矣,立雪再生來。”

詩裡引用“程門立雪”的典故,表示來世還要做曾國藩的弟子。

【參考資料:《清史稿》《曾國藩的幕僚們》《曾國藩和李元度的恩與怨》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