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陽袁林

中國近代史 袁世凱 建築 徐世昌 暢遊河南 2017-04-13

位於安陽市北郊洹水北岸的臨府莊北地,是袁世凱的墓園所在地,現為安陽博物館館址所在地。墓園建築最大的特點是中西合璧,堂院前的部分是明清皇陵的風格,堂院後的墓園部分則具有西洋建築特色,整體看來非常別緻。主要有照壁、神道、 牌樓、碑亭、享堂大院等建築。

袁世凱墓位於洹水北岸,修建時花費了兩年的時間。“佔地一百三十八畝九分八釐八毫六絲九忽,支出銀圓七十三萬二千七百五十四元一角九分一釐”,這些數字都翔實地記錄在《袁公林墓工報告》中的清單上。在那個朝代交替的動盪年代,還有這些心靜如水者能細心地把面積精確到忽,把資金精確到釐,著實令人佩服。

在所用70多萬銀圓中,北洋政府出銀50萬兩,其餘部分由袁世凱北洋舊部個人捐款,多者都是現幣一萬元,少者也沒有低於兩三千元的。《袁公林墓工報告》記載,“袁公遺產不豐未忍輕動,而庫幣奇拙難在請求爰興,段君忠樞工統籌議,發起微資萃袍卅年之誼,竟山陵一簣之功,群策群力集捐款銀幣二十五萬元。”

據說當年的袁墳四周逐排栽種有楊樹、柏樹、槐樹,周圍還有大片的祭田。從一幅袁林竣工後拍攝的照片上看到,當時洹河北岸的房屋和居民很少,規模龐大的袁墳在一片空曠中赫然凸現。袁墳四周果然有成排的樹木,只是我並沒有分辨出這些到底是何種樹木。袁公林竣工以後,時任大總統、袁世凱的好友徐世昌親臨安陽勘察,並授意在原京漢鐵路洹上村處添置神道碑一座,以示景仰。

袁林的設計者是德國的工程師,它的建築“仿明陵而略小”。主體建築自南而北依次為照壁、糙石橋、清白石橋、牌樓門、望柱、石像生、碑亭、東西值房、堂院大門、大丹陛、東西配殿、景仁堂、墓臺。

袁世凱墓為什麼不稱“陵”而稱“林?

袁世凱冒天下之大不韙稱“帝”,名不正而言不順,最後四面楚歌,不到六十歲就一命嗚呼。他的墓不稱“陵”而稱“林”,聽起來也有幾分怪異。據說袁世凱的大兒子袁克定最初也想效仿歷代帝王,把自己老子的萬年吉地稱為“袁陵”,但當時當政的徐世昌卻不以為然,他說:“項城生前稱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寶,且已取消洪憲年號,如果採取袁陵之名,實為不妥。林與陵諧音,《說文解字》上所載陵與林二字又可以互相借用,避陵之名,仍陵之實,這多好啊!”自古帝王之墓為陵,聖人之墓為林,袁世凱墓效仿“孔林”、“關林”而稱“袁林”,不僅巧妙,簡直是掠美了。

河南安陽袁林

河南安陽袁林

河南安陽袁林

河南安陽袁林

河南安陽袁林

河南安陽袁林

河南安陽袁林

河南安陽袁林

相關推薦

推薦中...